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滿族人也分三六九等,其中這八個姓身份最為顯赫,非官既貴

2021-01-11 品讀古史

姓氏是每個人名重要的組成部分,代表了祖先的來歷,文化的傳承。比如說常見的李姓,李姓最主要的一支是在上古的堯舜禹時期,皋陶掌管刑獄,當時這個官叫大理,所以他的後人就都以官為姓,姓理。後來改做了李,現今中國第二大姓,姓李的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7.9。

再比如第一大姓,擁有一億多人口的王姓。王姓最主要的一支是周靈王時太子姬晉直言進諫,被貶為庶人。因為本為王族,他的後代就以王為姓氏。而外國人的姓氏也是有來歷的,比如美國人的姓氏,根據姓氏甚至可以查到他的祖先來自哪國哪村,坐哪條船來北美洲的。而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只漢族人的姓氏有來歷有講究,少數民族同胞的姓氏也大有來頭。比如滿族人也有好幾百個姓氏,其中最為尊貴顯赫的,只有這八個。

當然,而今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已經共同成為了中華民族。少數民族人名繁瑣而複雜,全名甚至有好幾十個字的,書寫和記錄極為不便。所以大多數已經與漢族融合改為了更為簡潔的單字姓氏。這八個姓氏就是郎、佟、那、富、齊、索、馬、關,當然,這是已經融合化的簡稱,他們原本是什麼,是什麼意思,下面就讓我們一一說起。

其一,郎。這個郎原來是滿族赫赫有名的鈕鈷祿氏,著名的電視劇《甄嬛傳》,裡面的主角甄嬛就是姓的鈕鈷祿氏。而鈕鈷祿這個古怪的詞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詞在滿語裡是草原上的狼的意思,所以後來改為郎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而滿族人的先祖是女真人,女真人可是非常崇拜狼的,能姓這個在當時不是領袖也是以一當千的大將軍。

其二,佟。佟佳氏,佟佳本來是個地名,後來居住在這的滿族人就以此為姓氏,本來也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姓。後來清兵入關,缺糧缺錢,這佟佳氏就有佟佳·養正和佟佳·養性而兄弟大力出錢出糧,得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賞識,於是這倆兄弟就平步青雲。康熙皇帝你一定知道吧,他的生母就姓佟佳,就是佟佳·養正的孫女,這個姓氏的勢力可見一斑。

其三,那。那拉氏,可以說是滿族裡最著名的一個姓。這那拉氏按生活的地域分為烏拉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輝發那拉氏,最重要的那個那拉,也就是葉赫那拉氏,這可是慈禧太后的姓氏!那你說,這個那姓族人在滿族裡能是什麼身家地位?

其四,富。這個富原本是滿族裡的富察氏,是女真時期金朝全國第二大姓,至今也仍然是滿族第二大姓。雖然說這個姓氏沒什麼顯赫的來歷但是人家人多,在古時打仗除去戰術不就講究一個兵多將廣?他們氏族出的兵多,地位和話語權也就比其他姓氏重得多。

其五,齊。來源於齊佳氏、齊墨氏、齊達哷氏、齊克騰氏。。。總之滿族姓氏是以qi開頭髮音的,後來都隨了漢族齊這個姓。

其六,索。索綽羅氏,這個索綽羅也是個地名,氏族龐大,是最開始的八旗姓氏之一,男性為官者女性為妃者異常之多。

其七,馬。馬佳氏,這也是個以地名為姓氏的部族,原氏族起源地嘉裡庫馬佳。這世界上千人千面,氏族也不會都走一個路線,這個氏族的族人大多經商。什麼人最有錢呢?自然是商人,有錢人的快樂你真的無法想像!所以這個姓氏地位很高,大部分都是鑲黃旗或正紅旗人。

其八,關。這可是滿族第一大姓,瓜爾佳氏。前面的姓第一個字都直接就是漢姓,這個姓可不行了,因為漢姓裡沒有姓瓜的。這可咋辦呢?別說瓜沒有,爾也沒有啊!於是當時瓜爾佳氏族長就把自己這個姓快讀了幾遍,瓜爾佳瓜爾佳瓜爾佳,嘿,跟關似得!

這個氏族非常古老,幾乎在女真族歷史的開端就已經有了,歷來被稱作滿族第一大姓氏,早在清朝的《八旗滿族氏族通譜》中,這個姓氏就已經超越了那些皇帝皇后的姓氏排了第一位,可見其勢力之大。

姓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傳承,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鑲嵌在名字中的文化之根,希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姓氏,了解珍惜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文化得以繼續源遠流長。

相關焦點

  • 清朝末年,滿族人紛紛改漢姓,他們都姓什麼
    我們經常看清宮劇,大家都知道清朝歷史,知道滿族人的姓氏都有幾個字符組成,不像漢姓,只有一個字符。如滿清皇室姓氏,愛新覺羅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拉氏;乾隆的皇后姓氏,富察氏。 清朝從入關到滅亡,經歷了兩百多年,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滿族的人口是非常龐大的。
  • 清朝滅亡後,滿族人紛紛改姓,他們大多改姓什麼了?
    葉赫那拉氏就是用葉赫部落來命名,鈕祜祿氏是使用部落的圖騰(狼)作為姓氏,像寧古塔、烏蘇里這些則是以地域命名;這些姓氏不一定全部都是滿族人創造出來的,有一部分可能是女真人的古姓。這是因為《金史》中記載的女真人姓氏,三分之一都是後來的滿清姓氏。
  • 滿族八大姓曾顯赫一時,如今都改成了這些漢姓,你身邊可能就有
    公元十六世紀末,瓜爾佳氏族首領率族人歸附努爾哈赤,成為努爾哈赤創建後金政權的一支重要力量,瓜爾佳氏在清朝時期的地位相當顯赫,出國很多位開國勳貴。後來,瓜爾佳氏人因崇敬三國英雄關雲長,便大多冠以漢字姓氏「關」姓。
  • 溯源滿族人的姓氏:這些漢姓原來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
    八旗制度形成確實後,原來的哈拉穆昆組織迅速分化,被固山牛錄(八旗組織)所代替,因為清朝八旗制度中,對於人丁身份地位、官職的承襲,需要宗譜作憑證,由之,記錄家族血緣關係的譜書顯得尤其重要。從康熙朝開始,滿族人幾乎家家修譜,粗略分為兩類,一種叫譜書,編撰成冊的;一種叫譜單,譜單一般寫在白細布或高麗紙上,記載家族中本支世系或自始祖以下幾支後裔的名單,也有寫在牛皮上的,習稱譜折。
  • 滿族人的姓氏從何而來?清朝滅亡後,滿人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滿族人,因此其王朝也稱之為「滿清」。而滿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其姓氏有很多都是從滿族祖先的舊姓繼承下來的。此外,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列出的滿清三十五個姓氏中,其中金朝的舊姓就有二十七個,遼朝的舊姓有一個,元朝的舊姓有七個。
  • 關曉彤滿族姓氏瓜爾佳氏 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
    關曉彤滿族姓氏瓜爾佳氏古代封建等級森嚴,連姓氏都有貴、賤之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古代王朝第一大貴姓就是皇帝的姓氏,事實上並非如此,好比唐朝建立不久,唐太宗讓臣子們修訂《氏族志》,大家還是習慣按家族名望把「崔」姓排第一,惹得唐太宗大怒。不過到清朝,情況就發生變化了。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改了哪些姓氏?這幾個姓氏,八成是八旗子弟
    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赫舍裡氏等八大姓,是滿清最為顯赫的八個姓氏,它們的銷聲匿跡,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滿清沒有自己的語言,努爾哈赤命人創製的滿語,大多都是借鑑的蒙語,往往不被滿洲八旗接受。
  • 清朝滿族六百多姓氏中,八大貴族姓氏有哪些?
    據《皇朝通志》中的《氏族略》記載,滿族姓氏共有646個姓加譜外姓氏33個姓,可謂枝繁葉茂。然而這六百多個姓氏中,僅有八個姓氏是清朝的貴族姓氏,你知道有哪些嗎?滿清時期,佟佳氏有佟半朝之稱,地位十分顯赫,縱觀佟佳氏的勳貴名單,共有上百人在朝中為官。而且佟佳氏還走出過多位皇后貴妃,諸如清太祖努爾哈赤元妃、順治孝康章皇后、康熙孝懿仁皇后、道光孝慎成皇后、鹹豐端恪皇貴妃等,都出自佟佳氏。
  • 曾顯赫一時的滿族八大姓,後來改成了哪些漢姓?關曉彤是瓜爾佳氏
    1912年,清朝正式結束了他的統治,而自清朝滅亡後,有很多滿族人都過得不太如意,為了防止被人迫害,他們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於是,他們選擇了集體改姓。現如今他們分布於遼東區域,基本上都改成了佟姓了,當然也有部分人姓「仝」「童」,而著名影星佟大為就是滿族人。五、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是滿洲最古老的姓氏,是清朝的大姓。而這一姓氏為人熟知除了與清宮劇常出現有關,還與熱播劇《甄嬛傳》中一句「剛入宮的甄嬛已經不在了,臣妾是鈕祜祿甄嬛」有關,因為這句話,它刷遍了存在感。
  • 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所以說滿人的這種髮型在追求信仰的同時也是非常實用的,這也是滿族文化的一個特點。 而到了清朝的時候,除了滿族人民以外,其他的漢族人民也被迫留辮子,自視甚高的滿族人為何要讓漢族人也一同留辮子呢?
  • 中國有5730個姓氏,但姓這7個姓的人,祖上一定是大官
    我國的姓氏源遠流長,數量眾多,據《中國姓氏紀編》統計收錄,我國共有5730個姓氏。當然,我們經常見到的姓氏其實只有幾百個,宋朝的《百家姓》收錄了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那麼如此多的姓氏分別是怎麼來的呢?
  • 從《紅樓夢》中趙姨娘的不安分,看清朝侍妾的身份地位
    從《紅樓夢》中趙姨娘的不安分,看清朝侍妾的身份地位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塑造了很多人物,有好有壞,只有趙姨娘是個例外。趙姨娘成了曹雪芹筆下唯一一個沒有優點的小人物,尤其是她的不安分和抱怨,被親生女兒賈探春視為陰微鄙賤的見識,從而遭到探春的嫌棄和疏遠。從《紅樓夢》中趙姨娘的不安分,看清朝侍妾的身份地位。一、清朝的侍妾,身份地位低下,半奴半主。
  • 距離清朝滅亡不過一百餘年,上千萬的滿族人,那為什麼滿語就迅速...
    這一舉動,也 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滿族人竟然不會滿語? 每一個人最初接觸到的語言就是土生土長的母語,這是語言發展的一般規律,滿語也不例外。
  • 關曉彤是滿族人,那麼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漲知識!
    要談論他們的家族歷史,您應該從「關」姓氏開始,任何見過關學曾,關少曾或關曉彤的人都知道他們是滿族人。那麼滿族姓氏「關」是怎麼來的呢?關曉彤是滿族人,那麼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漲知識!關氏族的滿族人都來自一個古老的姓氏「瓜爾佳」。 瓜爾佳最初只是一個地名,而後來居住在這裡的女人命名為姓氏,後來就有了瓜爾佳氏。這個家族的祖先住在今天的遼寧地區。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基本改成了哪些漢姓?
    在清朝滅亡之後,滿清一族的「漢化」現象更為突出,為了尋求生計,為了能夠在改朝換代之後順利地活下去,他們自發的變換姓名,而這些滿清貴族的後代便以普通人的身份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並沒有古代貴族自視甚高的那種傲慢態度。 愛新覺羅氏作為滿清貴族中的第一大姓,其在所有姓氏之中的地位最高,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清朝的歷代皇帝。
  • 清末時,滿族八旗子弟紛紛改為漢姓,他們都改成姓什麼了?
    在滿族共同體形成的初級階段,它的姓氏跟漢族不同,是多音節的,如果用漢字去表達、去書寫,最初時需要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漢字才能完全表述。清朝入關後,統治者是非常自信、非常有優越感的。他們躊躇滿志,覺得既然可以用武力能讓中原人屈服,為什麼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替代華夏文化呢?
  • 原來,清朝皇室的愛新覺羅姓氏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清朝是滿族政權,滿族人的姓氏習慣與漢人不同,他們往往只稱名而不加姓。像人們熟悉的被慈禧在垂簾聽政前殺害的大臣肅順,就不是姓肅名順,他姓愛新覺羅,肅順只是他的名。鎮壓戊戌變法的榮祿,也不是姓榮名祿,榮祿姓瓜爾佳,他的全名應是瓜爾佳榮祿清朝的國姓是愛新覺羅。
  • 清朝滅亡後,滿族八大姓氏都改了漢姓,你還能區分出來麼?
    瓜爾佳氏氏族是清初遼東地區人口眾多,且地位十分顯赫的一個宗族。他們的先祖早在努爾哈赤創業之初,便加入其中,很多氏族成員都是清朝的開國功臣。著名人物有被努爾哈赤封為輔政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康熙朝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清末重臣榮祿等。在清朝中後期至今,瓜爾佳氏改用的漢姓為」關「。著名人物為:香港影星關之琳,國民閨女關曉彤等。
  • 清朝皇家禁衛軍世家富察氏 為何在乾隆朝榮耀至極?
    可以追溯到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舊姓"蒲察"。以部為氏。蒲察,乃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金朝時期,為女真黑號之姓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金元時,曾冠漢字姓李。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所有稱為富察氏。當時,富察氏主要有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拉、長白山九大支系,不過最為顯赫的無疑是"沙濟富察氏"一脈。
  • 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可是,清朝恰恰趕上了封建時期走向沒落的時代,最終,在列強的堅船利炮的轟擊,以及國內不斷起義的情況下,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走向滅亡。清朝滅亡之後,包括清朝皇室在內的絕大多數滿族人走上了「更名改姓」之路,特別是在更改姓氏方面,滿族人把滿族姓氏改成了漢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