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十年,從拿過八輪融資、登陸新三板,再到如今赴港上市,泡泡瑪特早已拿錢拿到「手軟」。6月1日晚間,「不差錢」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發力IP研發等方面。與迪士尼一樣依靠IP生存,不過,揚言對標「迪士尼」的泡泡瑪特曾遭遇IP侵權尷尬。此外,產品質量等問題也屢屢發生。道歉、發聲明、嚴肅處理……儘管泡泡瑪特一再解釋,但想要真正解決上述問題,泡泡瑪特還需投入更多資金加強創新研發能力。
再登資本市場
好風憑藉力,中國最大潮流玩具企業泡泡瑪借盲盒之熱再登資本市場。6月1日晚間,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於2017-2019年的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為225.4%和227.2%,三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6.3%。淨利潤方面,2017-2019年分別取得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幅高達6119%和353%。
在渠道上,2019年12月,泡泡瑪特在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設114家線下直營零售店,在57個城市開設825個創新機器人商店。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者從為了生存而購物的需求中解放出來,潮玩盲盒逐漸發展成為了愛好、興趣而購物。而盲盒的構造給消費者創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而這種新奇性的消費模式推動了整個盲盒市場的發展,泡泡瑪特也正是藉助這種市場機遇備受資本追捧。
回溯過往,泡泡瑪特似乎一直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3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摘牌退市,當時市值為20億元。針對在新三板退市,泡泡瑪特表示,退市乃是根據公司的業務發展計劃做出的商業及戰略決策。
北京商報記者從天眼查獲悉,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迄今為止已經完成八輪融資。從2011年1月,泡泡瑪特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到今年4月29日,泡泡瑪特獲得超1億美元的戰略融資,泡泡瑪特幾乎每年都能拿到新的融資。
快消行業新零售專家鮑躍忠分析稱,無論是線上布局還是線下布局,泡泡瑪特近幾年都在快速收割市場份額,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發展速度,被資本市場持續看好,而隨著泡泡瑪特的不斷擴張發展,對於資金的需求也在加劇,所以需要更大的融資平臺。
不過,賴陽則認為:「隨著資本融通,通過大量燒錢推出的產品消費者未必感興趣,高速擴張之下,其業績有可能會呈現增長放緩或者下滑的狀態,存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後期的發展,泡泡瑪特還需要保持前期成功的基因,保持創新。」
中國「迪士尼」?
2020年恰好是泡泡瑪特成立十周年。十年發展中,泡泡瑪特並沒有將令其聲名鵲起的盲盒營銷方式視為核心競爭力,而是將自己定位為IP的挖掘者、孵化者和經營者。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公開表示,泡泡瑪特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五年後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大量的有價值的超級IP,去孵化以及挖掘出更多國際化IP並將其商業化。
眾所周知,泡泡瑪特對標的迪士尼是一個名副其實IP商業帝國。迪士尼在全球擁有3000多家授權商,每年生產超過10萬種迪士尼卡通形象產品。在全球票房TOP10電影中,迪士尼佔了7個;全球最賺錢的TOP10IP中,迪士尼佔了5個;全球遊客量TOP10主題公園,迪士尼一家就佔了8個。而迪士尼近年推出的《冰雪奇緣》,其 「公主裙」在全美賣出300萬條,獲得了約4億美元的收入。
相比之下,泡泡瑪特成為IP王國之路才剛剛開啟。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目前,泡泡瑪特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已有4個IP產生的累計收入分別超過1億元。
2015年,泡泡瑪特開始轉型引入盲盒玩法,嘗試IP運營。一年後,泡泡瑪特獲取了Molly獨家IP版權,通過3D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運作,開始從傳統零售門店轉型為一個做IP綜合運營的企業。
隨著Molly形象迅速走紅,泡泡瑪特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而依靠獨家IP Molly發家後,泡泡瑪特又陸續打造了Dimoo,Labubu,PUCKY、BOBO&COCO等IP,並和迪士尼、環球等企業建立合作。
在產品不斷迭代更新下,2019年,泡泡瑪特迎來爆發,風頭超過了樂高、Line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
在鮑躍忠看來,雖然泡泡瑪特發展風頭不容小覷,且籤約了眾多設計師,但想要長久的立足,持續的創新能力是關鍵。如果後續的產品的創新、迭代以及銷售模式的創新沒有跟上,那消費者也會大量流失。
除了IP數量難以與迪士尼匹敵,對於泡泡瑪特而言,最具挑戰的是打造培育出有持續生命力的經典形象。業內人士稱,目前泡泡瑪特IP形象背後沒有一個足夠支撐產品長久走下去的故事內容,因此無法延伸出更多的周邊產品,這就顯得泡泡瑪特的IP打造過於單一化,在收藏價值上略有欠缺。
泡泡瑪特也意識到了上述問題,並嘗試賦予IP更多故事內容。2017年,泡泡瑪特成立奇葩互娛遊戲研發工作室,對Molly IP的內容嘗試開發。推出了第一款以Molly為主題設計的收集養成類手遊《Molly夢想家園》,但之後再無動靜。
產品、IP授權迎考
「作為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IP是我們業務的核心。」泡泡瑪特在招股說明書中稱,為了推廣IP,泡泡瑪特廣告及市場推廣開支連年攀升,2017-2019年分別投入260萬元、1070萬元及4680萬元。
雖然投入大量推廣費用,但在目前泡泡瑪特的IP庫中,成熟IP並不多。以頭部IP Molly為例,2017-2019年,Molly營收分別為4101.9萬元、2.14億元、4.56億元,佔比分別為25.9%、41.6%和27.1%。相比之下,自有IP Dimoo、BOBO&COCO、Yuki在2019年營收佔比分比為5.9%、1.5%和1.4%。
即便Molly已是泡泡瑪特的代表作,但泡泡瑪特在招股說明書中仍表示:「我們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及市場接受程度可以保持在其現有水平。」
在獨家IP中,PUCKY在2018-2019年分別實現營收7507.5萬元、3.15億元,佔比為14.6%和18.7%。而The Monsters、SATYR RORY等獨家IP在2019年佔比分別為6.4%、3.7%。
由於過於依賴IP,泡泡瑪特在此次招股說明書中,將「進一步提升藝術家發掘及IP創作和運營能力」列在首位。
除了成熟IP數量較少,泡泡瑪特還曾一度陷入抄襲風波。2月8日,泡泡瑪特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面市。但有消費者稱,該系列盲盒疑似抄襲知名娃社「DollChatueau」娃娃城堡產品。2月18日,泡泡瑪特發布致歉聲明,並決定即刻在全渠道下架AYLA動物時裝系列,並對已出售的產品進行退款和召回。
賴陽稱,越來越多企業入局,使得市場被誇大,大眾在審美上逐漸趨同,越來越多的IP出現「撞衫、撞臉」等問題。
此外,泡泡瑪特還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截至發稿,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泡泡瑪特的投訴量就已經達到1336條。而在2019年7月,有網友稱,甲醛測量儀自測出家裡收藏的Molly玩偶甲醛含量超標,甚至有的IP娃娃甲醛含量超過安全標準6倍多。
儘管泡泡瑪特方面表示:「產品出廠前已通過國際認可的檢測機構認證,符合中國國家標準-模型產品GB/T 26701-2011的安全及質量標準。」但在賴陽看來,涉及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企業應該履行責任,進行調換。
對於如何保證產品質量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了泡泡瑪特,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予以回復。
「未來,泡泡瑪特如果想要一直保持領軍企業的發展地位,應該有自己的獨創體系,與其他同行要有一些顯著區別,此外,在產品的延伸上形成差異化。在爆款IP下延伸不同系列,針對不同消費需求形成一系列IP組群等。」賴陽建議。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白楊 張君花/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