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論謀略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勝一籌?

2021-01-08 澤放史

對於上述問題,我覺的是司馬懿,畢竟笑到最後的是司馬懿,活的時間最長的也是司馬懿,他們兩人都是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他們之間的對決,是三國歷史中,是最吸引人的戲碼之一。

諸葛亮在歷史上,已然是智慧的象徵,他的本事,無需多言,司馬懿的知名度雖然遠不及諸葛亮,但論真本事,不見得比諸葛亮少多少,論功業,他不僅在三國,甚至在整個三國,也算得上是一號人物,

司馬懿聰明絕頂,一生中,有兩大特色:

——善於自謀:他很會保護自己,發展自己,曹操很猜忌他,但是他也能讓曹操逐漸放下心來,不殺他,曹丕喜歡他,他就讓曹丕重用他,曹爽懷疑他,他便反手把曹爽剷除掉,從此掌握大權。

——善於謀人:他很能對付敵人,排除異己,論打仗,他用兵如神,戰功赫赫,尤其是對戰孟達和公孫淵的兩場戰役,打的是乾淨利落,

而本文將集合歷史來闡述分析司馬懿為何能夠勝諸葛亮一籌的原因。

司馬懿和諸葛亮一生的宿敵

第一,司馬懿高超的裝孬戰術。

司馬懿鑑於自己剛開始和諸葛亮交戰的失敗教訓,再度面對諸葛亮的時候,他直接關起大門,高掛免戰牌,任憑諸葛亮怎麼挑釁,他楞是不回應。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數月,這期間,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了女人穿戴的服飾,藉此來羞辱司馬懿,不是七尺男兒,而是穿裙子的娘們,部下們看到了各個摩拳擦掌,要與蜀軍決一死戰,司馬懿沒有辦法只好搬出魏國皇帝的命令,這才使得部下們不再提及此事。

堅守不戰是司馬懿的意思,更是他的智慧,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找蜀國的破綻,以及諸葛亮的問題。

後續魏國皇帝派出了大臣持有符令,才平息了這場爭議。司馬懿高超的裝孬戰術,也使得司馬懿在後期面對諸葛亮的時候,鮮有敗績。

面對諸葛亮的挑釁,司馬懿裝孬堅守不出

第二,拖字訣,拖垮諸葛亮。

司馬懿和魏國皇帝唱的雙簧戲,能瞞得過部下,卻瞞不過諸葛亮,當蜀國大將姜維看到魏國的大臣來到了軍營的時候,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就己經知道司馬懿玩的花招。

《晉書·宣帝紀》: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裡而請戰邪!"

同樣的,司馬懿也在號諸葛亮的脈,幾天後,諸葛亮派使者過來,司馬懿照老規矩,客客氣氣的接待,這一次,他決口不提戰時,反而問起諸葛亮的飲食起居,使者沒有搞清楚狀況,照實回答了,說到:丞相每天早起晚睡,大小事情一手包了,連懲罰官員的事情都要親自過問,因為疲勞過度,胃口很不好,每頓都吃得很少,

《資治通鑑》:亮遣使者至懿軍,懿問其寢食及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九升。」懿告人曰:「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使者回去後,司馬懿對手下人說:諸葛亮食少事繁,恐怕活不了多久!

諸葛亮劇照

第三,將諸葛亮熬出局,避實待虛以擊之。

司馬懿最聰明的地方,就是他知道自己鬥不過諸葛亮,只能採取「避實就虛」的戰術,為什麼說是「待虛」那,而不是「擊虛」那,因為找不到諸葛亮的虛在那,有諸葛亮在,就是實,反過來說,一旦諸葛亮不在了,就是虛,說白了,司馬懿的如意算盤就是拖,他在找諸葛亮的破綻,我們都知道高手過招,就是比誰能忍,誰能熬,而司馬懿絕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司馬懿早都算準了,賭對了, 他知道蜀國一直缺乏人才,諸葛亮又是一個大包大攬的領導者,手下又沒有什麼可以託付重任的人才,他怕出錯,只好事事親自處理,這一來,對於身體的傷害太大了。

諸葛亮病倒劇照

果不其然,司馬懿堅守不戰的戰術生了效,諸葛亮屢屢求戰不能戰,弄得他心神不安,日子長了,毒火攻心,疲勞相加,諸葛亮病倒了。

諸葛亮這一病,來勢洶洶,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為了能讓北伐的蜀軍全身而退,臨死前還玩了一招死諸葛走生仲達的好戲。

《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我們乍一看,諸葛亮在他人生最後一戰中,打出了一個漂亮的助攻,最後一戰是勝利了,但是他付出了生命,他的離世,是蜀國最大的損失,蜀國也因為失去他的領導,在後三國時期,實力全線下降,被司馬懿為首的魏國軍政界吊打。

一生的宿敵,以諸葛亮去世為結束

小結:

司馬懿與諸葛亮在後三國歷史中對決中,鮮有勝算,但是卻在帳面上保持了平衡,分別用裝孬,拖字訣將諸葛亮熬出局,諸葛亮贏了最後一場戰役,卻失去了生命,而司馬懿輸了和諸葛亮最後一場戰役,最終卻贏得了後三國的主宰權,高下立判。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創作不易,請多支持,本文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斧正。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的軍事才能略勝一籌?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完勝司馬懿,畢竟死諸葛亮能走生仲達。參考《三國志》、《晉書》,論政治謀略、戰略規劃諸葛亮、司馬懿不分仲伯;論行軍布陣、前線治軍司馬懿略遜諸葛亮。一、司馬懿的謀略說起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冤家,一般認為他們開始爭鋒對決是在諸葛亮北伐後,其實在兩者出山時就開始了智力的交鋒。諸葛亮出山前,給劉備做出享有「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美譽的《隆中對》,充分顯示了諸葛亮對天下局勢的精確分析,展現了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強與司馬懿交鋒多次,誰更略勝一籌
    《三國演義》是一部大型古裝題材電視劇,講述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到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故事,劇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武將與謀士,其中最著名的謀臣就是郭嘉、法正、荀彧、諸葛亮、司馬懿等人。
  • 《三國演義》中的謀略
    博弈論從哪兒來的呢?二次大戰的時候有一個典型的戰例,美軍和日軍有一次海戰雙方面的決策,雙方都有兩種選擇,美軍要分析日軍會怎麼樣,就要想到日軍如何分析我,再往下日軍會怎麼,我怎麼分析它,對照鏡中,鏡中有鏡,這個就是博弈論。什麼叫反推呢?
  • 三國兩個著名合縱連橫案例看,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強?
    赤壁之戰前,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從共同抗曹的避害角度,與孫權實現合縱。即所謂「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從總體思路看,諸葛亮的這一計策是正確的,也符合鬼谷子的縱橫術規律。都說諸葛亮比司馬懿謀略高深。實際並非如此。在很多重大的戰役當中,司馬懿更勝一籌。這是《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述的。
  • 15年三國演義翻拍,4個司馬懿深入人心,誰的演技能折服你?
    1994年由中央電視臺製作,耗資1.7億首次拍攝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一時間風靡全國。其中,唐國強的諸葛亮,鮑國安的曹操,魏宗萬的司馬懿更是深入人心。 《三國演義》中對司馬懿的描述有一個詞特別形象:「鷹視狼顧」,鷹和狼可以想像出司馬懿的外表是有多奸詐,多令人膽寒。
  •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厲害呢?曾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大多數人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
  • 他才華勝過司馬懿,智超諸葛亮,武壓趙雲,卻被三國演義寫成菜鳥
    三國演義中很多人的形象都被無限放大了很多,其實歷史當時他們有些人真的言過其實,歷史中真有一個人才智謀略不輸諸葛亮、司馬懿;戰鬥力不輸趙雲的文武全才。此人就是曹真!字子丹,其父親叫做曹邵,是曹操手下的將領。公元228年,那時候諸葛亮第一次率兵開始北伐,當時還不是司馬懿出面阻擋諸葛亮,而是曹叡。
  •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真的沒有被司馬懿識破嗎?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羅貫中老師基於《三國志》的基礎之上創作的一個故事。雖然這段故事並不全是真實的,但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老師也比較尊重歷史,並沒有改變歷史上真正的三國時期戰役的勝敗結果。 那麼與諸葛亮同樣智慧超群的司馬懿沒有看出來這是「空城計」嗎?
  • 三國最出色的戰略家,司馬懿不進前三,諸葛亮能排第幾?
    三國時期不止有驍勇善戰的武將,還有許多謀略過人的戰略家。正是在這些戰略家的鼎力相助之下,三足鼎立的局面才會持續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結束。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戰略家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等。不過要說三國最出色的戰略家,司馬懿不進前三,諸葛亮能排第幾?
  • 三國演義裡面排名前四位的軍師,司馬懿排第二,第一毫無疑問!
    亂世出英雄,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裡賣你有非常多的能人義士,但是不得不說這四位在三國裡面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四位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的人。1. 諸葛亮 劉備曾說:我得到諸葛亮,就和魚得到水一樣。
  • 《三國演義》中是否對諸葛亮的實力誇大了?歷史諸葛亮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實力確實是誇大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到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地步,確實被神化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就一般了。不是因為《三國演義》,諸葛亮才那麼神的。是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足夠厲害,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能,徵服了百姓,百姓懷念他。
  • 訪談|朱子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才智可論高下嗎?
    司馬懿是如何由文入武的?司馬懿與諸葛亮的才智可論高下嗎?近日,《司馬懿傳》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刊行,作者朱子彥是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秦漢史學會理事。在書中,他對「狼顧相」「禪代與禪讓」等問題提出很多獨特見解,頗受讀者好評。澎湃新聞·私家歷史專訪了朱子彥教授,請他談談司馬懿及其所處的時代。以下為訪談正文。
  • 諸葛亮的空城計漏洞百出,為何司馬懿還是退軍了?司馬懿:怕死唄
    諸葛亮一生中與司馬懿多次交手,而空城計的那一次,可謂是諸葛亮距離失敗和死亡最接近的一次。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向來足智多謀,謀定而後動,往往是事情還沒有發生,諸葛亮的錦囊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當劉備死後,諸葛亮與司馬懿交鋒,所率軍隊也動輒是數十萬。
  • 三國時期,「滷城之戰」,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勝出了?
    論到打仗,不外乎是兵貴神速啊,麻痺敵人,等等。那麼,說起來打仗,就讓我們想起了兩個鼎鼎大名的人物,諸葛亮和司馬懿。很多的朋友其實都在熱烈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帶兵打仗比較厲害呢?今天我打算從兩個人當中的其中一場傳奇戰役說起,帶大家看看到底兩人對戰鹿死誰手。
  •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嗎?
    其實不必如此,《三國演義》確實有神化諸葛亮的傾向,把很多別人做過的事情轉嫁到他身上,或者給他虛構了許多出色謀略,比如空城計啊,那諸葛亮的真本事到底是怎樣的,又為什麼要神化他呢?軍事才能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三國演義》中突出呈現的正是這部分。 為什麼呢?畢竟《三國演義》是小說,受眾就是普通百姓,跟百姓講廟堂講治軍講賦稅,他們很可能不愛聽,而你講諸葛亮料事如神,算準颳風下雨,會搞伏兵設錦囊,反而更符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大家還會覺得,孔明真乃神人也!
  • 張郃被亂箭射殺,真的是司馬懿「借刀殺人」?諸葛亮中計了?
    我們大家之所以認為司馬懿的軍事能力超強,那是因為之前的那批名將都已經逐漸的凋零了,沒人去和司馬懿競爭了。而且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羅貫中先生給了司馬懿很多的篇幅,重點寫了他和諸葛亮的對抗。不過即便如此,司馬懿在和諸葛亮的對抗之中,也是常常處於下風,被諸葛亮以劣勢兵力壓著打。要知道,在曹真時期,人家可是敢於直接和諸葛亮硬剛的,而且諸葛亮還佔不了絲毫便宜。
  • 《三國演義》老奸巨猾,三國中的最後大贏家,狼顧司馬懿
    今天原創筆者要聊的是:《三國演義》老奸巨猾,三國中的最後大贏家,狼顧司馬懿!三國是一個理想飛揚的年代,許多男兒好漢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前赴後繼投入那片洪流,爭霸天下,想要在亂世中博得一份成就,在史書裡面書寫獨屬自己的詩篇,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不是盡如人意。一代梟雄曹操尚未統一天下,沒能目睹自己的魏國建立,便駕鶴西去,落得他人興嘆。
  • 三國當中號稱臥龍,鳳雛,冢虎,幼麒的4人,到底誰更勝一籌?
    無論這種道號是自稱的還是別人起的,總的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此人的謀略不同尋常,或者將來一定是非常厲害之人。事實證明,這四個人後來的發展的確很出色。由於前些年《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熱播,加上大量以三國歷史為題材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走上銀屏,還有央視節目《易中天品三國》在百家講壇的刺激,三國歷史再次成了人們熱議的焦點。對本來就已經深入廣大群眾內心的三國的反覆驗證。臥龍和鳳雛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司馬徽的那句得臥龍鳳雛其一可安天下的話,但是冢虎和幼麒很多人不知道。
  • 王者榮耀:比諸葛亮更勝一籌?幽靈刺客司馬懿
    比諸葛亮更勝一籌?幽靈刺客司馬懿,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司馬懿的一些攻略。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三國中諸葛亮跟司馬懿幾乎也是宿敵一般的存在,到了王者峽谷也是一樣的,都是作為中單法刺,自然也會經常碰面的,所以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司馬懿的一些攻略技巧。
  • 司馬懿、荀彧、郭嘉其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荀彧的謀略也具有相當的水準,官渡之戰中他堅持讓曹操選擇堅守戰略,最後等來許攸的加盟,從而實現大翻盤,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的戰略眼光天也深得曹操賞識,不過他最重要的一點是有識人之明。把人力資源工作做到了極致,魏國謀士中的大佬,比如鍾繇、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都是荀彧舉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