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暢遊韶山水庫,66歲毛澤東:多遊一次就多活一年

2021-01-11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韶山水庫在湖南滴水洞口。這裡的自然風光宜人,有山,有水,有林,走在小道上,林木茂密,水清如鏡,碧波蕩漾,是一處休息的好去處。

1956年韶山百姓決定在這裡修建水庫。水庫修建好後,水庫蓄水量達到15萬立方米。毛澤東很關心水利建設,早就聽說這裡修建了一座水庫,非常高興。因此提出去要來這裡遊泳。

毛澤東素來熱愛遊泳。「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這是他青少年時期酷愛遊泳的寫照。

就在兩天前,也就是1959年6月24日下午,毛澤東在長沙暢遊了湘江,並察看水陸洲等地。

1959年6月24日,毛澤東遊湘江後,在橘子洲看農家小孩跳舞。

兩天後,毛澤東要來韶山水庫,羅瑞卿早就派人作好充分準備。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羅瑞卿已派工作人員清除了水裡的石頭和一些容易纏人的水草。

此時,已有一批熟悉水性的工作人員先下到水裡,試探水情。

毛澤東步行來到水庫大壩下。堤壩高而陡,從底下要抬起頭才能望到大壩,年輕人上去還要喘幾口氣,66歲的毛澤東氣不喘,力不虛,步伐穩健,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大壩。

他環視青山綠水和壩下稻浪起伏的田野,滿意地笑了。

10來個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做好了遊泳準備。

毛澤東一一問這些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是哪裡人,並和他們握手。然後他來到工作人員替他臨時搭建起來的一個小木房內,換上自己喜歡的遊泳衣,愜意的坐到藤椅上,喝上一杯熱茶,然後熱熱身,便準備下水遊泳。

羅瑞卿等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跟著下水遊泳。

毛澤東看到周小舟還在岸上站著,便問:「小舟,你怎麼不下水?」

周小舟不善遊泳,說:「我下不了水,我沒有您老人家的遊泳本領。」又自嘲的加了一句:「我是秤砣。」

毛澤東哈哈大笑:「你是秤砣,怎麼叫小舟呢?叫你學遊泳,你不學,這下好了,小舟變秤砣了。」

周小舟很是無奈的穿上遊泳衣,下到水裡。可是他畢竟不善遊泳,不一會兒,就從水中回到岸上來。

水庫庫基高,水位也高,毛澤東在水裡慢慢地劃了起來。

毛澤東在水中動作自如。每遊到兩三丈遠便將頭沉到水裡,再浮上來呼氣,隨即又沉下去,暢快的遊著。這樣在水裡沉浮了兩三次,便側身在水裡打了幾個翻滾,濺起一陣陣浪花。

毛澤東在水裡時而仰臥水面,時而端坐水中,時而擊水激進,時而潛水徐行。他對岸上的工作人員說:「你們都來遊吧?」

很多工作人員都說:「我們都是幹腳鴨。」意思是下不了水的旱鴨子,其實他們是不想打擾毛澤東遊泳的雅興。

快遊到庫尾的時候,尾寬只丈餘,那些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看到周圍有一些容易纏人的水草,示意他老人家不要往前遊了。

毛澤東說:「你們不要拿水草嚇人。」繼續向前遊。

負責警衛的工作人員龍禎祥當時正在岸上觀看。

毛澤東問他:「你為什麼不下水呀?」

「我們不會遊泳。」

「鍛鍊鍛鍊,不就會了嗎?」

留著長白鬍鬚的毛宇居正蹲坐在龍禎祥身旁觀看。

毛澤東見了,忙說:「宇居哥,你也來遊泳吧!」

毛宇居老人連忙搖手說:「我70多歲了,不能遊了。」

毛澤東打趣的說道:「遊泳是項有益運動,多遊一次就多活一年。」

攝影師侯波坐在水裡的橡皮艇上,相距毛澤東20來米,不停地搶著鏡頭,鎂光燈也閃個不停。這時候,羅瑞卿等人先上了岸,留下10來個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還在遊。

著名攝影師侯波

大約半小時後,毛澤東回遊到了岸邊,岸上的人不斷地鼓掌。

毛澤東仰臥在水裡向大家鼓掌致謝。並將頭沉入水內,手伸出水面鼓掌,逗得群眾大笑。

岸上的工作人員以為他老人家要上岸了,準備了手巾、拖鞋等,誰知毛澤東又向另一個角落遊去。

有人建議道:「您上去休息一下吧。」

毛澤東說:「我不需要休息,水裡也是休息。」邊說邊在淺水裡比劃著動作,教那些和自己一起遊泳的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討論如何更好的遊泳。

毛澤東說:「你們會蛙泳、蝶泳、自由式,我只會立正、稍息、睡覺、坐凳子。立正、稍息是基本動作,睡覺、坐凳子是日常生活,你們行不行?」說完即開始「立正」、「稍息」。年輕工作人員們跟著一起學起來。

有的人說:「睡覺還可以,立正、稍息,坐凳子不行,手不動腳要動,腳不動手要動。」

毛澤東風趣地說:「當兵要從立正稍息學起,遊泳也要從立正稍息學起。其實你們有的本領比我還高,能學會的。你們好好研究,鍛鍊鍛鍊吧!」

大約遊了近兩個鐘頭,直到夕陽西下。

毛澤東上岸了。他依然神採奕奕,毫無倦意。又與前來觀看的老人們一個個地握手。

一位老人讚嘆道:「您身體真好,遊泳技術也高。我們站在岸上都冷起來了……」。

毛澤東說:「這裡水上是夏天,水下是冬天,很好鍛鍊身體。」

見對方好面熟,毛澤東想起什麼似的,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位老人說:「我叫郭伯田,我的名字是您取的,和您已經30多年沒見面了。」

毛澤東忽然想了起來。說:「哦!你那時是韶山的農民協會的成員。」

郭伯田,原名郭泉秀,1927年毛澤東回韶山時,曾對郭伯田說:「女的名字總是英、蓮、秀,這不好,婦女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做的事婦女也能做,能不能改個男的名字?」

那時候的郭泉秀認為毛澤東的文化水平最高,便請求毛澤東替她取一個好名字,於是毛澤東便替她改名郭伯田,從此郭伯田這個名字跟隨了她的一生。

換了衣服,休息片刻,毛澤東走到那群熟悉水性的年輕工作人員們面前,對他們說:「你們都好,都很年輕!」

說完,暢遊了一天的毛澤東,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韶山水庫。

相關焦點

  • 小小少年毛澤東
    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省湘潭縣,一個叫韶山沖的美麗小山村,23歲的農民毛貽昌26歲的妻子文素勤,又生下了一個可愛壯實的小男孩。這一年,是中國生肖的蛇年,這對年輕的農村夫妻做夢也不曾想到,他們的這個兒子,在50年以後,會成為領導中國人民獲得民族解放,重塑了中國和地球東方的面貌,贏得了億萬人民敬仰的領袖。
  • 日本籍老八路到韶山 向毛澤東像敬軍禮(圖)
    小林寬澄在韶山向毛主席銅像敬禮小林寬澄(中)在毛主席銅像前留影  據湖南日報3月30日報導,3月26日,一名近百歲的老人在韶山毛主席銅像前熱淚盈眶,敬上一個軍禮。這是誰?他就是96歲的日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寬澄,專程來韶山瞻仰偉人風範,重溫紅色記憶。  小林寬澄是日本目前健在的兩位八路軍老戰士之一,曾參加侵華戰爭,被俘後覺醒成長為反戰同盟的八路軍戰士,1955年復員回日本後,成為對華友好人士。回國後,小林寬澄一直受監視,直到85歲後才解除。儘管如此,他依然四處演講,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真相。
  • 日本籍老八路小林寬澄到韶山 向毛澤東銅像敬軍禮
    據湖南日報3月30日報導,3月26日,一名近百歲的老人在韶山毛主席銅像前熱淚盈眶,敬上一個軍禮。這是誰?他就是96歲的日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寬澄,專程來韶山瞻仰偉人風範,重溫紅色記憶。 回國後,小林寬澄一直受監視,直到85歲後才解除。儘管如此,他依然四處演講,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真相。 小林寬澄現任日本反戰同盟會會長。2015年9月2日,時任日本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會會長的小林寬澄,榮獲習近平主席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小林寬澄並作為日本抗戰老兵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了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 韶山沖山下的這對農民夫婦,養育出了中國幾千年來最偉大的人物
    然而毛澤東對於讀書的熱愛遠超了毛貽昌的預料。他送兒子去讀書,只是希望他能識字,會算帳,將來成為他生意上的助力。可毛澤東自從拿起書本,就一頭扎進去再也不肯放下,六年裡把韶山沖的私塾讀了個遍。文素勤當時已經四十歲,不僅要照顧公公和孩子,還要負責照料家中僱工的食宿,十分忙碌。早些給毛澤東娶親,家裡也能多一個勞動力。毛貽昌自以為把一切想得周到,可做兒子的毛澤東並不樂意「親上加親」。結婚當日,他只是出於禮節完成了婚禮流程,絕不碰這位父母之命定下的女子的一根手指頭。
  • 毛澤東8歲到80歲的全部詩詞,見證偉人一生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66歲)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七律:登廬山(1959年7月日,66歲)七律:讀報有感(之二)(1959年11月,66歲)反蘇憶昔鬧群蛙,喜看今日大反華。惡煞腐心興鼓吹,兇神張口吐煙霞。神州豈止千裡惡,赤縣原藏萬種邪。
  • 毛澤東一生只穿棉質長筒襪,只因深深懷念母親文七妹
    毛澤東的家鄉韶山沖是個偏僻的小地方近乎封閉,只有東南和東北方有兩個入口。韶山沖這裡住著毛、李、周等幾姓人家,都是窮苦忠厚的農民。當時的韶山沖流行著這樣一段歌謠:農民頭上三把刀,稅多、租重、利息高;韶山沖,衝連衝,十戶人家九戶窮。有女莫嫁韶山沖,紅薯柴棍度一生。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毛澤東自幼孝敬母親。1918年,文七妹得了淋巴腺炎。8月初,毛澤東匆匆回鄉探望在外婆家養病的母親。毛澤東曾給舅舅文玉瑞和文玉欽寫了一封家書,表達不能跟前服侍盡孝的酸楚。1919年春,弟弟澤民和澤覃護送母親到長沙看病,毛澤東再忙也盡力抽時間陪護母親,還特意帶母親去照了一張合影。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不幸病逝。噩耗傳來,毛澤東立即趕回韶山。
  • 文七妹:三個孩子都是烈士,臨終呼喊石三伢子,毛澤東沒能見最後一面
    文家人早已聽說大山那邊的韶山沖風水俱佳,可韶山沖不會輕易答應外面人葬在衝內,即便出錢購買也不行。 於是,文家人想了一個辦法,將一個女孩嫁過去。1880年,文芝儀將13歲的小女兒文七妹以包辦的形式,許配給了韶山沖毛恩普的兒子毛貽昌,這年毛貽昌10歲,兩人很快訂了婚。毛貽昌15歲那年,兩人正式結婚。
  • 毛澤東詩詞中的夏
    毛澤東《七律·到韶山》詩意 傅抱石作   夏天的美麗,是由氣勢恢宏的多聲部交響組成的。   這是毛澤東詩詞中寫夏景,傳誦和引用最廣的一首。當然,毛澤東詩詞中寫夏景的還有幾首,但都不是直接寫,且著墨更是不多,如不經意地讀、不細心地品,往往會移目於其他的詞章佳句和深邃的寓意上。一旦品到味了,從看似日常生活中隨意捕捉到一句或二句間接夏景畫面的描述,會發出會心一笑,感佩詩人運筆的深沉、激揚、睿智。   《七律·到韶山》就是典型的一首。
  • 時隔32年再回鄉,毛主席為父母墳上獻松枝,悼詞感人至深
    1959年6月25日,一輛由蘇聯製造的灰色吉姆汽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開進了韶山沖。六月的韶山沖被熱氣籠罩,屋前嶺上的樹木鬱鬱蔥蔥。闊別家鄉三十二年的毛澤東回到了那片朝思夜想的土地,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曾銘記在心。
  • 普通作者回望紅色足跡 徹夜未眠寫作韶山情思
    據當地統計,2003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那一年來韶山的國內外遊客達到100萬人次。五年後,2008年就增加到320萬人次,2009年再增加到500萬人次,2010年突破了600萬人次。今年是建黨90周年紀念,預計將會有更多的人來。這種盛況,只要到毛澤東銅像廣場就能看到。  在中國,這是獨一無二的以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命名的廣場。它依山順勢,恢宏壯觀。
  • 韶山有傳說,「兩姊妹」比賽誰長得高,被雷打了,真相如何?
    韶山韶山,到處是山。韶山最高的韶峰,比起長沙的嶽麓山,還高那麼一丟丟,位列南嶽七十二峰的第七十一峰。以衛星為眼,俯瞰韶山,目力所及,基本是墨綠色,周邊,則是淡綠。韶山山多,山上石多。便以我家不遠的石屏山而論,自山腳往東斜上山頂,半道路左,有巨石一塊,村人稱其為墓蓋石,因其極像棺材的蓋子。
  • 【追夢火焰藍】傳承紅色基因,全力當好偉人故裡守夜人——走進韶山...
    該大隊依託韶山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與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和韶山精神研究會,共建黨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毛澤東思想教育實踐基地;聯合韶山沖7個基層黨組織,組建了偉人故裡「紅色紐帶」黨建聯合體,打造「紅色引擎」黨建新品牌,不斷引領廣大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
  • 公者千秋,萬人敬仰,十年重遊韶山沖!
    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出發次日早上八點,從長沙萬家麗國際大酒店出發,一小時多點的行程,九點十分抵達了毛主席的故鄉——韶山。還是十年前去過一次韶山,再一次看到似曾相識的景象,頓感昔日的韶山越發年輕,富有朝氣。棕色時尚的標示牌,讓您能清楚地知曉自己此行所要去的地方。「星火燎原」,又仿佛把我們帶進了昔日漫漫長徵的崢嶸歲月。
  • 東南汽車駛向第三極:天下韶山染赤彤,九州遊客奉虔誠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離別了32年之後,毛主席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回到韶山,做了這首《七律·到韶山》,通過對韶山人民革命歷史的回顧,讚揚了革命人民艱苦卓絕的戰鬥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風貌,鮮明地體現了毛澤東高遠的思想境界。
  • 毛澤東九到板倉
    」、與楊開慧壯別天涯……    以往的資料,將毛澤東到板倉定格為「四到板倉」;作者通過深入研究,發現毛澤東到板倉至少有九次之多。    毛新宇所著《爺爺毛澤東》載:「那是1916年的暑假期間,楊先生在板倉家中度假。一天,毛澤東冒著酷熱,從長沙城出發,步行了120裡到楊先生家中拜訪請教。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到板倉……毛澤東回答說在研究體育問題,楊昌濟馬上告訴他,距板倉40多裡路的地方,住著一位從日本留學歸來的柳午亭先生……他便在第二天,請了一位農民帶路,前去拜訪柳先生。」
  • 毛澤東一生全部詩詞集錦,值得終生收藏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66歲)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七律:登廬山(1959年7月日,66歲)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 遊釣湖南,湘潭市嶽塘區,紅旗水庫
    紅旗水庫這個水庫的總面積有300多畝,但是枯水期的時候,只有幾十畝,而且水位很淺,每年到枯水期的時候,承包人會把這裡的魚用網打出去,所以這裡基本沒有太多的魚,也是當地比較有名的空軍基地湖南省湘潭市嶽塘區紅旗水庫我於2019年11月15日來到這裡,路雖然不寬,但房車還是可以通過的,而且還可以停靠在水庫旁邊,收費的老闆也比較熱情,環境也算是優美,上午十點鐘開始,陸續來了近十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