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2020-12-24 央視網

  「負擔減了,收入多了,這日子真舒坦!」拿出扶貧手冊,算起增收帳,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二十三號村村民郭玉發獲得感滿滿:現在妻子一年藥費大部分報銷了,孩子上學不交費還有補助,享受扶貧補貼,還發展了養殖業,全家收入一年一個臺階,去年掙了近5萬元。

  屋裡亮堂堂,心裡暖洋洋。河北省康保縣祈家坊村貧困戶張憲花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在山溝裡是熬日子,現在搬到縣裡的安置小區,是奔日子。」如今,張憲花在小區做保潔,丈夫管倉庫,買菜、看病不用出小區,一家人過上了小康生活。

  中國大地,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匯成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十三五」期間,全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投入更給力,措施更精準。從2015年到2019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5575萬人減少到551萬人,貧困縣數量不斷減少,貧困發生率從5.7%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我們將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這是攻堅力度不斷加大的五年。

  搬出深山村,開啟新生活,雲南省福貢縣子里甲鄉俄科羅村村民和坡益感嘆:「多虧了工作隊一次次火塘夜話,讓我打消了顧慮,現在家門口有活幹,生活踏實了。」為啃下最後的硬骨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批批背包工作隊員翻山越嶺,進村蹲點,讓一戶戶貧困群眾走出大山。「有了精準扶貧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們今年將實現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說。

  主攻深度貧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五年間,「五級書記」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一抓到底;一批批扶貧幹部進村入戶,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年均增幅超過20%,一項項超常規政策舉措解決老大難問題。2015年到2019年,我國每年減貧1100萬人以上,一舉改變了以往脫貧新標準實施後減貧人數逐年遞減的趨勢。

  ——這是脫貧質量不斷提升的五年。

  「多虧了幹部幫忙,我們夫妻倆都找到了新活幹,都成了崗位能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老樹溝村村民馬佔雲高興地說。發揮對口幫扶作用,福建省廈門市到臨夏點對點組織外出務工,動員企業投資興業、援建扶貧車間,共幫助2萬多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十三五」期間,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統計顯示,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2015年到2019年,全國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達到30.2%。

  ——這是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最大的五年。

  「現在村衛生室常用藥都有,小病不出村,自己只掏10%的錢,真是方便又省錢。」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書臺村貧困戶王保聯說。目前,巴州區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382個,全科醫生配到村,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慢病籤約服務,讓貧困群眾告別看病難、看病貴。

  「十三五」期間,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貧困群眾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有了保障。村村建起衛生室,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全部完成,960多萬貧困人口「憂居」變安居。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8%,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普遍解決。

  中國的減貧方案和減貧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和高度評價。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鑑。」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收官之年更不能鬆勁懈怠。為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年底如期脫貧,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努力克服疫情和災情影響,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越到最後關頭越要繃緊弦、加油幹,努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相關焦點

  •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全國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畫上句號  創造人類反貧困史的中國奇蹟  「負擔減了,收入多了,這日子真舒坦!」  中國大地,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匯成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十三五」期間,全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投入更給力,措施更精準。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告別絕對貧困 創造偉大奇蹟——「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歷程回眸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告別絕對貧困 創造偉大奇蹟——「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歷程回眸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  這是人類減貧奇蹟——「十三五」時期超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告別絕對貧困。
  •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開啟幸福生活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開啟幸福生活 2020-10-29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天更藍 地更綠 水更清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地處茫茫戈壁的哈密,生態環境脆弱,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我們常在這裡唱歌跳舞、散步健身。」馬佔虎說。 這個街心小公園僅是哈密市城市生態修復中的一個縮影。幾年間,哈密市快速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在城市建設中通過規劃建綠、建路擴綠等多種途徑,開展以道路綠化為骨幹,包括公園、單位、小區等在內的點、線、面全面推進的城市綠化建設。沿街很多建築拆除後都建成了休閒小公園、健身小廣場。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自2016年11月到2020年2月,全國共有200多個像衡陽這樣的城市被納入試點範圍。   「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民政部等部門積極跟進,推動養老服務快速發展,初步實現了從重視機構建設向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轉型,從補缺型、碎片化向體系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轉型,為構建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 美媒評述:中國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蹟」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3日刊發一篇報導稱,中國信守承諾消除絕對貧困,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蹟」。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有關部門周一說,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中國共產黨旨在減少社會不公平的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一項光輝點。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十三五」以來養老...
    自2016年11月到2020年2月,全國共有200多個像衡陽這樣的城市被納入試點範圍。「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民政部等部門積極跟進,推動養老服務快速發展,初步實現了從重視機構建設向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轉型,從補缺型、碎片化向體系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轉型,為構建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制度體系基本成形。
  • 「中國速度」創造了「中國奇蹟」
    原標題:「中國速度」創造了「中國奇蹟」   換上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2020-12-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民日報:不斷創造偉大奇蹟的光輝歷程
    回望歷史,我們看到的是一條中華民族從獨立到富強的復興之路,是中國人民改天換地創造人間奇蹟的輝煌之路。今天,我們行進在新時代,承載著歷史的榮光,肩負著未來的希望。   光輝的歷程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70年彈指一揮間。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100多年裡,中國頻遭侵略和蹂躪之害、飽受戰禍和動亂之苦。
  • 以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世界發展的奇蹟」;「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
  • 楊根喬:創造「兩大奇蹟」的成功密碼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可以說,這「兩大奇蹟」是我們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誌。
  • 中國創造世界性奇蹟!
    從一窮二白到舉國脫貧,從8億貧困人口到14億人走向富裕,中國創造人類歷史上又一個罕見奇蹟!中國奇蹟如何鑄就?在正確的時代,用對了正確的方法。2014年是中國的4G元年,網絡的崛起,電商的興盛,給中國脫貧完成最後一公裡,提供了更多辦法。也正是這一年,最高領導人提出要精準脫貧,2015年之後多個重要級文件提出要實施電商扶貧工程。2016年《「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進一步明確,要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
  • 中國用7年時間創造人類脫貧史上的奇蹟,令全世界矚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成為貧困人口減少最快的國家。在現行標準下,中國貧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了2019年末的551萬人,7年累計減貧9348萬人,年均減貧人數約1335.4萬人。中國的減貧實踐積累了一系列寶貴經驗。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優化升級教育資源 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金沙縣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進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金沙縣民興學校「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這是民興學校九年級一班的學生在唱歌,歌聲嘹亮又充滿朝氣,班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來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 原標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時代價值
    原標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致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慰問電中指出,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共同負有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責任。中方願同法方共同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終於,這家西媒發現了中國創造「奇蹟」的秘密,答案竟這樣簡單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在極短時間內成功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並成功實現連續30天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中國是如何做到的?終於,一家西班牙媒體發現了中國創造「奇蹟」的秘密,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 黃石這裡正在創造奇蹟
    黃石這裡正在創造奇蹟 2020-12-10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小湯山」6天建成,中國基建狂魔如何創造奇蹟?
    武漢「小湯山」6天建成,中國基建狂魔如何創造奇蹟?短短十幾個小時,不斷創造著奇蹟。累計平整全部場地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大小,內轉土方15萬立方米,足以填滿57個遊泳池,整個施工期間,項目部按照兩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