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張丹 發自北京
成立已有兩年之餘的貝殼找房(以下簡稱:貝殼)正在努力朝著創始人左暉的數位化平臺夢前進,不僅將低頻的「住」搬到線上,更是以科技賦予到各個交易環節。
「破」傳統認知與「立」新行業標準,是貝殼從誕生那一刻起所背負的使命,即使飽受不解與爭議,也沒有停下腳步。過去兩年,貝殼一直致力於看房購房的線上化遷移,努力實現房產交易數位化閉環。
而今,這個閉環在不斷夯實。5月20日,貝殼的又一新產品——線上核籤室出爐,其目前提供實名認證、人臉識別、電子籤章、OCR自動識別等技術,實現資料線上收集、流轉,在線視頻面籤,在線貸款資料的籤署等。
流程清晰明了,時間大舉精簡。據了解,買賣雙方在交易管家、銀行客戶經理、經紀人的陪同下,通過貝殼APP客戶端登錄線上核籤室,完成身份確認,在線完成銀行個人徵信授權查詢,確認貸款信息並完成銀行貸款資料的線上簽署,全流程僅需20分鐘。
作為線上貸籤業務的再精細,線上核籤室意味著二手房貸款環節的全流程線上化。
從真房源到經紀人職業化,房產交易從線下搬到線上,直戳價格迷霧推出透明交易,貝殼的變革堪稱顛覆,而在顛覆之後,貝殼又在積極探索新標準和新規則。
不斷進深的線上貸籤業務就是貝殼探索的又一次自我突破,其在透明交易的基礎上再加上一道安全保險。
效率 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效率是左暉經常提及的詞,這也是其推出貝殼的關鍵。
效率意味著時間的價值含量,進而體現著產品服務的質感。線上貸籤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效率,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以在線上完成業務辦理。
「如果能在居住這方面,能讓大家住得更好些,貝殼也算是有價值的。」這是左暉成立貝殼的內心所想,尋找價值、創造價值,似乎是那個一直催促左暉和貝殼不斷前行的鞭子。
線上貸籤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所產生的。「買個房能扒三層皮」這是很多買房者常掛在嘴邊的話,一次正常的二手房交易,在看房、選房之後,最核心卻又繁瑣的貸款環節來了,準備的資料多,涉及原件及複印件,並且需要買賣雙方共同完成,如果一方資料出現差池,基本上一天就等於白忙活。
有過房屋買賣經歷的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去銀行辦理貸款前,反覆檢查各種資料和證件,以及複印件,生怕少一樣,好不容易排上的號就要作廢。下一次時間,又要跟賣房者再約,而多數情況所買房屋離現住地較遠,買房者只能犧牲自己的時間來配合。
如此情況下,能夠打破空間阻礙、不受時間約束的貸款審批效率法呼之欲出,而貝殼正是看到消費者的這種需求,用兩個月的時間,經過13個試點城市的測試與反饋,將線上核籤室產品推向市場。
線上貸籤解決的兩大痛點,也是其兩大特色優勢:不用跑、不用請假,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貝殼線上貸籤的操作流程是:各方協調一個合適的時間,進入貝殼線上核籤室操作界面,交易管家開場介紹參與人員和面籤流程。買賣雙方填寫信息及確認,銀行客戶經理調取買方徵信紀錄,確認貸款信息,雙方即可完成貸款資料的電子籤約流程。
有數據統計,線下貸款面籤平均耗時達9.7天,從籤約到面籤更是耗時長達25天。而貝殼的線上貸籤,前後所需時間不過20多分鐘。值得關注的是,如果資料有遺漏,後續可以隨時補充上傳。
截至目前,貝殼線上貸籤的好評率超過97%,面籤等待時長縮短30%。
新變 技術之便淡化固有思維
一個新技術的出現,總會經歷一段排斥期,這緣於長久以來對舊規則的慣性,同時也是對新事物的擔憂。
跟錢有關的交易,我們經常習慣於線下,並且傾向於雙方能夠面對面交易,辦貸款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如今網上各種「方便辦貸」小廣告泛濫的當下,信息造假到處可見,對於房屋大額交易,消費者的警惕之心則更重。
當然,不僅僅是買賣雙方有著固式思維,銀行和房產經紀人也有這自己的舒適圈。
對經紀人而言,習慣以安全穩妥為主,面對尚未進行大規模驗證的新功能,或下意識選擇穩妥之策;而銀行人員操作多年,對線下辦理貸款流程早已熟記於心,而線上貸籤則需從新學習。
貝殼作為交易平臺,線上貸籤系統的研發,是在反覆揣摩各方心理及需求的情況下而設計的,並且在與各方合作中,不斷進行產品和技術的迭代升級,目前貝殼推出的線上貸籤系統是3.0版本。
作為貝殼的視頻貸款籤約工具,該版本在具體流程、風控識別上愈加高效和嚴苛,尤其是解決了資料傳輸的難題。「線上貸籤」會把銀行所有要求的買賣雙方證件類的資料,和銀行貸款相關的一些資料,如首付款的憑證、承諾書、申請表,都能做到系統裡,而且會結合每個城市、每個銀行的不同來進行資料匹配。
整個流程下來,貝殼線上貸籤最快20分鐘即可完成,並且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所有參與交易的各方都不必出門,通過貝殼進入貸籤視頻窗口,各方同時在線完成面籤;其次,支持所有資料上傳功能,OCR識別填充基礎信息(有遺漏,後續可隨時補充);第三,銀行客戶經理現場查詢客戶的徵信記錄,就貸款情況作出判斷;第四,自動化審批。
貝殼提供的這種便捷交易體驗,受眾規模和接受度正在逐步擴大。數據顯示,貝殼線上貸籤業務已覆蓋50個城市,與770家銀行建立合作關係;線上貸籤約累計完成30000單,佔到總交易量的60%。
「現在系統直連後,雙方系統對接了,流程實現線上可視化。客戶可以實時看到流程所在的節點,每個節點也會收到簡訊提醒業務流程,整體效率大大提高。」對於線上貸籤系統的使用感受,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產品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數字 尋找更多價值增長點
線上貸籤只是貝殼二手房交易全流程中的一個環節,針對交易流程線上化,貝殼已經覆蓋了二手房買賣的全流程,打通了看房選房、籤約、貸款到房產過戶、尾款放款等環節。
將房產交易從線上平移到線上,是貝殼這兩年來一直在做的事,以效率提升服務品質,致力於房產經紀服務領域的線上化和數位化實踐,尋找房地產行業更多的價值增長點。
在左暉看來,貝殼所做的,是時代發展洪流推波之下自然而然的事,是對房地產行業有所改變的正確的事。
2年時間,貝殼已進駐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連接經紀門店超過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
「我從來不寄希望於,貝殼在整個居住領域佔到什麼份額,我希望(貝殼)給產業的帶來一些變化。」在不久前的貝殼兩周年新居住大會上,左暉說出了他對貝殼的路線規劃。
在這規劃中,他把數據放在第一位。在左暉看來,數據是工具,是知識和技能,越來越多的房產經紀人應該被數據武裝起來。而貝殼的線上化、數位化、智能化更是離不開數據。
在今年兩會期間,左暉發表的觀點中再一次提到了數位化能力。他認為,居住服務「新基建」是產業進化的「底座」,也是眾多中小企業發展的「助推器」。貝殼找房將著力於居住服務新基建,迭代數位化能力,助力「美好居住」的實現。
他進一步解釋道,居住服務新基建正是產業數位化的實踐。居住服務新基建不只要對「房子和流程」進行數位化,也要對「人」進行數位化,從根本上提升產業效率和用戶體驗。
換而言之,數位化是產業迭代必須要走的路,漫長且艱難。而,一直以來,左暉和貝殼所做的也是難而正確的事,並且在不斷突破自我。
以線上貸籤為例。剛推出「線上核籤室」,已經在思考後續該添加什麼新功能,比如貸款預審批業務是否可以線上完成;如果徵信逾期被拒,或收入水平限制貸款額度,有沒有調整方案;後續在線繳稅、過戶、房產抵押是否可以全部線上完成等等。
而這一次次的推陳出新,以及迭代升級,正是貝殼在二手房交易領域所做的「新基建」。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