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第四第五類邏輯錯誤:苦其心志,是為了降大任於斯人?》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201217
因果關係混亂之類的錯誤,我覺得至少可分為三種。
第四種常見邏輯錯誤:循環論證。是指,不表達實質內容,只用相關詞(特別是否定詞加上相反詞)堆砌。不少學術文章或文學作品中可見到。舉例:
1.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
2.好人就是不幹壞事的人。
3.失敗就是不成功。
4.狗就是拉狗屎的那種動物。
5.抗體就是針對抗原的物質。
6.藥就是治療疾病的東西。
7.悲傷就是不快樂。
8.樂觀就是努力積累正面情緒。
9.活到90歲而不死可稱長壽。想長壽請努力活到90歲。
10.主觀想像就是不從客觀出發。客觀實在就是不以主觀為轉移。
……
第五種常見邏輯錯誤:只知其一不知其三。
1.有炎症就用抗生素。之後抗生素耐藥了,理所應當換用更好的抗生素。如此循環即可。
2.「反應停」,效果好,理所應當推廣。
3.向全世界發1000份表,收回100份,統計分析收回的表,得出結論是這世界上多數人識字、多數人有責任心。
4.在遊戲網站上調查是否打過遊戲,得出結論是世界上百分百的人都打遊戲。
5.統計1萬份報紙上的1萬個知名企業家案例,得出結論白手起家者更容易成功。
6.統計過去百年的中獎者,得出結論喜歡買彩票者更可能中獎。
7.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則先苦其心志。因此吃苦時,應該告訴自己距離成功更近了。
8.統計發現不少成功者,其父母高高在上、其創業之初本錢挺多。得出結論說,只要父母高高在上、本錢多,就能成功。
9.發現幾個清華畢業生的孩子又考上了清華,得出結論龍必生龍、龍必由龍生。
10.發現幾個清華學生出身文盲之家,得出結論將相本無種、龍是上帝扔色子扔出來的。
11.把大象裝進冰箱分幾步?一是開門、二是進去、三是關門,打完收功。
……
總之,很多結果,是多種原因綜合發力的結果。像一盤美味的西紅柿炒雞蛋,雞蛋、西紅柿、油、鹽、鍋、火、人等,缺一不可。同時,只強調其中一個因素沒用,比如說只給一口鍋,神廚並不能用魔術把西紅柿炒蛋給變出來。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總理、海軍司令在烏克蘭總理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這條航母本來是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0%。
但是造船廠廠長此時報告道:「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
大家非常驚訝,問道:「為了讓航母瓦格良號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
廠長回答道:「蘇聯、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強國才能完成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
所有在場的人終於明白了: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良格」號建成,已經沒有了可能。
這個故事,未必很真實。但其中的道理,卻不假。日常生活中的多數事件,都像一艘待建的航母,是個系統工程。只想要葫蘆、不計較葫蘆的葉子和根,是不行的。雖然,有時木桶效應更重要、而另外一些情形時長板效應更重要。
可惜,絕大多數人,經常不懂這一點,或者雖然懂一點,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做不到始終融會貫通。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