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威利」是誰?溫州一個21歲女孩惹上了它……

2021-01-07 浙江日報

2018-03-01 1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希均 通訊員 王雪飛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他們時而如蠶蛹般脆弱,時而又暴躁異常,必須一輩子在他人的監護下才能生活……他們是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

53歲的林先生,作為一名小胖威利患者的家屬,如今正承受著這個罕見病帶來的各種心酸苦楚……

林先生是溫州人,他有一個21歲的女兒小芳。可以說,小芳21年的成長,耗費了林先生的半生經歷。

「孩子一出生,我就發現她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吮吸能力很差,不哭不鬧不能吃奶,四肢發軟。後來,她被當地醫生診斷為腦癱,住院28天,做了高壓氧艙治療。」林先生說。

儘管進行了治療,但小芳3個月的時候,仍舊不會吃不會哭,百感焦急的林先生便帶著她去了上海的醫院就診。當時醫生表示,無法確診小芳的病因,但給小芳進行了康復治療。這一治療,就是3年。

「後來,我發現她開始會喊餓了,當時挺高興的,孩子能吃是好事!」可是好景不長,小芳的食慾大起來大得可怕:只要沒有人制止,她就一直要吃。

小芳11歲的時候,林先生帶她做了基因檢測,這才知道,原來小芳是得了一種名叫「小胖威利症候群」的罕見病。但令林先生沮喪的是,儘管確診了,醫院卻不知道如何給他女兒進行治療。

除了無法控制食慾以外,小芳的情緒也很糟糕,總是哭鬧不止,很頑固,為此,家人不得不時刻陪伴在側。

小芳16歲那年體檢,又被查出患上了脊柱側彎。現在,小芳21歲了,但是智力智力測試值只有70左右,相當於一個10歲的兒童。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她,最胖的時候足足有192斤。

輾轉多地後,年前,林先生來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科主任醫師鄒朝春告訴他,小胖威利症候群會引起身體各方面的併發症,脊柱側彎便是其中之一。他建議繼續對小芳進行生長激素幹預,並且嚴格控制她的飲食。

「一個月胖10斤,對於她來說很容易,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在嚴格控制她的飲食。」林先生說,「她現在每天都跟在她媽媽身邊」。

鄒朝春介紹,小胖威利準確的名字叫做普拉德—威利症候群,上個世紀60年代才發現有這個疾病。患者主要是因缺少15號染色體上一組基因的表達,從而引起的包括食慾、發育、代謝、認知和行為等身體各方面的問題。

他表示,小胖威利症無法預防也無法根治,發病率為1/12000-1/15000,是目前發現的引起肥胖的最常見基因原因。目前主要是通過早期幹預、嚴格的飲食控制和注射生長激素進行治療。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昨天上午,林先生聯合志願者在浙大兒院進行了一場全國聯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專家義診等方式,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疾病。

相關焦點

  • 「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什麼?如何幹預治療,煙臺醫生這樣建議……
    「小胖威利」特別愛吃,通常體重超標,但個頭不高;他們有著輕到中度智力障礙,但在尋覓食物時卻「智力超人」。前兩天,煙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接診了一位7歲女孩,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據悉,這位女孩剛出生時吸奶無力,一度需要插著胃管才能維持生命。長大後,她的食慾越來越好,總是「吃不夠」。現如今她的體重增長到了32kg,而同齡女童的體重應在18kg到30kg之間。
  • 家有小胖威利症候群
    瓷娃娃、蝴蝶寶貝、月亮孩子、小胖威利……這一個個看似「美麗」的名字背後,其實承載的是一個又一個負擔沉重的罕見病家庭。近日,《人民政協報》官方微信小程序「假如我是委員」開設了「關注罕見病,為愛吶『罕』」專題活動,為罕見病患者搭建交流、互助、建言的平臺。
  • 徐州的「小胖威利」患兒可申請就醫資助啦!
    什麼是「小胖威利症候群」?這次義診活動主要針對小胖威利症候群、兒童矮身材進行早期診斷、早期篩查,並儘早進行幹預和治療。小胖威利綜合症易被誤診,在不同年齡階段臨床表現不同。作為「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定點診療中心」,兒童醫院日後不僅要致力於小胖威利患者的診治,更要加大對其他相關科室、患兒和家長的宣傳科普工作,正確認識疾病,普及健康知識,引導家長走出誤區,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改善小胖威利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命運,帶去更多的福音。
  • 罕見病系列1:關愛小胖威利,一群「吃不飽的天使」
    原創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小胖威利這是一群被稱作「吃不飽的天使」的孩子,其實他們是患上了一種發病率約為1/15000的罕見遺傳症候群——小胖威利症候群。
  • 世界上有一種孩子,永遠也吃不飽|小胖威利關愛日
    輾轉17年,多次誤診終於確診「小胖威利」直到2020年1月14日,被隱形的魔鬼折磨了17年之後,東東和媽媽才第一次知道了它的名字:小胖威利症候群。長達多年的困惑徹底揭開,那個讓東東對食物充滿渴望的,是一段缺失的基因片段。從出生的時候,就一直藏在他身上。
  • 7歲兒童體重140斤,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嗎?
    安徽李女士來電諮詢:我女兒今年7歲,去年開始發胖,現在孩子體重竟然高達140斤,而且如果沒有人制止,孩子就一直吃。我們在網上查找資料,懷疑是患了小胖威利症候群,請問這種病怎麼確診和治療?全程導醫網回覆:小胖威利症候群又稱肌張力低下-智能障礙-性腺發育滯後-肥胖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多系統異常的臨床症候群,於2018年納入國家罕見病目錄。小胖威利症候群在不同年齡階段臨床表現不同。新生兒及嬰兒期主要表現為嚴重的中樞性肌張力低下和吸吮困難,特徵性面容如嬰兒期長顱、窄臉、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小手小腳;男嬰陰莖短小、隱睪;女嬰外陰部發育不良等。
  •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無法制止 竟是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家人無法制止,多次求醫後最終確診為罕見的小胖威利症候群。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二萬分之一左右,全湖北省確診僅20餘例。  小胖墩成「吃貨」不知飽腹  「這孩子確診的晚了,已經錯失了最佳治療機會。」
  • 山東省立醫院舉辦「小胖威利關愛日」多學科義診活動
    齊魯網健康頻道11月18日訊(記者支毅 通訊員 王鳳華)11月17日,山東省立醫院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浙江小胖威利症候群罕見病關愛中心在中心院區婦兒綜合樓舉辦「小胖威利關愛日」多學科義診。
  • 中國紅基會成長天使基金「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正式啟
    經過調研及專家評估論證,中國紅基會將以中國PWS臨床規範化診療協作聯盟成員醫院為主,同時邀請有小胖威利症候群診療和科學研究能力的醫院,做為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定點診療中心。未來三年內,項目將為國內新確診的2周歲以內所有小胖威利症候群患兒免費提供價值1萬至1.5萬元的重組人生長激素,發放關愛護理包,預計年資助500名患兒,幫助受助患兒接受專業化診斷治療,改善患兒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 省兒童醫院成為「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定點診療中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謝偉報導:12月15日,第二屆普拉德威利症候群國際論壇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關愛項目啟動儀式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遺傳及代謝科主辦,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共同舉辦,中華兒科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協辦。
  • 了解一下「小胖威利症候群」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文/圖 通訊員 萬道靜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長得胖乎乎的,然而,如果孩子出現貪吃或者強迫性進食,導致體重增長過快甚至肥胖,就要警惕一種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 國慶不忘公益,多學科專家團隊為小胖威利獻愛心
    普拉德.威利症候群,也稱「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一種發病率約為1/20000的罕見病,得病患兒早期出現類似軟癱的表現,並因吸允無力、餵養困難導致體重不增、生長緩慢,幼兒期後進食逐漸增加到嚴重貪食的程度,病態肥胖、性腺發育不良、脊柱彎曲
  • 郴州15歲小胖妞患上「機器貓」罕見病,每天狼吞虎咽仍然吃不飽...
    4 月 24 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治癒一例普拉德 - 威利綜合症(俗稱"小胖威利"、"機器貓")罕見病患者。據悉,普拉德 - 威利綜合症(俗稱"小胖威利"、"機器貓"),學名 Prader-Will 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ne,簡寫為 PWS),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由於 15 號染色體父源長臂表達缺陷,導致終生無法治癒的病症(但可通過綜合性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發展)。
  •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相當於人類90多歲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相當於人類90多歲 2020-12-21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荷葉果盤、木絲床、可愛玩具……濟南動物園44歲的大猩猩「威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6月21日是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44歲的生日。今天,保育員為它精心準備了四個荷葉果盤(西瓜、油桃、哈密瓜、香蕉),在它的木梯上插上了竹葉和大葉女貞來營造清新、愉悅的環境氛圍(綠色護眼保健,增強大猩猩感官刺激)。臥室里舖撒了木絲,為威利製造了柔軟舒適的木絲(席木思)床。
  •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去世 年齡相當於人類90多歲
    據濟南動物園消息,雄性大猩猩「威利」於2020年12月19日,因突發性腦部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willy)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
  • 陪伴濟南市民24年的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44.5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2020年12月19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概況據了解,大猩猩「威利」(willy),雄性,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
  •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大猩猩「威利」去世
    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走了。12月21日,山東濟南動物園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濟南動物園」發布消息稱,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12月19日晚因突發性腦部出血,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
  • 陪伴濟南市民24年的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44.5歲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於2020年12月19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威利」概況據了解,大猩猩「威利」(willy),雄性,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
  • 陪伴濟南人24年的大猩猩「威利」去世,年齡44.5歲
    據濟南動物園消息,陪伴了濟南市民24年的大猩猩「威利」於2020年12月19日,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威利」來濟南已經24年了據了解,大猩猩「威利」(willy),雄性,1976年6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動物園,系人工飼養出生,於1996年9月28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