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孫悟空,有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西遊記!這是一位貼吧網友寫的《西遊記》讀後感。
小時候看西遊記,最愛各種打鬥的精彩場面,喜歡欣賞裡面的各路神仙妖怪和各種法術法寶。
其實西遊記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在有限的一生中,如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本真經,也就是人生的真諦。
讀小說的時候會有很強的角色代入感,讀者不知不覺間,會覺得自己就是主角孫悟空,他佔山為王,他拜師學藝,大鬧龍宮,後來闖地府,鬧天宮,西行取經。這就是一個人在不斷的探索,不斷追求人生真諦的過程,我們在途中也會犯錯,然後悔改,到最後功德圓滿時才發現,其實真經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所謂的真善美,都是來自於你的內心,而所謂的惡,其實也就是你的心魔。我們跟著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而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六耳獼猴其實也就是另一個孫悟空,是孫悟空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所以一路上每次都有求必應的觀音菩薩也幫不了你,緊箍咒也無能為力。六耳獼猴是孫悟空西行路上最難纏的一個妖怪,但其實這個妖怪就是他自己的心魔。
再說唐僧,金蟬子十世轉生,一心向佛。雖是肉體凡胎,卻發下宏願去往西天求經。唐僧在一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什麼呢?是白骨精?蜘蛛精?還是牛魔王?都不是,面對兇神惡煞的妖怪唐僧也害怕,卻動搖不了他求經的信念,面對死亡的考驗他沒有退縮。唐僧遇到的最大難關,是在女兒國。女兒國國王不是妖精,是真正的絕世美女,而且對唐僧一片真情,唐僧動搖了嗎?是的,他畢竟是肉體凡胎,如花美眷,託國之富,一個男人一生中所想要的,幾乎都要實現了,還捨得丟下這一切,繼續往西去嗎?這才是最大的難關,真正的考驗。
豬八戒,貪財好色,貪吃貪睡,也許到了西天也沒能改掉這些毛病,但是畢竟護送有功,封他做個淨壇使者。他還跟佛祖討價還價,說為什麼師傅師兄都成了佛,我卻只當個使者,佛祖無奈,只有哄他說這其實是個美差......豬八戒這個角色為大眾所喜愛,就是因為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凡人最常見也最容易犯的毛病,他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性中的美與醜,這個角色也因此具有喜劇性和反面襯託的效果。
沙僧相對來說存在感是比較低,不過還是蠻值得欣賞的。一路上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就像是雷鋒願做一顆螺絲釘,那麼他其實也找到了自己的真經。我做不了主角,我就安心做一個配角,我法力低做不了降妖伏魔的先鋒,我就負責做好「後勤工作」。人生不一定非要活得轟轟烈烈,你也可以默默無聞的奉獻,積少成多持之以恆,最終也能找到屬於你的那一片天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真經,但是要得到卻絕非易事。漫漫西行路,唐僧師徒用了十四年,歷經十萬八千裡,所以人生絕不是一蹴而就,人生就像是一部西遊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你心中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