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國人對《西遊記》這本著名的古典白話小說作者都很熟悉,那就是明朝的吳承恩,坊間能找到的任何一部西遊記版本都署名是他所作,似乎這已經是一個定論。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關於《西遊記》作者的問題學術界還有多大爭論。實在是因為把吳承恩確認為作者的過程非常草率,也根本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
第一個考證出《西遊記》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所作的是新文化運動旗手之一胡適,他老先生依據的是明天啟版《淮安府志》中的一段話,提到過本鄉一位基層小吏員吳承恩寫過一本叫《西遊記》的集子。至於這個人寫的《西遊記》是否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小說,並不得而知,也就是說胡適的整個論證建立在這個模糊的孤證上面。由於胡適先生在當時學術界的地位,他的考證很快得到了魯迅、陳獨秀等知名文人的認可,儘管如此,解放前出版的《西遊記》很少把西遊記作者直接冠名為吳承恩。
實際上在整個明清兩代,《西遊記》一書的作者普遍被認為是全真龍門道的祖師爺丘處機,或者是他的弟子李志常,四庫全書也記錄有所謂《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當然這本書因為已經失傳,其內容到底如何,已不可考證。現代很多人認為此書更多是記載丘處機師徒隨蒙元大汗西徵時的見聞,不是以唐僧取經故事為題材。
明版《西遊記》在中國已經失傳,現在我們看到的明代版本是由日本學者提供的,此書在日本保存好幾個更早的版本,不過所有這些版本中沒有一本署有作者名字。其中萬曆年間的金陵世德堂出版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是當代一切通行《西遊記》的母版,這本書寫序言的人署名陳元之,其人在序言中提到「《西遊》一書不知其何人所為。」可見作者在當時就不知為誰。
至於胡適取證的《淮安府志》在清朝中葉再版時已經刪除了吳承恩寫《西遊記》這段話,顯然其編纂者認為此事存疑。其實唐僧師徒西遊的故事自宋元以來流傳很廣,不少故事散見於宋元話本和元人雜劇之中,但和三國或者西遊不同,《西遊記》這部小說雖然雜採民間眾多西遊故事,但其主線清晰、文辭雅馴,而且某些諷刺佛道的觀點明顯在影射明代現實,顯示這是一部典型的文士之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所以其作者應該是一位有身份有天賦的大文人。
不過正因為此書有不少諷喻當世之辭,再加上古代寫作白話小說被認為是文人賤行,所以幾乎沒人會在寫作它們的時候把自己的真名署上,這就使得明清著名白話小說的作者幾乎都成了謎,《西遊記》也是如此。其實國內不少學者在建國後都對《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說法提出過質疑,早期不少簡體字版將其作者寫成「傳 明 吳承恩作」,而八十年代因為同名電視劇熱播的緣故,似乎一下讓吳承恩作西遊的說法成了定論。我認為還是應該將其作者定為佚名更為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