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毛蟲,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寄主為赤松。幼蟲在大發生年份,均將大片松樹針葉吃光,被害松樹如同火燒一般,造成大片松林樹勢生長衰弱甚至枯死。成蟲體色有灰白色、灰褐色,體長22~35毫米,翅展46~87毫米。前翅中橫線與外橫線白色,亞外緣斑列黑色,呈三角形;雌蛾亞外緣線列內側和雄蛾亞外緣斑列外側有白斑。
分布於中國的遼寧、山東、臺灣、江蘇、河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出現。雌蛾前翅狹長,外緣較傾斜,橫線條紋排列較稀,小抱針消失,或僅留針狀遺蹟,中前陰片接近圓形。卵長1.8毫米,橢圓形,初為翠綠色、漸變粉紅色,近孵化時紫紅色。一年1代。以3~5齡幼蟲在翅皮下、落葉叢中或石塊下越冬。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80-90毫米,深黑褐色,額區中央有狹長深褐色斑。體背2、3節叢生黑色毒毛,毛束片明顯,體側有長毛,中後胸毒毛帶明顯,體側貫穿一條縱帶,每節前方由縱帶向下有斜紋伸向腹面。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10度左右時上樹危害,取食2年生針葉。7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8月上、中旬幼蟲陸續孵化,1~2齡幼蟲群集危害,啃食葉緣,危害至10月中、下旬,3~5齡時即下樹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