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體溼、體寒的區別

2021-01-20 拔罐圈

↑↑點擊"拔罐圈"立即關注,拔出體內溼氣!


從中醫角度來說,好多脾虛的人,會致使身體肥胖、溼氣過重。那脾虛的症狀有哪些?相應體溼人群與寒體的區別在哪?下面就讓我們一條一條來了解下吧




所謂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溼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溼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艾灸公開課

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

進群立即學習,每晚開課

0基礎也能輕鬆學會用艾灸調理身體




體溼即為體內溼氣,其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溼。脾喜燥而惡溼,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溼功能正常,溼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溼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溼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溼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裡除了燥溼,還有利溼、化溼、滲溼等對付溼邪的方法 溼是最容易滲透的。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溼氣遇熱則成為溼熱,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溼,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每天早上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可判斷體內溼氣很重。中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體寒」,以中醫看,大部分叫做「虛寒」,就是體質虛且寒。中醫對於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裡、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證,虛跟寒都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虛寒。寒體質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虛就更怕冷了。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月經等,男性就會引發性功能障礙。


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症狀,要想徹底治療體寒,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並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產生的,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平日裡,可儘量用腳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血液循環流暢了,體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預防。


輕度體寒症狀:1)怕冷,手腳冰涼;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復期長;3)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4)面色暗淡,無血色;5)易疲勞,關節部位易酸痛;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症狀:1)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2)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漲;3)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4)皮膚乾燥易乾裂;5)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6)愛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中度體寒症狀。


重度體寒症狀:1)尿頻尿液不易排出;2)下半身水腫嚴重;3)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4)起床時手腳發麻;5)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6)經常感到胃脹氣。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重度體寒患者。


無論體質如何,認清事實,調理身體是首要的,如果是肥胖人群,先把脾虛調理好,身體也會跟著慢慢瘦下來。


相關焦點

  • 脾虛,人就廢了一半?什麼是脾虛,脾虛該如何調理,醫生告訴你
    所以我們也會常說,脾虛,人就廢了一半。接下來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脾虛,以及如何調理。什麼是脾虛?實際上脾虛並不是特指某種疾病,它和西醫上所說的實體器官不同,脾在中醫上是一個概念,指脾經相關的功能區域。比如說「脾氣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脾陽虛」等各種症狀,而因為脾系統包括了胃、口、唇、肉等,所以脾虛會導致大家生化之源不足,因此90%以上的腸胃疾病也都和脾虛有關係。如何調理脾虛?
  • 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多種,脾虛不能隨便補
    脾虛不簡單 脾虛問題實在是非常普遍,講到「補脾」,很多人認為就像是給車加油一樣,吃點補益的食材或藥物就能好。但事實上,脾虛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和表現。
  • 多泡澡對緩解女人體寒有功效
    很多的女人們身體比較虛,很多的*寒,體寒的女人臉色不好,容易痛經,那么女人如何緩解體寒的體質呢?中醫認為多泡澡對緩解女*寒有功效,那麼泡澡需要加些什麼呢? 女性體寒多泡熱水澡有療效 全身浴:人泡在浴缸裡,水要浸到肩頭。但是這種泡澡法容易給心臟帶來負擔,令頭部充血,泡個片刻即可。
  • 脾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說脾虛人就廢一半?早調理早好
    那麼,脾虛是什麼意思呢?在中醫理論中脾虛是指脾氣損耗過多,所造成的一系列身體臟器功能失調的生理現象。脾虛包含運化失常導致身體營養不足,體液過於分散排不出去,從則導致體溼痰多。中醫認為,脾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頭。所以,一旦脾虛,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 想減肥,得先治脾虛:改善脾虛痰溼,中醫有3個建議
    其實,這都是脾虛的表現,一個人如果好像喝水都會長胖,總是頂著一個大肚子,這並不是因為真的肥胖,而是「虛胖」。怎麼解決脾虛帶來的虛胖?怎麼健脾?這些問題,妙姐跟大家一一詳說。 一、脾虛症狀有哪些?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和吸收。
  • 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脾虛,很多時候身體出現問題都是由於脾虛所引起的,大家平時對於一些大的臟器例如肝臟、胃部、心臟、大腦等實質性器官都比較好宗師,卻往往忽視了脾胃,殊不知脾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津液、輸送營養物質、統血等作用,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會導致體內的痰溼加重、營養不良等症狀。
  • 許凱新劇將播,搭檔是著名的「體寒女演員」,難道不怕被凍著嗎?
    李一桐素來有「體寒女演員」的稱號李一桐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合作了不少的當紅男演員,例如:鄧倫、李現、羅晉等等。但是這些劇在播出後熱度都不是很高,都沒有達到一定的預期。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一桐並沒有因為和這些當紅男演員搭檔而人氣大增,換句話說不管和誰搭檔就是火不起來。
  • 脾虛百病生,脾虛都有什麼症狀,多做三事,不怕脾虛
    6、舌苔厚黃舌苔變化也是脾虛的一個典型外在表現,舌苔白厚,溼潤一般就是體內有寒,舌苔厚膩發黃一般是體內有溼熱,還有一種是赤紅無苔的表現,則說明身體的過熱傷陰了,另外脾虛的患者還有舌頭邊緣有齒痕的表現。多做三事,不怕脾虛1、多運動:長時間坐著很傷脾,脾主肌肉四肢,如果在生活中養成合理的運動習慣,不僅可以促進脾經氣血運行,還有著一定的醒脾健脾效果。但是現在天氣冷了,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出大汗,以防溼氣入侵身體傷脾。
  • 這味藥是脾虛、痰溼的剋星,還能治療關節炎,脾虛溼氣重的人,別放過它
    脾虛溼氣的剋星——蒼朮 它是菊科植物茅蒼朮或者北蒼朮的根,其中茅蒼朮,以江蘇茅山地區所產的質量最好,所以被稱之為茅蒼朮。 蒼朮,祛溼氣功效最強 蒼朮雖然既能祛溼又能健脾胃,但是其祛溼的作用相對來說是更強的,所以它比較適合溼氣較重,困阻脾胃,導致的脾虛。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脾虛,是指脾氣虛損造成一系列臟器功能失調的生理現象。脾是後天之本,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負責人體的運化。一旦脾虛,人體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旺,後天的根基容易受到動搖。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
  • 體寒的人能喝咖啡嗎?
    所以,無論體寒還是體熱的夥伴們都是可以喝咖啡的,只是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咖啡飲用方式呢,比如體寒的夥伴就儘量少喝或者不喝冰美式之類的帶冰的咖啡,體熱的夥伴們就儘量少喝熱咖啡。但是都要避免過度飲用咖啡才是。大家覺得咖啡是寒性食物還是熱性食物呀?歡迎評論區留言呀~
  • 《黃帝內經》:「脾虛百病生」,脾虛的人,注做好意5個方面
    《黃帝內經》:「脾虛百病生」,脾虛的人,注做好意5個方面。人有五臟六腑,每一個都不可或缺。但是,在傳統養生裡,卻又根據四季的變化,需要隨時調整應季養護的臟腑。比如春養肝、夏養心等等。而五臟六腑裡,「脾」又是很特殊的一個。素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
  •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3大根源
    中國人最容易「脾虛」了,即便沒有明確的疾病, 但「脾虛」仍舊是很多國人的生命狀態。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國人用心多於用身;其二,中國人有從「溫飽不足」到「小康」的巨變;其三,中國人肌肉力量相對弱。想改變這種「脾虛」的宿命,必須選擇適宜的飲食和鍛鍊。
  • 脾虛的人,吃動物脾臟真能補脾嗎?告訴你答案,別被蒙在鼓裡
    接觸一些脾虛患者時,他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就是脾虛能不能吃動物脾臟,起到補脾的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以形補形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也是食療中的一個方法。再回到脾虛的人能否吃脾臟的問題上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以形補形是否適用於所有的食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有些食物以形補形是有效果的,但世上的食物數也數不清,不是每一種都能按照「以形補形」來養生。即便一些食材,有調理之效,也要兼顧實際情況。
  • 中醫坦言:脾虛的人,至少4個毛病!記住3個妙方,脾胃變強大!
    中醫坦言:脾虛的人,身體至少會出現4個毛病!溢脂性脫髮脫髮是因為脾虛導致體內的氣血供應不足所引起的。而脾虛後又會有滯留的溼和熱,溼熱會導致出現常見得溢脂性脫髮現象。這是因為我們攝入的食物,如果脾胃虛寒,運化功能下降就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所以拉肚子是脾虛比較典型的表現。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脾虛之人,舌頭往往會變「大」,看起來肥肥的,上面還會有齒痕,不妨伸出你的舌頭,照著鏡子看一看,如果你符合,需補脾了。補脾不妨從飲食入手,脾虛和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日常經常吃一些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會刺激脾臟,加重脾臟負擔,繼而導致脾虛。
  • 4歲孩子不愛吃飯,脾虛積食嚴重,醫生檢查後怒斥:不配做父母
    看著孩子越來越沒精神,芳姐也著急,昨晚孩子有些發燒,就帶著孩子去看醫生,當孩子伸出舌頭的那一刻,醫生都驚訝了,怒斥父母不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簡直不配做父母,因為孩子脾虛積食嚴重
  • 脾虛「救星」已找到,不是山楂,每天常吃溼氣沒了脾胃一天天變好
    由於生活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很多人都會存在脾胃虛弱的問題,脾虛是更容易加重體內溼氣的。中醫上診斷脾虛是通過舌診來進行,這也是根據古書中《黃帝內經》有記述:「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平時可以通過觀察舌頭,來判斷脾胃的健康狀況。舌診中,有4大典型表現,若佔其中1種,說明脾胃在向你「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