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致富經:中國人治理沙漠,怎麼就隨手賺了個5000億?

2021-01-15 大國霸道

沙漠 是指地面完全被流沙所覆蓋,植物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帶,這是一種地理常見的地形結構,但因為人類活動的緣故,在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樵採下,如今的沙漠化情況越來越糟糕,而沙漠化的嚴重,又會作用到人類生活中,帶來的風沙和乾燥,會引起人們食衣住行和健康的隱患,因此 在21世紀以後,治理沙漠就成為了一個時代議題,成為各國研究的對象和目標。

就比如我們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總面積約為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一起計算的話,預計總面積達到128萬平方千米,佔據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3%,而在其中西北 是中國沙漠最集中的地區,約佔沙漠總面積的80%,沙漠風沙的侵擾,就曾讓西北人民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因此 從上世紀50年代,中國就在積極治理沙漠,經過多年努力,也成功「消滅」一座沙漠,和治理多處沙地,不過雖然治沙獲取不小的成功,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對治理沙漠存在誤區,認為治理沙漠就是在填一個無底洞,投入多少錢就虧多少錢,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有誤的,因為在中國人的聰明腦袋面前,治沙其實也是一本致富經。

2017年 在鄂爾多斯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上,聯合國環境署發布《中國庫布齊生態財富評估報告》,對外宣布 ,中國在治理庫布齊沙漠上,共計創造出了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很多人並不理解,在庫布齊沙漠上植樹造林,怎麼就能隨手賺了個5000億,這說起來,就得歸功於中國治沙的成功模式,那就是通過市場機制進行大規模生態修復,通過政府政策的引導,當地農牧民的市場化參與,以及企業的商業化運作,實現規模化退化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讓沙漠也能夠創造經濟,因此今天我們就從庫布齊的一家公司,來帶你了解沙漠上的「致富經」。

這家公司就是億利集團,也是中國百強民營企業,老闆名叫王文彪,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但在看到家鄉被沙漠荼毒的情況,他更希望成為一個被治理沙漠的企業家,因此在30年前,1988年 王文彪在庫布齊的邊緣地帶開辦公司,通過在沙漠中淘金,發現其中的商業機會,而甘草就是億利集團發現的其中一劑商機,甘草是耐寒耐寒的植物,也是2000多種草藥中用量最大的一味,中國人口基數大,流感和咽炎患者居多,對於甘草的需求量極大,因此億利集團就從甘草出發,在庫布齊沙漠種起這個經濟作物,為何選擇甘草呢,其實還因為甘草的神秘作用,作為豆科植物,甘草其實是具有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肥力以及氮含量的效果,是治理沙漠最佳的草本植物之一,因此在看到甘草的神秘作用後,億利集團以「公司+農戶」的方式,大規模種植甘草,形成甘草產業體系,讓周邊的農民來一起幫忙種甘草,帶動周邊農民的就業,此後 億利就從甘草到沙棘,再到其他的沙漠植物中去發現商機,塑造起了沙漠農業和藥業的產業鏈。

而5000億自然是不只有藥草行業,還包括能源產業,在能源局的支持下,億利集團建成310兆瓦的生態光伏電站,所謂的沙漠光伏產業是中國摸索出來,一條治沙的成功道路,這個模式,能利用西北地區的大豔陽進行發電,並且利用光伏板的遮擋,讓板下的土壤改變成可以種植的土壤,最終蘊養出大量的牧草地,牧草地又能夠提供養殖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扶貧工作的進行,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因此 億利後續發展出光伏業務,推動集團和周邊農民的經濟增長。

而在短短的30年內,庫布齊的沙丘整體高度下降一半,6000平方公裡的荒漠變成綠洲,風景和生態變好的同時,億利集團也沒有錯過這個機遇,在庫布齊沙漠的周邊,如今有一個七星湖景區,是億利集團投資興建的,國家4A級沙漠生態旅遊度假區,同時也是2011年,聯合國確定的「庫布齊國際沙漠論壇」的永久會址,這個景區規劃面積 10315公頃,修復的綠地面積達到9396公頃,反倒是沙漠只有383.7公頃,是中國治理沙漠的偉大見證。

而在見證之外,它還能夠給地區帶來經濟增長,目前該景區就通過豐富的沙漠旅遊,和沙漠傳統文化,以及治理沙漠體驗營等項目,來吸引遊客前來旅遊,去充分了解和直接參與治沙行動,不僅僅達到教育育人的地步,還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沙漠經濟。

而這些都是中國在過去30年治沙中,總結並實施的一些沙漠經濟,事實上 ,庫布齊沙漠並不僅億利集團在創造財富,全國也不僅庫布齊從治沙中獲取沙漠經濟,這裡只是從這個集團出發,帶你了解中國治沙背後的「致富經」,治理沙漠並不是一個划不來的買賣,事實上 恰恰相反,前期投入多少,後期中國就能收穫更多的經濟,並且 它改變的是後代人的生活環境,是在創造青山綠水,這更是難以用錢去衡量的,因此 中國人治理沙漠依舊是刻不容緩,且不容鬆懈,創造綠色財富,也希望能我都能力所能及,身先力行。

相關焦點

  • 日本學者:中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他們在默默造林治理沙漠
    面對於各種生態環境的影響,每個國家必須要有所行動,就比如日本或者德國這些國家,在禁止塑料以及回收垃圾上就做得非常好,但是很多國家確定於治理沙漠卻無動於衷,曾經就有日本學者這麼說:中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只有他們在默默造林治理沙漠。治理沙漠就格格不入了嗎?
  • 撒哈拉沙漠還在擴張,中國人能否可以治理?中國治沙有神秘魔方?
    3、中國人能成功治理沙漠的秘訣是什麼?中國魔方乎?2019年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內容譴責中國正進行的大規模植樹活動,會加劇水資源的缺失,進而影響當地的生態。中國治理沙漠的秘訣就是勤勞、科學又勇敢。中國有句話,叫做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與西方國家動不動就舉行的數不勝數的環保大遊行相比,中國人更喜歡直接行動。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在這幾天裡中國人就會成群結隊,組織外出植樹。這已經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了。
  • 日本怎麼了?組織志願者在沙漠裡拔草?
    沙漠是一個環境非常惡劣的地區,許多動植物不能在沙漠中中生存。各國也在盡最大努力解決土地荒漠化問題,畢竟如果沙漠化嚴重,將會減少人類的生活面積,嚴重影響人類的正常活動。中國也是第一個在沙漠治理方面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國家,這讓中國人民感到驕傲。讓人疑惑的是,日本怎麼了?組織志願者在沙漠裡拔草,說要保護沙漠?中國人也在想:這不是治理嗎?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地理科學方面,一直是大家喜歡的話題,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一個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問題,因為長時間以來沙漠的治理一直是人們牽掛的問題,那麼這個沙漠能成為綠洲嗎?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想將沙漠變成綠洲,最主要的就是其根本的問題的了解,才能做到實質性的治理!其實,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也和大家探討過相關的問題,國土的荒漠化也是一個非常重點的問題。
  • 英國專家:中國人太天真,不明白沙漠的好處,竟然還想消滅它
    我國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有541億。我國有八大沙漠,其總面積約有70萬平方千米,如果還要算上戈壁,總面積已到達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面對沙漠化的問題,我國專家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目前治理沙漠化也有顯著的成效。如毛烏素沙漠,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大力興建防風林帶,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 沒有「面子」的沙漠,被中國人拿來種土豆,還產出了1萬多斤
    毛烏素沙漠被國人用來種土豆,而庫布齊沙漠被引入了黃河水,這是我國即將消失的兩大沙漠。徵服沙漠的中國人:沙地種土豆產量一萬多斤,引黃河水治沙。正是由於中國人特別喜歡種植植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沙漠中種植土豆。由於中國人的種植能力比較強,我國毛烏素沙漠中竟然收穫了一萬多斤土豆。這是中國毫無「面子」的沙漠,被人拿來種土豆,還產出了1萬多斤。
  • 來過內蒙古才知道,中國人在沙漠也能種菜
    但實際上內蒙古的複雜,說像是包羅N個省的特徵也不誇張。相對溼潤的東部和乾旱的西部就呈現天壤之別,森林、草原、綠洲和沙漠……能涵蓋的內蒙古都涵蓋上了。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達173萬平方公裡,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千億,近4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沙漠化的影響。烏海和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聯手治理黃河兩岸沙丘已久。當地曾經有一句民諺流傳甚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眼難睜,大風活埋人。」烏蘭布和沙漠,在蒙語裡意為「紅色公牛」的「移動沙漠」。
  • 中國沙地沙漠生態修復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毛烏素沙地綠色延展、沙丘退卻的滄桑巨變,正是殷玉珍們鍥而不捨、持續奮鬥的結果。  毛烏素沙地南緣,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城東北30多公裡處,有個地方名叫「狼窩沙」。如今年近古稀的定邊縣農民石光銀,從小在這一帶的沙窩裡長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就開始嘗試造林治沙。
  • 中國沙漠變綠洲的三大奇蹟!現已全部開發為旅遊景點
    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27.4%。到了2019年末,我國的森林面積已增長到2.2億公頃,森林蓄積17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更是達到22.96%,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中國「綠色版圖」的速度令各國為之讚嘆,如今看到的茫茫樹海,在十幾年前可能都是一片沙漠。
  • 沙變金,烏蘭布和沙漠富起來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烏蘭布和沙區開展了一系列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工作的探索,將「綠化」與「產業化」、「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全力推動沙產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新路徑。
  • 撒哈拉沙漠擴大,亞馬遜縮小,中國沙漠尷尬:中國人有魔法嗎?
    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開發不當,保護不利,巴西亞馬遜雨林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熱帶雨林面積正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驚人速度減少,森林覆蓋率從80%下降到58%。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衛星數據顯示,2019年7月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量比去年7月增加了近3倍。約2200平方公裡的植被遭到破壞。
  • 被「膠水」激活的沙漠,瓜果飄香
    一直以來,沙漠化的治理都是世界級難題,如今,全球荒漠化正以每年五萬到七萬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張,中國的沙漠化土地面積也達到173萬平方公裡,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千億元,近4億人直接或者間接受到沙漠化的影響。
  • 中國又一「沙漠」改名「綠洲」,歷時68年,今人進沙退走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沙漠,但是在沙漠旅行的人都很熟悉,人們心裡知道沙漠是無止境的,同時也是最無奈的事情,要知道城市的沙漠化以至於沙漠綠洲化是全世界人民都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許多中國人在治理沙漠化的道路上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德國人, 中國人有多可怕! 幹掉千年沙漠, 種出1個海南島2個德國
    而越來到中國生活過的德國人,就表示中國人到底有多可怕呢,他們能夠幹掉一片千年沙漠,在上面種出一個海南島、兩個德國的面積,這片沙漠就是大名鼎鼎的毛烏素沙漠了,    毛烏素沙漠是我國一個面積不小的沙漠地帶,根據測算它的總面積有將近4.2萬平方公裡,這個面積可不是小面積了,要知道我國的海南島也就差不多是這個面積,然而中國人卻平均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勞動
  • 內蒙古新聞聯播|沙漠「換臉」 綠生金
    庫布其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蒙古語意為「弓上的弦」。奔騰不息的黃河似弓,橫亙東西,綿延400多公裡的沙漠如弦。位於庫布其沙漠邊緣的杭錦旗通過植樹造林發展沙產業,把6000多平方公裡的沙漠「換臉」成綠洲。
  • 沙漠花式種樹 馴服庫布其
    在沙漠中,這種鬥爭更需要策略和智慧。正是缺少科技參與,庫布其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惡化—再治理—再惡化」的怪圈。 在治沙實踐中,庫布其逐漸闖出了一條科技治沙之路。 位於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億利生態治理區,是庫布其沙漠最難治理的硬骨頭。然而,這裡出現了綿延上百公裡的森林帶,在森林覆蓋的地帶,看到了水鳥,聽到了蛙聲。 「在無人區治理中,我們採用了飛播與無人機治沙技術。庫布其設有專門的飛播機場,在流動沙丘上採取地面處理、分播、復播、重播的方式進行飛播造林。
  • 《黑色沙漠》不氪金怎麼賺銀幣?新手入門賺錢方法詳解
    《黑色沙漠》不氪金怎麼賺銀幣?新手入門賺錢方法詳解 《黑色沙漠》玩家要生存下去就要賺錢,除了獵殺怪物之外,通過採集加工並出售也可以賺取銀幣,下面紅手指雲手機為大家帶來黑色沙漠新手入門賺錢方法詳解。
  • 瞭望|庫布其沙漠綠生金
    這就是庫布其沙漠——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準格爾旗等5個旗區境內。過去,沙漠裡植被稀少,風沙肆虐,「地不打糧畜無草,做飯取暖沒柴燒」,當地百姓生活窮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受困。南鎖、北堵、中切割。經過近70年治理,桀驁不馴的庫布其沉靜下來,片片不毛之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 《星露谷物語》開啟及前往沙漠攻略介紹 怎麼去沙漠
    導 讀 去沙漠有著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加入joja會員,然後砸錢改造鎮子,修復公交車,即可前往沙漠。
  • 馬雲花「天價」打造的螞蟻森林,4年過去了,沙漠治理得咋樣了?
    當然了,筆者之所以佩服馬雲,並不是因為他推動了網購的普及、推動了行動支付,而是因為他為了治理環境而花天價推出了「螞蟻森林」,讓每一個用戶都能為保護環境而做出貢獻!今日話題:螞蟻森林已經推出4年時間了,沙漠如今治理得咋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