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赴港IPO:依賴單一產品 涉嫌抄襲 「盲盒」能走多遠?

2020-12-14 GPLP

作者:九月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6月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泡泡瑪特建立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 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

單一產品依賴性強

知道「盲盒圈」的人,肯定第一印象便是號稱潮玩一姐的「Molly」系列。很多人入坑「盲盒」的第一件玩具就是那個有著湖綠色眼睛的傲嬌小女孩「Molly」。據悉,社交平臺上曬Molly的人比曬AJ的還要多,一年曾賣出400萬個。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研發的潮流玩具產品銷售額分別佔當年總收益的26.3%、42.6%及27.4%,Molly對泡泡瑪特的銷售至關重要。而泡泡瑪特的自有IP Dimoo、BOBO&COCO、Yuki在2019年營收佔比分比為僅為5.9%、1.5%和1.4%。

這意味著,一旦Molly形象受損或喪失吸引力,泡泡瑪特若不能及時開發或物色替代品IP,銷售表現勢必大受影響。

除了Molly產品外,泡泡瑪特還運營了一系列其他IP資源。據招股書顯示,截止到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共運營了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

然而,泡泡瑪特的部分產品是根據IP授權協議開發,授權期限通常為1-4年,部分不會自動續期。因此,若IP授權終止,未經授權方批准,泡泡瑪特將不再有權出售這些產品。

租賃物業存瑕疵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的985項租賃物業中的633項物業出租人並無提供有效的產權證、作商業用途的有效業權證或相關的授權文件證明彼等有權租賃物業。

泡泡瑪特對此稱,公司受影響的租賃物業將會進行搬遷,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替代物業,或者公司和出租人未持有有效產權證的物業的租賃情況遭到第三方質疑而面臨任何重大責任,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所有租賃協議須於相關土地及房地產管理局進行登記。然而,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有關泡泡瑪特971項租賃物業的租賃協議並無於中國相關土地及房地產管理局登記及備案,泡泡瑪特對此稱,因為相關出租人未能向公司提供必要文件以在地方政府機構登記該等租約。相關中國機構可能會就每項有關租賃協議處以人民幣1,000元至人民幣10,000元的罰款。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泡泡瑪特還曾一度陷入抄襲風波。2月8日,泡泡瑪特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面市。但有消費者稱,該系列盲盒疑似抄襲知名娃社「DollChatueau」娃娃城堡產品。2月18日,泡泡瑪特發布致歉聲明,並決定即刻在全渠道下架AYLA動物時裝系列,並對已出售的產品進行退款和召回。

相關焦點

  • 抄襲?港獨?甲醛?備受爭議的泡泡瑪特尋求赴港上市
    此次泡泡瑪特赴港二次上市,讓業界對泡泡瑪特未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倍感期待。 質量疑雲與爭議並存 IP發展存在短板但是,風頭正勁的泡泡瑪特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招股書中也提到了有關IP方面的風險因素。首先,因為基於Molly形象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銷售額,分別佔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於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所產生總收益的約89.4%、62.9%、32.9%、44.5%及16.3%。因此,泡泡瑪特對於Molly的依賴程度很大。泡泡瑪特無法保證Molly未來的市場表現,也無法保證可以持續製造出長久受市場歡迎的IP。
  • 泡泡瑪特將赴港上市依賴單一IP風險大
    記者注意到,此次赴港上市,是泡泡瑪特二度進軍資本市場。2017年初,泡泡瑪特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根據當時披露的一些數據,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還並未顯現。2016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8811.85萬元,對應淨利潤為-2889.05萬元。2015年,其亦處於虧損中。2019年4月,泡泡瑪特於新三板摘牌。
  • 泡泡瑪特將赴港上市 依賴單一IP風險大
    記者注意到,此次赴港上市,是泡泡瑪特二度進軍資本市場。2017年初,泡泡瑪特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根據當時披露的一些數據,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還並未顯現。2016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8811.85萬元,對應淨利潤為-2889.05萬元。2015年,其亦處於虧損中。2019年4月,泡泡瑪特於新三板摘牌。
  • 泡泡瑪特赴港IPO!一個盲盒生意,憑什麼這麼火?
    摘要:IP可持續嗎(歡迎關注槓桿遊戲)撰文|張銀銀上周,有幾家公司接連赴港上市,槓桿遊戲注意到了泡泡瑪特。沒想到,一個盲盒的生意,也可以火到這個程度。6月1日,潮流玩具企業泡泡瑪特(POP MART)出即將赴港上市的消息。或許你不知道,這是泡泡瑪特第二次上市。2017年它曾登陸新三板,又於2019年4月退市。在這3年中,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泡泡瑪特2010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做文創雜貨店,銷售產品涵蓋了大眾玩具、家居、數碼、零食檔雜貨等。
  • 泡泡瑪特欲赴港上市靠盲盒淨利暴增……能挺多久似乎也是個「盲盒」
    然而,雖有三年暴增近300倍的淨利潤,但由於十分依賴爆款IP和盲盒玩法,泡泡瑪特未來還能賺多久,在不少人眼中似乎依然是個「盲盒」……1泡泡瑪特欲赴港上市淨利潤三年暴漲近300倍形勢仿佛一片大好,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也曾放出豪言,希望泡泡瑪特五年後能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擁有大量的有價值的超級IP,去孵化以及挖掘出更多國際化IP並將其商業化。然而,一切真能如預想那麼順利嗎?
  • 網紅「盲盒」赴港IPO,此前曾因產品涉嫌抄襲致歉
    【環球網綜合報導】6月1日晚間,國內知名潮流品牌玩具商、「盲盒」巨頭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POP MART)(以下簡稱「泡泡瑪特」)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擬在港股主板市場IPO。從2019年營收來看,泡泡瑪特基於自有IP 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產品佔總營收的27.4%;自有IP DIMOO、BOBO&COCO、Yuki的相關產品佔5.9%、1.5%和1.4%;獨家IP PUCKY、TheMonsters、SATYR RORY的相關產品佔總營收的18.7%、6.4%和3.7%。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超乎想像。這家盲盒企業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在淨利潤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在本次赴港上市前,泡泡瑪特已獲多輪融資。
  • 靠賣娃娃一年掘金17億,泡泡瑪特赴港IPO,盲盒熱潮能持續多久?
    繼「炒鞋」之後,「炒盲盒」也成為時下一個新的潮流,自去年開始,人們對盲盒的瘋狂熱衷開始刷屏網絡,盲盒甚至成為了現象級產品。在盲盒品牌之中,泡泡瑪特無疑是國內最火熱的盲盒品牌,其最暢銷的盲盒Molly原價59元,但在二手平臺上已經賣到了2000多元,溢價高達數十倍。
  • 赴港IPO,對標迪士尼,泡泡瑪特砸錢緩解IP抄襲尷尬
    創立十年,從拿過八輪融資、登陸新三板,再到如今赴港上市,泡泡瑪特早已拿錢拿到「手軟」。6月1日晚間,「不差錢」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發力IP研發等方面。與迪士尼一樣依靠IP生存,不過,揚言對標「迪士尼」的泡泡瑪特曾遭遇IP侵權尷尬。此外,產品質量等問題也屢屢發生。
  • 泡泡瑪特IPO「盲盒」,割誰的韭菜
    2016年,泡泡瑪特嗅到盲盒商機,聯手設計師王信明成熱門IP「Molly」大陸地區獨家授權經銷商和生產廠商,隨即推出首個自主潮流玩具產品系列「Molly星座」盲盒,並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開出首家IP門店。
  • 盲盒王被傳IPO 泡泡瑪特要做中國迪士尼
    來源:時代周報潮流百貨零售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被傳即將赴港上市。據國內媒體報導,5月12日,知情人士消息稱,泡泡瑪特計劃今年赴港IPO,融資規模約為2億至3億美元。中信裡昂證券和摩根史坦利已受聘負責IPO事宜,目標是最早在5月底提交申請。
  •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抄襲被召回,有人藉機炒作漲價20倍?
    泡泡瑪特盲盒涉嫌虛假宣傳遭群體投訴近日,因為產品涉嫌抄襲泡泡瑪特再次遭遇消費者集體投訴近日,微博上有不少投訴稱泡泡瑪特Ayla(艾拉)動物時裝系列涉嫌抄襲,引發消費者集體維權。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已於2月18日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並表示將全系列產品下架、召回。泡泡瑪特Ayla系列涉嫌抄襲,網友堅持維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泡泡瑪特官方公布2月8日20:00發售Ayla動物時裝系列。
  • 泡泡瑪特赴港IPO:中國「迪士尼」,還是曇花一現?
    買到喜歡款式的消費者會考慮下一次購買,而沒有買到心儀款式的消費者則大多都想再買一次,爭取一個「翻盤」的機會,這也就促成了泡泡瑪特復購率達58%的成績。 收集的滿足感也是另一個刺激消費的心裡。泡泡瑪特大力發展盲盒產品IP,按系列發售。為了完成收集,除了繼續購買盲盒以外,拆盒後的盲盒開始在二手市場流通。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涉嫌抄襲」的泡泡瑪特又被網友爆了!
    盲盒,只有打開的那一刻才知道裡面是什麼。靠著這種致命的吸引力,俘獲了一大波盲盒玩家,在盲盒圈裡有一句話「一如盲盒深似海,一盒一盒不停買」。雖然它的定價是59左右,但是它卻能讓年輕人為其花掉半個月工資。說到盲盒,就不得不提到盲盒的頭部網紅品牌——泡泡瑪特,憑藉著旗下超火盲盒Molly系列,成功被一眾盲盒玩家「買上市」了。但這幾天,泡泡瑪特卻陷入了「涉嫌抄襲」的風暴中,微博話題#泡泡瑪特艾拉兔抄襲#引起網友熱議,在消費保平臺也收到不少關於泡泡瑪特的「涉嫌抄襲」的相關投訴。
  •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暴利背後合規性存疑,盲盒熱度衰退前景難料
    發現「盲盒商機」後,泡泡瑪特於2016年與香港設計師王信明籤署了「Molly」獨家授權協議,並圍繞著Molly這一IP推出系列產品,疊加盲盒玩法,加速了商業化操作。Molly盲盒的火爆不僅讓泡泡瑪特名聲大噪,更是開啟了爆款IP的網紅之路。之後,泡泡瑪特陸續推出了POCKY、Dimoo、TheMonsters等大熱IP產品,實現自身業績的巨大飛躍。
  • 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正式赴港IPO
    「人生就像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抽到什麼。」大多數人見識過搶購限量包、球鞋、銀行紀念幣.....但萬萬沒想到,買玩具也能讓人上癮般的投入。2019年爆紅的「拆盲盒」,讓小眾的潮流玩具成功破圈。甚至一個號稱「潘神聖誕隱藏款」的原價59元的盲盒,經黃牛轉手就能翻39倍,炒到2350元。這款盲盒的生產商正是潮流百貨零售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紅周刊》記者採訪多位泡泡瑪特的買家後發現,泡泡瑪特存在高價炒作、黃牛橫行、產品有瑕疵等諸多問題,對此「娃友」們紛紛抱怨「心累了」,而持續消耗消費者「情懷」的泡泡瑪特又能走多遠呢?上癮事實上,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對拆盲盒上癮。
  •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盲盒」還能火多久
    12月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發布IPO正式公告,擬於12月11日掛牌上市。  時光倒回到2010年,泡泡瑪特公司成立。早年間,該公司主要從事百貨零售業務,不過,受產品定位影響,公司的業績並不理想。  轉折發生在2016年,公司決定轉型潮流玩具零售商,開啟「IP+盲盒」的運營模式。
  • 泡泡瑪特新品涉嫌抄襲,盲盒生意最怕遇上信任危機
    而由於盲盒的特殊性,天貓旗艦店售出的產品或許可以由電商平臺介入退款退貨事宜,但泡泡瑪特官方表示泡泡抽盒機已售的盲盒是無法退款的。迅速崛起的盲盒產業,繁盛之下也出現了種種問題。沒有IP故事支撐的潮玩生意,最大的價值來自於其藝術設計。一旦因為抄襲做成信任危機,無疑是對盲盒價值最大的傷害。
  • 產品存瑕疵又陷抄襲質疑,拿了融資的泡泡瑪特用什麼講故事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626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剛剛完成第八輪融資,又被曝出或赴港上市的盲盒品牌泡泡瑪特當下可謂是風光無限。然而,正當泡泡瑪特在資本市場裡春風得意之時,旗下產品頻被曝出的質量問題,以及相對滯後的售後服務,不斷引發消費者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