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CEO迪斯:蘋果造車給大眾帶來更大的挑戰
蘋果汽車將問世,並推出自動駕駛功能,這樣消息讓汽車製造商坐不住了。12月23日,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Hebert Diess)表示,手握重金的科技巨頭加入汽車行業,給大眾帶來的挑戰將比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大得多。
-
大眾汽車掌門人評價蘋果造車:期待蘋果帶來的挑戰高於豐田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訊 當地時間周三,大眾汽車CEO、全球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媒體上回應了有關「蘋果將推出自動駕駛汽車」的傳聞,直言手握重金的科技巨頭進入汽車行業,對大眾帶來的挑戰要高於傳統競品豐田。
-
大眾汽車CEO稱,蘋果公司或將給現有汽車製造商帶來巨大挑戰
記者 | 李亦萌1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周三(12月23日)表示,與豐田汽車等傳統競爭對手相比,目前正大舉入侵汽車行業的科技巨頭對德國汽車製造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後者通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
蘋果百度被傳跨界造車 汽車業大變革要來了?
一手帶領手機界步入智能新時代的蘋果近日被傳將加入造車賽道,其新電動車型可能將於明年9月亮相。無獨有偶,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百度也被曝出有意入局造車領域。此外,傳統車企也紛紛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腳步。汽車界從燃油時代到智能電動時代的大變革是否已經不可避免?
-
本周大事件|蘋果要造車、豐田掌門人被打臉、蔚來150kWh電池
,他說蘋果計劃在2021年9月發布新車,並表示蘋果一直都在美國加州對數十輛原型車進行秘密的道路測試。 過去多年中,關於蘋果是將「自主造車」還是將「僅發布自動駕駛系統」的傳聞一直在反轉。
-
新一輪造車潮背後,是汽車行業的變革,也是能源戰略生死局
這兩天,巨頭們不約而同又瞄準了同一個地方——新能源車。由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領先的上一輪電動車大戰才剛剛交出成績單,眼下,新一輪造車大潮已經洶湧來襲。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同時吉利將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無獨有偶,近期蘋果公司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電動車Apple Car。
-
蘋果造車指南
蘋果要造車了,這不是危言聳聽。筆者一直以來相信,有大量現金儲備的公司都可以參與到造車行業中來。尤其是新能源車,畢竟有關電池技術的叢書條款要比汽車零部件多得多。所以,綜合以往蘋果的商業路徑,造車擺上商業戰略或許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據筆者獲悉,蘋果開發的第一個規則是完全獨特,他們沒有興趣做出一個比競爭對手要好,或更好的產品。蘋果重新定義「興趣」。比如我們從iPhone 的設計上就能看出來一些端倪。在iPhone剛面世時,那時候的智能機還是諾基亞的天下。但賈伯斯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肯定要比現在好得多」。
-
美股造車三劍客高光之後,開始割韭菜了?
在美國上市的造車三劍客,在同一天不約而同地站上了歷史新高。蔚來57.2美元,理想47.7美元,小鵬則更甚在前一天漲幅超過34%達到74.49美元。至此,造車新勢力在美國迎來了屬於他們的高光時刻。也就是在這天之後,三家企業也不約而同的走向了滑坡。
-
蘋果是唯一可以與特斯拉匹敵的對手?
蘋果是唯一可以與特斯拉匹敵的對手? 當時蘋果準備打造一輛極具蘋果特色的電動自動駕駛車型,且拿出了大量天馬行空的概念,包括在前擋和車窗上整合 AR 或全息技術,用特殊聚合物打造的吸熱車頂和類似波音 787 的變色玻璃,使用球形輪子代替傳統輪子,設計沒有方向盤和油門踏板的汽車內飾……但造一輛蘋果設想中的汽車,其複雜程度要遠大於手機,外加繁瑣的技術細節,讓整個項目進展並不快。
-
蘋果為何捨近求遠造車 世界宿敵美國汽車盟友
文 | 賈徵 責編 | 王曄 封面創意 | 王曄 策劃 | 劉克麗 校對 | 張靜楠 蘋果不斷曝出進軍汽車產業消息,今日消息稱蘋果將與韓國現代聯合造車,蘋果造車獲得實質性進展。
-
拒絕特斯拉、搖擺六年、加速研發,蘋果汽車能否顛覆行業?
不過,蘋果造車飽受關注,但進展卻很緩慢,戰略也並不清晰。在此前七年時間裡,蘋果也曾在「直接造車還是做自動駕駛系統供應商」的戰略之間搖擺。 這讓其錯失了最佳造車時間窗口,而這個機會卻被特斯拉抓住了,並像昔日賈伯斯開啟了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馬斯克也用特斯拉引領了新能源造車行業的崛起和智能汽車時代的開端。
-
百度造車、蘋果造車、馬斯克成全球首富,這些事串起來看才有意思
「智能汽車」體現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現在經常被用到。要說到最適合用的場景,汽車一定是其中之一。 這場變革,有的叫電動汽車,有的叫新能源汽車……我覺得都不合適,應該叫智能汽車。 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只是從能源的角度出發。
-
錯過收購特斯拉,蘋果會自己造車嗎?
基於此,蘋果開始在汽車領域多線並舉,並開啟了造車計劃。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進軍汽車領域,並發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做好了「上車」的準備,其首批合作夥伴包括法拉利、沃爾沃和奔馳,這也是蘋果歷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軟體搭載在其他公司的硬體產品。也是在那個時間點,「蘋果要收購特斯拉」的傳聞甚囂塵上。
-
蘋果造車?看看再說
雖然當下的Elon Musk已經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了全球頂級富豪陣營中的一員;而Tesla的成功崛起,也帶動了全球造車新勢力們的一輪狂歡,一輪讓老牌巨頭比如豐田章男們都鎖緊眉頭的狂歡
-
隆勝財經:「蘋果」們紛紛下場造車_易車網
蘋果董事會成員米奇·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也曾公開表示:「如果賈伯斯活著,他可能會開發一款汽車——iCar。」而從2013年蘋果正式推出「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以來,蘋果進軍汽車領域也已達7年之久。作為目前全球市值排名領先的科技公司,蘋果進軍汽車領域將帶來哪些化學效應,引發行業諸多熱議。
-
蘋果造車不會帶來驚喜:電池極限無法突破 自動駕駛仍是虛幻
蘋果(NASDAQ:AAPL)造車是個公開的秘密。2016年,幾位在矽谷服務於美國大廠的機器學習或視覺算法的華人科學家朋友,便曾與蘋果「 secret Project 」組的人力接觸過。當然,更廣為人知的是,蘋果專攻自動駕駛的「Project Titan」,早在2014年就立項了。
-
蘋果真假造車夢:汽車顛覆者還是行業野蠻人?
一旦蘋果真的推出了新車,我們所希望的,是其能夠給業界帶來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技術、新的理念以及新的產品形態。蘋果造車的背後 蘋果造車的歷史,可以追述到賈伯斯時期。但直到2013年,蘋果正式推出iOS in the car計劃,才算是真正的開始布局汽車行業。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看實力絕不是說說而已
但事實上,蘋果官方對於蘋果汽車的發布時間並沒有公布明確的時間線,這件事目前還沒有定數,更多的是一種猜測。 在與行業人士交流以及回顧了蘋果汽車專利(可參考車東西此前報導《蘋果造車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項專利,各個都是黑科技》、《70項專利解密蘋果汽車!
-
分析師稱蘋果造車或面臨挑戰:高投入低回報
Evercore分析師艾米特·達亞納尼(Amit Daryanani)也對蘋果造車計劃提出了質疑,認為蘋果不會進入這個利潤率低的資本密集型行業。但是他也表示,如果蘋果公司在電池或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成功實現了突破,那麼該公司的這個項目有可能會變得更有價值。
-
蘋果為啥要造車,意在特斯拉,還是鼓搗自家市值?
文|多少說近日,根據中國臺灣財經媒體透露,蘋果將在2021年9月發布Apple Car,2022年面向全球發售。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智慧型手機的蘋果公司造車了。這聽起來就是一個非常激動的事情。蘋果最擅長做「顛覆式創新」,曾重新定義了智慧型手機,自然也希望能給汽車界帶來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