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肺腑對人體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它們在身體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大家對脾臟關注不高,很容易被人忽視,脾在身體裡主要水化運轉,以及幫助消化吸收等。
但是脾臟受如果到損傷,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威脅,還會對身體裡其他器官髒成影響,有句俗話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脾虛百病生」。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脾臟,文章最後有中醫教大家的幾招「冬季養脾法」,保護脾臟。
如果身體出現脾臟虛弱或者脾臟損傷,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第一,面部異常
健康狀態下臉部顏色一般偏淡黃色的多些,所以如果臉上出現異常的發黑,甚至是發綠,就要注意了,這種情況很大可能是脾臟虛弱導致的代謝排毒功能降低,這樣就會使毒素、垃圾在體內堆積,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膚色異常的現象。;另外,脾虛還會導致面部腫,可以在早上剛起床的時候觀察一下,早上是最嚴重的時候。
第二,舌頭異常
脾虛不只在臉上表現,還會導致舌頭發生異常,脾虛導致的病症常見的有舌頭腫大,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等等,這些病症都是由於脾虛導致的體內運轉功能減弱,體內多餘水分無法及時排出,體內堆積水分過多,從而使舌頭出現異常。
當身體出現以上說的幾種症狀,平時就應該注意了,這幾種症狀,很大可能就是在提醒你要調理脾胃了,學會幾種調理脾胃方法。
1、食用茯仁末
茯仁末是中醫中很常用的食材,就是由茯苓、薏苡仁等9種食材熬製成膏,大多數人用它來衝水喝,可以幫助身體健脾。茯仁末還可以祛除溼氣,對養脾也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對舌苔厚膩、齒痕等脾虛症狀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2、腹部按壓
腹部按壓是一種很簡單的養脾方法,平時沒事的時候多揉揉腹部,用手指或手掌按壓肚臍四個手指的地方,一次5分鐘左右就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改善脾虛症狀,讓脾臟更健康。
3、按摩穴位
在大腳趾關節處有一處往下凹陷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太白穴,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對這個穴位按摩,可以用大拇指內側對它進行按摩按壓,可以改善脾虛症狀,有利於脾胃健康。
另外平時不要做一些對脾有傷害的行為,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不要吃油膩、辛辣、寒涼、重口味等食物,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以及在寒冷的冬季做好保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