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2020-12-22 央廣網

據安徽商報訊 11月29日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上述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單位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州大學、上海天文臺、中山大學以及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

當今主流的星系等級成團理論預言宇宙中應存在大量的超大質量雙黑洞系統。然而即便是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僅在少數幾個活動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質量雙黑洞。

由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領導的國內研究團隊,以黑洞引力潮汐瓦解恆星事件為突破口,監測事件發生後X射線輻射的演化特性,最終成功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第二例雙黑洞引力潮汐撕裂恆星的罕見現象。

該成果對於刻畫正常星系中休眠雙黑洞的分布、揭露星系增長和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機制、檢驗現有的引力理論、以及為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提供有效波源等研究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2020-11-29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
    據安徽師範大學網站消息,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相繞轉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_新華報業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王夢曉 楊穆龍)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常規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於11月18日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上。
  • 蕪湖教授領銜團隊發現罕見天文現象,並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
    據介紹,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由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領導的國內研究團隊,以黑洞引力潮汐瓦解恆星事件為突破口,監測事件發生後X射線輻射的演化特性,最終成功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第二例雙黑洞引力潮汐撕裂恆星的罕見現象。該成果對於刻畫正常星系中休眠雙黑洞的分布、揭露星系增長和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機制、檢驗現有的引力理論、以及為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提供有效波源等研究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
  • 雙黑洞吞噬恆星 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
    【雙黑洞吞噬恆星】據安徽師範大學網站消息,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
    11月30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科技日報》 3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據報導,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相關成果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一次,而在30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只在少數幾個星系中發現了超大質量雙黑洞,捕捉到雙黑洞吞噬恆星更是極為罕見。
  • 蕪湖安徽師範大學的這一發現,為全球首例!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雙黑洞吞噬恆星」理論模型由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後,人類觀察到的第二例論證事件。這一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
  • 哈勃發現新黑洞「 Missing Link」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了有史以來中質量黑洞(IMBH)質量是我們太陽質量的50,000倍,它吞噬了一顆經過的恆星。如果這一發現成立,它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黑洞演化理論中缺少聯繫的長期尋求。 已檢測到恆星質量黑洞和超質量黑洞,並且相對容易理解。
  • 《吞噬星空》宣發有多強?張杰獻唱,夢淚代言,還獻祭了一顆恆星
    近日,玄機科技首部科幻巨作《吞噬星空》正式開播,先不說動畫質量如何,單是這空前絕後的宣發力度,就足夠賦予這部動畫「大製作」的標籤了。《吞噬星空》背靠玄機和企鵝兩家動漫大廠,在未來還有做成「年番」的可能,可以說是被寄予厚望。那麼玄機為了吞噬星空都做了哪些程度的宣發呢?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連恆星都「出動」了!
  • 恆星被黑洞吃掉的瞬間,科學家捕捉到它的最後一聲「慘叫」
    見證被黑洞吞噬的恆星,發出的最後一聲尖叫天文學家又披露重磅天文奇觀:他們從2.15億光年之外的一個星系,觀測到其中心位置,一束耀眼的光芒閃耀進入太空的虛空深處。這一壯觀場面,也意味著:一顆垂死的恆星,因太靠近一顆超重黑洞,最後被其吞噬那一瞬間,所發出的最後一聲「悲慘」的尖叫。畫面真的很唯美!隨著恆星被撕裂,它化成絲絲碎片如同拉麵般,被衰減成為一條長而細的材料線,然後被吞噬,掉入黑洞。「案發」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這個在2019年被發現的,然後被命名為AT2019qiz的恆星吞噬事件。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它們都起源於大質量恆星: 1、當一顆恆星超過某一臨界質量時,也許是20到40倍的太陽質量,它的核心耗盡了核燃料在Ⅱ型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它的核心坍縮成一個黑洞。
  • 恆星能夠發光,但宇宙中最亮的光卻不是恆星發出的,而是黑洞
    在宇宙中,恆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體,僅銀河系之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而每一顆恆星都會給一定的區域帶來光與熱,太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夠如此生機盎然。宇宙中大部分的光亮都來自於恆星,但宇宙中已知的最亮的光卻並不是由恆星所發出的,而是來自一個黑洞,也就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黑洞TON618。黑洞是什麼?黑洞會發光嗎?它是怎麼來的?
  • 黑洞「質量禁區」真的存在嗎?-虎嗅網
    不過,隨著被發表的引力波事件信號越來越多,雙黑洞併合或者更為少見的雙中子星併合等事件似已不足為奇。事實上,LIGO與Virgo的國際合作團隊至今已經正式發表了探測到的15次引力波事件,僅僅發現新的雙黑洞併合事件也就不算非常新鮮的事了,而本次公布的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則讓一些天文學家感到不可思議,再次引發科學界和大眾媒體熱議,這又是為何?
  • Maunakea天文臺發現三對合併的超大質量黑洞
    SDSS J0847-0013,三個毛納基亞(Maunakea)天文臺發現的三個罕見的雙重類星體之一。圖片來源:Silverman等人夏威夷毛納基亞(Maunakea)--兩個正在合併的星系之間的宇宙之舞是一個罕見的發現,每個星系都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該黑洞會迅速吞噬大量物質,從而產生一種被稱為類星體的現象。
  • 飢餓又貪婪,危險而誘人,盤點2019年的七個神奇黑洞
    為紀念黑洞周,我們來回顧今年觀察到的一些最古怪、最離奇的現象,包括飢餓的黑洞、引誘恆星圍繞其運行的黑洞,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一切。 約翰·佩斯博士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天文科學部的項目主任,他解釋了在過去的幾年裡,更清晰的觀測為何會導致前所未有的、常常令人困惑的結果。
  • 科學家發現巨型怪物黑洞,每天吃掉一顆太陽!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是由足夠大質量的恆星在核聚變燃料耗盡後引力坍塌形成所致。吞噬是其最大的特點,它可吸入任何物質,甚至是光線。在去年4月份人類獲得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前,沒有人見過它的存在。但能通過黑洞吞噬周圍物質時釋出強大而明亮的輻射能量,從而被科學家捕捉。
  • 如果宇宙中黑洞吞噬了地球,那麼人類將會怎樣?
    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神秘莫測的天體,它的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周圍存在著一個界面,任何物體只要越過這個界面就休想再逃出來,就連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也不例外 當你接近黑洞時,你會體驗到黑洞的極端引力。你的身體將經歷極端的加速度,因為你將經歷無法承受的力量。
  • 是什麼阻止了星系中的恆星形成?並不是所有星雲都進化成恆星
    在宇宙的最初幾十億年中,星系像新生嬰兒一樣成長-把氣體變成恆星,有時速度非常快。但是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星系,顯然已經完全停止了恆星的形成,結果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星系演化的看法。本·弗裡斯及其同事對這個「銀河」星系進行了跟進,該星系在更大的調查中被發現。該團隊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市Keck I望遠鏡上的MOSFIRE光譜儀拍攝了光譜,以估算星系的恆星質量及其恆星形成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