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支個招:脾有「恩人」,冬季學會吃,脾不虛,人或能長壽

2020-12-14 消化內科支傑華

我們之所以可以正常的行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由於人體的肌肉和骨骼相互合作,體內器官也在正常運轉的緣故。在我們的身體中,脾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不管是人體的消化還是吸收他都參與到了其中,而且一旦脾臟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的內臟器官,所以人們常說「脾不虛病不找」就是這個原因。從中醫上來說,「脾虛易生痰」,這裡的痰並不是實質上的,大家喉嚨中的痰,而是泛指體內的溼氣,脾虛的話就會導致溼氣嚴重,那麼溼氣嚴重也就會造成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那如何避免出現必須的情況呢?脾有「恩人」,如果你在冬天學會這樣吃,那麼不僅脾不虛,還有可能會讓你更加長壽。

01吃山藥

很多人因為山藥處理起來很麻煩,所以不喜歡吃山藥,然而山藥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如說澱粉酶或者是多酚氧化酶,而且從中醫角度來講,山藥還可以健脾養胃。如果你經常吃一些山藥,那麼就可以出去脾胃的吸收和消化,對於人體中的情況也會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喜歡吃山藥的話,那麼你可以用山藥來煮粥,和米粥融在一起的山藥,口感上會有很大的改變。

02吃百合

其實生活中大家也會常常看到很多人用百合來泡水,他們覺得百合可以潤肺止咳。其實在中醫上,百合除了可以潤肺止咳之外,還可以健脾。所以想要脾不虛,你也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百合。百合炒西芹就是一道很不錯的菜,但是大家常常會覺得百合吃起來很苦。如果你不能接受百合的味道,可以和山藥一樣,把百合放進粥裡煮,然後放入少量的白糖來調味,如果想要脾胃好,你可以一星期煮兩次百合粥,當然你也可以用百合來泡水喝。

03吃薏米

薏米對大家來講並不是很陌生,而且和山藥百合相比的話,薏米的味道十分不錯。而大家也都知道脾臟參與到人體的水溼代謝,一旦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體內溼氣太重,影響到大家的身體健康,這種時候你就需要多吃一些薏米,從中醫上來說,吃薏米具有健脾祛溼的效果,如果你想要脾臟好,那麼你可以經常吃一些薏米,比如說喝一些薏米水,或者喝一些薏米粥,那麼就會讓你體內溼氣越來越少,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04吃玉米

玉米是粗糧中的一種,它含有很多的膳食纖維,而這些膳食纖維也可以讓腸胃蠕動得更快,提高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大家也都知道脾臟會參與到人體的消化系統之中,那麼吃玉米就可以很好的減輕脾臟的負擔,當脾臟的負擔減輕後,那麼就會降低脾虛的可能。所以想要脾不虛,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玉米,比如說早上可以把煮玉米當做早餐。脾不虛就會讓人們身體強健,所以人們也就可能會長壽。

相關焦點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一旦脾虛,人體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旺,後天的根基容易受到動搖。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脾虛的情況在現代人身上是很常見的,但很多人對自身健康不關注,導致脾已經極其虛弱了,但自己卻還不知道。脾是否虛,舌頭會告訴你。
  • 「傷脾食物」被公開,若你經常吃,脾或會越來越虛
    很多中醫書上有脾虛的說法,如果脾臟不好,食物不能夠及時進行消化,身體也不能及時吸收營養物質,對於腸胃肝臟器官的健康也有一定影響,所謂牽一髮動全身。脾臟不好的人往往會有食慾不好,消化不良、臉色發黃等等身體症狀,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 脾衰百病起,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冬季養出好脾胃
    現代很多人都有脾衰的身體表現,自己還渾然不知,只以為是工作忙,疲勞引起的,對照自查下,若你中招,需儘早養脾,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幫你冬季養出好脾胃,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說。脾衰的人,身上往往有哪些怪象?首先,容易引起食慾下降、消化不良。
  • 脾虛的人,吃動物脾臟真能補脾嗎?告訴你答案,別被蒙在鼓裡
    接觸一些脾虛患者時,他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就是脾虛能不能吃動物脾臟,起到補脾的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以形補形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也是食療中的一個方法。以豬血舉例,民間有吃豬血補血的說法,現在研究也證明,豬血中的鐵元素豐富,對缺鐵性貧血有預防和調理效果。再回到脾虛的人能否吃脾臟的問題上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以形補形是否適用於所有的食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有些食物以形補形是有效果的,但世上的食物數也數不清,不是每一種都能按照「以形補形」來養生。
  • 脾腎陽虛型ED,中醫如何調理?
    導語~脾腎陽虛型ED,中醫如何調理?其實對於很多日久傷腎身的朋友最後的結果一定是陰陽都虛,而陰陽都虛的結果就是脾腎陽虛為主。因為到了最後整個人命門之火衰微,體內一片陰寒內盛,所以就會表現出寒冷的表現,特別是冬天尤其明顯。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1、怕溼脾在五行當中屬土,土怕水,土能克水,所以說脾胃怕水,潮溼的環境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導致脾胃虛弱,要想養脾胃,首先要遠離潮溼的環境。平時多吃「1果」,堅持兩個好習慣,健脾祛溼1、多吃芡實確實屬於中藥的一種,有補中益氣,固腎益精,延緩衰老的功效,平時可以選擇將芡實經過炒制之後,研磨成粉用來衝水喝,既能利尿消腫,還能健脾祛溼。
  • 中醫之「脾」≠西醫之「脾」,你的脾是否健康,只要看這兩個地方
    中醫所說的脾,和心、肝、腎是一個概念,中醫描述的脾的形態,和西醫所說的胰腺類似,而中醫認為的脾的功能,又與腸胃相關,譬如脾的陽氣,能溫旭胃的受納,脾氣的運輸則影響著腸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從口看脾虛:正所謂脾開竅於口,意思是人的胃口、飲食等與脾的健康息息相關,脾氣健旺者,食慾旺盛,口味正常,吃什麼都香;反之,脾虛之人,則胃口不好,口淡乏味,且會出現口甜、口粘等情況。從唇看脾虛:脾好不好,還可以通過唇色判斷。
  • 補脾+補肺,助人百邪不侵、百病不犯
    這個人有錢,撂下狠話: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找最好的專家來給我看。 於是,我老師就被請過去了。不是說我老師是「最好的專家」,而是說,我老師當時有一定的名氣,而且用純中醫的方法治病,和西醫迥然不同。或許,他老人家能有辦法吧。
  •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現在,很多人都有經常調理脾胃的習慣,以期使機體的氣血更加充沛。「脾胃為後天之本」,這麼做的思路是不錯的。然而,很多人在調理脾胃時,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補脾」。因為「進補」是傳統養生裡一個很常用的手法,同樣也被運用到調理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上來。從總的思路上看,虛則補之,氣血不足就補益氣血,這是一個正確的思路。但對調理脾胃而言,補脾就是正確的、或者說更可靠的方式嗎?
  • 脾虛生百病,脾越來越虛,和什麼有關?提醒:佔一個就該健脾了
    飲食原因當今的飲食是多樣化的,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人們經常也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就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比如現在的人經常不吃早飯,早飯和午飯是一起食用的,還有些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吃早飯上都很隨意,長期下去會損傷到脾胃。
  • 中醫基礎理論——脾和胃的病機
    主要表現有1、消化吸收功能減退,會有納食不化、腹脹少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狀;2、運化功能減退,氣血生化無源,最終演變為全身氣血兩虛,會有神疲乏力、體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黃等症狀;3、脾氣虛損,氣機降多升少,無力升舉內臟,會導致脾氣下陷(中氣下陷),會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症;4、脾氣虛不能固攝血液,會有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崩漏等出血症狀;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有些人會出現氣血虛弱問題,自己的氣血為何虛弱,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想要身體強壯,氣血充沛是前提條件,要想氣血運行通暢,提高脾胃功能至關重要。為什麼會出現「脾虛」的問題呢?根據中醫的說法,脾臟更喜歡乾燥的環境。因此,溼氣可以引起脾氣問題。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以前人們總是覺得脾不重要,畢竟它很少會出現什麼問題,一般只會聽到腎不好、肝臟不好的,但很少聽到有人說脾不好的。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舌頭的作用就是品嘗食物的味道,但實際上,它也能反映脾胃是否健康。脾虛之人,舌頭往往會變「大」,看起來肥肥的,上面還會有齒痕,不妨伸出你的舌頭,照著鏡子看一看,如果你符合,需補脾了。
  • 脾功能亢進可能會導致血細胞減少,目前治療仍然以控制脾功能為主
    所以實際上大部分溶血性貧血,甚至出現惡性血液病和骨髓增殖性腫瘤,都很有可能會導致脾功能亢進的存在,這和血細胞減少骨髓無法及時供應有密切關係。5、脾臟疾病雖然脾臟疾病較為少見,但是當脾臟出現囊腫或者血管瘤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引發脾功能亢進。
  • 蜜蜂蛋群土養要放子脾嗎?弄清新分蜂群放子脾原理是關鍵
    導讀:關於剛剛收回來的蛋群蜜蜂土養要不要子脾的問題,以蜂部落的觀點來看,其實不管是我們自己蜂場的蜜蜂還是外面收回來的蜜蜂,都是不提倡養殖蛋群的,因為這對於我們養殖來說無法產生收益,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管理,還容易養殖失敗,所以一般正規的蜂場,蛋群都是不會養殖的,而在業餘養殖蜜蜂的過程中又難免會遇到蛋群的現象
  • 夏季蓮子這樣吃,補脾益氣,清火生津!
    論品種,蓮子常見的有紅蓮子和白蓮子;論炮製方法,有鮮蓮子和幹蓮子,其中幹蓮子又分曬乾或烘乾。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石蓮子,是秋天荷塘衰敗,蓮蓬萎枯變幹變黑後,裡面質地發生改變的的蓮子,黑黑小小的,像小石塊。 夏季補脾益氣,鮮蓮子優於幹蓮子 夏天給孩子清補,蓮子最好用鮮的。
  • 土養蜜蜂如何換脾,1招「天翻地覆」技術,取了蜂蜜還造了脾
    年年更換巢脾又有什麼少為人知的秘密呢?想必大家都應該想了解一下吧!為什麼要年年更換巢脾中華蜜蜂的巢脾不含蜂膠,所以比較脆容易破壞,容易受巢蟲危害,不易保存,因此一般不做保存處理,每年進行更換。西方蜜蜂的巢脾含有蜂膠,所以較為牢固,不容易破壞,也不容易受巢蟲危害,可以保存,因此可以保存處理,一般二年更換一次。
  • 黃帝內經裡的脾不主時
    《黃帝內經》太陰陽明論篇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與四時長四髒,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 思傷脾,思慮過度是種病
    思慮過多的人經常有胃脘痞悶、飲食不香、消化不良等症狀,原因之一就是思慮太過傷及脾胃,導致脾胃虛弱,沒有胃口。 思慮過度的人需要用激怒的方法來讓他得到調整,這就是所的「以怒勝思」。
  • 脾肺差的原因找到了,睡前還吃4種食物?娃有痰難發育,家長牢記
    最近圓圓可開心了,我問她怎麼了,原來孩子這段時間很能吃,不但每頓吃的很多,而且晚上睡覺前還要吃一些,這可把圓圓給樂壞了。別人家的孩子都怕不吃飯,發育不夠,圓圓是不用愁這個了。但是孩子這種吃法真的對嗎?這不還沒過多久孩子就開始咳嗽了,圓圓起初還沒有當回事,可是孩子咳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