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生百病,脾越來越虛,和什麼有關?提醒:佔一個就該健脾了

2020-12-27 消化內科支傑華

中醫上認為「脾統血,脾主運化,脾為後天之本」。脾臟在身體中擔任的角色重大,如果脾臟處於虛弱的狀態,身體上還會出現很多的疾病。還可以說它是身體的過濾器,如果出現了什麼有毒有害的物質,都能夠將這些物質過濾出身體之外。現代的生活中,十個人中有九個人都會出現脾虛的症狀,但是了解和知道該怎樣治療的人少之又少。

01脾虛和什麼有關係?

1. 飲食原因

當今的飲食是多樣化的,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人們經常也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就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比如現在的人經常不吃早飯,早飯和午飯是一起食用的,還有些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吃早飯上都很隨意,長期下去會損傷到脾胃。日常喜歡食用油膩性寒涼性的食物,脾臟功能會下降。這些飲食習慣都會損傷到脾臟,引起脾虛

2. 環境因素

平時生活的環境也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脾臟喜歡的環境是溫暖的,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下,脾臟的功能會受到損傷。所以,我們會發現,在購買房子的時候一般都是選擇朝南的房型,陽光充足,而且較為溫暖,適合人長期居住。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我們的身體會抵擋不了嚴寒的侵害,受傷嚴重的部位就是脾臟。

3. 情緒影響

大家應該都聽過憂思傷脾,事實正是如此。現在的社會競爭很大,尤其是對於九零後的年輕人,需要養家餬口,贍養老人,經濟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壓力過大也沒有及時舒緩對脾臟的損傷很嚴重,脾臟功能會越來越差。

4. 疾病影響

有時候身體上有疾病的存在,也會導致脾虛。比如有腎炎胃炎等疾病的,病情很容易會牽連到脾臟。因為整個身體的臟器都屬於是一個大系統,系統中任何的小病小痛都會導致大系統損傷,所以出現異常沒有及時的處理,會給脾帶來健康上的問題。

5. 不當的減肥方法

現在的女性都很愛美,大部分的女性對自己的身材都很重視,所以喜歡減肥。有些女性減肥喜歡選擇節食吃減肥藥等不當的方法。而這些方法都會損傷到我們的脾胃,長期下去就會導致脾虛。

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認為脾虛不是什麼大病,有時候小病拖著不治療慢慢會演變為大病,所以生活中有以上的幾個習慣的都需要檢查自己是否是脾虛。佔有一個就應當健脾了!

02怎樣健脾?

1. 保證飲食健康合理

飲食上的問題很重要,很多的疾病出現都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比如胃病等。脾虛的人一定要少吃寒涼性的食物,比如柿子,梨子,香蕉等。可以多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例如牛肉,羊肉,花生,蜂蜜等。此外,還可以選擇喝點茶水,大麥茶是很好的選擇,再加入陳皮,可以調節脾臟。

2. 心情舒暢很重要

人在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血壓會出現異常,脾臟還會處在一個應激狀態,嚴重的時候會導致併發症。所以,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事情,都應當保持心態的平穩,有助於身體健康。

3. 體育運動必不可少

有人認為脾虛和運動沒有什麼關係,看起來是如此。但是經常鍛鍊身體,有助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調理脾虛

相關焦點

  • 脾衰百病起,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冬季養出好脾胃
    在中醫的角度上看,脾虛易生百病,脾是後天之本,人的很多生命活動都要依賴於脾的運化功能,脾衰,胃往往也好不到哪去,時間久了,其他多個器官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脾衰,也會影響到體內的統血功能,氣血虧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比較差,臉色也不好,非常懶散。
  • 脾胃不好的人,要知道傷脾的3個因素,3法調理,健脾祛溼
    脾胃不好的人,要知道傷脾的3個因素,3法調理,健脾祛溼。在中醫臟腑理論裡,脾和胃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互為陰陽表裡。其中脾屬陰為裡,胃屬陽為表。但大部分的胃不好,其實都和脾有關。所以,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養胃的方藥,實際上就是健脾的方劑,或者說是在健脾的基礎上養胃。原因無它,因為脾胃同處中焦,脾為裡胃為表而已。那麼,有哪些傷脾的因素呢?
  • 「傷脾食物」被公開,若你經常吃,脾或會越來越虛
    傷脾食物被公開,如果你吃得越多脾臟越虛弱,不少人還在吃,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食物比較容易傷害脾臟?「傷脾食物」被公開,若你經常吃,脾或會越來越虛1、高糖食品很多人比較喜歡吃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愉悅心情。但是經常吃高糖食品,非常容易傷害脾臟,會加重體內的痰溼,嚴重的影響到脾臟功能,會出現腹脹。
  • 給您支個招:脾有「恩人」,冬季學會吃,脾不虛,人或能長壽
    在我們的身體中,脾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不管是人體的消化還是吸收他都參與到了其中,而且一旦脾臟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的內臟器官,所以人們常說「脾不虛病不找」就是這個原因。脾有「恩人」,如果你在冬天學會這樣吃,那麼不僅脾不虛,還有可能會讓你更加長壽。
  •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
    脾有「三怕」,多吃「一物」,健脾袪溼容易很多!脾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問題,當身體出現脾胃虛弱時,就會出現身體乏力,無精打採甚是難受,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溼氣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體內溼氣會越來越重?因此想要祛除體內溼氣,首先要保護好脾胃一、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加了解,健脾祛溼一步到位1、脾怕「溼」「溼」是一種狀態,如果長時間待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或吃些油膩辛辣食物,都會造成脾胃傷害,導致脾虛溼氣加重,如果想要體內溼氣減少
  • 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汪醫生:這4個健脾高手,便宜又好吃!
    導語: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溼氣重是脾虛的表現,其中脾是我們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脾住運化,其中脾的作用能為身體提供食物水分等營養物質,但是脾胃一旦受到損害,其整個消化系統則就會出現問題,為此,當有疾病時需要積極的治療,其中吃藥調理只是一部分,那麼吃什麼可以補脾益氣呢?
  • 脾虛人易短壽,脾臟的「恩人」來了,經常吃一點,脾逐漸強壯
    正所謂「脾虛百病起」,脾一虛,人就廢了一半,可見脾虛的危害和健脾的重要性。脾虛的情況在現代人身上是很常見的,但很多人對自身健康不關注,導致脾已經極其虛弱了,但自己卻還不知道。脾是否虛,舌頭會告訴你。人一旦脾虛,體內的水溼無法運化出去,水溼會聚集在舌頭上,舌頭會出現很多異常表現。
  • 脾有「3怕」,多吃「1果」,健脾祛溼,脾更舒服
    脾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脾胃虛弱,氣血自然會出現不足,這是一個因果關係。脾臟通過氣運化作用,可以把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以保證機體正常的功能,一旦脾胃虛弱,功能下降,就會導致人體「補給」不足而生病,所以說「脾胃一虛百病生」。因此在養生過程中健補脾胃,在治療用藥過程中保護脾胃,就顯得尤為重要。
  • 補脾+補肺,助人百邪不侵、百病不犯
    這是一個什麼患者呢?是一個男性,年38歲。 別看年齡不但,但是體質特別差,愛感冒。最近四年來,是幾乎每隔十幾天就感冒一次。這說明什麼?說明他正氣太弱了,所以邪氣才對他反覆侵襲。 那正氣又是什麼?前文提到了,說到底,是脾胃之氣。 你看這個人,愛喝涼啤酒,是不是傷脾?面黃、舌體胖、舌質淡、舌苔白厚而膩、脈滑濡,大便不成形,這是不是脾虛之徵? 脾生氣血,為營衛之氣的化源。脾土能生肺金,肺為輸布、運行營衛之氣的動力。
  • 肚子脹參苓健脾胃顆粒一個療程有用嗎?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
    人到老年,很多人都跟王老伯有一樣的困惑:怎麼上了年紀以後吃飯越來越不香?吃點好的不是拉就是脹,究竟肚子脹、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人了正常現象,還是病?要怎麼治呢?今天就來說說老年人肚子脹,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解決。肚子脹、吸收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造成肚子脹、吸收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脾胃虛弱。
  • 溼疹、犯困……折磨人的「溼邪」到底是什麼?怎麼辨?怎麼治?
    脾的一個功能是運行水溼,當脾虛,脾的功能下降的時候,一樣可以產生內在的水溼痰飲。只要是內溼,就是脾虛生溼,它的表現就是脾虛的表現+重濁黏滯趨下,且這個溼是從內而生的,而不是從外而感的。● 溼邪致病總結 ●溼證,不管是寒溼困脾也好,脾虛生溼也好,溼熱蘊脾、肝膽溼熱、膀胱溼熱、大腸溼熱,其實它們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溼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符合了,我們就認為它們具有溼。另外如兼有寒象,那就是寒溼;如兼有熱象,那就是溼熱。
  •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然而,很多人在調理脾胃時,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補脾」。因為「進補」是傳統養生裡一個很常用的手法,同樣也被運用到調理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上來。從總的思路上看,虛則補之,氣血不足就補益氣血,這是一個正確的思路。但對調理脾胃而言,補脾就是正確的、或者說更可靠的方式嗎?
  • 夏秋之交,易傷脾肺,用老祖宗的方法,幫你養肺健脾,養出好氣色
    暑熱未褪,氣機處於發散狀態,易傷脾肺八月之初,盛夏暑熱尚未全部褪盡,天地之間的氣機體總體仍然是處於發散的狀態,而天氣逐漸轉涼,氣候開始夾雜著涼燥之氣,有一部分的氣機開始逐漸內收,相當於走在一個十字交替的路口,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的。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娃少生病!
    那麼積食引起的發燒具有什麼特點呢? 2.積食引起的發燒會一直咳嗽,積食會導致脾虛,脾虛生痰,肺儲痰,積食一直得不到緩解,脾就會一直生痰,導致肺裡的痰越來越多,而肺要排除痰,就會表現為咳嗽,所以孩子積食引發的咳嗽,不能急於止咳。 在一開始發燒的時候可以先用溫水擦拭身體,同時多讓他喝溫水,加快尿液排出,促進代謝。
  • 國醫大師道破健康就怕一個字!10人9中招,化解方法送給大家
    每到夏秋之交,就會有很多微友問:「我一到這個時候就容易心煩,昏昏欲睡,無精打採,沒有一點胃口,體重還蹭蹭漲,臉上油乎乎的,身上溼乎乎黏黏的,會不會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這個時節天氣熱,地面上的水蒸發快,有機物腐蝕也很快,空氣中熱氣、水氣和濁氣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種特別傷人的邪氣,中醫稱為「溼氣」。
  • 脾胃養得好,百病不來找,老中醫教你如何養好脾胃?
    現代人,營養不良、氣血不和問題越來越普遍,臉色差、皮膚差、身體差……等現象越來越凸顯,這是為什麼呢?問題十之八九出在脾胃上。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正常與否,是保證人體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 氣血不足百病來,照著法子調理,健脾理氣養肝血,越活越年輕
    氣血是個很虛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重要性卻無可替代的。如果把人體比作汽車,血就是油,源源不斷地給身體運輸能量,氣則是推動油運行的動力,兩者缺一不可。少了氣,血不能動;少了血,氣無承載的主體,故而才有了氣血兩虛或者氣血不足的說法。
  • 健脾丸和歸脾丸都治腸胃虛弱,該怎麼選?看完就知道該吃哪一種!
    「最近總是睡不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聽別人說,失眠要吃歸脾丸,吃了就好了。」「就是那個中成藥是吧?但是我又聽說健脾丸也是治這個的,都不知道該怎麼選...」「那還得再問問醫生才行...」歸脾丸,健脾丸,這兩種中成藥都很出名,但也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什麼症狀該買哪種藥呢,今天妙姐跟大家聊聊這兩種藥。
  • 脾虛百病生,脾虛都有什麼症狀,多做三事,不怕脾虛
    1、手腳冰冷現在已經步入冬季了,有一部分人穿的衣服不少,身體沒感覺到冷,但是手腳卻一直涼涼的,有這種現象發生,往往就是脾虛生寒。在中醫中認為脾和肺是互相影響的,脾虛弱到一定程度後肺就容易出現氣短等肺氣虛的現象。5、食慾下降脾最怕溼,當溼氣侵入身體後脾是最容易受傷的,脾在體內主運化,有些人食慾沒問題,飢餓感十足,就是吃點東西後就有了飽腹感,這就是典型的脾強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