最近買菜的小夥伴可以明顯發現,雞蛋價格在蹭蹭蹭地往上漲。小編身邊朋友的體會是:半個月前,菜市場雞蛋大概2.8元一斤,之後漲到3塊,再到這兩天雞蛋價格上漲到4.8元一斤。「眼瞅著雞蛋單價僅半個月時間便漲了2塊錢。」
不過,比起去年動輒就是五六塊一斤的雞蛋價格,現在的雞蛋價格是低位回升。隨著中秋節、開學季的臨近,雞蛋價格依然存在上漲空間。
作為全球最大的蛋品生產與消費國,我國雞蛋產量約佔全球四成,平均一天消耗雞蛋高達10億枚。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蛋雞養殖戶、雞蛋中間商、飼料生產商、疫苗獸藥廠商等大批主體,形成一條龐大的產業鏈。雞蛋價格的變化牽動所有產業鏈人員的神經,有人直言「最近的雞蛋價格像股市一樣,一天一變。」
雞蛋價格的上漲,對於買雞蛋和賣雞蛋的人的來說,總是意味著不同的感受。買雞蛋的人吐槽,「雞蛋越來越貴,吃蛋的自由都受影響!」;賣雞蛋的人則兩眼放光,虧損之後又賺的盆滿缽盈。
七八份歷來是雞蛋消費的旺季,而今年七八月份的雞蛋價格格外打眼。因為今年年初以來,雞蛋價格經歷了較為漫長的低位徘徊,價格一度跌至2元一斤,就在6月份雞蛋價格也在3元左右一斤的成本線上浮動。但進入7月下旬雞蛋價格開始一路走高,短短半個月便躍升到5元左右一斤。習慣了低價雞蛋的消費者感到有些不適應,但對於年初以來虧損的蛋雞養殖戶來說,苦盡甘來,終於笑了。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雞蛋銷售低迷,上半年虧損嚴重,雞蛋價格半年下降了近三成。而天氣越來越熱,雞蛋儲存的時間縮短,大家都在想辦法出貨,即便虧損也得賣。」北京一位養殖戶坦言,7月下旬前賣的雞蛋大概2.5元一斤,但成本價是3.2元一斤,相當於每賣一斤都得虧七八毛錢。
彼時,擺在蛋農面前的雞蛋儼然是一枚枚「催淚蛋」,部分蛋農甚至不得不賣掉蛋雞或關閉養殖區止損。終於等到7月下旬,蛋農們手頭上的「催淚蛋」翻身了,成了「金蛋」。
進入7月下旬,雞蛋行情逐漸好轉,上半年一度跌至近兩年低點的雞蛋價格逐步飛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全國主產區雞蛋均價上漲至3.99元/斤,較月初上漲1.61元/斤,累計漲幅達67.65%。目前除東北以及河北部分地區外,其他產區多已上漲至4元/斤以上,蛋雞養殖全面進入盈利狀態。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與卓創資訊聯合發布
「7月份雞蛋漲價如期而至,並且漲幅要高於部分業者預期,儘管飼料價格也有提升,但漲幅遠不及雞蛋漲幅,7月下旬單斤雞蛋實現由虧轉盈。隨著蛋價上漲,盈利情況有望進一步好轉。」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文萍認為,隨著南方部分銷區市場陸續出梅,走貨較前期好轉,而由於進入雨季,降水增多,空氣溼度大,加之氣溫高,產區蛋雞產蛋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供應面壓力緩解,雞蛋價格順勢走高。目前國內現貨市場雞蛋整體平均價格較7月初漲幅已經超過60%。
對於新一輪雞蛋漲勢,業界認為是產量、需求等多重因素疊加推動。在張文萍看來,本次蛋價上漲主要是由產區推動。由於前期蛋雞養殖持續虧損,淘汰雞價格也持續處於低位,養殖單位對後市信心不足,淘雞量增加,補欄量有限。目前產蛋雞存欄量出現高位下滑。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為13.161億隻,環比下降2.90%。而且高溫天氣下,蛋雞產率出現下滑,7月中旬全國高峰期蛋雞產蛋率下滑至90.25%,部分地區已經不足90%,非高峰期蛋雞產蛋率下降更多,因此雞蛋產量減少拉動蛋價上漲。
此外,受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經銷商採購積極性提升,收貨量普遍增加,繼而推動蛋價不斷走高。銷區方面受產區不斷上漲拉動,備貨意願增強,且南方地區受降雨內澇影響,蔬菜價格處於高位,一定程度上提振雞蛋價格。
加上「二師兄」價格持續高位,對蛋價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撐。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起,全國豬肉價格出現上漲。7月23日,國內豬肉平均批發價為48.88元/公斤,較月初上漲7.1%。儘管進入8月份,豬肉批發價小幅下探,但依然處於高位。
從每斤2元的低點重回5元時代,從虧損出清到大幅盈利,近期蛋農的生意如同「過山車」。在豬肉價格上漲行情未結束的背景下,雞蛋成為豬肉的重要補充,雞蛋價格短期內恐難以下跌。
但需要留心的是,正是看到雞蛋價格暴漲帶來的盈利預期,會有更多的新蛋農進入市場、老蛋農加速補欄。相關工商登記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我國今年上半年共新增蛋雞養殖相關企業近5.4萬家,較去年同期增長50.4%。如此一來,雞蛋供需的蹺蹺板又將發生變化,衝擊價格。此前2017年雞蛋價格持續上漲,2019年價格接近每斤6元的歷史高位,蛋農大量補欄、擴容導致市場供需失衡,此後雞蛋價格震蕩下跌乃至觸底便是警醒。所以,叨念一句:蛋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袁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