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東莞邊檢站民警祁程帶著自己的朋友深圳某企業的負責人,來到了她今年上半年駐村支教過的地方——廣西柳州市三江縣富祿苗族鄉歸述小學,為該小學捐贈了價值5萬元的教學辦公用品和學生學習用品。
祁程是國家移民管理局廣州邊檢總站東莞邊檢站執勤六隊民警,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專業。今年年初,她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了國家移民管理系統首批赴廣西三江縣駐村支教工作。支教期間,祁程深受當地老師和學生們的尊重和喜愛,為當地教學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支教是她曾經的一個夢想
在祁程選擇去山區支教之後,有很多人都問她同一個問題——為什麼去支教?她的回答是,支教是她曾經的一個夢想。
祁程是個非常有愛心的女孩,一直關注著貧困山區的孩子。現在,她還資助著兩個貧困兒童,一個是黑龍江的,一個是西藏山區的,主要是定期維持孩子們的生活保障問題,偶爾也會用打電話或是書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祁程曾經去實地看望過這兩個孩子。回來後,她最大的感觸就是,這種捐錢捐物的資助方式只能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而怎麼去引導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使他們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有更多的選擇,卻是非常有限。
因此,她認為,如果有機會去支教的話,也許還能做得更多。在大學畢業前夕,她還特意了解過支教工作需要的條件,無奈所學專業並非師範類,所以暫時擱置了支教的打算。
今年年初,接到國家移民管理局支教報名通知後,她便毫不猶豫提交了報名申請。「經過這幾年在警營的勵煉,我相信,自己已經足夠成熟去勝任這份支教工作,去圓我的支教夢想了。」祁程在踏上支教路上之時如是說。
這次支教任務,祁程主要擔任歸述小學三年級60多名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歸述小學坐落在深山裡,距離三江縣70多公裡,沒有公交和長途汽車,交通非常不便。進村需要先渡河,再翻越兩座大山,雨水大的時候還會發生山體滑坡。
除了交通不便外,住宿條件也很簡陋。一起去支教的民警,有的居住在漏風漏雨的木質吊腳樓,有的居住在冬冷夏熱的鐵皮簡易房,還要闖過「跳蚤關」,被各種蚊蟲和跳蚤叮咬,山裡每到颳風下雨必然會停水停電,「在這裡的支教民警,都是再苦不言苦,知難不畏難。」祁程說。
學生們從排斥英語到會寫句子
山裡的景色很優美、村民很淳樸,但是支教工作的開展卻沒有想像中順利。
剛開始,祁程信心滿滿,學生們也很配合。本以為,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可現實是,幾天後60多名學生中有30人不交作業,還有幾個學生躲在教室外面不來上課。甚至有學生跟祁程說:「老師,我學不會的,你去教別人吧!」說這句話的孩子叫滾圓金,經常帶頭逃課、不寫作業,是個讓老師們很頭疼的學生。
祁程沒有馬上批評他,而是找機會在操場上跟他閒聊,詢問他的家庭情況。得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爺爺奶奶也不在身邊,家裡只有上初中的哥哥,還有兩個弟弟,平時他還要幫家裡洗衣、燒飯,操持家務,因此,沒時間寫作業,自己也不願意學習。
了解到他的情況後,祁程經常放學送他回家,幫他一起做家務後再輔導功課。為了鼓勵他學習,祁程選他做了班級的英語課代表,課堂上的他再也不好意思調皮了。在一次單元測試後,滾圓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還偷偷塞給祁程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我會繼續努力的,一定不讓您失望!」
在教學工作中,祁程調查了解到,歸述小學由於英語教師稀缺,近兩年才開設英語課程,導致孩子們英語學習起步相對滯後,三年級的學生幾乎都是處於「零基礎」的階段。學生們都很排斥英語學習,所以,祁程這個英語老師剛開始也不怎麼受孩子們歡迎。
但是,祁程沒有氣餒,而是想方設法去調動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她利用學校的電影院,為孩子們進行多媒體教學,用動漫、圖片、音頻、PPT等較活潑的形式,讓孩子們先喜歡上英語,不牴觸英語。平時,她還會在網際網路上了解一些比較實用又有趣的英語教學APP,篩選比較符合當地學生實際的線上學習資源,並推薦給孩子們自學。
漸漸地,祁程發現,每天早上上課,有越來越多的三年級學生,圍過來追問她今天有沒有英語課、什麼時候上英語課。孩子們逐漸從排斥英語,覺得自己根本學不好英語,到會念英文字母、會背字母表、會拼讀單詞,再到現在會規範抄寫句子。祁程每一天都看到了他們的進步。
她的努力有了回報。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歸述小學三年級英語成績由原來的平均分不到45分,及格率只有20%,上升到平均分70分以上,及格率達到了80%。
祁程看到他們在學業上的進步,感覺他們就像田裡的稻苗一樣,在快速地成長起來。
願意為孩子打開一扇窗
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拓展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是祁程認為非常重要的支教任務。
來這裡支教的民警,都知道一些關於「砍樹」的故事。在一次祁程組織的手抄報活動中,一個學生畫了一個人在砍樹。祁程問他,你的畫是什麼意思呢?孩子回答:「這是我的爸爸,他在砍樹,長大以後,我也要去砍樹。」
祁程當時並沒有想太多,也許父親是孩子心中的榜樣,孩子長大了也想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
但是後來,在跟其他支教民警交流中,祁程發現,很多孩子都說自己以後想做伐木工。她這才意識到,孩子們能看到的世界太小太小了,所以,除了講授知識,祁程認為,開拓孩子們的視野也很重要。
從那以後,祁程會有意識地和孩子們討論外面的世界,告訴他們世界很大很大。後來,孩子們不再只是想成為伐木工,還有畫家、教師、警察、建築師等。祁程知道,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一個學期的支教很快結束了。通過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祁程越來越喜歡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學生們也非常捨不得她。經常有學生捧著在上學路上採的小花送給她,或者是拿著自家母雞下的蛋、菜地裡種的西瓜、香糯玉米等送給她。他們用最樸實的方式表達著感謝和喜愛,讓祁程無比暖心。
雖然短暫的支教工作在知識的傳授上是很有限的,但祁程相信,來到這裡的每一名支教民警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他們在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山外更多的選擇和希望!這一次的經歷同樣也給祁程的人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份寶貴的財富將成為祁程今後工作和生活的不竭動力。
長期以來,東莞邊檢站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做到「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和扶智相結合。自2019年定點幫扶廣西三江縣富祿苗族鄉貧困村後,先後8次派員駐村調研,結對資助當地12名貧困學生,投入20餘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協助勸返多名來莞務工輟學學生順利返校。先後選派2名優秀民警駐村支教,以紮實的措施幫助定點扶貧村提升教育水平和質量。
文字/尹金鐘 通訊員 陳蘭芳 聶子松
攝影/通訊員 陳蘭芳 聶子松 攝像/無
編輯/賈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