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創新思政課課程體系,切實辦好思政類選修課

2020-12-10 荊楚網

9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彰顯了黨中央對思政課的高度重視。文章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同時強調「要完善課程體系,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這既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提出了目標和標準,又提出了創新完善思政課課程體系的重要思想。

深入領會和貫徹這一重要論斷,可結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來進行。《意見》有兩個突出的亮點,一是「構建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二是「整體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和中小學學科德育」。前者致力於解決「完善課程體系」,後者致力於「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就側重點而言,前者關係思政課自身的建設,而後者則關涉思政課之外的其他課程建設。就建設進度而言,後者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標誌,一定程度上已取得了較大進展。可見,相比較而言,前者更亟待得到落實推進。

值得欣喜的是,湖北省高校「中國系列」思政類選修課建設成效顯著,參與建設的「當代中國」「深度中國」等相關課程一經推出,便受到學生極大歡迎,逐漸從「網紅」課變為學生真心喜愛的課程。「中國系列」課程的可貴探索,被譽為思政類選修課的湖北方案。要進一步辦好思政類選修課,既要做到守正,又要做到創新。所謂「守正」,就是將思政類選修課作為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注意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的主體作用,釐清與思政必修課、與課程思政的關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缺位就是發揮思政類選修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應有作用,不越位就是作為特殊的思政課,要為鞏固思政必修課成果服務,為思政必修課「補臺」。所謂「創新」,就是要在既有探索的基礎上,以《意見》所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憲法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設定課程模塊為基礎,結合地方資源、校本資源,進一步開設系列選擇性必修課程。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春風喚不回。」創新思政課課程體系,切實辦好思政類選修課,需要廣大思政課教師集思廣益,發揮既有優勢,進一步在內容重組、流程再造上下足功夫。

稿源:荊楚網

作者:趙繼偉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報》盧克平:辦好高校思政課的著力點
    筆者認為,以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為重要遵循,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以黨的堅強領導引領思政課政治方向,為思政課建設提供根本保證。這些豐厚的文化資源,為學校辦好思政課提供了充足的文化養分。以全媒體技術運用豐富思政課講授形式,為思政課建設提供全新平臺。
  • 殷秀玲 劉書曉 張娜:堅持立德樹人 辦好思政課
    殷秀玲  劉書曉  張娜 《求是》雜誌以《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題,首次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的主要內容。我們圍繞學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紮實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發現職業院校特別是中職學校的思政課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兩高兩低」現象:學校思政課開課率高,學生的抬頭率低;學生思政課成績合格率高,思政元素的內化率低。
  • 我校領導走進課堂講授思政課
    黨委書記劉嶺以《從疫情防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為專題,講授了一堂融合宏觀敘事和微觀視角的思政課。專題內容緊緊圍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以及給醫學生帶來的啟示這三大版塊進行展開。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高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北京組織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2月2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參與觀看的用戶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及15個國家和地區,總訪問量達到10萬餘人次。
  • 堅定政治立場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
    可以說,在新時代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必須辦好思政課,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思政課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推進教育現代化不能脫離中國國情,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下面,我就幾個問題講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第一個問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重大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
  • 高校網絡思政育人項目:VR創新思政課教學研究
    為進一步落實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天津市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增強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強化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建設科學完備的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提升應用技術型大學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 守正創新 打造立德樹人新高地——福建省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綜述
    9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為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學校拓展思政理論教學寬度和深度 不斷創新課程學習體系
    新聞網訊 12月17日,山東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青島大學:把思政作業寫在祖國大地上」為題,對我校思政工作進行了專門報導。新聞報導中指出,「青島大學不斷拓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寬度和深度,成立了全國首個思政大課堂中心,建成了以社會實踐、參與比賽、培育創新項目為內容的實踐課程學習體系。」「這學期,圍繞抗擊疫情、全面小康等課題,青島大學開展「把思政作業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教學實踐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到鄉村、社區做調研、做分享,累計完成報告6000多份。」
  •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思政課學習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意見》從思政課課程教材體系、教師隊伍建設、思政課建設機制等方面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加強中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普遍實行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制度;高校校長、書記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4個課時思政課等。  課程目標  大中小學循序漸進開設思政課  《意見》提出要整體規劃思政課課程目標。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江漢大學:改革創新思政課 當好青春引路人
    教師代表以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匯聚一堂,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交流探討思政課教學心得體會,就辦好思政課、發揮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等問題獻計獻策。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戰「疫」實踐成為鮮活教材在戰「疫」中我們依靠什麼?看到什麼?學會了什麼?
  • 瀋陽師範大學打造「四有」思政課堂 理論聯繫實際 課堂連接社會
    記者關豔玲報導思政課堂是鑄魂育人的重要陣地。多年來,瀋陽師範大學一直把學校辦好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作為首要任務,打造「四有」思政課堂,不斷深化新時代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打造有質量的思政課堂,學校聚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提出教改新理念,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格局、加大精準施策力度,全面推進思政課建設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切實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 塑魂育人,讓思政課「活」起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保芝 劉冰同課異構、多元創新尋找思政課「正確打開方式」  緊扣時代,貼近現實,是思政課的特點。教師對時政資源進行了深度挖掘和重點破題,以「講好新時代的故事」為切入,通過故事形式提升學生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
  • 教育部長陳寶生:5方面推動新階段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陳寶生:「十三五」時期學校思政課格局新了、師資壯了、教學好了、資源多了、影響大了陳寶生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學校思政課格局深刻變化、事業突飛猛進、成績可圈可點的五年,格局新了、師資壯了、教學好了、資源多了、影響大了,形成了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十萬高校教師努力講好思政課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安慶師範大學專題研討思政課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思政課教學工作成效、主要不足、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進行匯報交流發言;教務處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強化課程思政制度建設、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課程思政支持保障、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建設思路作了匯報交流發言;體育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基本思路、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作了匯報交流發言;團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公共藝術教育開展的主要工作
  • 陝西師範大學「五個聚焦」 紮實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陝西師範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切實推進思政育人體系建設。聚焦黨的領導,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機制。
  • 開啟「新工科」課程思政建設新篇章
    搭橋梁、建機制、促聯動,推動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強強聯合。一是注重頂層設計。建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學習交流促進機制,推動思政課教師與多學科專業教師組成的理事會建設,統籌構建兩支隊伍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合作機制,推動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的雙向貫通、相互促進,形成協同育人的聯動效應。二是進行結對共建。
  • 立德樹人 守正創新——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軍政教導大隊思政課程...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程育人效益,充分彰顯國防教育的示範效應和影響,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積極開拓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途徑,12月16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學校軍政教導大隊營區隆重舉行,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華中師大:思政之「鹽」化於課程之「水」
    與此同時,學校立足五大學科課程門類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制定建設目標、內容,提供制度保障,比如社會科學類課程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融入專業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工程技術類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升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  在此基礎上,各學院充分利用考核「指揮棒」,根據專業特點制定課程質量評價標準,將課程建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