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宋元善本圖錄》歷時二十八年集結面世

2021-01-15 浙江日報

《圖錄》在國家圖書館首發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劉晨茵 攝

一頁宋版,一兩黃金,這是收藏界素來的說法。明清時期,文人墨客就熱衷於收藏宋版書,到如今,古書藏家依然趨之若鶩,如醉如痴。

國家圖書館有著國內數量大且品質高的宋元善本收藏,共一千六百多冊,讀者預約拍一張照的價格便在600元以上。現在,古籍愛好者終於等到這批珍貴善本古籍的活化利用,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煌煌十六巨冊《國家圖書館宋元善本圖錄》近日正式上市。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劉晨茵 攝

1月10日,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作為《圖錄》執行總編,來到北京圖書訂貨會浙江館,為讀者講解宋元善本的價值和鑑賞。

《國家圖書館宋元善本圖錄》是浙江古籍出版社與國家圖書館通力合作,花費二十八時間,精心打造的一套以「全」為標的的版本圖錄。《圖錄》分經、史、子、集四輯編排,共收書1613種,涵蓋了國家圖書館相關藏品的絕大部分和菁華的全部。

《圖錄》選擇最能體現版本特徵、藝術價值,或鈐有呈現遞藏過程的印章的書頁,高清拍攝,高質影印,並邀請相關專家撰寫提要,詳細介紹其版本、行款、存卷、鈐印等重要信息。是對國家圖書館宋元善本收藏家底的首次高精度、全景式展現。

陳紅彥結合國家圖書館的建設規劃和自身所做工作,詳細介紹《圖錄》自動議、籌備、分工、編寫到統稿的始末,以及吸納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情況和因此所具備的學術價值優勢。

「西方印刷術是德國十五世紀中葉發明的,而這些宋元善本絕大部分是刻本,都是早於西方任何印刷本的。這些善本穿越千年,躲過了一場又一場戰亂和意外,背後都有傳奇的故事。這對於中國人,對於全人類來說的,都是一筆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和財富。」陳紅彥說。

9日,《圖錄》也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了新書發布會。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總裁鮑洪俊介紹了省出版集團對「浙江文叢」等重點古籍文獻出版工作的規劃思路,感謝國家圖書館與浙版集團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希望以此《圖錄》出版為契機,與國家圖書館在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重點項目上開展更廣泛、更深入、更系統的合作,為新時代文化繁榮做更大貢獻。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對《圖錄》的學術價值、社會意義做了總結。他回顧了國家圖書館與浙江古籍出版社二十八年的精誠合作歷程,介紹了國家圖書館對宋元善本等珍貴古籍的典藏與普查工作,對如何實現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思路和切實方法。

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壽勤澤對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中文係指導團隊等合作方表達了誠摯感謝。

「我所欣喜的,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回首往事,這一項目從無到有,從初稿到成書,當年剛從院校畢業的年輕編輯,已經褪去青澀,成長為古籍社的業務骨幹和中堅力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讓我們在感動之餘,願更加朝乾夕惕、黽勉同心於古籍出版這一崇高事業。」壽勤澤說。

壽勤澤還對自項目啟動以來所受到的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與鞭策致以由衷敬意。並介紹了《圖錄》出版後在海內外所引發的良好反響。表示將在未來的工作中努力造就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出版更多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

業界前輩、知名學者也暢談了對《圖錄》的閱讀感想,提出了真知灼見。

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李致忠充分肯定了本《圖錄》的內容豐富和製作精美,回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古籍整理、編目、影印工作的發展歷程,講述了自己在從業生涯的早期由於受條件限制而遇到的現實困難,感嘆當今時代的技術進步為新一代從業者的學術精進提供了優越條件,對越來越多的中青年有志者參與到古籍保護整理這一原本冷門的工作中來感到欣慰。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古籍部創始人拓曉堂結合自己多年以來從事古籍鑑定、收藏、拍賣工作的經驗,對本《圖錄》的學術價值作出中肯評價。他關注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中華善本機讀目錄計劃。認為《圖錄》以圖片形式對宋元善本的原目做了更為直觀的展示,是對機讀目錄的功能補充。

藏書家韋力從資深收藏家的角度,總結本《圖錄》所具備的兩大優點:其一是賞心悅目。本圖錄在影印技術和原材料的選用上不吝成本,力求為讀者營造完美的閱讀體驗。其二是圖錄著錄了行格,選印了原書的一些重要序跋,切合收藏者的實際需要。

北京大學教授辛德勇從歷史文化研究者的角度熱情讚揚了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認為《圖錄》的出版可以為研究者省去無謂的翻檢之勞,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減輕工作負擔,更重要的是減少古籍原本被翻閱的次數,從而在物理意義上起到保護古籍的作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並結合《三國志》《宋書》實例,介紹了《圖錄》在學術研究上的使用方法,學術進展是學者識見和研究條件相結合的產物。與此同時,他對本圖錄需要改進之處提出了坦誠而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為圖書館和出版社後續工作的開展建言獻策。

相關焦點

  • 薦書| 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圖錄
    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圖錄  編著者: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 編  定價:280元8  出版時間:2020-1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正文頁數:184頁  內容簡介  《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圖錄
  • 新書丨《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目錄》
    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目錄編著者: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 編定價:160元其前身為1928年創建於安慶市的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成建制遷至蕪湖。後又經歷安徽師範學院、合肥師範學院、皖南大學、安徽工農大學等幾個辦學階段。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範大學。
  • 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 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原址在玄武區成賢街66號,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圖書館就定在了成賢街,1948年館藏13萬餘冊珍貴書籍去了臺灣,到解放後1950年改為了南京圖書館。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下詔書在雞籠山(今雞鳴山)南建國子學,次年改名國子監,為明朝最高學府,為當時世界最大高等學府之一。
  • 傳承之道:深圳博物館藏史部古籍善本(上)
    《傳承之道:深圳博物館藏史部古籍善本(上)》是深圳博物館編寫的繼經部類善本之後的史部類善本圖錄(上冊),大體涵蓋正史類、編年類和紀事本末類史書的古籍善本。收入了館藏古籍史部善本七十五部。序本書是繼經部古籍善本圖錄之後,深圳博物館編寫的第二本古籍善本圖錄,大體涵蓋館藏紀傳類、編年類和紀事本末類的史部古籍。史部古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之一,記載的是中國歷史的延續過程,歷史的延續主要體現在文字記載、口述傳說和實物遺存。
  • 鴻業家具集團|國家一級圖書館案例—常州市圖書館新館
    國家一級圖書館National First-class Library常州市圖書館創建於1904年,是有確切史料依據的我國最早的圖書館之一。現館舍面積1.3萬平方米,館藏書刊總量160多萬冊,電子文獻館藏量185萬冊,古籍藏量近4萬冊,善本3500多冊,其中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收錄的善本圖書有67種420冊,有4部古籍選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新書|張寶三撰《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
    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全二冊)編著者:張寶三 著定價:360元ISBN:978-7-5013-6873-0此書歷時十年,經由作者數次往返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查閱、考訂古籍原本,所錄各書相關信息又經打磨完善,內容翔實,體例嚴謹。作者簡介張寶三,臺灣省雲林縣人,1956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國家圖書館
    閱讀空間類——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是京師圖書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圖書館致力於增進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界、文化界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國家圖書館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國家圖書館館藏宏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館藏文獻超過3500萬冊件並以每年百萬冊件的速度增長。
  • 《趙城金藏》新現經卷亮相杭州圖書館,講述孤本上下八百年傳奇歷史
    展覽以新面世的《趙城金藏》孤本巨帙——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為核心,此卷長達19米、蒙元時期原紙、燕尾收尾、品相完好,與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趙城金藏》中的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二、卷五相連,成為增補、研究《趙城金藏》的重要文獻,展覽同時展出多卷唐宋重要佛教典籍。
  • 運城市鹽湖區圖書館古籍庫建成
    近日,運城市鹽湖區圖書館對館內現藏的兩萬六千餘冊古籍進行了整理,改善古籍的存藏環境,鹽湖區圖書館綜合性文獻資料古籍庫正式落成。運城市鹽湖區圖書館古籍書庫位於運城市區鳳凰北路鹽湖會堂,面積達400平方米,館藏古籍26676冊。其中善本453種共5757冊,普本589種共計17466冊,殘本3453冊,為古籍書庫順利建設奠定了基礎。
  • 上海圖書館3年開發近百精品文創,明年新館還要搏「出圈」
    一不小心,可能就錯過一個流傳千百年的故事。2020年11月20日,上海圖書館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舉行「上海圖書館IP資源暨東館開館文創開發項目發布會」。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上圖文創3年開發近百款文創精品,明年上圖東館開館,還將利用深厚的文創寶藏,再搏精品出圈。
  • 安思遠舊藏「最善本」《石鼓文》付梓出版
    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敗西戎,受封西陲大夫,賜犬丘之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從而獲封為周的諸侯。天子許諾,若秦趕走戎人,所收土地可盡歸秦人,成為秦的國土。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 江西省圖書館舉行建館百年慶祝大會
    央廣網南昌12月9日消息(記者李竟成)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建館100周年慶祝大會在省圖新館舉行,同時「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新館二層展廳開幕。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
  • 一百零六座全球最美圖書館_鳳凰網
    直到19世紀仍保持著德語國家中最大圖書館之地位。如今,喬安娜圖書館是葡萄牙的國家紀念碑,也是許多大學重要的度假勝地之一。Mazarine)是法國最古老的圖書館,它曾經是紅衣主教馬薩林(Jules Mazarin)的私人圖書館,據說1648年的時候藏書量就已達到四萬冊,也是當時歐洲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 上海圖書館將展出百件鎮館之寶,盡現中國古代書籍之美
    38件一級藏品、24件二級藏品……11月1日,上海圖書館2018年文獻大展「縹緗流彩——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館藏精品文獻展」即將拉開帷幕,100件珍貴藏品將在上海圖書館第一展廳與觀眾見面。清代《天祿琳琅書目》是第一部官修善本書目,它的《凡例》說「其宋、金版及影宋鈔,皆函以錦,元版以藍色綈,明版以褐色綈,用示差等」,明確記錄了以不同色彩質地的材料裝潢不同版本級別古籍的情況,說明圖書的等第越高,裝潢的檔次也越高。這也正是本次展覽展品規格之高的原因。
  • 2020年4月號山西晚報封面人物|霍虎勇:年輕的古籍善本收藏者與傳播者
    2012年,四處尋找地址建立博物館的霍虎勇。霍虎勇,80後,山西永和人。藏書12年,現有古籍善本二十餘萬冊,民國經典十餘萬冊,報刊創刊號三萬餘種。截至目前,他創建了籍塾閣方志文獻館、籍塾閣史志數字館、籍塾閣書院,分布在太原、平遙和永和三地。他的藏書規模是全國民間藏家中數一數二的。他眼力獨到,曾經為不少遠道而來的同道把脈藏品。
  • 42秒丨歷時3年編撰 涵蓋214件檔案!德州圖書館獲贈首部本地「抗戰...
    現場將《德州市檔案館藏抗戰檔案選編》捐贈給德州市圖書館,成為德州市圖書館收藏的首部本地「抗戰」題材史料書籍。在捐贈儀式上,德州市檔案館館長李紀三告訴記者,依託館藏741件抗日戰爭歷史檔案,專注開展地方抗戰研究,編寫完成了《德州市檔案館藏抗戰檔案選編》。「這本書是研究抗日戰爭的一手資料,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更是寶貴的家國記憶。」他說。
  • 新書丨《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稿抄珍本》目錄
    民國九年(1920),學校接收該社,對外正式稱為圖書館。而圖書館自建館之後,即留意古籍之收藏。經歷年採購並陸續接受捐贈,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底,館藏古籍近四萬冊,已有明萬曆間刻《重刊並音連聲韻學集成》《證治準繩》等善本入藏。其後,學校因抗戰播遷至重慶北碚黃桷鎮,圖書館及所藏古籍亦遷至新址。在此期間,曾徵集蜀地方志數十種。抗戰勝利後,學校回遷上海,館藏古籍又轉遞千裡,歷盡波折。
  • 一件唐代小楷在敦煌出土,字字絕美,乃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敦煌遺書《西晉陸機辯亡論》這些「經生」所抄寫的經書,小楷水平極高,幾乎能夠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水平了,筆法精湛,神氣完足,宋元以來,莫有能及者!敦煌遺書《西晉陸機辯亡論》1900年,敦煌藏經洞開啟,成為了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許多珍貴的文物問世,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文物被一批侵略者運到了歐洲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