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多地廣,各地有不同的民俗和方言,古人還會就將這些待人之道編成俗語,簡單地詮釋出一些人生哲理。比如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那麼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深層含義?老人向著誰家為何會不好?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龍的傳說也代表了中國人重視天人合一的觀點,這也不難理解為何要將老人比喻成龍,因為人進入老年,打拼了一輩子,什麼艱難困苦都經歷過了,也算得上是人中之龍。
另一方面,老人對於晚輩而言確實是值得尊重和敬仰的對象,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老人的身份一般都很尊貴,這也不難理解「老人是條龍」這句話,因為農村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從某些層面來講,老人總會給人帶來福運。
而對於下一句「向誰誰家窮」,意思就是說老人向著誰家誰家就會變窮,相信大家有聽說過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家裡的家業太大,等老人打下江山後家裡的後輩們就沒有危機感以及壓力,那麼就自然不會去奮鬥。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含著金湯匙出生,一生下來就有上千萬的資產等著繼承,不用奮鬥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再溺愛的話,家裡小孩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在無形中摧毀他,那他以後就只能等著坐吃山空,直到將所有的錢花完為止。
這個時候「向誰誰家窮」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富二代」,父輩們打拼下很大的家業,但是這些富二代們根本就不會去繼承父輩們的創業精神,反而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個時候家裡的老人的角色就很是重要,如果不嚴格要求,注重教育,反而向著家裡的孩子,讓他們成為一個不思進取的「米蟲」,那麼再大的家業總有一天家業也會敗光,可見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事物都有兩面性,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富二代家庭都向著自己的孩子,比如作為世界級富豪的比爾蓋茨,相信大家對他都不陌生,家裡真是家財萬貫,但他卻不會平白無故給他孩子一分零花錢,而是要靠自己付出來賺取零花錢,給孩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樣的富豪還有很多,比如李嘉誠和霍英東,也是同樣類型的做法,讓自己的孩子從小職員做起。所以我們會發現,這些人不僅第一代很富有,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也很有出息,家族不怕吃苦的精神一直有傳承。
總的來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暗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的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讓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顯得尤為重要。不能讓孩子光吃家裡的老本,而沒有自己的付出,財富的源泉才能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