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日訊(趙芙瑤)說道時下年輕人幾大燒錢愛好,攝影、球鞋、潮玩手辦絕對榜上有名。尤其是潮玩手辦,不需要對IP故事有深刻的了解,門檻較低,適合當下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畫的年輕人。而國內首屈一指的潮玩手辦就是泡泡瑪特了。
自開發了盲盒玩法以來,泡泡瑪特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目光,2019年銷量超過60萬個。也正是得益於消費者強勁的購買力,讓泡泡瑪特擁有了更大的藍圖。
據外媒消息,泡泡瑪特擬以每股31.5-38.5港元在香港發行股票,擬發行1.357億股股票,籌集至多6.74億美元,預計將在12月11日掛牌上市。
11月22日晚間,據港交所信息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泡泡瑪特在招股書裡表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分別以2019年的零售價值(市場份額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長計,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潮玩市場其實並不冷清,那麼泡泡瑪特是怎麼樣在短短幾年內從中脫穎而出,衝刺「盲盒第一股」的呢?
泡泡瑪特的成功「秘訣」:獨家IP 獵奇心理
十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王寧在北京中關村歐美匯開了一家名叫泡泡瑪特(POP MART)的潮品雜貨店。雜貨店類似於「十元店」的銷售模式,起初一直在虧損,十分艱難。直到泡泡瑪特拿到第一筆200萬的天使投資後才有所好轉。
之後的泡泡瑪特又經歷了幾輪融資,並在2016年,推出了Molly星座盲盒系列。正是這一舉動,讓泡泡瑪特迅速變身為潮流玩具的頭部公司。以盲盒形式銷售潮流玩具的營銷方式大獲成功,因為消費者購買時無法提前知道盒子裡的具體款式,這種不確定性和神秘感滿足了用戶的獵奇心理,大大提升了用戶的驚喜感。另外,每一系列盲盒還有隱藏款,用戶只有不斷購買,才能提升抽中隱藏款的機率,這大大增加了購買吸引力。
獨特的營銷方式是一方面,多元化的IP也是泡泡瑪特備受歡迎的原因。招股書中顯示,泡泡瑪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為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主要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獨家IP則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根據招股書的信息顯示,泡泡瑪特獨家IP佔總營收的比例最大。在2017年至2019年的佔比分別為3.1%、20.6%和35.4%;泡泡瑪特自有IP Molly、Dimoo、BOBO&COCO等在過去三年的收入佔比則分別為25.9%、41.9%和37.2%。
招股書中還顯示,2016年,泡泡瑪特的營收8811.85萬元,對應淨利潤為-2889.05萬元。而2017年至2019三年實現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淨利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4.511億元,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截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線下零售店已經達到114家,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零售店貢獻的收益分別為1.01億、2.483億、7.397億元。2011年至今,泡泡瑪特累計獲得9輪融資,一直被投資者所看好。
然而事實上在2017年,泡泡瑪特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4月終止了其在新三板的股票掛牌。此次泡泡瑪特赴港二次上市,讓業界對泡泡瑪特未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倍感期待。
質量疑雲與爭議並存 IP發展存在短板
但是,風頭正勁的泡泡瑪特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招股書中也提到了有關IP方面的風險因素。首先,因為基於Molly形象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銷售額,分別佔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於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產生總收益的約89.4%、62.9%、32.9%、44.5%及16.3%。因此,泡泡瑪特對於Molly的依賴程度很大。泡泡瑪特無法保證Molly未來的市場表現,也無法保證可以持續製造出長久受市場歡迎的IP。
另外,泡泡瑪特在與知名IP進行聯名時,需要支付一定的授權費,泡泡瑪特表示,倘若其獲授權的IP的市場吸引力低於預期,或使用該IP的產品的銷售額不足以滿足最低保證 特許權使用費,最終可能無法實現授權IP的盈利。
雖然泡泡瑪特曾揚言希望做中國的迪士尼,但是目前來看,和迪士尼相比,泡泡瑪特的IP還比較單薄。因為泡泡瑪特的獨家IP並沒有推出動畫片、動漫、電影等等系列產品,如何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是泡泡瑪特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泡泡瑪特業績狂飆的同時,其生產製造仍由第三方代工,由此帶來產品質量把控的「掣肘」。招股書中也明確表示,目前泡泡瑪特是靠第三方代工廠加工,這會給泡泡瑪特的業務帶來風險,未能控制產品質量可能會對泡泡瑪特造成不利影響。若有主要製造商或工廠與泡泡瑪特解除合作,對其業務、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業績會產生負面影響。
公開信息顯示,去年7月,泡泡瑪特的確被消費者質疑存在質量問題。有一名泡泡瑪特的愛好者表示自己收藏的手辦有刺鼻味道,遂對裝產品的盒子和空盒分別進行甲醛檢測,結果發現裝了娃娃的盒子顯示甲醛超標0.1,最高4倍。
對此,泡泡瑪特官方微博發表了聲明稱,為了讓消費者放心,已經聘請專業機構對手辦進行甲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符合相關標準,並貼出了甲醛檢測報告。
但是,仍有消費者提出質疑,懷疑泡泡瑪特送檢的樣品與實際售賣的手辦存在差異。也有許多消費者選擇相信,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除了甲醛問題,泡泡瑪特也因商品瑕疵等質量問題,成為黑貓投訴平臺上的常客。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年暢銷400萬個的Molly娃娃的設計師Kenny wong和畢奇及FLUFFY HOUSE設計師在國外社交帳號上發布疑似港獨言論,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聲討抵制。
隨後泡泡瑪特發表聲明聲稱中國只有一個,並下架了FLUFFY HOUSE的所有商品。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還曾陷入過「抄襲疑雲」。今年2月,有網友曝出,泡泡瑪特的AYLA動物系列盲盒疑似抄襲了知名娃社「DollChatueau」中文簡稱:娃娃城堡2017年發布的席桑和翠絲特等娃娃。
隨後DollChatueau在微博發表了聲明,聲稱和泡泡瑪特並無進行聯名合作。
受到疑似抄襲的質疑後,泡泡瑪特公司拒不承認抄襲情況,對消費者的退款要求一一回絕,Dollchateau對此曾對泡泡瑪特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要求泡泡瑪特將消費者購買侵權產品的費用退還給消費者,如不退還相應的款項則要求泡泡瑪特將所得款項如數捐給受災群眾,但泡泡瑪特對此並未作出相應回應。
「玩具盒子」還是「韭菜盒子」? 盲盒經濟能走多遠
除了甲醛風波、抄襲風波、港獨風波之外,泡泡瑪特還經常被質疑「割韭菜」,網絡上有關盲盒的爭議話題比比皆是。
為抽隱藏款花費數萬元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盲盒的飢餓營銷模式受到了多方質疑。另外在二手市場上,隱藏款的盲盒身價已經翻了數十倍。甚至有分析師認為,盲盒與賭博類似,都會增加人的貪慾。
那麼備受爭議的泡泡瑪特此次赴港IPO,是否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呢?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王鵬分析道,泡泡瑪特的定位是要做中國迪士尼。它整體的打法和迪士尼有類似性,但是還不完全一樣,迪士尼更早是依靠自己的IP,包括到現在有遊樂園,綜合餐飲商業服務,包括現在有影視方面的嘗試,內容非常豐富。
王鵬表示,這並不妨礙中國本土IP的上市潮,泡泡瑪特的成功是非常值得進行思考和反思的。泡泡瑪特最早是純做平臺,做多品類經營,後來發現盲盒品類,已經達到自身特定性質的IP是有盈利空間的,因此大力籤約相關IP進行品牌化營銷,凸顯自身特色,同時也適應現在消費升級的趨勢。
王鵬還分析道,目前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大量青年群體把追求這種不確定性,抽盲盒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態度。泡泡瑪特從營收來說,存在著更好的上升空間。但從上市角度出友泡泡瑪特目前的難點或者說風險在於,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擴張能力兩者之間能否保持平衡。換句話說,盈利的錢一方面投入了生產,IP以及研發等方面,另外一方面,還涉及到市場的擴張,那麼市場擴張的天花板到底在哪,中間的盈利有沒有提升點,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另一個維度還是在於企業的成長性和原創性,現在市場中存在大量的模仿因素,也有類似的相關企業做轉型,總體來說,泡泡瑪特目前企業的護城河並不深,在競爭者增多的情況下如何去應對,都是後續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