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澳大利亞長期以來都扮演著「反華馬前卒」的角色,該國不僅夥同日本、美國等域外國家,在南海地區搞所謂的「航行自由」活動,還對中國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
澳洲屢次採取錯誤對華舉措
步入2020年之後,澳大利亞更是變本加厲,該國政客曾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提出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甚至還做出了索賠要求。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又因為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作,要求中國對其道歉。
事實上,這幅中國畫家創作的畫作並無任何不妥,只是批評澳洲軍人濫殺無辜。而且除了中國之外,德國,印度,俄羅斯等多國媒體都對這一事件表示了批評,但是澳總理莫裡森卻偏偏選擇揪著中國不放,這顯然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心態。
澳洲政客這些錯誤的對華舉措,也讓本國民眾與企業遭到了較大影響。有媒體報導稱,澳洲煤炭,龍蝦,大麥等主要農產品的對華出口道路受到嚴重阻礙,這讓該國的不少農場主,貿易公司損失慘重,澳洲經濟也因此持續低迷,民眾怨聲載道。
而讓不少澳洲人更加氣憤的是,平日裡以「堅定盟友」自稱的美國,卻並未在這危難時刻雪中送炭,而是選擇了「趁火打劫」。不少美國企業都趁機搶佔中國市場,徹底斷了澳洲產品返回中國市場的後路。這顯然讓澳大利亞,有上當的感覺。
莫裡森拿美國企業開刀
基於以上因素,不少澳洲民眾都呼籲莫裡森政府懸崖勒馬,不要再當美國亞太棋局上的棋子。巧合的是,美聯社近期報導稱,澳洲政府正計劃推出針對外國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法案,而目前的打擊目標就是美國谷歌與Facebook公司。
而澳大利亞對華態度,也有了變化。有分析人士指出,莫裡森這次之所以拿美國企業「開刀」,或許是出於以下原因。首先美企不斷在澳洲做大做強,已經有了壟斷風險,此舉就能夠遏制美企,增強本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其次則是向白宮表達不滿,畢竟美國不僅未在危難時刻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讓人不齒。在我國和澳大利亞關係不好,而導致兩國貿易減少,美國反而趁機搶佔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