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 中國人有多可怕! 幹掉千年沙漠, 種出1個海南島2個德國

2020-11-21 網易新聞

2020-11-19 19:31:02 來源: 綜藝圈新勢力

舉報

  對於老外來說,他們的態度往往兩極分化,愛之深恨之切,有對中國了解比較深的人,對於中國的各項成就,大肆誇讚,甚至於有點誇張,而那些不了解中國的人,則往往會覺得中國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甚至可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

  

  而越來到中國生活過的德國人,就表示中國人到底有多可怕呢,他們能夠幹掉一片千年沙漠,在上面種出一個海南島、兩個德國的面積,這片沙漠就是大名鼎鼎的毛烏素沙漠了,作為我國的綠化典型,它的名字幾乎已經人盡皆知。

  

  毛烏素沙漠是我國一個面積不小的沙漠地帶,根據測算它的總面積有將近4.2萬平方公裡,這個面積可不是小面積了,要知道我國的海南島也就差不多是這個面積,然而中國人卻平均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勞動,憑藉一代又一代的技術革新將毛烏素沙漠種成了綠洲。

  

  有了完善的植被覆蓋,這裡不僅逐漸恢復了生機,並且連水源也能夠更好地進行保存,因此如果大家到毛烏素沙漠去旅行的話,甚至可能看到一大片的蘆葦蕩飄揚,看到有水鳥在灘涂上漫步覓食,讓人覺得這簡直就是南方水鄉的畫面了。

  

  而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其他地方依舊在進行著綠化任務,根據數據推算目前全世界的綠色增加部分,有將近1/4的成果都來自於中國的綠化工程,其中植樹造林佔到了4成以上,達到這個數據,我們付出了多少辛苦努力,大家可以搜一下相關的新聞感受一下。

  

  目前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1%以上,其中光是人工造林就達到了11.8億畝,這個數字相當於兩個多德國的面積了。種樹種出兩個德國的面積,這樣的成就怎麼能讓人不覺得欽佩和自豪呢?這位老外身為德國人看到這個數據,肯定會覺得更加震撼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德國遊客: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夠在地底深處建造高鐵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一個國家發展得好不好,與國家的基本建設有著很大的關係,當今時代以科技和基建為主,如果在這些方面跟不上時代,很快就會被甩下第一階梯,同樣的,如果能發展起來,晉升到第一階梯也不是問題,今天說的是德國遊客: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夠在地底深處建造高鐵!
  • 海南島西部的「熱帶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2002年新華網新聞《海南29位探險者成功徒步穿越熱帶沙漠和濱海沙漠》:這片荒漠和熱帶濱海沙漠位於昌江縣境內珠碧江入海口至昌化江入海口之間,總面積達50多萬畝,其中9萬多畝
  • 沒有「面子」的沙漠,被中國人拿來種土豆,還產出了1萬多斤
    我國人民善於利用手頭的資料和工具製造出巨大的財富,比如沙漠地區的居民將土豆種植在沙漠中,並收穫了一萬多斤土豆。眾所周知,大部分國家都會面臨土地沙漠化的現象,居民會制定多個不同的解決方法。毛烏素沙漠被國人用來種土豆,而庫布齊沙漠被引入了黃河水,這是我國即將消失的兩大沙漠。徵服沙漠的中國人:沙地種土豆產量一萬多斤,引黃河水治沙。
  • 德國人買車都看重啥,這3個偏好和國人相差很多,網友:值得學習
    這些完全不關心,而且像日系車一樣,他們也很重視品質,但是,就像我們中國的車型一樣,基本上反映了個性化的價格比現象,而且,這是因為地區差異很大,對於德國來說,他們在選擇汽車方面完全不同於國內的消費者,今天在這裡帶大家看的是德國人買的車,是怎麼選擇的?這三個偏好和中國人大不相同,網友說值得我們學習。
  • 沙漠致富經:中國人治理沙漠,怎麼就隨手賺了個5000億?
    就比如我們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總面積約為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一起計算的話,預計總面積達到128萬平方千米,佔據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3%,而在其中西北 是中國沙漠最集中的地區,約佔沙漠總面積的80%,沙漠風沙的侵擾,就曾讓西北人民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此 從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在積極治理沙漠,經過多年努力,也成功「消滅」一座沙漠,和治理多處沙地
  • 中國人用筷子打勻雞蛋,用刀背拍蒜瓣,德國人卻用打蛋器和碎蒜器
    他們認為原木有厚重的生活質感,而非輕飄飄的表面華麗。不過原木家具的高價位也讓很多年輕家庭望而止步。德國人的家居裝飾風格非常個性化,體現著主人與眾不同的生活品位和樂趣。不模仿別人,自然永遠也談不上「過時」,也許這就是他們樂於自己動手的一個重要原因。德國女人同樣要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如果說會做飯是中國主婦的主要持家本領,那麼德國主婦的持家本領就應該是清潔衛生。
  • 德國美女分析:為啥大多數的德國人,都會從骨子裡看不起中國人
    相信很多人應該最近都會有比較明顯的感覺,其實很多國家的人,似乎對中國都有相當大的誤解,這些誤解體現在多個方面,而且這些誤解聽起來真的還挺荒謬的,甚至於你都不清楚。 為什麼她們還會有這樣的認知,明明都是發達國家了,為啥思想還這麼陳舊。
  • 日本學者:中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他們在默默造林治理沙漠
    從步入21世紀開始,人類就總是說地球環境在遭到不斷的破壞,但是卻也沒有給出多大的實際行動,在如今全球變暖兩極冰川融化這一件生態影響事件我們已經聽了太多次了,這個情況在人類科技高度發展的現在,不但沒有得到好轉反而更加劇了。
  • 盤點中國與德國的吉祥物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d,龜。「龜一千年生毛,壽五千歲謂之神龜,壽萬年曰靈龜」;古人因龜長壽而成為瑞獸。二,德國把豬、公雞、幸運芬尼、馬蹄鐵、七星瓢蟲,掃煙囪的人視作吉祥物。a,公雞是德國人的吉祥物,因此二戰中許多德國飛行員都在飛機上畫上公雞,以求保佑。
  • 若進入緊急戰備,我國能爆發出多強大的戰力?德國人只說了4個字
    中國為了應對戰爭,制定了四個戰備等級,最高的為一級戰備,代表戰爭已經一觸即發。有人問,如果中國進入緊急的一級戰備狀態,中國將爆發多大的戰爭潛力?德國人只說了四個字:不可戰勝。中國的一級戰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國所面臨的局勢已經是非常緊張,戰爭已經隨時有可能爆發,這個時候,部隊要處在隨時可以進入戰鬥的狀態,各方面的武器裝備要可以隨時使用。
  • 德國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永遠把姓放在名前面
    姓名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顯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姓名是一個人的代稱,姓名也可以幫助你去記住別人,而不同的國家在取名字方面,往往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不管是在字數上,又或者是在取名習慣上。這些不同往往都是由於國家不同的歷史而形成的,德國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永遠把姓放在名前面。這個德國專家表示,中國的人習慣和西方大多數國家的習慣是完全相反的,西方國家的人習慣把名放在姓前面。
  • 德國人買車看重什麼?這4個偏好和國人相差甚遠,網友:值得學習
    這其實都是因為地區的差異性太大,就拿德國來說,他們在選擇車輛的時候就完全跟我們國內的消費者選車不一樣,下面小編就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德國人在買車的時候有哪些偏好呢?這4個偏好和國人相差甚遠,網友:值得學習第一點:喜歡老車,就是越老的車他們覺得很有年代感,特別的經典,而且還有很多的德國人就喜歡選擇那些老的不行的款式,然後自己做一個翻新改裝,只要有維修廠的證明,那麼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翻新的車開上路了,說實話,小編個人是很喜歡有年代感的東西,而且能夠加以自己的修改讓車子煥然一新的話,那種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 德國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魔方已經從匈牙利手中搶走第一
    但讓人疑惑的是,德國人卻評價中國,直言: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魔方已經從匈牙利手中搶走第一。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德國人直言:雖然中國的魔方產量非常高,但許多人都誤以為魔方是中國製造的,其實並非如此。
  • 劉斯郎:德國的下水道不堵?公知們都是怎麼騙中國人的
    有一個故事騙了整整一代中國人,而藏在這個故事背後的,是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真實的世界」。2016年初秋,我住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巴伐利亞州邊上的一處德語區小城裡,在由嚴謹認真的德國人設計的城市街道上行走,頗有一種到訪先進社會的欣喜感,更有一種愧不如人的民族羞恥感:瞅瞅人家這沿用百年的城建,再看看青島德國人修建的下水道,我們差人家何止百年。
  • 二戰德國北非軍團老照片難得一見,網友:三個裝甲師足以稱雄大漠
    雖說如此,德國隆美爾元帥的表現依舊讓人眼前一亮,他在人員、裝備均不足的情況下,打出了讓對手心驚膽寒的戰績,如果德國人能在補給和兵源上獲得更加充足補充,想必結局也猶未可知,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北非軍團的真實「樣貌」吧。
  • 二戰爆發時德國的兵力究竟有多強?
    身為軸心國之一的德國,在戰爭伊始擊敗了歐洲的大量國家,甚至於連法國也敗給了德國。從德國的戰績上來看,德國似乎在戰前就已擁有了很強大的實力。但,真是如此嗎?先從人數上看。在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時,波蘭陸軍共有30個常備師和10個預備師。它同時也擁有不少於12個的大型騎兵旅。
  • 看看1944年狂暴中的德國,才知道第三帝國有多強大
    在人們的印象中,人們普遍認為德國的戰敗是必然,因為美國的工業產能和國力遠遠超過德國,美國自己就可以輕鬆幹掉德國。很多人甚至認為,即使沒有美英的幫助,蘇聯人同樣可以獨自擊敗德國。實際上,不管是當時的美國、蘇聯還是英國,任何一國想要單獨擊敗德國都是不可能的事。看看1944年狂暴中的德國,你才會發現第三帝國有多強大?
  • 7個要點,幫你更快適應德國人說的德語!
    從前,學習德語的你花好幾個小時學習Genitiv和Dativ的區別,認真鑽研複雜的文章表,掌握複雜的詞序規則……結果在德國走下飛機,卻發現德國人說話好像有些聽不懂,和課上練習、教材不一樣。別驚訝,這是許多語言學習者的共同經歷。你在課本上讀到的德語和你在大街上聽到的德語是不一樣的,今天優優德語小編列出了7個重要的不同點來幫助你上手。
  • 沙漠之虎——二戰德國非洲軍團
    還有八個屬於隆美爾非洲裝甲軍的義大利師,包括兩個裝甲師,兩個摩託師,三個步兵師,以及Folgore傘兵師。裝甲軍由一批德國和義大利的小分隊支援。 「輕」(德語:Leichte)一字不歸屬於標準化組織和設備表(TOE)中。比如,第五輕裝甲師與第二十一裝甲師編制相似,反之第164輕「非洲」裝甲師起初是部分摩託化但從來都沒有坦克的步兵師。
  • 83年前,在南京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德國友人,最後他怎樣了?
    有一部電影長達三個多小時,還是全程的黑白片,但這部電影卻是百看不膩的。它就是《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上映,熱度至今不減。電影中猶太人的經歷讓人感到痛心,而人們也記住了一個人辛德勒,這個德國商人,用自己商人的身份變相的保護了上千名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