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一個人起了妄念時,如何降伏這顆妄心?讀完醍醐灌頂!
先看以下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長老:又稱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舊、老宿、長宿、住位等。是對年齒長、法臘高,且有智能威德的大比丘的尊稱。
《長阿含.眾集經》列舉三種長老:一是年耆長老,指入佛道經年之僧;二是法長老,指精通教法之高僧;三是作長老,為世俗假名之長老。禪家稱住持之僧為長老。
須菩提:又稱蘇補底、須扶提、須浮帝藪浮帝修、浮帝、須楓等。意譯為善業、善吉、善現、善實、善見、空生等。原來是古印度舍衛國鳩羅長者之子,為佛十大弟子中之最善解空理者,所以有「解空第一」的稱號。
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等,略稱偏袒。即披著袈裟時袒露右肩,覆蓋左肩。
在古印度,請法時「偏祖右肩」是最尊重的禮節,佛教沿用之,即於比丘拜見佛陀或問訊師僧時及從事拂床、灑掃等工作,須偏袒右肩,所以偏祖右肩即意謂便於服勞、聽令使役,也是表示比丘恭敬尊者的相貌。
右膝著地:是印度的俗禮。右是正道,左為邪道,袒右跪右,以表示順於正道,也顯示勸請正法,去邪從實,應依謙卑之禮。
另一方面,膝也象徵般若智,地則象徵實相;右膝著地,正表示般若與實相互相應合。
合掌:又名合十。印度自古所行之禮法,佛教沿用之。
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之合一,故借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之面目。
合掌即合併兩掌置於胸前,集中心思,因而也表示吾心專一之敬禮法及皈向中道。雙掌合一,也可解釋為表示方便權巧與實相究竟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
又十指表十法界;合十,表示結合十法界存於一心之中,也即是表示事理一如,權實圓融。
希有:謂事之甚少者、無相類者。尤指如來之示現及其一代教法,故有「稀有大法王」、「希法」之稱。
若能了知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議心者,亦稱為稀有人。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
這時,眾僧中德高年長的須菩提長老,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他斜披袈裟,偏祖著右肩,以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虔誠恭敬地向佛行禮並對佛說道:
「世間稀有難得的世尊!佛善於護持眷戀諸菩薩,善於咐囑指導諸菩薩。
世尊,倘若有善男子和善女人,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那麼他們應如何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呢?
如果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要怎樣去降伏他的妄心呢?」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佛善於護持眷戀諸菩薩,善於咐囑指導諸菩薩。你們現在認真地細心靜聽,我將為你們宣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就應該如此這般地保住菩提心,就應該要這樣去降伏妄念心。」
菩提回答說:「好的,佛陀。我們都樂意歡喜地聆聽您的教誨。」
以上是跟大家分享的《金剛經》善現啟請分內容,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也可在下方留言,寫下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