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個重大歷史規律:被司馬遷一語道破,揭開了王朝更迭的秘密

2020-12-22 騰訊網

古代一個重大歷史規律:被司馬遷一語道破,揭開了王朝更迭的秘密

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這是公認是事實。如果把古代王朝建立到滅亡做一個總結,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古代歷史北伐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是為何?也有人說,朱元璋不是北伐成功了嘛,確實如此。但放在整個北伐歷史中,朱元璋的北伐可以忽略。

事實上,兩千多年司馬遷就總結了一條原因,「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興自蜀漢 。」

需要注意的是,司馬遷這個總結同樣適用於西漢之後的兩千多年。時至今日,史學界已經有了一個共識,就是西北攻伐東南似乎更容易成功。要弄清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解釋。

原因一、西北自然環境惡劣,生存艱難,這使得民風剽悍。反觀東南,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的進取心明顯不足。這也讓建立在這裡的政權,逐漸失去了北伐的決心。

原因二、南方政權缺乏一種軍隊,騎兵部隊。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場上的大殺器,一旦發起衝鋒,威力極其驚人。我們知道騎兵需要戰馬,而當時的戰馬產地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蒙古草原、晉北地區,這是北方軍隊擁有的一個巨大優勢。另外北方戰亂不斷,而南方相對穩定,於是就有了「北方出將領,南方出宰相」的說法。

原因三、中國地勢西北高東南地。如果西北軍隊向南方攻打,就相當於下山。而南方要北伐,就是上山,後勤補給將是很大的問題,諸葛亮五次北伐失敗,物資補給是很大的問題。

如果古代南方政權要通過軍事行動實現北伐成功,往往在兩種情況下才有可能。第一、北方政權發生嚴重內亂,各個散落小政權彼此攻伐不斷;第二、北方政權受到更北方的遊牧民族南下騷擾打擊,讓南方有可乘之機。或許正是上面三個原因,歷史上才會出現北伐極其困難。

於是我們可以做一個總結,古代凡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就可以從而控制中原而佔有東南,統一天下。反之,起於東南則不能控制中原,更不能佔據西北。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彼蒼者天,何其有極」,氣候與「王朝更迭」有何關係?
    氣候是一個多變且不可控的因素,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封建社會時期人們只能被動的受其影響。從總體的局勢上看整體的氣候是趨向溫暖的,但是也有很多時期發生短期性的寒冷時期,出現冷熱交替的現象。根據有記錄以來的史料現實,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的最早的寒冷期是西漢時期。
  • 古代王朝更替都遵循一種奇怪的規律,難道這都是天意?
    前言:古代皇帝總是稱自己為天子,認為君王受命於天,自己的行動代表了上天的意志。這種說法當然只是一種迷信,但回顧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每當王朝興衰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規律,每一個朝代,不論長短,基本上都逃不過這一怪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古代王朝更迭頻率極快,秦朝之後大多王朝不足300年,這是為何?
    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之中,王朝的更替頻率確實是比較高的。在這其中壽命最長的朝代,當屬夏商周,夏朝所書寫出來的歷史長達471年,商朝存在了554年,而周朝所存在的時間足足有791年。然而就在公元前221年的時候,秦始皇在當時統一了六國之後,雖然還給黎民百姓一片和諧的生活環境,但從那以後似乎王朝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很多的王朝都沒能書寫下300年的歷史。更何況還有很多短命的王朝,足足連百年時間也不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為何沒有一個能夠決定自己接班人?
    數遍中國古代所有大一統王朝,漢唐宋明清,再加上2個短命的一統王朝,二世而亡的秦和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一個歷史規律,那就是開國皇帝的接班人,必然經歷了一番慘烈的鬥爭,這個過程伴隨了無數的陰謀和詭計,數不清的人頭落地,帝國的二代皇帝們,登上大位時沾滿的鮮血,一點也不比開國皇帝少。
  • 揭秘:古代王朝的神秘部門「欽天監」,能人眾多,並非神棍遍布
    揭秘:古代王朝的神秘部門「欽天監」,能人眾多,並非神棍遍布欽天監這個詞,你聽過嗎?愛看古裝劇的小夥伴應該經常能夠聽到這個名字,這是古代的一個官職,而且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官職,因為它充滿了神秘氣息。預測天氣、佔卜兇吉、識人斷命、解釋異象,幾乎沒有什麼是欽天監不會的,這個官職似乎很玄乎,所以談起這個職位時,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遍布神棍的場所。1、 歷史發展欽天監的主要職責是觀看天象、總結節氣、演算曆法等,稍微有點像現在的國家天文臺和氣象局的工作,但也不完全一樣。
  • 中國歷史發展規律,聽說都藏在這本漫畫書裡
    二混子陳磊領銜半小時漫畫團隊,僅通過手繪漫畫和段子,就讓讀者讀懂了複雜的中國古代經濟名詞。透過經濟看歷史,一不小心看透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本周,《輕閱》為你購物街剁手書單——《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經濟篇》。沒有枯燥的理論和難懂的術語,一起在哈哈大笑中,從經濟角度揭開中國改朝換代背後的歷史規律吧!
  • 司馬遷寫完史記神秘失蹤,祭拜千年古墓,尋找歷史的聖人
    可歷史往往很殘酷,在司馬遷被處以宮刑之後,大家心目中的司馬遷已經死了,只剩下一顆續寫歷史的赤心,和一具飽經滄桑的軀殼。他用執著的心拖著沉重的軀體,創作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史記》。他在寫完史記之後,就從歷史中神秘失蹤了,最少在歷史的記載中,再也沒有了司馬遷的身影。
  • 《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序:比司馬遷早800年的那部《史記...
    從歷史課本上,我們知道古代有「燧人氏」,有「神農氏」,卻少知有一個「皮氏」。卻說,古代發明在樹上築巢居住,改善了先民穴居條件的人被稱作「有巢氏」;發明鑽木取火,改變了先民生食凍餒條件的人被稱作「燧人氏」;遍嘗百草,帶領先民們種植五穀的人被稱作「神農氏」;而最早發明衣服的人,則被尊稱為「皮氏」。
  • 絲路錢幣見證歐亞王朝更迭
    薩珊王朝系古代波斯最後一個王朝,因其創建者阿爾達希爾的祖父薩珊而得名,是波斯在公元3世紀至7世紀的統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的首次統一,即波斯第二帝國。公元226年,薩珊王朝滅帕提亞王朝後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新波斯帝國,長期與貴霜、拜佔庭帝國、嚈噠人作戰,疆域常有變化,但一直控制著伊朗高原屬於今天伊朗的部分、今屬伊拉克的兩河流域以及今土庫曼斯坦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部的大片地區。
  • 高中歷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說課稿
    高一年級的學生對歷史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求知慾強,且思維活躍,但對一些複雜的歷史現象和歷史脈絡梳理起來仍存在一些難度。因此,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採取豐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歷史的發展脈絡。三、說教學目標過渡語: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了解教材和學生之後,更需要對自己的課程內容有一個宏觀的規劃,因此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選錄》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武帝時,先後任太史令、中書令。 所著(史記》是記載從黃帝至漢代的紀傳體通史,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五大部分,是一部體大思精、前無古人的偉大歷史著作。
  • 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中最強盛的,可是為何卻能圈粉無數?
    中國歷史傳承久遠,封建王朝更迭很頻繁,歷史上的朝代也有很多,明朝並不是古代王朝最強盛的,可是為什麼卻能夠圈粉無數呢?說出幾點原因,大家還是非常認可的。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明朝是一個很具影響力的朝代,它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
  • 為太史公牛馬走的司馬遷的命運與他的史家之絕唱
    導語:歷史長河漫漫,中華上下五千年,多麼浩瀚的星球!而從上古到漢,就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這三千多年的歷史宛如宇宙的星辰大海,既遙遠又縹緲,似乎有著隱隱約約的見解卻又察覺不到所之所在。但總有人肩負偉大使命奔向理想的遠方,他就是著名的為太史公一生牛馬走的司馬遷。
  • 現代科學證明,中國王朝興衰的背後,還真與的「天命」有關
    與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國歷史尤為豐富,每隔數百年就會出現王朝更迭,治亂循環,猶如魔咒的輪迴一樣,尤其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中國歷代王朝壽命鮮能超過三百年。王朝頻繁更迭的背後,通常被總結為土地兼併、吏治崩壞、官逼民反、外敵入侵、帝王荒淫等原因,但現代科學家發現,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幾乎都存在一個共性,還真有一個「天命」的原因。
  • 青藏高原的古格王朝,只留下遺址「藏屍洞」,會牽扯出哪些秘密?
    天介紹的就是已經永遠消失的古格王朝。大部分人沒聽說過這個王朝,甚至青藏高原的人也很少聽到古格王朝的傳聞,這樣一個神秘的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古格王朝遺址的「藏屍洞」會牽扯出哪些秘密呢?古格王朝遺址位於青藏高原地區的阿里札達肥扎不讓區的象泉河畔。雖然雖然該遺址佔地面積只有18萬平方米,但已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 山海經中到底藏著一個什麼秘密?為何紀曉嵐看完後堅持想要燒毀?
    要說我國上下5000年裡最傳奇的古書,非《山海經》莫屬,這本先秦時期,雲集各種神話傳說的奇書,直到今天歷史學家都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作者,更別說其確切的成書年代。
  • 《史記》曾是日本古代教育中重要的教科書
    [摘要]日本古代教育中,《史記》是重要的教科書。日本古代設有專門講習歷史的「紀傳道」,修習「紀傳道」的學生被稱為「紀傳生」。《史記》是這些「紀傳生」的必讀之書。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鮮半島一直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科舉考試也仿效中國王朝,以儒家經典為主要的考試範圍,因而促使朝鮮士人閱讀中國典籍,進而推動了中國典籍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古代日本對中國典籍也相當重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日之間的海上航路被稱之為「書籍之路」,幾乎每一部比較重要的中國史書,都傳到了日本,有著程度不同的影響。對於越南,也有著類似的影響。
  • 最接近天空的遙遠國度——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是一個最接近天空的遙遠國度,一個信仰之鄉消逝的神秘榮光。西藏吐蕃王朝之後的600多年間,一個名為古格的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敵,在歷史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然而,300多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間消失於茫茫沙海,偌大的王國僅留下恢弘的遺址和遺物。現在的古格王朝只留下了一片廢墟,從遠處看,一座荒涼的山坡靜靜地矗立在那裡,仿佛向世人訴說著過去的歷史。
  • 中國5000年來氣候變遷與王朝興衰的規律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對應的朝代,也正是王朝興衰更替的關鍵時期。例如,公元 1000 年到 1200年的南北宋,中國氣溫趨冷,蘇軾誦杏花詩中的「關中幸無梅,賴汝充鼎和」便可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