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體書店畫一張海報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6月20日,「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落下帷幕,共徵集作品1041件。來自西單音像店的作品《戲迷》以307607票,成為最具人氣的作品。

徵集活動自5月1日開始啟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各個年齡段的參與者。作品在結合主題的基礎上表達出所選書店獨一無二的特色,讓視覺創作與實體書店的魅力碰撞出火花。活動期間,漫畫家白茶、趙璞玲、左小翎魏瑩發布原創海報,進行活動宣傳,引發關注。

漫畫家原創實體書店海報

最具人氣作品:戲迷

作品「春暖花開正讀書」凸顯書中有景,景中有書,相映成趣,寄託了小作者疫情期間對書店的思念,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作品「書香傳統」 基於北京傳統胡同文化,結合古香古色正陽書店進行創作,體現出北京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作品「相機裡的書店剪影」則是發揮想像,通過特殊的視角來還原作者眼中的實體書店。

少兒組最具人氣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實體書店快速響應,通過「以讀攻毒」的微博話題發出行業的聲音,話題閱讀量破7.5億。為了在疫情結束後能夠有序重啟實體書店行業,繼續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提供多種精神文化服務,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集結微博動漫、北京動漫遊戲產業協會、北京設計學會、北京義客社會義工服務中心、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百家實體書店、百家小初高中大學校園,共同發起「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

非少兒組最具人氣作品

部分優秀作品

活動結束後,優秀作品將落地線下進行集中展出,同時,綜合評委團和大眾投票的結果,從本次海報徵集的作品中選出30張特色作品,製作成「北京實體書店特色紀念明信片」套盒,作品入選的參與者將免費獲得一套,同時在線下實體書店特色區域展示明信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實體書店海報徵集活動簡介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讀書日,我們發起了實體書店海報徵集公益活動,以「遇見一家書店」為主題,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實體書店進行海報創作,在結合主題的基礎上表達出所選書店獨一無二的特色,讓視覺創作與實體書店的魅力碰撞出火花,讓我們共同守護城市精神之光。
  • 「實體書店再春天」徵集海報千餘件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上周末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活動期間,漫畫家白茶、趙璞玲、左小翎和魏瑩發布原創海報進行活動宣傳。來自西單音像店的作品《戲迷》最終以307607票的好成績,成為本次海報徵集活動最具人氣的作品。為了在疫情結束後能夠有序重啟實體書店行業,繼續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提供多種精神食糧,新浪閱讀集結多家單位共同發起「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
  • 北京市「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前言:6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活動期間,超人氣漫畫家白茶、知名漫畫家趙璞玲、超人氣漫畫家左小翎魏瑩發布原創海報進行活動宣傳,引發廣泛討論。
  • 北京市「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前言:6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
  • 有名的實體書店也倒閉了,那些小書店還好嗎?
    為了人與書的相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魔法象藉由《書中漫步》的出版,向全國的實體書店誠摯地發出邀請,一起加入「書中漫步•燃亮心燈」全國實體書店4.23新書首發計劃。此次活動將參與延續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以及「閱讀一小時」大型閱讀推廣計劃,同時,我們擬一個月不上架網店的新書獨家期,來支持全國實體書店復工。
  • 北京「實體書店再春天」海報徵集評出最具人氣作品
    本報訊(記者丁楊)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歷時五十天的本次活動共徵集到參賽作品一千零四十一件,累計投票次數達到兩百萬。
  • 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落幕《戲迷》最具人氣
    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 近日,「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落幕。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本次活動「最具人氣」作品《戲迷》。
  • 實體書店的春天在哪裡
    2020年3月9日晚間,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聯合全國5家書店在淘寶直播間進行主題為「保衛獨立書店」的直播。即將結業的烏託邦書店也是其中一家。獨立書店一改「高冷」的姿態,開始了書店的互助計劃。6家書店各準備了99元的盲袋,希望能在直播中售賣,這是一場書店業者的自救。而對於烏託邦書店而言,不過是結業前的最後一場謝幕。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單向街書店眾籌續命 就在第二天,南京的先鋒書店也發起了眾籌,讀者可以以98元(優惠後為85元)的價格購買兩本盲選書籍,從而為書店助力。
  • 藝術家為2020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畫的海報,最後一張真精彩
    藝術家為2020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畫的海報,最後一張真精彩藝術家們為2020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繪製的海報,你喜歡哪一張?從上個世紀初至今,奧組委一直都在負責奧運會海報的設計和繪製,用來幫助宣傳這項重要的全球性體育文化活動,每屆奧運會之前,組委會都會面向全球藝術工作者徵集宣傳海報,自2013年9月日本成功取得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也為2020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繪製了很多充滿個性的海報,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組相關海報,不知你會喜歡哪一張
  • 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如果說這次疫情讓餐飲業態陷入困境,那對於原本就利潤微薄,尚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實體書店來說,更是瀕臨絕境。今天(2019年2月24日),單讀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將大家的視線聚焦到了危困中的實體書店。超過99%的實體書店目前沒有正常收入,尤其是中小實體書店實際情況可能更糟。在營收銳減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開銷、租金等成本則成為不斷積落在實體書店身上的石塊。許多書店還面臨時效性出版物去庫存的問題。一些以學生為主要客群的書店,疫情之前為春節、寒假及開學準備了充足的貨源,如果恢復營業後,春季開學的銷售高峰起不來,這部分圖書的去化也成為書店的一大問題。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單向空間的「書店自救會員計劃」(眾籌自救),分為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幾個檔次,每檔「眾籌」對應的權益不同,比如50元的回饋是「15周年紀念卡和價值98元的單向歷一冊」,選擇8000元檔則會獲得「成為單向空間品牌出版物《單讀》2020年榮譽出版人,5000元儲值卡一張,《單讀》「武漢特輯」2冊,『單向朋友卡』一張,2020年單向歷一本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唯有靠情懷自救?
    摘要中青評論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不啻為壓垮一些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等不到走出疫情的陰霾,很多實體書店可能就活不下去了。「各位好,我是許知遠。而能夠承載我們精神的角落,實體書店亦是傷痕累累。實際上,實體書店在近幾年的日子,一直過得舉步維艱。大連的回聲書店再也不會給這座城市以回聲,開在北大12年的萬泉河畔書店最終消失了,「孤獨星球」全球十佳書店榜單中唯一入圍的中國書店老書蟲宣布關門……許多僥倖活下來的書店,生存狀況仍舊讓人捏一把汗。
  • 實體書店創新發展之路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探索跨界混合型業態,多樣化的嘗試延展著經營和服務的邊界。在升級轉型中,許多書店進軍文創領域,開闢文創生活美學空間、引進或自主開發文創產品,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多樣需求。品類繁多的圖書與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交相輝映,咖啡的香氣與翰墨書香彼此滲透,今天的書店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售書場所,而更像是集成了閱讀需求和生活美學的空間。在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大潮中,多元化經營已成主流,其中文創產品所佔比重逐漸增加。
  • 實體書店還能再賣幾本書?
    近年實體書店的消逝漸成趨勢,各地政府欲出手拯救實體書店。上海將從新聞出版專項資金劃撥1500萬元支持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其中500萬元用於定向支持實體書店,尤其是形成專業定位和品牌影響的民營書店。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原標題: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 誠品再見,實體書店還好嗎?
    鳳凰新華邳州分公司建設南路店、常州半山書局、南京先鋒書店駿惠書屋、鳳凰新華吳城分公司吳中書城、淮安知行空間書店等10家書店獲評「2019江蘇最美書店」。  此外,江蘇的閱讀數據與實體書店數量相得益彰。《2018年度江蘇省居民閱讀狀況調查》顯示,去年江蘇省居民綜合閱讀率持續提升,全省居民綜合閱讀率為89.93%,比全國居民綜合閱讀率高出9.13個百分點。
  • 圖書外賣、書店直播、短視頻……實體書店的自救與變革
    作家毛姆曾說過:「培養閱讀的習慣能夠為你築造一座避難所,讓你逃脫幾乎人世間的所有悲哀。」不久前,在武漢方艙醫院手捧厚書的「讀書哥」付小鋒令無數人感動。無論何時何地,閱讀都是人們無法取代的文化生活方式。而作為閱讀與文化空間的實體書店,面臨較大生存挑戰。在此特殊時期,實體書店抓住機遇,進行了「外賣點書」、直播宣傳等新嘗試。這些探索能否成為長期商業模式,還有待時間檢驗。
  • 疫情還點燃了在線閱讀,實體書店將死於實體?
    但是作為以書為生的實體書店,卻在一片春風中,走入了寒冬。其中原因,並沒有那麼複雜。高昂的人工和房租,一直是書店的最大支出。國內知名出版人路金波表示,人工和房租兩項成本已經達到總成本的50%以上。「因房租問題等待搬遷。」這是書店經營者無奈的藉口,從2011年的「風入松」、光合作用書店,2013年的凌宇書屋,一直到2019年搬遷的讀庫倉庫,房租都是一座大山,壓在書店老闆的心頭。
  • 當下實體書店轉型的趨勢分析
    西安實體書店華麗轉身,轉型蝶變後成為體驗性更強的空間環境,增加了商業的賣點和吸引力。「一頭獨大」 現在不少逛實體書店的顧客,不再單純去買書了,而網絡書店也並不能完全滿足閱讀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