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人,吃動物脾臟真能補脾嗎?告訴你答案,別被蒙在鼓裡

2020-12-12 肝病科郭朋

接觸一些脾虛患者時,他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就是脾虛能不能吃動物脾臟,起到補脾的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

以形補形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也是食療中的一個方法。最初源自於《黃帝內經》中的基礎理論,即取象比類。在古人看來,動物和人有著相似之處,皆是天下生靈,故而就有吃啥補啥的說法。

根據經驗來看,以形補形確實有一定的經驗基礎,這一點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其中談到「肝熱目赤,用豬肝一具」、「大便下血,用養血煮熟拌醋」、「偏正頭痛,以黃牛腦粘末」等。

以上這些都說明,以形補形是有依據的,並非是空穴來風。以豬血舉例,民間有吃豬血補血的說法,現在研究也證明,豬血中的鐵元素豐富,對缺鐵性貧血有預防和調理效果。

再回到脾虛的人能否吃脾臟的問題上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以形補形是否適用於所有的食材。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有些食物以形補形是有效果的,但世上的食物數也數不清,不是每一種都能按照「以形補形」來養生。即便一些食材,有調理之效,也要兼顧實際情況。

比方說《本草綱目》記載:「心氣疼痛,以山羊屎七枚、油頭髮一團,共燒成灰,酒送服」,就連「羊屎、油頭髮」都有著功效,可真正選擇這種方法的人調理心氣疼痛的人,顯然是在少數。

動物脾臟也是如此,關於動物脾臟,在醫書中也確實有記載,李時珍說「豬脾主治脾胃虛熱」。很多人斷章取義,就此以為吃脾臟能補脾臟,卻忽略了後面還有一段文字。「同陳橘紅、人參、生薑、蔥白,陳米煮羹食之」,後面的陳皮、生薑、陳米等,才是真正健脾的食材,豬脾功效有限。

且配合這些食材,也只是起到清虛熱的效果,不是針對所有的脾虛。脾虛分為脾陰虛和脾陽虛,兩種調理方法是不一樣的,不能盲目用動物脾臟來調理脾虛。

其實動物脾臟不僅不能用於脾虛的調理,能否食用都是個疑問。藥王孫思邈就說過:「凡六畜脾,人一生莫食之」,李時珍也說「四季不食脾」。動物脾臟既然有一定作用,為什麼又說不能吃呢?

依然要從利弊分析,動物脾臟固然有一定的作用,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而且要遠大於其好處。現代研究表明,動物脾臟承擔著免疫系統的重任,其中存在著大量淋巴細胞,並承擔動物體內的血液過濾功能。

這兩種功能使得動物脾臟中存在的毒素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像,還會有一些病原體存在於動物脾臟內。經常食用動物脾臟的結果,就是將這些毒素攝入到人體內,其危害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想來古代的醫家,也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故而才不提倡吃動物脾臟。

總之,食療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在養脾健脾上,還是要以運動為主。調理脾虛是個長期的過程,凡是堅持運動的人,脾基本不會虛。即使虛了,也能得到有效恢復。

相關焦點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但現在我們會發現脾臟是「金字塔」般的存在,它負責食物和體液的運化,一旦脾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舌頭的作用就是品嘗食物的味道,但實際上,它也能反映脾胃是否健康。脾虛之人,舌頭往往會變「大」,看起來肥肥的,上面還會有齒痕,不妨伸出你的舌頭,照著鏡子看一看,如果你符合,需補脾了。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脾虛,是指脾氣虛損造成一系列臟器功能失調的生理現象。脾是後天之本,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負責人體的運化。一旦脾虛,人體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旺,後天的根基容易受到動搖。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
  • 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多種,脾虛不能隨便補
    脾虛不簡單 脾虛問題實在是非常普遍,講到「補脾」,很多人認為就像是給車加油一樣,吃點補益的食材或藥物就能好。但事實上,脾虛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和表現。
  • 脾虛,人就廢了一半?什麼是脾虛,脾虛該如何調理,醫生告訴你
    其實從中醫上來講,脾才是維持人體活動的根本,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話「能吃是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需要進食食物來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而脾,則是從食物進入人體開始,直到排洩出去後整個過程的中心環節。所以我們也會常說,脾虛,人就廢了一半。接下來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脾虛,以及如何調理。什麼是脾虛?
  • 沒能及時補脾的人,3種病或會緊隨其後,儘快調理
    還有另外一種人,為了控制自己的體重,而不吃不喝或者只吃很少的東西,最終減肥的效果沒有任何表現,卻導致了脾虛這種現象。我們要清楚,脾虛不僅僅是影響了脾胃的功能,如果沒有及時的調理,那麼很多的疾病就緊隨其後,不過不少人對於脾虛所引起的症狀不以為然,最終使身體健康受到損傷,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脾虛所引發的三種疾病,需要儘快調理。
  • 給您支個招:脾有「恩人」,冬季學會吃,脾不虛,人或能長壽
    從中醫上來說,「脾虛易生痰」,這裡的痰並不是實質上的,大家喉嚨中的痰,而是泛指體內的溼氣,脾虛的話就會導致溼氣嚴重,那麼溼氣嚴重也就會造成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那如何避免出現必須的情況呢?脾有「恩人」,如果你在冬天學會這樣吃,那麼不僅脾不虛,還有可能會讓你更加長壽。
  • 「傷脾食物」被公開,若你經常吃,脾或會越來越虛
    很多中醫書上有脾虛的說法,如果脾臟不好,食物不能夠及時進行消化,身體也不能及時吸收營養物質,對於腸胃肝臟器官的健康也有一定影響,所謂牽一髮動全身。脾臟不好的人往往會有食慾不好,消化不良、臉色發黃等等身體症狀,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 脾虛不能隨便補,對症健脾效果好!脾怕的5件事,大家別再做了
    一旦出現「脾虛」,人體的多個系統都會出問題,其中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甚至生殖系統,以及身體的運動機能。脾虛不簡單講到「補脾」,很多人認為就像是給車加油一樣,但事實上,脾虛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和表現。
  • 脾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說脾虛人就廢一半?早調理早好
    那麼,脾在人體中到底是何種角色,有什麼功能呢?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升清化濁。它將我們吃下去的各種食物,包括水谷飯菜等,在胃消化之外,對食物進行運化,將它們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簡單地來說,脾相當於人體消化和代謝系統的發動機,為食物等的輸送提供能量。脾與胃是連在一起的,它共同運轉的結果,就是為人體提供足夠的營養。胃管消化,脾管運輸。
  • 中醫之「脾」≠西醫之「脾」,你的脾是否健康,只要看這兩個地方
    中醫認為,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習慣,都會引起脾虛,而脾虛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怎麼才能知道你的脾是否健康呢?二、脾虛看哪裡?中藥有言:「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判斷自己是否脾虛,可以通過兩個部位觀察:其一是口,其二為唇。從口看脾虛:正所謂脾開竅於口,意思是人的胃口、飲食等與脾的健康息息相關,脾氣健旺者,食慾旺盛,口味正常,吃什麼都香;反之,脾虛之人,則胃口不好,口淡乏味,且會出現口甜、口粘等情況。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脾臟通過氣運化作用,可以把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保證機體正常的功能,一旦脾胃虛弱,功能下降,就會導致人體「補給」不足而生病,所以說「脾胃一虛百病生」。因此在養生過程中健補脾胃,在治療用藥過程中保護脾胃,就顯得尤為重要。
  • 脾虛招大病,長期脾虛的人,得留心身體的3個表現,儘快調理
    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脾虛,很多時候身體出現問題都是由於脾虛所引起的,大家平時對於一些大的臟器例如肝臟、胃部、心臟、大腦等實質性器官都比較好宗師,卻往往忽視了脾胃,殊不知脾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津液、輸送營養物質、統血等作用,如果脾胃出現了問題,會導致體內的痰溼加重、營養不良等症狀。
  • 如果身體出現脾臟虛弱或者脾臟損傷,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五臟肺腑對人體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它們在身體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大家對脾臟關注不高,很容易被人忽視,脾在身體裡主要水化運轉,以及幫助消化吸收等。當身體出現以上說的幾種症狀,平時就應該注意了,這幾種症狀,很大可能就是在提醒你要調理脾胃了,學會幾種調理脾胃方法。 1、食用茯仁末茯仁末是中醫中很常用的食材,就是由茯苓、薏苡仁等9種食材熬製成膏,大多數人用它來衝水喝,可以幫助身體健脾。
  • 脾虛生百病,脾越來越虛,和什麼有關?提醒:佔一個就該健脾了
    中醫上認為「脾統血,脾主運化,脾為後天之本」。脾臟在身體中擔任的角色重大,如果脾臟處於虛弱的狀態,身體上還會出現很多的疾病。還可以說它是身體的過濾器,如果出現了什麼有毒有害的物質,都能夠將這些物質過濾出身體之外。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有些人會出現氣血虛弱問題,自己的氣血為何虛弱,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想要身體強壯,氣血充沛是前提條件,要想氣血運行通暢,提高脾胃功能至關重要。為什麼會出現「脾虛」的問題呢?根據中醫的說法,脾臟更喜歡乾燥的環境。因此,溼氣可以引起脾氣問題。
  • 想減肥,得先治脾虛:改善脾虛痰溼,中醫有3個建議
    中醫認為,引起大多數人虛胖的原因為溼,痰,水,瘀等四種,這是由於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使水的運化功能發生了障礙,痰溼瘀濁,凝聚於體內的緣故。日常生活中,喜歡暴飲暴食、口味重、以肥膩甘甜的食物為主,或是過度節食,都有可能導致脾臟功能紊亂,導致體內水溼不化,聚溼成痰,形成脾虛痰溼水腫型肥胖。
  • 脾虛百病生,脾虛都有什麼症狀,多做三事,不怕脾虛
    脾在體內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是當之無愧的「氣血生化之源」。人在出生後身體的各個臟腑都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所以脾又被稱為「後天之本」。對於攝入體內食物的消化吸脾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於身體出現的腸胃疾病大多都有脾臟的影響。
  • 為什麼中國人最容易「脾虛」?原來有這3大根源
    中醫說的「脾」,不是腹腔中那個長條的器官,不是西醫的脾臟。「中醫的脾」中醫的「脾」指的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虛」的時候,多個系統都會出問題,其中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甚至生殖系統,以及身體的運動機能。
  • 脾臟切除後,身體會發生什麼?對一個人的壽命會有影響嗎?
    脾臟和脾,不是一個概念!脾臟作為身體的內臟,扮演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也是少不了的。生活方式不對,飲食不規律,經常生氣,有疾病拖著不治療,是脾臟受損的主要原因。發展到後來,一些人就不得不切除脾臟,保全性命。
  • 脾虛之人一般都有這些「缺陷」,用這種草泡水喝,脾臟會感激你
    脾虛之人一般都有這些「缺陷」,用這種草泡水喝,脾臟會感激你我們身體內有大大小小的器官數十個,每一個器官都具有特殊的職能,比如心臟負責給血液循環提供動力,甲狀腺負責分泌甲狀腺激素,胰島負責分泌胰島素平衡血糖,但凡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身體就可能面臨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