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55人,37人考進清華北大,老師的一條簡訊,無數家長沉默了

2020-12-25 騰訊網

有這樣一個班級,一共55人,37人考進了清華、北大;10人進入考到了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且獲得全額獎學金。

其他孩子也都考入復旦、南開等國內名校。

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就是全國優秀教師,人大附中數學老師王金戰。

他自己的女兒在他的教育下,也是以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

在高考結束之後,王金戰給班級中所有孩子的家長都發了一則簡訊:

不管成績怎樣,沒有什麼優生差生的區別。

家長們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

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著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這一則簡訊被發布到網上之後,很多家長看後都沉默了。

我們總是在要求孩子不停地向前,讓孩子不停地奔跑,生怕孩子的潛能沒有得到激發,孩子還不夠努力。

但是我們卻忘了,去給不停努力向前的孩子一些鼓勵,去告訴他,一直努力的你,真的特別棒。

嚴格要求孩子沒有錯,但是不代表家長不給孩子溫暖與愛。這兩者之間並不衝突。

反而,家長對孩子的堅持與努力給予肯定,會讓孩子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其實王金戰老師不僅僅有這一個傳奇,之前,他更是把一個在高三的時候只能200分,經常抽菸、喝酒、上網吧的孩子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送上了北大。

王金戰老師現在不僅僅是人大附中數學老師,更是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學校執行校長。

他的教育著作《英才是怎樣造就的》、《中國英才家庭造》、《學習哪有那麼難》等70多本書一直排在教育類暢銷圖書的前列。

數百次做客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等,將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典傳遞無數家長。

第十二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中王金戰校長就演講了《家庭教育四要素》,提到了家庭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王金戰校長說,千萬不要想「只要花錢僱老師,多給孩子報一些輔導課,孩子就能成名了。」

王金戰校長總結了家庭教育的四要素:

第一個要素:培養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

今後的高考,將大幅度地提高語文的成績,而高考的成績佔有最重要比例的就是閱讀。

孩子的閱讀量不高,自然理解能力就差。

題目、文章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家長都是雲裡霧裡的,自然分數提升不上去。

更何況,孩子的閱讀量不高,文化底蘊怎麼上去,作文怎麼才能寫出彩?

現在的作文難度一年比一年升級,涉及的知識面也越來越廣,作文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像是今年就有「演講稿」的形式。

而閱讀量的提升,前提是孩子愛上閱讀,才會對書籍知識孜孜以求。

而培養孩子閱讀愛好這件事,自然是家長比老師更合適。

只有家長才可以讓孩子養成睡前閱讀20分鐘的習慣,可以在周末帶著孩子去書店挑選自己喜歡看的書。

王金戰校長在女兒小時候,就是每周都帶她去新華書店,一次買夠一周的書,然後一周時間看完,周末再帶著孩子去書店。

《歷史畫中話》一套書是由曾獲得「金漫獎」終身成就獎、《時報》白金作家獎的漫畫作家蔡志忠創作的。

歷史故事從遠古時期,具有神話色彩的女媧神農時代到宋元明清。故事內容全都選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的史學著作,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歷史故事,讓史書當中枯燥的文字全都活了起來,更生動立體,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當中,甚至願意反覆閱讀。

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中增長知識。同時涉及到和這個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故事也會標註出來,幫助孩子進行延伸學習。

第二個要素:培養孩子陽光自信的性格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家長不必再去強調「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去把學習渲染成一件吃苦的事情。

孩子但凡認為「學習是哭差事」,是在「吃苦」,這樣孩子是沒有辦法笑到最後的。

能夠考上名校,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一定是能夠的樂在其中的。

所以不要總是採用「打壓教育」,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悲觀心態的人,而是讓孩子更樂觀,永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王金戰校長說:

我之所以能夠把一個班級55人37人送入北大清華,是因為我本身帶有激情,然後我讓我的激情去影響學生。

讓他們知道一次考試的失敗,是把把不該暴露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這樣才能消滅問題,下一次才能成功。

第三個要素:開發孩子的思維

大數據分析,14歲之前是一個人智力開發的關鍵時刻。

王金戰校長說,一定要讓孩子學到他喜歡的東西,這會讓他得智力得到巨大開發。

而且校長還說,雖然自己的是教數學的,但是自己非常反對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逼著他硬去學數學,並且認為這個孩子不喜歡數學就廢了。

如果孩子精力旺盛,是可以適度的接觸一些數學思維的訓練,畢竟數學當中包含的邏輯非常多。

但是不必把數學放在那麼高的位置。

第四個要素:確定一門特長

現在就來連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多元化發展,2017年憑著裸分考進北大清華的15%;2018年憑著裸分考上的沒有公布,估計都不到8%。

王金戰校長說,自己37個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是因為發展多元化,25個學生取得藝術、體育特長加分。

憑著裸分考上清華、北大的只有三四個。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如果你對「教育」這件事有什麼見解,或者是有什麼好的英文繪本推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在北大清華當老師,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知情人:說出來怕你不信!
    在北大清華當老師,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知情人:說出來怕你不信!那麼,作為一名大學老師,特別是像在北大清華當老師的話,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聽聽知情人怎麼說。通常,一般學校大學老師的薪資平均在7000元左右,在當地來說跟公務員的平均收入也差不了多少,跟白領的工資相近但工作內容要比白領輕鬆多了。
  • 瀏陽一中的老師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2020高考估6人可以上清華北大
    瀏陽市一中大門瀏陽一中普高:瀏陽市一中2020屆畢業生報名984人,982參考,一本上線757人,上線率77.1%,一二本上線894人,上線率單科萬分之一語文2人(135,133),英語1人(147),文科綜合3人(268,266,265),理科綜合1人(293)。600分以上212人。
  • 數學零分被北大破格錄取,31歲當清華校長,剛上任就開除37名教師
    小時候總會被人問到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想上什麼樣的大學?」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清華或者北大啊,畢竟這是無數莘莘學子夢想中的院校。但如果這個問題由羅家倫來回答,他可能會說,北大、清華兩個都上!
  • 團長周報丨北大清華畢業的海澱家長:孩子哪能比我差
    很多家長默認了一個荒唐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有可能上好大學。即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老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據說菲律賓也不少。
  • 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她最後考了多少分?
    自強不息與艱苦奮鬥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之一,這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在每個時代中煥發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在不久前,卻有一個16歲的廣東女學生揚言「懶得考清華北大」,而她最後也真的沒有參加高考,她最後到了哪裡呢?而她背後的話是否另有隱情呢?
  • 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帝都海澱傳說中的「六小強」,詳細攻略告訴你...
    我在北大學習時,統計學學得很好,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這給我培養了一個重要思維:把小升初幼升小分析清楚,是需要量化的,這才是科學,不然就容易搞成玄學…… 我先說說比例。因為重點在一個「考」字上,按北京市規定,只要是本校或集團校教職工的子女(二代),一般來說是可以直接升學的。而六小強裡包括清華附、北大附、人大附這樣的大學附屬中學,這造成教職工數目龐大,每屆二代直升的也不少。留給外面孩子的名額是很少的,這樣分子就很小,錄取率偏低。
  • 他是雲南高考狀元,完全沒有料到會中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他
    張詮,雲南箇舊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學歷都不高,主要在外打工養活家庭,張詮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張詮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2017年高考,張詮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64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7年雲南省高考文科狀元,其中張詮的語文考了130分、數學考了140分、英語考了145分、文綜考了249分。
  • 清華北大畢業紛紛去當老師,引起巨大的爭議,刺痛了誰的心?
    上半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面對全國招聘老師,錄取的除了國外名校之外清一色的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無獨有偶,近幾天杭州學軍中學的老師錄取名單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基本上也都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
  • 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想找北大清華的學生為對象
    北大清華只想找北大清華,或者985隻想找985,對很多人來說,難免引來他們看不起人的感覺。如我,按照這個標準就喪失了與名校畢業生談戀愛的資格,更遑論一起領證,享受共同擔憂離婚冷靜期的樂趣。好在由於我的條件中等偏下,甚有自知之明。
  • 學軍中學13人保送清華北大,你手裡的那張高價學區房票開始兌獎啦
    杭州學軍中學有13人,已被清華北大兩所高校錄取。他們保送的原因是這是13人參加了全國奧林匹克國家隊。2020年奧林匹克國家隊招收260人,這260人已全部被清華北大鎖定。其中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60人,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林匹克國家隊各50人。杭州學軍中學有物理保送生七名,信息保送生五名。這說明學軍中學十分強勢。
  • 一個北大博士決定辭職去當高中老師,是浪費人才,還是明智之選?
    現如今,學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個人標籤,而在中國,清華、北大這兩所名校的學歷可以說是一張閃亮的通行證,如果是畢業於清華、北大的話,那麼找工作相對於同齡人會輕鬆許多。可是有這麼一個人,他已經是北大博士,卻放棄去985高校當副教授的職位,選擇去高中做了一名普通老師。
  • 所帶學生不是清華北大就是雙一流,這是啥班主任?也忒厲害了吧!
    接連帶出多名清華北大學生,班裡學生全部考入「雙一流」名校……近兩年,威海一中李愛曉和黃利軍老師所帶的高三實驗班可謂碩果纍纍,兩人也被學生和家長譽為「最牛班主任」。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記者特別採訪了李愛曉和黃利軍老師,請他們分享了帶班秘訣。_她帶出7名清華北大學生「要說成功的秘訣,最重要的是團隊的功勞。」接受採訪時,2020屆實驗部高三(2)班班主任、數學老師李愛曉這樣說。李愛曉 威海晚報記者 王茂忠 攝「祝賀!祝賀!
  • 16歲女孩稱「懶得考清華北大」,口出狂言還是真有實力?令人意外
    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天才女孩眾所周知,在中國眾多高校中,最頂尖的當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可以說,這兩所高校就是無數學子理想中的知識殿堂。能被清華北大所錄取的人,就意味著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因此,在每一年的高考中,清華北大就是上百萬考生拼盡全力想要考上的高等學府。然而,在廣東有一個16歲的女孩,她卻口出豪言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她就是冼奇琪。那麼,在她所說的這句話背後究竟是自負還是自信呢?
  • 他是溥儀老師,曾在清華、北大執教,50歲卻選擇在頤和園投湖自盡
    一襲長衫,一件馬褂,一頂西瓜皮帽子,和一條飽受爭議的小辮子,這是他的形象。他是誰?他就是「國學大師」——王國維。這位國學大師,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曾在清華、北大這兩所我國頂尖學府執教。常人眼裡風光無限的他,又為何在頤和園中投湖自盡,留下16字遺言?成大事者,多有磨難王國維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博覽群書。
  • 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精英在姚班,姚班有多厲害?
    雖然中小學中的「尖子班」已經被教育部明令禁止,但在大學中,「尖子班」卻是受到支持和推行的,清華的「姚班」和「智班」就是最好的例子。那麼,清華計算機姚班怎麼進?網傳「清華姚班年薪千萬」是否屬實?姚班在清華什麼地位?本期,小編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 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
    高中開學,老師們帶領我們去了清華和圓明園,目的是為了告訴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而今天,我想說,清華北大,到底是中國的學校還是美國的學校,到底是為中國培養人才還是為美國培養人才?家長培養孩子,首先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重中之重。無論孩子成績是否優秀,價值觀都是比成績更為重要的。
  • 這所高中生創辦的高中,清華北大畢業的家長將孩子送來做「普通人」
    這又要從王熙喬就讀的北大附中說起。 北大附中跟絕大多數中國中學都不一樣。在教育創新方面,北大附中長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聽這名字就知道它不同一般,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像大學的中學。其實,在尊重學生人格和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等方面,沒有任何一所中國大學有資格跟北大附中相提並論,包括北大清華。
  • 哈三中、德強高中、哈師大附中錄取清華北大人數出爐!哪所人最多?
    哈三中、哈爾濱德強高中、哈爾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都是哈爾濱有名的重點中學,自然這三所中學高考情況、考上北大清華的人數也一直都是很多家長學生關心的問題,也會不由自主將這3所學校做比較。截止目前,哈三中、德強高中、哈師大附中錄取清華北大人數已經陸續出爐,各有多少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所中學人數最多?這些幸運又努力的同學中,有你認識的嗎?
  • 全世界頂級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英國55人,中國有多少呢
    二戰之後,美國帶著許多資料招攬眾多的德國科學家,使得美國航天技術快速的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強國。 此後,德國、加拿大等分別以38人和37人緊隨其後。在全世界頂流科學家名單出爐後,世人發現,美國的科學家佔據了616人,英國佔據55人,那麼中國到底佔據多少人呢?
  • 當年舉報虹貓藍兔的家長,請問您家孩子考上的是清華還是北大?
    當年舉報虹貓藍兔的家長,請問您家孩子考上的是清華還是北大?動漫是一種青少年非常重要的娛樂方式。《東方神娃》就是被各位家長舉報後,難以繼續播放的作品。甚至連我們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都被禁播過,原因是家長舉報灰太狼煮羊,實在是搞笑到極點。這種行為相當的有趣,難道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溫室中的花朵嗎?連這麼一點挫折都無法忍受嗎?怎麼會因為煮羊舉報動漫作品,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