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威利症候群

2021-01-07 人民政協網

瓷娃娃、蝴蝶寶貝、月亮孩子、小胖威利……這一個個看似「美麗」的名字背後,其實承載的是一個又一個負擔沉重的罕見病家庭。近日,《人民政協報》官方微信小程序「假如我是委員」開設了「關注罕見病,為愛吶『罕』」專題活動,為罕見病患者搭建交流、互助、建言的平臺。在收集罕見病故事和數據的過程中,小程序也會將相關內容整理成專題報告,並遞交政協委員與相關單位,作為明年全國兩會中委員關注的民生議題參考。

為配合小程序的專題活動,人民政協報民意周刊將不定期推出相關專題報導,以小程序「虛擬委員」的投稿為線索,深入採訪,為愛吶「罕」。

本期,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罕見病「小胖威利」。

Prader-Willi症候群,即普拉德-威利症候群(PWS),俗稱「小胖威利症候群」,是由於第15號染色體基因缺失(或功能缺陷)所致的遺傳症候群(第15號染色體部分片段缺失導致的先天性罕見病),患者會因無法取得飽足感而導致無節制飲食。小胖威利症候群的人群發病率僅約1/15000,目前不可治癒,也沒有控制食慾的方法。早期幹預、嚴格的飲食控制和生長激素治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國內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預估超過10萬人,目前,主動聯繫在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登記在冊的已確診患者有1500多人。由於各地醫院及相關科室醫生對該病認知程度不一,導致患者確診過程困難、費用高昂。

來不及感受新生喜悅,即遭遇罕見病之痛

今年2月3日,河北保定,在全家人的期盼下,穆紅娟的孩子降生了。但和其他新生兒有些不同的是——孩子不哭不鬧吃不下東西,出生18天,體重就從6斤3兩降到了5斤2兩,身體軟趴趴的,且皮膚特別白。為了弄清孩子瘦弱的原因,穆紅娟求診了多家醫院。最後,一位主任醫生告訴穆紅娟:「你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個孩子肯定沒辦法長大成人。」3月,不甘心的穆紅娟帶著孩子輾轉北京、河北等地看病。在做了所有檢查之後,醫生懷疑孩子患了某種基因罕見病,並建議穆紅娟給孩子做全基因序列的檢測。兩次檢測後,孩子被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

自從孩子被宣判「死刑」,穆紅娟就一直生活在煎熬中。最終確診前,她甚至已經為孩子準備好了壽衣和棺材。「那段日子,心裡只有絕望。」確診後為小胖威利症候群後,穆紅娟反倒鬆了口氣,因為這意味著孩子能活,以後也會跑會跳,這就很好了。

然而,孩子確診在給穆紅娟來帶微弱希望的同時,也給她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從出生到最後確診,一家人已花費了7萬餘元,後續的生長激素治療費用則是「無底洞」,而穆紅娟和丈夫每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也不超過5000元。為了減輕經濟負擔,穆紅娟想過很多辦法:申請低保、諮詢醫保中心能否報銷生長激素費用、諮詢商業保險,但都無果而終。

和穆紅娟的孩子一樣,3月5日,山西晉城的紅木哥(化名)迎來了外孫女的誕生,同樣的症狀和遭遇。一位兒科護師朋友告訴紅木哥,她曾見過一例相似的病例,被送到鄭州的兒童醫院。於是,在孩子出生的第3天,紅木哥和妻子帶她轉院至鄭州。40多天後,檢測結果出來,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

確診後,孩子的母親一時難以接受,甚至患上了抑鬱症。紅木哥與妻子也徹夜難眠,想起可憐的外孫女就忍不住落淚。「既然這個孩子到了我們家,就說明我們家是善良的一家。我們要悉心地去照顧她、愛她。也許這個孩子到了別人家就被拋棄了呢?」紅木哥用這些話安慰自己和家人,也安慰其他的「小胖」家長。

小胖威利症候群無藥可愈,而每天必須注射的生長激素隨患者身高、體重增長而增加。有家長計算過,一名「小胖」一生花費在治療和注射生長激素方面的費用,大約要500萬左右。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數目。紅木哥說,「我們就是賣房、賣車、賣地,也要把孩子照顧好。」和穆紅娟一樣,紅木哥連同群裡的小胖家長也嘗試過給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關注罕見病的政協委員寫郵件,希望未來能將生長激素納入醫保。

為「吃」鬥智鬥勇,為入學費盡心力

2018年,小胖威利症候群被納入我國罕見病目錄,而在此之前,許多醫院和醫生都對它知之甚少。

張倫的第一個孩子越越(化名)於2012年2月出生,在出生地檢查不出病因,後來在北京八一附屬兒童醫院被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越越確診後,張倫辭掉廣東的工作到北京跑快遞,一來方便照看,二來也能多賺點錢緩解壓力。因為按照越越現在的身高體重,一年打生長激素以及複查的費用就需要約4萬元,而以後只會越來越多。張倫家在河北省的一個貧困村,2017年村子易地扶貧搬遷,張倫一家因此搬到了縣城。雖然有房子住,每個月還有幾百元的貧困補助,但張倫年收入的三分之二都要用來給孩子看病,仍然入不敷出。

由於患小胖威利症候群的孩子沒有飽足感,預防肥胖及其併發症就變得極其重要。自從得知越越患的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張倫的家裡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零食。而為了不讓越越因吃得過多而導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脊柱側彎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會對「小胖」造成致命威脅的併發症,張倫沒少和孩子「鬥智鬥勇」。

因為患病,「小胖」通常為輕到中度智障,且易暴怒、愛爭辯、頑固。有時越越發火,張倫就得立刻岔開話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食物不能給,道理也講不通,就只能引導孩子把情緒疏散掉。張倫說,在「小胖」家長交流群中,經常能看到為了吃東西,孩子對父母動手、偷鑰匙打開上鎖的冰箱甚至偷吃垃圾桶裡的垃圾情況。「在吃上和『小胖』堅持與妥協,永遠是考驗家長們耐心的無限期任務。」

兩年前,越越到了要上學的年紀。張倫又面臨了新的難題:沒有學校願意接收。由於「小胖」的智力情況要比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好很多,當地的特殊教育學校建議張倫把越越送到普通學校就讀,這樣對孩子更有益。然而,「小胖」的智力又只有正常人的80%左右,再加上性格缺陷,普通學校多以影響其他孩子為由拒絕。最終,張倫好說歹說,才將越越送進當地一所小學。剛入學時,老師經常因為越越的一些特殊舉動給張倫打電話,讓他把孩子帶回去。經過一段時間接觸、磨合後,同學、老師與越越互相適應,情況才有所好轉。

目前,對于越越繼續讀書乃至成年後的生活,張倫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打算。只希望未來能夠研製出控制「小胖」情緒、食慾的藥物,不求根治,但求孩子以後的生活質量高一點。

報團取暖,道阻且長

記者在位於浙江杭州郊區的一棟民居中見到林曉靜時,他剛剛結束一場罕見病宣傳活動。

林曉靜的女兒1997年出生後不久,就被醫生診斷為「腦癱」,但治療後一直不見好轉。直到女兒11歲在上海新華醫院確診前,林曉靜都不知道孩子究竟得了什麼病。

在女兒最終被確診為一種名叫「普拉德-威利症候群」的疾病後,林曉靜開始在網上查找各種相關資料,並得知北京協和醫院的宋紅梅教授曾在國外參加了相關醫學會議。他立刻動身前往北京。從宋教授那裡,林曉靜得到了一本臺灣的「普拉德-威利症候群」餵養手冊。手冊中提到的症狀都與女兒相符。後來林曉靜才得知,國內直到2004年之前都沒有這一疾病的相關報導。許多像林曉靜女兒一樣的病例在嬰兒期被誤診為腦癱,在兒童期被誤診為單純性肥胖症。

參考國外的做法,林曉靜在2010年開始聯絡國內的「小胖」家長,組建了國內第一個「普拉德-威利症候群」病友QQ群,在2012年註冊微博尋找小胖威利病友。在群裡,「小胖」家長們互相幫助、交流心得。為了便於科普和傳播,他們為這個罕見病起了一個形象易記的中文名字:「小胖威利症候群」。

「罕見病有幾千種,如果都指望國家來主動關注、研發治療藥物,顯然不現實,所以還是要靠我們家長的力量。」林曉靜分析,在國外,「小胖」家長聯合成立基金會,募集資金請科學家研究該病,推動社會、政府關注「小胖」,所以他也想在國內成立這樣一個機構。2017年3月6日,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在浙江省民政廳註冊成功。當天,林曉靜的好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給他打了3通電話,討論機構成立後應該做什麼。楊煥明告訴林曉靜,第一要做小胖威利症候群的科普宣傳工作,這是惠及整個群體的事;第二要聯合家長的力量推動生長激素納入醫保,減輕患者家庭負擔;第三要組織醫療互助,解決就診難的問題,加強國際交流,及時分享國外最新的研究和治療成果。「研究不一定有成果,但是不研究就永遠沒有希望。」楊煥明鼓勵他。這三點後來也一直是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此後,林曉靜製作了介紹小胖威利症候群的宣傳冊與展架,每逢國內召開大型醫學會議,他就通過專家引薦,到會場內分發宣傳冊、做演講,向更多的醫學界人士介紹、宣傳小胖威利症候群。如今,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的醫學專家顧問團已囊括了中科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重點大學博士生導師(大學校長)以及海外專家共28位,他們都在為宣傳小胖威利症候群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18年8月1日,在林曉靜的努力下,國內第一所「小胖」家園成立了。因為「小胖」的特性,普通家庭在照顧時很難控制他們的飲食。於是,林曉靜在杭州郊區租了一棟房子,供「小胖」與家長居住。這棟房子的廚房與起居室不在一處,且配備門鎖,可以有效防止「小胖」們「偷吃」。同時,「小胖」家園每日嚴格控制飲食時間,並針對「小胖」體質搭配餐食,既保證營養又不會發胖。

「小胖」家園成立後,許多家長慕名前來。在家中無法控制體重的「小胖」在這裡住上幾個月,體重就迅速下降。但由於當地公安部門認為「小胖」家園缺少相關資質、消防安全不過關,近日已責令關停。對此,林曉靜希望「小胖」家園未來能取得合法資質,並獲得政府的場地支持,將其打造成示範點在全國推廣,讓各地的「小胖」都能順利控制體重,給家長們一個喘息的空間。

「以小胖威利症候群的發病率來看,全國應該有超過10萬人,但是目前中心找到的患者只有不到2000人。」林曉靜感嘆,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宣傳科普、推動生長激素納入醫保、募集資金研究病例、建立「小胖家園」「小胖課堂」、為「小胖」創造工作環境……這些都做。

從女兒確診開始,林曉靜的人生就註定要與小胖威利症候群綁定。而對於每一個「小胖」家庭來說,儘可能長遠地為孩子鋪好以後人生的道路,都是身為父母最大的心願。

相關焦點

  • 7歲兒童體重140斤,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嗎?
    我們在網上查找資料,懷疑是患了小胖威利症候群,請問這種病怎麼確診和治療?全程導醫網回覆:小胖威利症候群又稱肌張力低下-智能障礙-性腺發育滯後-肥胖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多系統異常的臨床症候群,於2018年納入國家罕見病目錄。小胖威利症候群在不同年齡階段臨床表現不同。
  • 「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什麼?如何幹預治療,煙臺醫生這樣建議……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林佳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聽說過小胖威利症候群嗎?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基因病。「小胖威利」特別愛吃,通常體重超標,但個頭不高;他們有著輕到中度智力障礙,但在尋覓食物時卻「智力超人」。前兩天,煙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接診了一位7歲女孩,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據悉,這位女孩剛出生時吸奶無力,一度需要插著胃管才能維持生命。長大後,她的食慾越來越好,總是「吃不夠」。現如今她的體重增長到了32kg,而同齡女童的體重應在18kg到30kg之間。
  • 了解一下「小胖威利症候群」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文/圖 通訊員 萬道靜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長得胖乎乎的,然而,如果孩子出現貪吃或者強迫性進食,導致體重增長過快甚至肥胖,就要警惕一種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無法制止 竟是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家人無法制止,多次求醫後最終確診為罕見的小胖威利症候群。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二萬分之一左右,全湖北省確診僅20餘例。  小胖墩成「吃貨」不知飽腹  「這孩子確診的晚了,已經錯失了最佳治療機會。」
  • 省兒童醫院成為「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定點診療中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謝偉報導:12月15日,第二屆普拉德威利症候群國際論壇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關愛項目啟動儀式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遺傳及代謝科主辦,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共同舉辦,中華兒科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協辦。
  • 罕見病系列1:關愛小胖威利,一群「吃不飽的天使」
    原創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小胖威利這是一群被稱作「吃不飽的天使」的孩子,其實他們是患上了一種發病率約為1/15000的罕見遺傳症候群——小胖威利症候群。
  • 徐州的「小胖威利」患兒可申請就醫資助啦!
    今天,徐州市兒童醫院成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定點醫院』,這在淮海經濟區還是第一家。醫院會規範篩查患兒,併合理使用這項基金,救助符合條件的患兒。」什麼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徐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薛穎告訴記者,小胖威利症候群的醫學名為普拉德-威利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的罕見基因病,因第15號染色體長臂異常導致的終身性非孟德爾遺傳的表觀遺傳性疾病,是多系統化異常的複雜症候群。
  • 中國紅基會成長天使基金「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正式啟
    12月15日,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髮起,長春金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在上海第二屆上海普拉德—威利症候群國際論壇正式啟動。中國紅基會海外與青少年項目部項目負責人陳珞、金賽藥業總經理金磊博士以及百餘名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出席啟動儀式。
  • 山東省立醫院舉辦「小胖威利關愛日」多學科義診活動
    齊魯網健康頻道11月18日訊(記者支毅 通訊員 王鳳華)11月17日,山東省立醫院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長天使基金、浙江小胖威利症候群罕見病關愛中心在中心院區婦兒綜合樓舉辦「小胖威利關愛日」多學科義診。
  • 世界上有一種孩子,永遠也吃不飽|小胖威利關愛日
    「小胖」患者大多在1-3歲開始出現不可抗拒的食物亢進和強烈的索食行為。簡單一點講就是,由於基因的原因,患有小胖威利症候群的孩子,永遠無法獲得飽腹感。他們「吃飽了」的感受,被收走了。我是一個淺薄無能、懵懂無知的媽媽,沒有能及早確診小胖威利症候群,讓我的兒子在孤獨無助中踽踽獨行了17年。」其實,不止東東,因為不了解,幾乎每一個小胖威利的孩子都經歷過長時間的誤診,他們的家長也因為迷茫和困惑、教養困難,長期承受煎熬。那麼,究竟什麼是「小胖威利」?
  • 國慶不忘公益,多學科專家團隊為小胖威利獻愛心
    普拉德.威利症候群,也稱「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一種發病率約為1/20000的罕見病,得病患兒早期出現類似軟癱的表現,並因吸允無力、餵養困難導致體重不增、生長緩慢,幼兒期後進食逐漸增加到嚴重貪食的程度,病態肥胖、性腺發育不良、脊柱彎曲
  • 「小胖威利」是誰?溫州一個21歲女孩惹上了它……
    2018-03-01 1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希均 通訊員 王雪飛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他們時而如蠶蛹般脆弱,時而又暴躁異常,必須一輩子在他人的監護下才能生活……他們是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
  • 《星露谷物語》威利的家在哪 威利的家位置一覽
    導 讀星露谷物語中威利的家在鵜鶘鎮南邊的沙灘上。威利日程表:威利基本會在每天早上6:10起床。去漁具店上班(上午9點到下午5點)之前,他會先到沙灘釣幾個小時的魚。
  • 濟南景區首個智能廁所來啦|| 國內年齡最大的大猩猩「威利」在濟...
    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去世2020年12月19日,濟南動物園大猩猩「威利」因病搶救無效去世,年齡44.5歲(相當於人類90多歲),是國內動物園存活年齡最長的大猩猩。1996年9月28日「威利」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轉機上海來到濟南,在動物園安家落戶,對外展出,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唯一一隻大猩猩。2020年12月19日晚,「威利」因突發性腦部出血,經過全力搶救,救治無效去世。
  • 星露谷物語怎麼找到威利 找到威利的方法一覽
    導 讀 《星露谷物語》遊戲裡,威利是鵜鶘鎮的一名村民,目前在鵜鶘鎮南邊的沙灘上定居,開了一家漁具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找到威利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威利在哪裡?》網友自製遊戲,大家一起從照片找出威利躲在哪
    源自英國的插畫書籍《威利在哪裡?》讓穿著紅白條紋上衣的威利環遊世界甚至穿梭時空,由於他總是混在人山人海裡面,所以讀者經常為了從圖中找出威利的所在而搞得頭昏眼花,不過竟然有日本網友異想天開利用自己雜亂的收藏品模仿《威利在哪裡?》
  • 《石器爭霸》威利技能強度評測 威利技能怎麼樣
    導 讀 石器爭霸威利技能介紹 戰術地位:非常靈活難抓,一旦開大就是一臺行走輸出機器 被動技能:1、每個召喚出來的人族單位獲得狂暴效果;2、增加召喚人類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