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凜然的古方子!補脾+補肺,助人百邪不侵、百病不犯

2020-12-14 騰訊網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傳統中醫有一句話,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學習中醫的時候,我就問老師,這裡頭的「正氣」,到底指的是什麼氣?

老師告訴我,這裡頭的正氣,含義多種多樣。可以說,只要是對人體有益的氣,都是正氣。但說到底,就是脾胃之氣。

我點點頭,但依舊不太明白。直到後來,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張醫案,才算徹底理解老師的話。

記得那是我剛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隨老師一起出診。

有一回,我老師接到會診的邀請。他帶著我一起去,見見世面。

這是一個什麼患者呢?是一個男性,年38歲。

別看年齡不但,但是體質特別差,愛感冒。最近四年來,是幾乎每隔十幾天就感冒一次。每次感冒,歷時很久,少則10天總有,多則半個月,最後在多種藥物的幹預下逐漸好轉。但沒過多久,再犯。

每一次發病,都咳嗽、多痰。胸悶、氣緊、畏寒怕冷,四肢發軟,有時候還伴隨便溏。

後來,為了擺脫頻繁感冒之苦,這個人用上了各種調節免疫力的製劑,效果都很不好。

這個人有錢,撂下狠話:哪怕傾家蕩產,也要找最好的專家來給我看。

於是,我老師就被請過去了。不是說我老師是「最好的專家」,而是說,我老師當時有一定的名氣,而且用純中醫的方法治病,和西醫迥然不同。或許,他老人家能有辦法吧。

到醫院去了,刻診見患者面色發黃,頭髮不榮,舌體偏胖,舌苔白厚而膩,舌質發淡,脈象滑濡,舌尖邊嫩紅。

我老師隨即就對患者說:「你啊,正氣太弱了。這些年,沒少吃吃喝喝吧」?

他說是這樣。他喜歡喝啤酒,尤其是涼啤酒。而且幾乎每次發病,都在喝啤酒以後。

我老師說,你再有錢,也不能不顧自己的身體,今後必須把啤酒戒了。然後,他老人家給出了一個主意——

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100克,扁豆100克,茯苓、白朮、山藥各200克,人參200克,炙甘草200克,陳皮100克。所有這些,打成粉,攪拌均勻,做成散劑。每天用30克,加入雞蛋1到2枚蒸雞蛋羹服用。

我老師說,這辦法可以補正氣。如果覺得麻煩,可以直接找成藥服用。

說完,我老師帶著我回去了。

結果怎麼樣?這個患者連服一個月。這一個月,沒感冒!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只不過,在這個一個月裡頭,晚上出汗比較多,舌尖有些紅。至於說大便,已經成為條狀了。我老師這個時候做了少許變化,就是原方裡頭加入麥冬100克,沙參200克,繼續研粉混合服用。

這樣,再用一個月,還是沒感冒,身體不適基本全部消失。

後來,聽說這個患者在今後的一年時間裡,僅僅感冒2次,自服感冒藥以後3天痊癒。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從頭跟你說說吧。

我前面談過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是老祖宗的話。

你看這個病人,動不動就感冒,一感冒就不愛好。這說明什麼?說明他正氣太弱了,所以邪氣才對他反覆侵襲。

那正氣又是什麼?前文提到了,說到底,是脾胃之氣。

你看這個人,愛喝涼啤酒,是不是傷脾?面黃、舌體胖、舌質淡、舌苔白厚而膩、脈滑濡,大便不成形,這是不是脾虛之徵?

脾生氣血,為營衛之氣的化源。脾土能生肺金,肺為輸布、運行營衛之氣的動力。脾虛,肺也虛。脾肺之氣不強,則營衛之氣輸布失常,正氣被削弱,你不多病才怪呢!

你看這個人,每次發病,在喝啤酒之後。為什麼?啤酒傷脾。你再用啤酒,一次又一次地自我削弱正氣啊。

這時候怎麼辦?你去找一個辦法,脾肺通治,補脾+補肺,把營衛之氣、正氣培補起來,不就好了嗎?

我老師用的,其實很簡單。你仔細看,就是參苓白朮散配伍。參苓白朮散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頭的配伍,很有名。其中,蓮肉、薏苡仁、扁豆、茯苓、白朮、山藥、人參、炙甘草健脾益氣,利溼止瀉。陳皮、砂仁行氣消脹,令補而不滯。桔梗引脾氣上行入肺,使得培土能生金,實現脾肺同治。這就是基本意圖。

再後來,這個人有了一點熱邪,體現為舌尖紅、脈偏數,於是加入麥冬和沙參來養陰。

這就是來龍去脈。

所以我說,這個醫案裡的配伍,是正氣凌然的配伍,是讓人少生病的配伍。這個醫案,是通過健脾胃而治療反覆外感,值得借鑑。

也許你會問,同樣是健脾固表,用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行不行?我說,不行。因為就健脾這件事兒來說,它遠不及參苓白朮散。患者的狀態說明,不用健脾除溼、補中養肺之策,難以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把這個經驗寫出來,供我的讀者朋友參考。如果您生活中也遭遇類似的困擾,不妨參考此文,在專業人士當面辯證指導下,用文說裡的經驗調治。

其次,我想讓您明白。脾胃之氣,是人的正氣之本。固護脾胃之氣,就是固護正氣。這一點請千萬別忘記。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

相關焦點

  • 補肺丸養生之道:冬季來一碗補肺湯,溫補肺虛,讓肺部越變越強壯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容易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支炎、哮喘、慢阻肺)急性發作或急性加重,補肺丸溫馨提醒,冬季不妨來一碗補肺湯,給肺部「洗洗澡」吧。  古語云:「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畏寒畏熱」  意思是說肺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溫潤的氣候最適宜呼吸道健康,寒冷、燥熱的氣候均不利呼吸道健康。
  • 揉揉小肚子,百病遠離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重點就是可以補不足,瀉有餘。就像澆花一樣,先要把阻塞的管道疏通,水才能通達各處。經常消化不良、便秘,可以試試,一般堅持7天左右就會有明顯改善。對於虛胖的人來說,堅持揉腹會讓身體會變得結實,肚子贅肉減少。
  • 脾衰百病起,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冬季養出好脾胃
    在中醫的角度上看,脾虛易生百病,脾是後天之本,人的很多生命活動都要依賴於脾的運化功能,脾衰,胃往往也好不到哪去,時間久了,其他多個器官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現代很多人都有脾衰的身體表現,自己還渾然不知,只以為是工作忙,疲勞引起的,對照自查下,若你中招,需儘早養脾,實用的健脾方子,加速排出寒溼,幫你冬季養出好脾胃,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說。脾衰的人,身上往往有哪些怪象?首先,容易引起食慾下降、消化不良。
  • 李東垣的一方,可補脾益肺,清陽升而濁陰降
    昇陽益胃湯是金代李東垣所創,收錄在其著作《內外傷辨惑論》及《脾胃論》之中,具有補脾益肺、升舉陽氣、祛風除溼清熱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脾陽不升,溼熱內停,兼有外感風寒表證。其原方主治「肺之脾胃虛」,《肺之脾胃虛論》說:「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腫,口苦舌幹,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小便頻數者,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申故也」。脾居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 此物滋養脾肺之氣,尤善鞏固衛氣、養氣血,可提升正氣抗力而抗毒
    在這個新春佳節期間,人們的新增的話題可以用「抗毒」兩個字概括,然而這種「毒」多數是針對年老或體弱之人,中醫文化也有句話叫做「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的「正氣」充足,那麼「外邪」則「無用武之地」,這個「正氣」的第一道就是存在於表面的「衛氣」,它直接保衛我們並且抵抗外邪。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以前人們總是覺得脾不重要,畢竟它很少會出現什麼問題,一般只會聽到腎不好、肝臟不好的,但很少聽到有人說脾不好的。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舌頭的作用就是品嘗食物的味道,但實際上,它也能反映脾胃是否健康。脾虛之人,舌頭往往會變「大」,看起來肥肥的,上面還會有齒痕,不妨伸出你的舌頭,照著鏡子看一看,如果你符合,需補脾了。
  • 《逆光者》發布人物造型海報 凜然正氣致敬禁毒英雄
    海報中眾主演紛紛以警察形象亮相,凜然正氣躍然眼前。據悉,目前該劇仍在緊鑼密鼓的拍攝進程中。群像海報質感過硬集體致敬警界無名英雄此次人物造型海報集齊了彭冠英、張雨劍、楊爍、陳米麒、高曙光、劉冠成、石涼、劉倩文、凌子桐等多位主演的警察造型。海報中他們眼神堅毅,正氣凜然,將人民警察的氣質突顯的淋漓盡致。
  • 中藥八種劑型,膏方主攻滋補,今日學習一個滋陰補肺的瓊玉膏
    熬出來的膏方具有滋陰潤肺,益氣補脾的功效。膏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壯水。白蜜補中潤肺。金生水,腎屬水、肺屬金,生地與白蜜合用,有金水相生之義,足以滋腎陰而潤肺燥。《難經・六十九難》中有說:虛者補其母。土生金,土為金之母,脾屬土、肺屬金,要補肺可以補通過健脾達到目的,所以用人參、茯苓益氣健脾,以培脾土而生肺金,且茯苓味淡氣薄,能化痰涎,用於大量甘寒滋潤藥中,可使滋而不,補而不滯。
  • 蓮子除了清心解熱,還有補脾益腎等眾多作用
    《本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本草拾遺》:"令發黑,不老。"《食醫心鏡》:"止渴,去熱。"《日華子本草》:"益氣,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洩精。"《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溼,止脾洩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蓮子含大量的澱粉和棉籽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脂肪中脂肪酸組成:肉豆蔻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子莢含荷葉鹼、N-去甲基荷葉鹼、氧化黃心樹寧鹼和N-去甲亞美罌粟鹼。
  •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現在,很多人都有經常調理脾胃的習慣,以期使機體的氣血更加充沛。「脾胃為後天之本」,這麼做的思路是不錯的。然而,很多人在調理脾胃時,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補脾」。因為「進補」是傳統養生裡一個很常用的手法,同樣也被運用到調理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上來。從總的思路上看,虛則補之,氣血不足就補益氣血,這是一個正確的思路。但對調理脾胃而言,補脾就是正確的、或者說更可靠的方式嗎?
  • 為什麼有人狂吃不胖,有人喝水都胖?今天終於找到答案了!
    每個時代欣賞胖、瘦的標準都不一樣,唐朝以身材豐滿為美,現代更注重身材苗條為美。無論胖瘦,很多人為了能夠讓自己有一個好身材,節食、超負荷運動,最後效果卻非常不理想。也有一些人,即使每天吃的很多,但依舊很瘦,是減肥人士們都非常羨慕的那種類型的人。不過,有減肥的人,自然就有想增肥的人。
  • 論「百病生於氣」
    何為「氣」氣,本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內經》引入醫學,解釋人的生理、病理現象,因而又成為中醫學的重要概念與術語。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以氣的運動變化來說明人的生命活動。「百病生於氣」的理論基礎「百病生於氣」,出自《素問·舉痛論》中:「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明確指出外感六淫,七情內傷及飲食勞倦都可以引起氣機失常,或者導致氣的不足,進而使形體或神志出現異常,外在表現出各種病證。
  • 喝這些養生粥 補脾益氣增強免疫力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喝這些養生粥 補脾益氣增強免疫力,脾胃不好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了,如果經常腸胃不好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會出現很多的疾病問題,比如說脾胃虛弱,食慾脾胃不好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了,如果經常腸胃不好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會出現很多的疾病問題
  • 時而暴熱、時而暴雨的夏天,一道中醫「清補涼」助你解暑祛溼
    身邊不少人都出現了倦怠乏力、不思飲食、頭暈昏沉等不適,體質敏感的人就更難受了:胸悶氣短、煩躁失眠、脘腹脹悶等接連而來,嚴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暑》中記載:「天之暑熱一動,地之溼濁自騰,人在蒸淫熱迫之中,若正氣設或有隙,則邪從口鼻吸入,氣分先阻,上焦清肅不行,輸化之機失其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蘊結而為溼也。」故暑病必挾溼者,即此義耳。臨床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症狀外,常還有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洩不爽等溼滯症狀。
  • 身上散發著「凜然正氣」的星座,看到別人有困難,會出手相助
    在他們的心裡非常的具有正義感,可以說是一身正氣凜然,這種一身散發著渾然正氣的人在他們的身邊,你都會有一種安全感,我們也很喜歡和這些人做朋友。回想起年輕的時候,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喜歡幫助別人,喜歡無償為別人做事情,而且身邊總是光芒萬丈的。在面對不公平或者是受到委屈的時候,會站出來挺身而出。其實在星座當中,就是有這樣一身渾然正氣的星座,他們的性格本質就是如此。
  • 脾虛的人,吃動物脾臟真能補脾嗎?告訴你答案,別被蒙在鼓裡
    接觸一些脾虛患者時,他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就是脾虛能不能吃動物脾臟,起到補脾的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以形補形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也是食療中的一個方法。在古人看來,動物和人有著相似之處,皆是天下生靈,故而就有吃啥補啥的說法。根據經驗來看,以形補形確實有一定的經驗基礎,這一點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其中談到「肝熱目赤,用豬肝一具」、「大便下血,用養血煮熟拌醋」、「偏正頭痛,以黃牛腦粘末」等。以上這些都說明,以形補形是有依據的,並非是空穴來風。
  • 夏季蓮子這樣吃,補脾益氣,清火生津!
    夏季補脾益氣,鮮蓮子優於幹蓮子 夏天給孩子清補,蓮子最好用鮮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蓮子)鮮者甘平,幹者甘溫。」對身體健康、無病痛的孩子來說,想要抓住陽氣旺盛的夏季補脾益氣,生機蓬勃的鮮蓮子確實更合適。 而對於體質虛寒,常常手腳冰涼的孩子來說,偏溫的幹蓮子是更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