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五臟六腑有著相對應的作用,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平衡和運轉。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變好,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增強了不少,由於長期的飲食習慣和不良作息,身體各方面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每天不是四肢無力就是頭暈貧血,很多人體質虛弱經常會去中醫診所號脈,經常被得出的結論就是脾胃虛弱、溼氣重等。
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脾虛,很多時候身體出現問題都是由於脾虛所引起的,大家平時對於一些大的臟器例如肝臟、胃部、心臟、大腦等實質性器官都比較好宗師,卻往往忽視了脾胃,殊不知脾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津液、輸送營養物質、統血等作用,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會導致體內的痰溼加重、營養不良等症狀。
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第一大便不成形平時我們排便時大家總是會有意識地看一下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如果顏色金黃色、形狀也正常就說明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如果你發現大便的顏色異常、發青或者發黑,形狀不成形或者比較稀薄,通常會沾在馬桶上就要注意,可能是因為脾虛導致的,我們只有在平日裡排便順暢才可以把腸道裡的毒素和垃圾全部排清,身體才會更加的舒暢健康。
第二吃不下飯一般脾臟虛弱的人往往會沒有食慾,就算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也不想吃飯,這是因為脾臟的功能下降影響到了我們的消化功能,所以才會造成不想吃飯的現象,就算是異常飢餓的情況下,腹部也總是鼓鼓的,還很容易腹脹,如果你平時也經常沒有食慾,經常腹脹就要注意是否是因為脾胃出現了問題,如果確定病因後要及時的進行調理。
第三無緣由的體重增加脾虛的人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虛胖,對於一些食慾不好沒有胃口的人,長期的營養跟不上可能會導致體重的下降,臉色也是非常難看,面黃肌瘦,但是脾虛的人群就算是沒有食慾也會出現體重增加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脾臟功能異常影響到了消化系統,當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下降時,體內囤積的食物就會轉變為多餘的脂肪造成肥胖,所以當你出現沒有食慾體重卻直線上升時就要注意調理,儘快恢復正常。
以上3點異常都是脾虛所導致的,如果你也經常出現這種現象,建議可以通過食療進行調理,首先我們要清楚,脾虛的人群體內的溼氣比較重,所以平時要吃一些去除溼氣的食物,例如紅豆、薏米、冬瓜等,向大家推薦可以用紅豆和薏米熬粥喝,不僅可以清腸胃、去溼氣還可以去除體脂,是脾虛人士的最佳調節飲食,另外對於一些刺激脾胃、辛辣的食物儘量避免,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另外還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來增強脾的運化功能,每天鍛鍊30分鐘有利於體內痰溼的快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