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長壽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與日本相提並論,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連續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據日本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女性平均壽命高達87.32歲,而男性平均壽命也有81.25歲。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卻能活到百年,排除意外情況,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日本人如此長壽呢?
日本女性平均壽命全球第一,秘訣主要和「吃」有關,值得國人學習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日本人長壽的關鍵所在。
食物的種類豐富
日本人早在1985年就制定了相關指南,倡導民眾要豐富食物的種類,一天儘量多吃30種以上的食材(包括烹調油和調味品),就這樣才能夠保證全面的營養。
比如日本的長壽島衝繩,這裡的老人攝取的食物非常豐富,每天攝取的食物種類平均高達18種,其中包含各種蔬菜、豆製品、魚肉、海藻、雜糧、以及畜禽肉、乳製品等,由於攝入的食材豐富,因此能夠保證全面的營養攝入,而且這些食材通常屬於低脂、低熱量但營養價值高的食品。
飲食清淡
日本人均每日熱量攝入很低,與國人喜歡煎炸、爆炒不同,日本人居家飲食的烹調方式主要是生吃、清蒸、涼拌或者水煮,這樣的烹調方式註定少油、少鹽、少調味品,他們倡導的飲食原則本身就是「輕食」,是為了儘量保留食物原本的味道。而且通過蒸、涼拌等食用方式往往更能保留食物原本的營養價值,如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其他活性物質,從健康角度來說,顯然比煎炸烤要來的健康。
愛吃魚
日本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吃魚的國家,數據顯示日本人均每年吃魚100餘公斤,是世界平均值的數倍,日本人多吃魚可能是因為水資源豐富,靠水吃水,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健康。
魚肉與其他肉類食品相比更為健康,尤其是深海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心腦血管的健康以及保護視力,提升腦力,促進發育等,除此之外海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鐵、鈣、硒等微量元素,適當食用對人體大有裨益。
飯吃八分飽
日本人講究吃飯定量,每餐8分飽,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發達國家,除了和清淡飲食有關外,每餐8分飽也至關重要,去過日本你就能發現日本的食物普遍都是量小而精,吃飯的盤子也較小,方式也多採用吧檯取餐方式,這樣能限制進食量,很多人去日本旅遊總會抱怨吃料理吃不飽。
吃得太飽顯然不利於身體健康,很多慢性疾病與暴飲暴食、飽食有很大關係。
細嚼慢咽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因素外,在飲食上日本人普遍喜歡吃時令食材,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日本人禁食普遍細嚼慢咽,一頓飯要吃很久,細嚼慢咽,延長咀嚼時間,能夠增強飽腹感,吃的相對會更少,消化系統的負擔也會減輕,這對健康也很重要。
除了飲食上的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值得大家學習,比如日本人更喜歡搭乘公共運輸上下班或者騎自行車上下班,這樣既能鍛鍊也更環保。再比如日本的長壽與其重視醫療也有密切關係,日本的醫療保障也做得非常好,醫療水平也非常高。
總的來說日本人長壽,受多種因素影響,想要通過改變某一單一因素來達到長壽的目的顯然不現實,因此從現在開始不妨健康生活,從衣食住行入手,慢慢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