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2020-12-14 兒科洪澤

人體的五臟六腑有著相對應的作用,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平衡和運轉。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變好,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增強了不少,由於長期的飲食習慣和不良作息,身體各方面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每天不是四肢無力就是頭暈貧血,很多人體質虛弱經常會去中醫診所號脈,經常被得出的結論就是脾胃虛弱、溼氣重等。

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脾虛,很多時候身體出現問題都是由於脾虛所引起的,大家平時對於一些大的臟器例如肝臟、胃部、心臟、大腦等實質性器官都比較好宗師,卻往往忽視了脾胃,殊不知脾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津液、輸送營養物質、統血等作用,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會導致體內的痰溼加重、營養不良等症狀。

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第一大便不成形平時我們排便時大家總是會有意識地看一下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如果顏色金黃色、形狀也正常就說明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如果你發現大便的顏色異常、發青或者發黑,形狀不成形或者比較稀薄,通常會沾在馬桶上就要注意,可能是因為脾虛導致的,我們只有在平日裡排便順暢才可以把腸道裡的毒素和垃圾全部排清,身體才會更加的舒暢健康。

第二吃不下飯一般脾臟虛弱的人往往會沒有食慾,就算是在飢餓的狀態下也不想吃飯,這是因為脾臟的功能下降影響到了我們的消化功能,所以才會造成不想吃飯的現象,就算是異常飢餓的情況下,腹部也總是鼓鼓的,還很容易腹脹,如果你平時也經常沒有食慾,經常腹脹就要注意是否是因為脾胃出現了問題,如果確定病因後要及時的進行調理。

第三無緣由的體重增加脾虛的人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虛胖,對於一些食慾不好沒有胃口的人,長期的營養跟不上可能會導致體重的下降,臉色也是非常難看,面黃肌瘦,但是脾虛的人群就算是沒有食慾也會出現體重增加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脾臟功能異常影響到了消化系統,當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下降時,體內囤積的食物就會轉變為多餘的脂肪造成肥胖,所以當你出現沒有食慾體重卻直線上升時就要注意調理,儘快恢復正常。

以上3點異常都是脾虛所導致的,如果你也經常出現這種現象,建議可以通過食療進行調理,首先我們要清楚,脾虛的人群體內的溼氣比較重,所以平時要吃一些去除溼氣的食物,例如紅豆、薏米、冬瓜等,向大家推薦可以用紅豆和薏米熬粥喝,不僅可以清腸胃、去溼氣還可以去除體脂,是脾虛人士的最佳調節飲食,另外對於一些刺激脾胃、辛辣的食物儘量避免,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另外還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來增強脾的運化功能,每天鍛鍊30分鐘有利於體內痰溼的快速排出。

相關焦點

  • 脾虛,人就廢了一半?什麼是脾虛,脾虛該如何調理,醫生告訴你
    其實從中醫上來講,脾才是維持人體活動的根本,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話「能吃是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需要進食食物來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而脾,則是從食物進入人體開始,直到排洩出去後整個過程的中心環節。所以我們也會常說,脾虛,人就廢了一半。接下來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脾虛,以及如何調理。什麼是脾虛?
  • 脾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說脾虛人就廢一半?早調理早好
    脾虛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長期脾虛,脾臟功能肯定也會跟著下降,導致身體不能很好地運送和吸收營養,從而變得消瘦,沒有精神,氣血虛弱,抵抗力下降。這類人還會出現雙手無力,面色晦暗等情況。脾虛會導致肥胖:脾虛的人身體的運化能力下降,代謝能力變差,體內的營養成分利用不足,就會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身體出現「水腫」型的肥胖。肥胖是百病之源,它會增加人體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還會增加身體肝臟和心臟的負擔,非常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 想減肥,得先治脾虛:改善脾虛痰溼,中醫有3個建議
    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溼的表現身體沉重睏倦乏力,嗜臥多睡或飯後睏倦欲睡;「脾氣一虛,肺氣先絕」,出現乏力、困頓都是脾虛的表現。另外按摩穴位也可以有助於治脾虛。人的肚臍下兩指有個氣海穴,用掌心在氣海穴快速摩擦,可以幫助補氣健脾。三、教你看三個部位診斷是否脾虛除了水腫型身材,還有什麼方式還能判斷自己是否脾虛呢?其實只要觀察這3個部位,你就能輕易診斷出來。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但現在我們會發現脾臟是「金字塔」般的存在,它負責食物和體液的運化,一旦脾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可能部分人認為肚子大是吃得太多堆積的脂肪,也可能是喝啤酒喝出來的「啤酒肚」,但脾虛也會導致肚子變大。和身體「變大」是一樣的道理,體內溼氣過多,排洩不出去的水分堆積在肚子上,就會顯得肚子很大。
  • 中醫坦言:脾虛的人,至少4個毛病!記住3個妙方,脾胃變強大!
    當脾胃出現虛弱現象時,不僅會給身體帶來不適的症狀,睡眠不佳、身體狀態差、食慾不佳等,還會引起一些慢性疾病。反之,若脾胃健康,身體內的氣血也會供應充足,身體健康也會有所保障。中醫坦言:脾虛的人,身體至少會出現4個毛病!
  • 沒能及時補脾的人,3種病或會緊隨其後,儘快調理
    還有另外一種人,為了控制自己的體重,而不吃不喝或者只吃很少的東西,最終減肥的效果沒有任何表現,卻導致了脾虛這種現象。我們要清楚,脾虛不僅僅是影響了脾胃的功能,如果沒有及時的調理,那麼很多的疾病就緊隨其後,不過不少人對於脾虛所引起的症狀不以為然,最終使身體健康受到損傷,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脾虛所引發的三種疾病,需要儘快調理。
  • 脾虛、體溼、體寒的區別
    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溼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艾灸公開課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進群立即學習,每晚開課0基礎也能輕鬆學會用艾灸調理身體
  • 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多種,脾虛不能隨便補
    脾虛不簡單 脾虛問題實在是非常普遍,講到「補脾」,很多人認為就像是給車加油一樣,吃點補益的食材或藥物就能好。但事實上,脾虛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和表現。
  • 脾胃虛弱的女性,身體會有3種表現,哪怕佔一個,也要檢查
    不少人認為脾虛只會影響到人的食慾,其實脾的健康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在中醫的說法中,脾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尤其是廣大女女性,一旦脾虛就會加快皮膚的衰老。脾虛對女性有哪些危害?1、脾虛能使人發胖脾虛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體重快速增加,因為脾虛水氣會在體內停滯,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分重量,這迫使身體內的毒素垃圾不能及時地排除在身體之外,從而導致身體虛胖。在女性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腰腹和小腹的發胖,就像一個"遊泳圈"。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脾虛,是指脾氣虛損造成一系列臟器功能失調的生理現象。脾是後天之本,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負責人體的運化。一旦脾虛,人體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旺,後天的根基容易受到動搖。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
  • 改善失眠,平時多喝「一物」或有助於調理脾虛,提高睡眠質量
    「睡眠是人體最好的補藥」人這一生中有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因此擁有一個充足的睡眠對身體非常有好處,還可有助於身體器官排毒與代謝,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但是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忍受失眠的痛苦,長期的失眠不僅會加重各器官的代謝負擔,還會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 5歲女娃脾虛發育遲緩,醫生怒斥:父母竟把這3種食物當寶貝餵
    同事的孩子欣欣今年5歲多了,個子小小的,還經常生病,最近的食慾也是越來越差了,5歲的年齡看起來只有3歲的身高,我這邊建議帶孩子去去個檢查,經過仔細檢查後,才知道孩子有嚴重的積食,脾胃非常虛弱,難怪會經常生病,不長個。
  • 3歲孩子喝水喝出脾虛,醫生:不要這樣喝水,易積食還傷脾胃
    "多喝水身體好",多喝說好像是我們成年人的一貫想法,所以大多數家長都會要求自家小孩常喝水,總認為多喝水是百利無一害的。但家長們是否知道,孩子合適不恰當,也會導致積食、脾虛!醫生還表示,才3歲已經開始脾虛了,再不調理可就不單單是積食那麼簡單。《內經》記載:"飲入脾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也就是喝進去的水需要脾胃的運化。但脾胃運化一杯水要比運化一碗飯難得多,所以喝多水是很容易積食脾虛的。日常生活,3個時間段喝水需謹慎1.
  • 《黃帝內經》:「脾虛百病生」,脾虛的人,注做好意5個方面
    《黃帝內經》:「脾虛百病生」,脾虛的人,注做好意5個方面。人有五臟六腑,每一個都不可或缺。但是,在傳統養生裡,卻又根據四季的變化,需要隨時調整應季養護的臟腑。比如春養肝、夏養心等等。而五臟六腑裡,「脾」又是很特殊的一個。素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
  • 5歲女童脾虛衰竭,育兒課醫生:3種吃法很無知,或摧毀孩子脾胃
    俗話講:「病從口入」,現在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了,孩子脾胃出問題的概率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脾胃問題都出在了飲食方面,特別是對於脾胃稚嫩的孩子來說,家長平時不正確的餵養習慣,會容易損傷到孩子的脾胃,脾胃出了問題,不僅會影響身體發育,還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導致孩子經常生病,脾虛不長個。
  • 脾虛「救星」已找到,不是山楂,每天常吃溼氣沒了脾胃一天天變好
    溼氣一直是現代人朗朗上口的話題,很多人覺得,夏天是溼氣泛濫的季節,熬過了夏天,溼氣會自然而然的去除,其實,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一旦身體纏上了溼氣,就很難處理下來,特別是夏季末,秋初時,溼氣的表現會更加明顯。由於生活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很多人都會存在脾胃虛弱的問題,脾虛是更容易加重體內溼氣的。
  •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3大根源
    《黃帝內經》講的「五穀為養"已經為國人選擇了谷薯類,糧食類這種最清潔的生命能源,更能使人「靈肉合一」。修身養性的太極拳,也向來是養生大家乃至長壽者的多選。「脾虛的表現和調理方法」脾氣受傷後有兩種表現, 越來越胖或者越來越瘦。
  • 這味藥是脾虛、痰溼的剋星,還能治療關節炎,脾虛溼氣重的人,別放過它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溼氣重,而確實現在由於飲食方式等的變化,很多人存在著溼氣重的問題。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與溼氣具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味除溼氣效果特別好的藥材——蒼朮。
  • 脾虛的人,吃動物脾臟真能補脾嗎?告訴你答案,別被蒙在鼓裡
    以豬血舉例,民間有吃豬血補血的說法,現在研究也證明,豬血中的鐵元素豐富,對缺鐵性貧血有預防和調理效果。再回到脾虛的人能否吃脾臟的問題上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以形補形是否適用於所有的食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有些食物以形補形是有效果的,但世上的食物數也數不清,不是每一種都能按照「以形補形」來養生。
  • 5歲女孩脾虛停止發育,兒科大夫怒斥:這3種湯竟當寶貝餵,愚昧
    沒想到孩子喝了沒長個不說,還積食了,最好搞得孩子連著發燒斷斷續續1周多了,而且小肚子鼓脹突出。小女孩今年五歲,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奶奶一看孫女個子矮小,二也是聽說最近山東有寒潮,怕孫女扛不住風寒生病,就按照老法子趕緊給娃"貼膘"。可是雖然 小女孩自己也喜歡吃肉,但是連著吃了一星期肉都吃膩了,女孩的奶奶還逼著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