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風味小吃,冠絕天下人傑地靈,天府之國,巴蜀文章安天下,巴蜀美食饗天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川的一道私房料理--牛腩面。
單單做這一道菜,從切牛腩起到麵條出來就需要花費四個小時之多,牛腩面是一道家常菜,麻辣味。選料牛腩是牛肚皮部分,在牛的腹部下側,周圍有筋膜。牛腩一般有肉、有筋、還帶有油花。,通常拿來燉煮。
主料:牛腩800克,鮮鮮麵條200克,豆苗菜80克調料:豆瓣醬200克,蔥段,薑片,料酒80克,糖色120克,幹辣椒10克,花椒2克,丁香1克,八角2個,草果拍碎1個,桂皮2克,香葉5克
將牛腩改刀切成大小差不多的的方肉塊,再汆水去血泡洗乾淨待用。燒煮牛腩的時候要用熱水,熱水可以使牛腩表面的蛋白質迅速凝固封住肉質的鮮味,燒牛腩的水要一次性加夠,中間不要再加水,因為熱熱的肉遇到冷水的刺激後,會馬上緊縮變硬,不容易煮開而且容易發柴。
這道菜還用到糖色,糖色一般用於紅燒或滷水的菜餚上,主要可以起到菜餚色澤美觀,也有促進食慾的功效,常見的菜有紅燒肉,東坡肉等都會用上糖色。
炒糖色,也是門功夫,溫度不宜過高,小火扁炒,鏟子則不要停止攪動,糖色從白色逐漸轉為漂亮的棕紅色,加入半鍋開水即可完成。
接著準備炒料,鍋中放適量植物油,先炒薑片蔥段出香味,然後加入一大勺豆瓣醬,再將幹辣椒,花椒,丁香,八角,草果,香葉等一起入鍋炒香,即刻將牛腩入鍋,接著將剛剛炒好的糖色倒入鍋中,繼續燒開,糖色讓整鍋食材看起來十分紅亮潤澤,再下鹽,料酒等調味,關小火煨煮。
好湯要入味,長時間的煨煮過程少不了,四個鐘頭的結果是熬出一鍋帶著濃鬱色澤,泛著些許多油花,香噴噴的湯頭。
接下來準備煮麵條的部分,滾水燒開後,開始下麵條,大概需要四分鐘的時間,期間用筷子夾麵條試試硬度,感覺麵條差不多熟了以後,便把麵條細心的撈起放入碗中。用剩餘的熱水繼續燙煮豆苗,稍微燙一下就可以撈起,把豆苗擺在麵條上,接著打一勺紅亮的牛腩湯盛入碗中,最後散上一些香萊增加風味與美觀。
牛腩的口感細嫩,帶有筋度,吃起來軟糯而不柴,麵條則煮似恰到好處,搭配紅燒湯頭,辣度與濃度都非常適口,湯鮮味濃,爽而不膩,而且糖色讓整碗牛腩面看起來色澤尤其紅亮,大冷天來上一碗紅燒牛腩面,絕對溢補暖心又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