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裡行走,我們往生活裡添加著滋味,或苦或甜,全憑自己。
麥兜說: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快樂呢?」
《不完美的她》裡,林亦之有句臺詞是這麼說的:
「生活裡哪有那麼多事是準備得來的,我們不如就努力的向前看就好了啊!」
是啊!
每一天對我們來說都是未知的,為什麼不期待它是甜的呢?
01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期望轟轟烈烈的愛情,那些青春年少的悸動,是那麼需要一個人來讓它宣洩,讓它噴發。
《古惑仔》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偶像。
陳浩南那孬孬的帥、山雞那傲視群雄的酷,都影響著那一代女孩的審美。
他們身上的那種義氣,也成為那一代男孩膜拜的對象。
我們都期望有那樣的機會,經歷那種撕心裂肺的愛恨情仇,以及義薄雲天。
仿佛,只有那樣才是真正的愛情,只有那樣才叫生活,才叫活過。
就如《許我向你看》裡的巫雨與陳潔潔,那麼地不顧一切,仿佛青春就應該這樣般的愛著。
不惜與家人分離,不惜用犯錯來成全這份不被祝福的愛情。
青春,是用來燃燒的。
總覺得,一團只會冒煙的青春是殘缺的,可悲的。
擁有青春的人,都想掙脫成年人的諄諄教誨,來體驗這火辣辣的青春。
就算長大後想起會苦笑,也覺得不枉此生。
在那個時期,生活是一杯水,裡面要加入辣,那種能讓人掉眼淚,也能讓人慾罷不能的辣,才是生活的滋味。
02
三十歲,是一個人真正體驗生活的時期。
在這裡,我們開始覺得未來是五彩斑斕的,前面有那麼多目標,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擁有。
為了房子努力,是因為想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不用擔心房租,還可以把家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能給那個心愛的人一份安心。
三十歲的人們,努力為事業與金錢奔忙著,放棄了路邊美麗的風景,忽視了夜空裡明亮的星星,忘記了當初對愛人的諾言與陪伴。
《我的前半生》裡,唐晶為了心裡那份不服輸,一直努力成長。
她愛賀函,但也想超越賀函。
成功已經成為她的執念,讓她看不見賀函的期許,她享受著賀函的愛的同時,也尋找著他的弱點,唯獨忘記了愛情。
努力的人,是優秀的,但也是殘酷的。
他們努力實現自己目標的同時,也希望愛人,為了她的欲望放棄自己該有的權利,與生活。
三十歲的生活,是一杯水,我們往裡面加了酸與澀。
為了理想,為了未來,努力在這種酸澀裡尋找一點點甜,而這點甜,就是對未來的嚮往與期許。
03
一個生命的降生,是有聲音的。
產房裡的哭聲,代表著一個新生命的來臨,在這個時刻,哭是一種喜悅。
生活,隨著這一聲啼哭,拉開了新的篇章,就像舞臺上那沉重的幕布,緩慢而隆重。
孩子的每一點變化,都牽著父母的心;而父母的每一次晚歸,都傷害著孩子。
生活,在這個時候又多出了很多瑣碎,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被他(她)霸佔,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變得忙碌。
但是,每當看到眼前的一切,就算再心酸,再辛苦,心裡卻常常湧上一縷甜,那是孩子給我們的。
生命,在這個時間段變得珍貴,我們因為她(他)的到來變得熱愛生命,只因為想讓他(她)有一個完整的家。
孩子的一聲「爸爸、媽媽」,讓我們暫時忘記了生活的壓力,與職場的不如意。
《不完美的她》裡林緒之說:
「都說母愛是無私的,其實無私的是孩子,無論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都會全心全意的愛父母。」
我們以為,我們在給予孩子溫暖與愛,其實,也在享受著孩子無私單純的依賴與愛。
在這種相互給予的關係裡,我們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更好。
在這個時期,生活這杯水,被我們加入了苦和鹹,但是我們卻在裡面嘗到了甜。
04:寫在最後
生活,本就如一杯水,無色無味,平淡無奇。
我們就是那個決定水的味道的人,品嘗者與製造者。
生活本就是一杯水,無波無瀾,紋絲不動。
我們就是那個決定水面平靜的人,搬運者與保存者。
生活的樣子、生活的味道,都來自於我們自己,平淡也好辛辣也罷,自己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