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周報丨北大清華畢業的海澱家長:孩子哪能比我差

2020-12-22 騰訊網

編輯丨阿夏

「實驗」「外語」「雙語」「國際」……這些在學校招生宣傳中不時能夠見到的「扯眼球」字眼,今後不能再被學校拿來隨意命名了。

為進一步健全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推進全市特色化校名與學校內涵建設相匹配,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成都市特色化校名命名導則(2020年版)》(以下簡稱《導則》),明確今后冠以「實驗」「外語」「藝術」「體育」等特色化字樣的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和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以下簡稱學校)必須符合《導則》規定的條件。未經教育部門同意擅自冠名的學校,相關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應指導學校予以限期整改。同時也明確,按照「老生老校名」原則,對學校更名前已入讀的在校學生,其畢業證、檔案等籤章不受更名影響,學校應提前預留。

據了解,成都出臺系統性的《特色化校名命名導則》在全國都具有首創性。

據媒體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近些年開始流行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了,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看報導,原因與目的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和英美讀國際學校要便宜;二是享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國內的應試教育。

這是中國式瘋狂擇校的又一荒誕故事。

這一荒誕做法的背後,首先是因為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默認了一個荒唐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有可能上好大學。即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老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據說菲律賓也不少。

近日,曾經的行業英語TOP1——成人英語學習APP流利說,被曝「五年連虧超17億」,不僅行業譁然,更讓用戶震驚。人們想不到,這款於2018年上市,背後不乏IDG、GGV紀源資本等多家頭部資本機構加持的TOP品牌,短短數年,竟面臨如此巨大的虧損慘境。

每個人都在問:英語流利說發生了什麼?英語培訓這條賽道又發生了什麼?

儘管叩問之下的答案不一,但卻都指向了一個事實:在線賽道的新舊更替依然時刻上演,稍有不慎,任何因素都可能成為深淵推手,包括自己。這裡的競爭只有一條規矩:成為狩獵者,或者成為獵物。

他們畢業於清華或北大,不乏省狀元、市狀元、奧賽金獎獲得者、理化競賽保送生。他們在學生時代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十幾二十年過去,當他們成為父親,或者母親,我們從他們的孩子身上,重新看到他們長大的軌跡。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延續。這裡面的每一個細節,都決定了一個家長如何教育一個小孩,也決定了一個孩子最終可能會長成怎樣的大人。

假如孩子的教育應該是進化的,假如一代人要比一代人強:那麼,你超過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怎麼超過你呢?

當那些考入清華北大的孩子,現在也成了父母,這個問題突然變得複雜和尖銳。在海澱,事情是由一個個碎片組成的:兒子才8歲,但已經被補習班、黃岡小狀元和海澱大考卷淹沒了。

那道奧數題,工科出身的劉宏偉發現,自己答錯了——太難了,「再也不是清華所鄙視的那一類東西」;但最先搞不定的是孩子的英語——詞彙量已經大到有些單詞他必須要查了;而在語文補習班上——兒子前幾天接觸的東西是:王爾德的童話有哪些特點?

這還不是全部。暑假是「最可怕」的。為了孩子,劉宏偉突然覺得自己的生活支離破碎,他家有兩個孩子,時間是這麼安排的:「這五天媽媽請假,那五天爸爸早下班,這幾天有家庭教師,那五天有一個什麼培訓課,沒有一個完整的時間。」

01丨12月14日,在教育部第五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義務教育階段美育教師由59.9萬人增加到74.8萬人,增長的數量和幅度超過了體育教師。

02丨北京市教委日前發布《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市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市性競賽活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競賽活動。禁止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各類活動獲獎結果只能視為榮譽。

03丨12月13日,上海開放大學首屆家政學本科招生正式啟動,明年春季首批招生人數將在50人左右,課程包括家政學概論、家庭學概論、家政學管理等,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層次家政行業專業人才。

04丨12月16日,廣州市人社部就《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發布了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年齡在28周歲及以下的本科生、大專生或全日制技師學院預備技師班、高級工班畢業人員,可在繳滿12個月社保後在規定的實施範圍內申報入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隨本人一同落戶。

05丨近日,山西省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從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統籌規範教師管理事項、統籌規範社會事務進校園及相關報表填寫事項、統籌規範中小學教師借調事項等4方面提出21條規定,確保中小學校正常教育教學。

06丨日前,浙江省長興縣依託「城市大腦」平臺,探索打造了「雲智理」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管理平臺,並推出「一碼清」監管服務。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匯總縣內各培訓機構信息5586條,已審核通過並上架課程2002門,共計31537課時。

07丨近日,山東省教育廳推出《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明確了家訪工作八個方面的具體工作要求,推進教師踐行教書育人使命,強化一線學生工作,促進家校協同,提升育人成效。

排版丨Jiay

[END]

-兒童團近期活動-

相關焦點

  • 成功「上岸」的海澱媽媽:養孩子像開公司 家長是CEO
    ][ 「海澱六小強」是北京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六所中學的統稱,因這幾所學校承包了海澱區90%以上高分段以及北大、清華錄取名額,引得家長趨之若鶩。去年,海澱區近3萬名小升初孩子,「海澱六小強」招生名額僅1500人,競爭比考北大、清華還要激烈。 ]2020年末,「內卷」成了最出圈的人類學詞彙。
  • 真心話大冒險:你願意孩子上清華北大,還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學習我不需要你拿什麼第一第二,只要你儘自己最大努力即可,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一輩子。看吧,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多家長都說過。尤其是孩子剛一開始學什麼東西的時候,往往都會這樣去說。
  • 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帝都海澱傳說中的「六小強」,詳細攻略告訴你...
    按每年小升初人數來看,能進入北京區重點中學的孩子,就已經進入了前5%的人群;能進入北京市重點的孩子,就已經進入前1%的人群。 六小強作為海澱區的市重點,能考進的可能連1%都不到。為什麼?不管是人大附早培,十一海選,北大附和清華附的點招,都是需要考試的,而且招生面向全海澱區,甚至是全市。就連公辦寄宿這條路,即使報名時需要投簡歷,在簡歷初篩後(關於什麼是好簡歷,我以後會寫),也是要考試的。能不能繞過考試呢?也有!
  • 海澱媽媽闖關記:我以前也佛系,只想著讓孩子快樂成長
    北大在北京開招生諮詢會,一個朝陽區重點中學的家長問招生老師:「我孩子全年級前十有沒希望上你們學校?」北大老師搖了搖頭回答:「坦率說希望不大。」邊上另一個家長接著發問:「哎呀,那我女兒在人大附中,全年級150名上下,上你們學校是不是沒戲呀?」北大老師卻眼睛一亮,「150名?不錯啊,你趕緊把資料給我看看。」
  • 這所高中生創辦的高中,清華北大畢業的家長將孩子送來做「普通人」
    王熙喬開始想,這樣一個未來,我到底能做什麼?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所謂權威和正確的東西開始消解,王熙喬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在間隔年,他找到北大附中的王錚校長,問能不能留校當老師。後來,王熙喬成了北大附中綜合實踐處正式聘用的導師,但沒有編制。王熙喬把Club做成了孵化器——登月艙,支持高中生自我探索。2016年春節之後,王熙喬註冊了公司,正式開始創業。
  • 一個班55人,37人考進清華北大,老師的一條簡訊,無數家長沉默了
    有這樣一個班級,一共55人,37人考進了清華、北大;10人進入考到了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且獲得全額獎學金。 其他孩子也都考入復旦、南開等國內名校。
  • 為了當海澱媽媽,我從500強辭職
    海澱的六所重點初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華附中、首師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被叫做「六小強」;給孩子打雞血,叫做「雞娃」;「雞娃」成功,考入重點校叫「上岸」;還有PET、FCE這些考試簡稱。當你對這些黑話瞭然於胸的時候,你八成已經成了海澱媽媽。海澱媽媽安柏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親歷者。
  • 當年舉報虹貓藍兔的家長,請問您家孩子考上的是清華還是北大?
    當年舉報虹貓藍兔的家長,請問您家孩子考上的是清華還是北大?動漫是一種青少年非常重要的娛樂方式。《東方神娃》就是被各位家長舉報後,難以繼續播放的作品。甚至連我們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都被禁播過,原因是家長舉報灰太狼煮羊,實在是搞笑到極點。這種行為相當的有趣,難道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溫室中的花朵嗎?連這麼一點挫折都無法忍受嗎?怎麼會因為煮羊舉報動漫作品,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清華北大本科畢業生去哪了?能找到什麼工作?工資有多高?
    我們每年都能聽到周圍高中有孩子考上了清華北大,但有些人卻發現身邊很少發現清北畢業的同事,很少聽說他們畢業後的事跡?那麼,每年那麼多清北畢業生去哪了?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一、清北本科畢業生去哪了?
  • 對不起,海澱不相信學區房
    學區房這三個字相信是所有家長耳熟能詳的「大魔王」,很多時候,孩子能不能進好學校全靠一套房。今天的這位北京海澱媽媽也不例外,為了讓女兒上個好學校,研究起了學區房。
  • P2P大佬爆雷的神秘「關係圈」:要麼來自清華,要麼北大畢業
    導語:P2P大佬爆雷的神秘「關係圈」:要麼來自清華,要麼北大畢業2012年,P2P作為一種網際網路金融,開始登入網際網路世界,瞬間引爆市場,號稱是「金融創新」的P2P,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全國各地出現,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網貸,全國各地竟有上千家。
  • 清華北大畢業紛紛去當老師,引起巨大的爭議,刺痛了誰的心?
    上半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面對全國招聘老師,錄取的除了國外名校之外清一色的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無獨有偶,近幾天杭州學軍中學的老師錄取名單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基本上也都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
  • 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
    高中開學,老師們帶領我們去了清華和圓明園,目的是為了告訴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而今天,我想說,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學校還是美國的學校,到底是為中國培養人才還是為美國培養人才?家長培養孩子,首先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重中之重。無論孩子成績是否優秀,價值觀都是比成績更為重要的。
  • 我老公清華博士、我北大碩士,兒子年年班裡倒數,萬萬沒想到問題出...
    我的一位發小,欣欣。她本人北大碩士畢業,她老公清華博士畢業。學歷遠遠甩開同齡人幾條街...同樣的,夫妻倆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不可謂不重視。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懷孕時的謹小慎微,再到報名動輒幾千塊一節的早教課......優生優育做到這個份上,我想差不多到極致了吧。 也因此,他們在孩子身上花的功夫和對孩子的期待成正比。因為按常理,這樣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怎麼也不會太差。
  • 你身邊有北大清華畢業的同事麼?學習到了什麼?
    往年的招聘中,我們公司都會在北大清華做招聘會,每年也會得到幾個北青畢業的高材生加入公司。實話講,這幾年已經很少有北青的學生選擇我們公司,看得出來,中國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相對於畢業人口來說)。好在那些以前招聘進來的高材生,穩定的繼續在這裡發展。
  • 2020海澱教育將有這些規劃!附海澱17個區教育資源分配表
    這些將對孩子所在小學及學區內初中有重要影響,尤其影響孩子登記入學志願填報!下面,我們來看看海澱區哪些集團校及學區有調整。變化2:上莊二中更名為清華附中上莊學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籤署承辦上莊二中。承辦後,上莊二中將更名為「清華附中上莊學校」,學校辦學類型變更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包含小學、初中和高中,納入清華附中一體化管理,同時,學校仍保持獨立建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區屬公辦學校性質不變。
  • 當年舉報《虹貓藍兔》的家長,現在您的孩子考上了清華還是北大?
    因為現在家長的思想比較開放,再加上,家長們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看這樣存在打鬥的動漫。有些動漫不是讓小孩子看的,有些家長開始吐槽一些動漫影響我孩子的健康生長,可如果是小孩子,家長不應該選擇一些益智類的動畫片嗎?本來這部動漫的受眾群體也不是小孩子啊!連我們非常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都慘遭被禁,原因也有些搞笑,有些家長們說不能讓灰太狼煮羊,原因是小孩子會模仿。
  • 名校畢業的父母會希望孩子上什麼學校?這個回復獲4萬點讚
    幾個發現:貌似不少自身畢業於清北復交的家長,孩子教育上反而走的是「偏佛系路線」…網友@進擊的steve,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現代應用物理系:高考前問過他對我有啥要求,他說:看你能上哪個大學唄,實在不行讀個大專也很不錯啊,現在社會上很需要動手能力強的大專生呢(他認真的)。
  • 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
    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它常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人生的啟迪。像是這位女生,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她叫做魯林希,1995年,魯林希出生在浙江杭州一書香世家,因為她的父親乃浙江大學的教授,母親乃浙江大學的財務人員。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潛移默化下,她從小成績也非常好。
  • 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想找北大清華的學生為對象
    北大清華只想找北大清華,或者985隻想找985,對很多人來說,難免引來他們看不起人的感覺。如我,按照這個標準就喪失了與名校畢業生談戀愛的資格,更遑論一起領證,享受共同擔憂離婚冷靜期的樂趣。好在由於我的條件中等偏下,甚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