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是指地面完全被流沙所覆蓋,植物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帶,這是一種地理常見的地形結構,但因為人類活動的緣故,在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樵採下,如今的沙漠化情況越來越糟糕,而沙漠化的嚴重,又會作用到人類生活中,帶來的風沙和乾燥,會引起人們食衣住行和健康的隱患,因此 在21世紀以後,治理沙漠就成為了一個時代議題,成為各國研究的對象和目標。
就比如我們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總面積約為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一起計算的話,預計總面積達到128萬平方千米,佔據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3%,而在其中西北 是中國沙漠最集中的地區,約佔沙漠總面積的80%,沙漠風沙的侵擾,就曾讓西北人民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此 從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在積極治理沙漠,經過多年努力,也成功「消滅」一座沙漠,和治理多處沙地,不過雖然治沙獲取不小的成功,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對治理沙漠存在誤區,認為治理沙漠就是在填一個無底洞,投入多少錢就虧多少錢,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有誤的,因為在中國人的聰明腦袋面前,治沙其實也是一本致富經。
2017年 在鄂爾多斯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聯合國環境署發布《中國庫布齊生態財富評估報告》,對外宣布 ,中國在治理庫布齊沙漠上,共計創造出了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很多人並不理解,在庫布齊沙漠上植樹造林,怎麼就能隨手賺了個5000億,這說起來,就得歸功於中國治沙的成功模式,那就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大規模生態修復,通過政府政策的引導,當地農牧民的市場化參與,以及企業的商業化運作,實現規模化退化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讓沙漠也能夠創造經濟,因此今天我們就從庫布齊的一家公司,來帶你了解沙漠上的「致富經」。
這家公司就是億利集團,也是中國百強民營企業,老闆名叫王文彪,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但在看到家鄉被沙漠荼毒的情況,他更希望成為一個被治理沙漠的企業家,因此在30年前,1988年 王文彪在庫布齊的邊緣地帶開辦公司,通過在沙漠中淘金,發現其中的商業機會,而甘草就是億利集團發現的其中一劑商機,甘草是耐寒耐寒的植物,也是2000多種草藥中用量最大的一味,中國人口基數大,流感和咽炎患者居多,對於甘草的需求量極大,因此億利集團就從甘草出發,在庫布齊沙漠種起這個經濟作物,為何選擇甘草呢,其實還因為甘草的神秘作用,作為豆科植物,甘草其實是具有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肥力以及氮含量的效果,是治理沙漠最佳的草本植物之一,因此在看到甘草的神秘作用後,億利集團以「公司+農戶」的方式,大規模種植甘草,形成甘草產業體系,讓周邊的農民來一起幫忙種甘草,帶動周邊農民的就業,此後 億利就從甘草到沙棘,再到其他的沙漠植物中去發現商機,塑造起了沙漠農業和藥業的產業鏈。
而5000億自然是不只有藥草行業,還包括能源產業,在能源局的支持下,億利集團建成310兆瓦的生態光伏電站,所謂的沙漠光伏產業是中國摸索出來,一條治沙的成功道路,這個模式,能利用西北地區的大豔陽進行發電,並且利用光伏板的遮擋,讓板下的土壤改變成可以種植的土壤,最終蘊養出大量的牧草地,牧草地又能夠提供養殖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扶貧工作的進行,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因此 億利後續發展出光伏業務,推動集團和周邊農民的經濟增長。
而在短短的30年內,庫布齊的沙丘整體高度下降一半,6000平方公裡的荒漠變成綠洲,風景和生態變好的同時,億利集團也沒有錯過這個機遇,在庫布齊沙漠的周邊,如今有一個七星湖景區,是億利集團投資興建的,國家4A級沙漠生態旅遊度假區,同時也是2011年,聯合國確定的「庫布齊國際沙漠論壇」的永久會址,這個景區規劃面積 10315公頃,修復的綠地面積達到9396公頃,反倒是沙漠只有383.7公頃,是中國治理沙漠的偉大見證。
而在見證之外,它還能夠給地區帶來經濟增長,目前該景區就通過豐富的沙漠旅遊,和沙漠傳統文化,以及治理沙漠體驗營等項目,來吸引遊客前來旅遊,去充分了解和直接參與治沙行動,不僅僅達到教育育人的地步,還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沙漠經濟。
而這些都是中國在過去30年治沙中,總結並實施的一些沙漠經濟,事實上 ,庫布齊沙漠並不僅億利集團在創造財富,全國也不僅庫布齊從治沙中獲取沙漠經濟,這裡只是從這個集團出發,帶你了解中國治沙背後的「致富經」,治理沙漠並不是一個划不來的買賣,事實上 恰恰相反,前期投入多少,後期中國就能收穫更多的經濟,並且 它改變的是後代人的生活環境,是在創造青山綠水,這更是難以用錢去衡量的,因此 中國人治理沙漠依舊是刻不容緩,且不容鬆懈,創造綠色財富,也希望能我都能力所能及,身先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