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讀完醍醐灌頂!

2020-12-14 老傑說道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一個人起了妄念時,如何降伏這顆妄心?讀完醍醐灌頂!

先看以下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金剛經

長老:又稱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舊、老宿、長宿、住位等。是對年齒長、法臘高,且有智能威德的大比丘的尊稱。

《長阿含.眾集經》列舉三種長老:一是年耆長老,指入佛道經年之僧;二是法長老,指精通教法之高僧;三是作長老,為世俗假名之長老。禪家稱住持之僧為長老。

金剛經

須菩提:又稱蘇補底、須扶提、須浮帝藪浮帝修、浮帝、須楓等。意譯為善業、善吉、善現、善實、善見、空生等。原來是古印度舍衛國鳩羅長者之子,為佛十大弟子中之最善解空理者,所以有「解空第一」的稱號。

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等,略稱偏袒。即披著袈裟時袒露右肩,覆蓋左肩。

偏袒右肩

在古印度,請法時「偏祖右肩」是最尊重的禮節,佛教沿用之,即於比丘拜見佛陀或問訊師僧時及從事拂床、灑掃等工作,須偏袒右肩,所以偏祖右肩即意謂便於服勞、聽令使役,也是表示比丘恭敬尊者的相貌。

右膝著地:是印度的俗禮。右是正道,左為邪道,袒右跪右,以表示順於正道,也顯示勸請正法,去邪從實,應依謙卑之禮。

另一方面,膝也象徵般若智,地則象徵實相;右膝著地,正表示般若與實相互相應合。

合掌:又名合十。印度自古所行之禮法,佛教沿用之。

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之合一,故借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之面目。

合掌,又名合十

合掌即合併兩掌置於胸前,集中心思,因而也表示吾心專一之敬禮法及皈向中道。雙掌合一,也可解釋為表示方便權巧與實相究竟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

又十指表十法界;合十,表示結合十法界存於一心之中,也即是表示事理一如,權實圓融。

合掌,又名合十

希有:謂事之甚少者、無相類者。尤指如來之示現及其一代教法,故有「稀有大法王」、「希法」之稱。

若能了知諸佛妙法,生尊重不思議心者,亦稱為稀有人。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

這時,眾僧中德高年長的須菩提長老,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他斜披袈裟,偏祖著右肩,以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虔誠恭敬地向佛行禮並對佛說道:

「世間稀有難得的世尊!佛善於護持眷戀諸菩薩,善於咐囑指導諸菩薩。

世尊,倘若有善男子和善女人,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那麼他們應如何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呢?

如果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要怎樣去降伏他的妄心呢?」

佛陀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佛善於護持眷戀諸菩薩,善於咐囑指導諸菩薩。你們現在認真地細心靜聽,我將為你們宣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就應該如此這般地保住菩提心,就應該要這樣去降伏妄念心。」

菩提回答說:「好的,佛陀。我們都樂意歡喜地聆聽您的教誨。」

以上是跟大家分享的《金剛經》善現啟請分內容,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也可在下方留言,寫下您的理解。

相關焦點

  • 金剛經 · 第二品 · 善現啟請分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 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金剛經》:世尊!善男人、善女人,……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直譯--「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菩提之心,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那麼他們在修行上覺知心要如何安住?又要如何降伏覺知心之妄想顛倒呢?」
  • 金剛經全文、譯文、釋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文第二品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 《金剛經素解》第二章 如何降伏其心?
    1.降伏其心【原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怎樣理解《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曾跪請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怎麼降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問引出一部曠世奇經《金剛經》。
  • 清涼學堂丨不可不讀的佛經:《金剛經》
    據說,六祖慧能出家之前,就是聽到有人誦讀《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若有所悟而決定出家求道。後來到湖北黃梅見五祖弘忍,聽五祖講《金剛經》,再聽到這句話而豁然大悟。 《金剛經》受到漢傳佛教長久普遍的重視,是一部深入中國,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一部經典。今天,我們做簡短介紹,看看《金剛經》到底說了些什麼。
  • 《金剛經》中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剛經》—善現啟請分大家對須菩提並不陌生,《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授業師父菩提祖師即為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這應該也是他為自己弟子取名「悟空」的原因。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我們修行最大的問題就是此心不能清淨,怎樣獲得清淨心是我們修行中最大的難題,也可以說是千古難題,這是我們修行的核心,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就為我們問過這個難題,一定要記住了: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一)「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金剛經》全文完整版 | 宏渡法師唱誦
    奉請四菩薩奉請 金剛眷菩薩 奉請 金剛索菩薩奉請 金剛愛菩薩 奉請 金剛語菩薩 發願文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我今發宏願 持此金剛經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流傳最廣的經文。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地突破修行中的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證道,般若為智慧一詞梵文的音譯,蜜意為無極。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在金剛經中 佛陀究竟有沒有說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
    這一章,我們來了解實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方法,佛陀在金剛經裡,究竟有沒有對須菩提長老說,有沒有跟我們說?須菩提長老,從自己的禪修墊上站起來,恭敬地跪在佛陀面前問到: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佛法:整部金剛經的核心,只有2句話,一定要牢記!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很多人都讀過金剛經,其實整部金剛經的核心,只有2句話,一定要牢記,如果你能把這兩句話悟透,整部金剛經就沒有白讀。金剛經雖然有幾千個字,但核心思想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告訴眾生一個道理,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控制自己的心就是金剛經要解決的問題。
  • 《金剛經》:福慧雙修
    在《金剛經》裡,須菩提問佛:「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回答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又答:「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鑑於大家都很想知道如何得福,本文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眾所周知,《金剛經》的「原理」是「無住生心」四個字,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要空有兩連都不著,才符合《金剛經》的「原理」,才叫學佛,否則就是不得要領。我們平常都講福慧雙修,很少聽到過只講修福不修慧的,原因在哪裡?
  • 讀不懂金剛經 牢記這一點就足夠了
    不管你只讀了幾遍,或是已經讀了幾年,如果覺得自己讀不懂金剛經,心裡不要著急。更不要認為自己佛緣淺,根器鈍,智慧薄,你只需要記住以下這一點,就足夠了。金剛經是關於如何實現正等正覺的。你只要記住這點就夠了。
  • 《金剛經》講什麼?
    話說在《金剛經》開頭,須菩提就向佛請教起問題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剛經》由此展開,到了最後佛陀用一首偈作高度概括總結,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菩薩無住相布施——漫談《金剛經》要義
    這部《金剛經》雖然是古人所譯,但讀起來卻甚感流利。它的魅力正在於:雖然一般人讀起來不太懂其意涵,卻有說不上來的舒暢感。所以漢傳佛教普遍喜歡誦讀《金剛經》,這可說是鳩摩羅什這位天才譯家,相當充份地應用著流利的漢民族語言,把這部經典翻譯得非常優雅通暢。
  • 金剛經解釋:《金剛經》全文注音版
    ,次第乞已,還至本處,fàn shí qì,shōu yī bō,xi zú yi,fū zuò ér zuò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shàn xiàn qi qing fēn dì èr善現啟請分第二
  • 金剛經9字箴言,讓你輕鬆開悟
    我們為什麼要讀金剛經,身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我們疲憊不堪,總是嘗試尋找一種可以解脫的方法,感悟人生的意義,金剛經可以指引你修心的方向,讓你生活的更輕鬆快樂,下面讓我們一起感悟一下。金剛經開篇就提出了一個人生大問題「云何降伏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