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為了長眠於異鄉的戰友們

2020-12-15 中國軍網

1951年6月22日,曹家麟(前排左一)作為199師政治部文工隊隊員,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前在橋頭合影。資料照片

【尋親故事】

講述人:抗美援朝老兵 曹家麟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正在進行,看到一批又一批志願軍戰士出國作戰,15歲的我熱血沸騰,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上戰場去,保家衛國!願望很快實現了,我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67軍199師政治部文工隊的一名隊員,和戰友們來到朝鮮戰場,一邊編演節目宣傳典型,一邊隨時出動支援前線。

我在戰場上負了兩次傷,還遇了好幾次險,幸虧戰友保護才化險為夷。戰爭結束後,我進入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學校學習。回國後,我越來越思念曾經的戰友,尤其是那些犧牲在朝鮮的戰友們。有機會,一定要回去看他們!

2000年,作為志願軍老戰士代表,我赴朝鮮參加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50周年活動,2004年、2009年又兩次赴朝,但都沒機會完成心願。2014年,我終於找到了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聯繫到不少志願軍烈士後代。原來,他們很多人都想去朝鮮掃墓。於是,在方方面面的幫助下,我參與組織了三四次掃墓活動,為一些烈士後人找到了親人的墓碑。

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有一位為志願軍守陵的朝鮮人民軍老戰士,叫金成浩。他從1954年起就一直守著陵園,雖然一個漢字不識,卻能叫出每座墓碑上的英烈名字。2018年,我帶隊去朝鮮時專門去找他,才知道他已經過世了。他的兒子、兩個女兒拉著我們的手說:你們放心吧,我們一定按照爸爸的囑託,看護好志願軍陵園。隨團的烈士後代很感動,把隨身攜帶的拿得出手的物品都送給了他們。

2018年,我來到朝鮮九峰裡志願軍烈士陵園掃墓,得知了一個感人的故事——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軍官張子豐在「三八線」附近駐紮,借住在朝鮮居民金玉蓮家。有一天,12歲的金玉蓮突然發高燒,張子豐連夜把她送到志願軍醫院治病,一直忙著照顧,直到她脫離危險。之後,這個朝鮮姑娘就管張子豐叫「張爸爸」。1953年7月的一次作戰中,張子豐犧牲了。金玉蓮每年都給他掃墓。快50年了,張子豐烈士的兒子張津得一直和金玉蓮家保持聯繫。這次,張津得隨團到了朝鮮,終於見到了從未謀面的「親人」。

在松骨峰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5團1營有71位烈士犧牲,安葬地點至今沒有被發現。2019年11月15日,我和團隊一起登上松骨峰,對著大地高聲誦讀祭文,並呼喚這71位烈士的名字:載玉義、楊少成、楊文海、馬連水、嶽相宋……

在松骨峰上,我們收集了20公斤重的泥土,打算分別送給71位烈士的後代以及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同行的老兵後代張志軍還發現了一塊石頭,它稜角分明,留著燒灼的痕跡,想必歷經了當年戰火,浸染了英雄的鮮血。我們把它帶了回來,打算送給相關部隊留念。

今天,全社會都在為志願軍烈士尋親而努力。我也會繼續找下去,為了我可敬的戰友們,也為了那些盼望他們「歸來」的親人!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陳之殷、龍軍、禹愛華、崔志堅、劉小兵、王斯敏

相關焦點

  • 為了陣地上那句生死誓約,他為戰友千裡掃墓36年:「弟兄們,我又回家...
    夜色籠罩下,坐在墓碑叢林中,朱豫剛說,「弟兄們,我又回家了。」▲朱豫剛:「弟兄們,我又回家了」自1984年起,朱豫剛每年都回到廣西給烈士掃墓。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這份執著,但他的戰友、他的兒子能理解。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八一建軍節前夕,他才和戰友來到龍州和憑祥祭拜。在憑祥夏石鎮的法卡山英雄紀念碑園裡,長眠著朱豫剛的三位親密戰友:王幼連、周幸福和小高。他們的生命,終止於18-22歲。「烈士不能白死,我不能白活。」朱豫剛說,「活著,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因為,我曾向他們做出承諾。」
  • 董存瑞戰友:董存瑞犧牲前沒喊「為了新中國」
    曾任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的呂小山老人告訴筆者有20多位戰友親眼目睹英雄慷慨赴死的震撼一瞬。1948年5月25日下午4時,時任晉察冀遼軍區司令員秘書的齊速和司令員程子華走至隆化中學附近時,看到董存瑞戰友正在痛哭——戰友們在戰場上已無法辨認烈士遺骨,只有一隻鞋子好像是英雄遺物。
  • 向長眠於雪山的英烈致敬
    都會來到烈士陵園老班長墓碑前開展祭掃活動今年受疫情影響該部特別採取官兵代表前往陵園視頻連線英烈遺屬的方式緬懷哀思在陵園這頭官兵們擦拭著老班長的墓碑20年前的春天告別出生才2個多月的女兒老班長何春光駕駛運輸車在任務途中突遇險情失控衝向帕隆藏布江危急時刻,他果斷處置同車的戰友獲救了
  • 1979年對越反擊戰,身負重傷的戰士為了不拖累戰友,自己爬向水塘
    1979年對越反擊戰,身負重傷的戰士為了不拖累戰友,自己爬向水塘1979年初春,保衛南疆的對越自衛還擊戰鬥打響,2月17號,廣州軍區第55軍165師493團,在廣西友誼關以西奉命沿著438號高地西側的同登地區東南方向303號高地進行穿插作戰任務
  • 保護戰友 壯烈犧牲(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鮑曉菁)每年清明節,許朱珠都會來到湖北省武漢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長眠的父親許慶——1995年9月12日,在抓捕一犯罪團夥時,時任武漢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許慶為保護戰友,不幸犧牲,當年的許朱珠僅有12歲。
  • 浙江台州「烈士營長」陳士勤:用餘生守護戰友
    雖然當時一江山島已經解放,但戰士們的回程依然兇險。「敵機投了2枚炸彈,其中1枚把我們的登陸艇炸壞了,海水馬上灌船艙,眼見船就要翻了。」陳士勤說,當時船上一共16人,在遭受襲擊翻船後,年輕的報話員因身背沉重的報話機,瞬間沉入海底。「我心痛啊,我只知道他叫小王,哪裡人都不知道,他還那麼年輕。」陳士勤泛著淚花,「既然得勝歸來,就該一個也不能少。」
  • 【路開原創】紅河緣,戰友情——一位抗戰老兵的日記(沈麗華)
    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988位解放軍戰士,也永遠長眠在這裡。  戰友們,我們全家又看望你們來了。  獻上純潔的百合花,斟滿甘甜的青梅酒。  我親愛的戰友,還記得當年在軍營宿舍裡,給你們敬煙遞糖的那位青春靚麗的嫂子嗎?你們一句玩笑話,逗紅了她的臉,她奪門而出,站在芒果樹下,久久不願進屋。
  • 戰友啊戰友
    起初群裡寥寥數人,經過他們不斷努力,與全國各地戰友積極配合,找到四十多年前在連隊服役的大部分老戰友。此刻,大家已經無法滿足於網上交流。一天,在「四連」的微信群上,看到一條消息:「歡迎各地老戰友,在2018年『八一建軍節』,來哈爾濱聚會。」全連指戰員離散數十年,在各自生活和事業中中斷了聯繫,但,大家看到這條信息,任憑在哪一個省市,路有多麼遙遠,幾乎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 戰友們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西安一位戰友,生在農村,長在鄉下,曾在生產隊勞動幾年,18歲當兵,服役數年,復員後有了工作,妻子兒女依然在農村生活。七十年代末,兄弟分家,父母分予他一處院落並與他們一同居住。八十年代末,父母相繼過世,妻子兒女又農轉非,房子空閒了幾年。
  • 戰友們叫他「貼心管家」,這是衛生員王勇的「士兵突擊」
    查看患者狀態,用手把準脈搏,判明情況,經過一連貫處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暈倒的戰士清醒了過來……王勇正給戰友按摩。秦詩凱 攝衛生員也是戰鬥員!王勇為了練就過硬的救護技能,他經常主動充當模特給官兵做示範;訓練場上他健步如飛,毫不鬆懈;烈日中汗流浹背,但他依舊咬牙堅持。
  • 「給自己加油 給戰友打氣」省傳染病防治院護士製作抗疫漫畫收納包
    龍頭新聞訊 24日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多地通報零增長,這也是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的白衣戰士們的期盼。記者了解到,一段時間,省傳染病防治院的護士們集體在收納包上畫抗疫漫畫,給自己加油,給戰友打氣。在省傳染病防治院,隔離病房的患者來自不同的地區,尤其對於在異鄉治療的患者,病房裡的護士們成了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正如護士魯海娟說:" 作為一名護士,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我們只有選擇無畏。"記得全省最小的2歲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時,小傢伙一邊喃喃自語 " 回家嘍 ",一邊拉著護士姐姐的手不肯鬆開,那一刻,大家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 阿榮人的異鄉足球友誼賽
    生活需要樂趣,異鄉更念親人。近日,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阿榮旗人相聚一堂,以「不忘初心,鄉情依舊」為主題,舉辦了「阿榮杯」足球友誼聯賽。據了解,此次比賽已是第二屆「阿榮杯」足球友誼聯賽。足球聯賽為身在異鄉的阿榮人增添了歡樂,為在北京求學、生活、工作、創業的阿榮人提供了共享發展,共敘鄉情的平臺。本次聯賽共36人參加,參賽人員情緒高漲。為更好地完成活動,比賽前期招募了籌備組成員,成立了後勤組、餐飲組、拍攝組、裁判組等,在充分的準備下完成了一場圓滿的球賽。賽場上,隊員們你追我趕、意氣風發、奮勇爭先、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演繹著足球的激情與魅力。
  • 魯先聖散文:身在異鄉
    身在異鄉/魯先聖開創自己的世界,創造自己的生活,這一直是我給自己的命令與呼喚!我越來越喜歡普希金那句詩「整個世界都是異鄉」。在這個被稱為省城的都市,我生活了接近30年了,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是這個繁華都市的一分子,每年這個城市也把很多榮譽給予我。
  • 親愛的戰友,讓我們再送你一程
    實現小康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夢想,已經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手裡實現了,願山河有靈,為犧牲的同志們致哀,願有天國,讓好人們不再辛苦,不再勞累。弋肖鋒同志是老革命後代,有優秀的作風,犧牲在了扶貧的第一線,勝利完成任務的終點,令人感動,令人痛心,令人惋惜。希望你們妥善的辦好後事,安撫好家屬和親人,並代表我和州委深表哀悼,並致親友節哀順便,多多保重!
  • 志願軍老戰士湯繼潤:「戰友們從土堆中把我挖出來」
    敵人發現我們的行蹤後,不僅用飛機狂轟濫炸,還從飛機尾部拋灑出一些氣體,戰士們聞到那刺鼻的味道後都咳嗽不止。」說到這裡,湯繼潤抬起胳膊,「你看我的皮膚,幾十年間總是瘙癢,也是因為那時候毒氣留下的病根。」為了擊中目標並節省炮彈,每次戰鬥時,我們只能冒險向前。」  一次進入陣地後,湯繼潤和其他戰友一起等待作戰命令。可就在這時,敵機發現了他們,立即對陣地進行轟炸。「敵人的炮火很密集,一直炸到看不見地面上有人活動為止。」湯繼潤所在陣地遭到敵人毀滅性打擊,也是在這次戰役中,久經沙場的湯繼潤負傷。
  • 異邦人無皇刃譚:打鬥作畫炸裂 身處異鄉用刀劍完成夙願
    在之後隨著故事的逐漸展開,無名異邦人的身份慢慢明確,他有著與日本本地格格不入的紅色頭髮,這片土地對他始終排斥,為了融入這片土地無名始終用一種果實來將頭髮染黑。但外表一致依然無法使他的內心適應這片土地,戰亂的戰國時代,毫無悲憫和善良可言,為了權利可以殺死自己的主君,為了名利可以奪取一個毫無罪過的小孩子的性命,視人命如草芥。
  • 戰友|戰「疫」面前有戰友
    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兵:戰友紅色志願突擊隊長馮建國。個子不高卻精神抖擻的這位老者,就是湖北戰友集團駐武漢優撫醫院志願突擊隊隊長馮建國。在這個收治院區,馮建國和志願突擊隊員們嚴陣以待。無論院區消殺還是物資配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 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
    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時間:2020-11-27 12: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 當地時間11月26日,護送馬拉度納靈柩的靈車緩緩駛出阿根廷總統府,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
  • 好嗨喲,是什麼讓戰友們玩得如此開心
    於一體的經典娛樂項目0 2籃球比賽賽場上參賽隊員穿插跑位突破分球、聯防嚴密一個個精彩的進球不斷將比賽推向高潮場下加油吶喊聲、擂鼓聲歡呼聲、喝彩聲響成一片0 3卡拉ok一首首激昂的強軍戰歌一曲曲婉轉悠揚的流行歌曲給戰友們帶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