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籤約起點,西遊記是付費內容」 原來我也可以出版西遊記

2020-12-22 z小卓說

點一下關注,更有意思的文章將展現給您!

閱文集團作為國內閱讀平臺和文學創作平臺的領頭羊,最近變成網絡文學的一個熱議之地。首先閱文高管的換屆與勞動合同變更引起了廣泛的議論。

這使得許多網友挖起閱文集團的種種有意思的事。例如「吳承恩籤約起點,西遊記是付費內容」。

要說起西遊記,就必須要提公共版權這一個事情。

每一個人創作出的作品(包括書籍,音樂等藝術形式),創作者只享有生前和死亡後五十年(部分國家七十年)的著作權保護。只要保護期終止,該作品就成為公共版權的作品(簡稱「公版書」)。

公共版權的作品可以任意使用、改編(但要求作評保證完整性)、出版而不侵權。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遵循這一規定,所以很多世界級著作都屬於公版書,例如中國的《論語》《孟子》《孫子兵法》《金瓶梅》《周髀算經》《史記》「四大名著」等等,外國的《小王子》《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等等

部分公版書截圖

說回西遊記,西遊記本身是公版書,就沒有所謂的版權一說。但是現在的為什麼閱文起點中文網能把西遊記當成VIP書籍上架?

公版書是沒有版權,但後人為書進行的解讀、註解卻是有版權保護。如《西遊記》就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嶽麓書社、中華書局等不同的版本。

古籍和外文圖書的翻譯者、註解者水平的高低是評價該書質量的重要指標。所以本身《西遊記》上傳收費從法律角度也無可厚非,但應該在最開始就標註清楚是出版社授權,不要讓人產生誤會。

不止是文學作品,還有許多世界級名作都屬於公版作品,例如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樂作品。

免費創作

著名的「2001 太空漫遊」中的配曲《藍色多瑙河》是小約翰 施特勞斯作品。此曲創作於1866年。有部分人認為是劇組當時經費不足,所以使用的公版音樂,不需要負擔版權費,最終造就科幻片鼻祖級電影。當下也有許多廣告為了節省費用使用公共版權音樂作為配樂。

公共版權的出現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進步,是世界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途徑。公共版權也給創作者注入一種新型的創作形式,如改編(大話西遊),後傳(西遊記後傳)等等。

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意見可以在下面評論區進行討論!

如果對寫的內容還滿意的話,可以點一下關注#####,小卓會推薦更多高質量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起點中文網《西遊記》500年前已獲吳承恩授權?閱文集團回應
    5月9日消息,針對網曝起點中文網標註《西遊記》已獲吳承恩授權一事,閱文集團回應稱,2017年,為更準確地表達作品標註的信息,就已對系統優化,均增加了「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授權」的字樣。近日,一則微博爆料引發網友熱議,起點中文網在《西遊記》的版權擁有上明確標註了所有權。並在封面上特別註明: 「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侵權必究。」據網友爆料,起點中文網公開標註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其製作發行,並指出「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起點中文網標註《西遊記》已獲吳承恩授權?看看閱文集團怎麼回應
    今日(9日)消息,針對網曝起點中文網標註《西遊記》已獲吳承恩授權一事,閱文集團剛剛回應稱,2017年,為更準確地表達作品標註的信息,就已對系統優化,均增加了「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授權」的字樣。閱文方面稱《西遊記》等作品中標有「籤約」和「授權發布」的字樣,是指起點中文網和內容提供商(CP)的籤約,並取得其正規授權,作品中標有VIP指的是收費產品,以確保出版內容頻道和原創內容頻道標註的一致性。2017年,為更準確地表達作品標註的信息,就已對系統優化,均增加了「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授權」的字樣。
  • 吳承恩「籤約」起點平臺莫被利益遮住眼
    最近,經典名著《西遊記》又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爆料,網文平臺「起點中文網」將《西遊記》標註為由吳承恩授權其製作發行,並標有「籤約」「VIP」等標籤。對此,閱文官方微博作出回應。回應稱,《西遊記》等作品中標有「籤約」和「授權發布」的字樣,是指起點中文網和內容提供商(CP)的籤約,並取得其正規授權,作品中標有「VIP」指的是收費產品,以確保出版內容頻道和原創內容頻道標註的一致性。按照這種說法,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大多經典名著網上閱讀需要付費。即使前幾章可免費閱讀,但其他章節是VIP章節,需要訂閱後才能閱讀。
  • 網讀《西遊記》需付費?記者調查:免費和收費兩個版本有何不同
    經典名著《西遊記》《紅樓夢》近日又在網上引起熱議,這次是因為版權。有網友爆料,網文平臺「起點中文網」將《西遊記》標註為由吳承恩授權其製作發行,在網上閱讀《紅樓夢》被作者曹雪芹邀請付費。此事迅速在網上引起爭議。
  • 閱文回應西遊記獲吳承恩授權:指的是和內容提供商的籤約 3年前已優化
    IT商業網5月9日訊,針對部分媒體報導的「標註《西遊記》等古典名著獲作者授權」一事, 閱文在官方微博上表示,《西遊記》等作品中標有「籤約」和「授權發布」的字樣,是指起點中文網和內容提供商(CP)的籤約,並取得其正規授權,作品中標有VIP指的是收費產品,以確保出版內容頻道和原創內容頻道標註的一致性。
  • 閱文回應標註《西遊記》獲吳承恩授權:2017年已優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搜狐新聞消息,近日網友爆料,起點中文網明確標註了《西遊記》的所有權,封面特別註明: 「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侵權必究。」此外,該書被指由起點中文網「首發」,並有「籤約」「VIP」等標籤。
  • 吳承恩親自授權發布?曹雪芹送紅包?經典名著版權引爭議
    經典名著版權引爭議】有網友爆料,網文平臺「起點中文網」將《西遊記》標註為由吳承恩授權其製作發行,並標有「籤約」「VIP」等標籤。還有網友稱,在網上閱讀《紅樓夢》被作者曹雪芹邀請付費。此事迅速在網上引起爭議。那麼,經典名著的版權如何劃分?在網上付費閱讀經典名著合理嗎?
  • 連《西遊記》的版權都是起點的?網絡作者為何要對閱文「揭竿而起」?
    通俗來講,就是騰訊系代替了起點系,在外界人士的解讀中,閱文集團付費用戶連年下降,股價逐年下滑,公司急需強力變革的基礎上,原來的核心團隊突然集體辭職,「這更像是內部權力都掙或經營理念較量的後果。」分成規則很透明,寫手全靠自己的努力寫出精品文,才能多勞多得,而免費文的主要計算方式就是點擊率和廣告,在這種規則的激勵下就很容易出現標題黨和注水文,「其實只要對比一下現在的免費和付費小說的質量就能看出來免費閱讀對寫作的危害。」唐家三少在微博上公開表示,對於一些優秀作者,當付費閱讀已經不再是主要方向時,可以依託於免費來增加作品的影響力,從而更好地將作品進行衍生。
  • 《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那它是誰寫的呢?
    第一個考證出《西遊記》為江蘇淮安人吳承恩所作的是新文化運動旗手之一胡適,他老先生依據的是明天啟版《淮安府志》中的一段話,提到過本鄉一位基層小吏員吳承恩寫過一本叫《西遊記》的集子。至於這個人寫的《西遊記》是否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小說,並不得而知,也就是說胡適的整個論證建立在這個模糊的孤證上面。
  •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敢問路在何方
    吳承恩(約1500-1583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明代傑出小說家。他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吳承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也是中國古典神話小說的代表、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是很多人童年的偶像。
  • 《吳承恩與〈西遊記〉》:不被理解的六小齡童,為圓夢執著而艱辛
    一、感恩吳承恩原來在《西遊記》熱播後,六小齡童隨《西遊記》藝術團到江蘇一帶進行座談、宣傳。到了淮安縣演出時,六小齡童在後臺見到了當時的文化局副局長劉懷玉先生,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之交,六小齡童在江蘇的猴文化博物館也是在他的幫忙下完成。
  • 神話小說《西遊記》作者真是吳承恩嗎?這麼多年的困惑終於解開
    陳玄奘取經的故事原型經歷了八百多年以後,最終在明代形成了千古流傳的經典之作——《西遊記》,這中間融入了很多年的演變,正是在前人輾轉流傳,不斷增益的基礎上,最終才在吳承恩的整理、修改、組織下,終於集大成而為如今見到的《西遊記》。以此題材記錄玄奘取經的第一部書是《大唐西域記》,此書採用玄奘奉詔口述,由他的門徒辨機輯錄的。
  • 《西遊記》究竟是誰寫的?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是400年來曠日持久的一樁公案,謎底可以說至今未解。今人常說作者是吳承恩,其實並非定論。事實上,《西遊記》問世之際,即告作者佚名。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當時小說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作者不願署名;二是《西遊記》內容廣袤,其中不乏諷刺「今上」和時政等敏感話題,書商不敢署名。
  • 成型於明朝時期的西遊記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其實另有其人
    就好比家喻戶曉的《西遊記》這本古典小說,我們都認為是吳承恩寫的,其實創作出西遊記裡面各個故事的並非吳承恩一個人,而吳承恩的作用僅僅是一個改編整理者。《西遊記》則不一樣,《紅樓夢》完全是由個人創作的。《西遊記》裡面故事的原型並不是吳承恩自己的藝術想像,其中的故事多是民間早就流傳幾百年的故事,通過後來的一些說書先生的傳播,他們整天的穿梭於街頭小巷,在幾百年的演繹和流傳下來,使得故事逐漸變得生動起來。
  • 《西遊記》漏洞被五年級小學生指出,專家給予肯定:是吳承恩的鍋
    這是文章頭部《西遊記》漏洞被五年級小學生指出,專家給予肯定:是吳承恩的鍋5年級小女孩指出《西遊記》漏洞,一路飲食均一樣?專家這般解釋前言:「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蘊含著無限的真理。
  • 閱讀《萬萬沒想到,西遊記可以這樣讀》,你可能會看到兩個孫悟空
    《西遊戲》是大家熟悉的古典名著,耳熟能詳,相信沒有人不知道內容的。其實中的孫大聖是男女老幼通殺的主角,我們都知道這個人物是吳承恩筆下虛構出來的。但在福建一座寺廟中卻發現了疑似孫大聖的墓葬,令人驚奇的是,葬的還止一位。
  • 西遊記如果都跟著原著拍,收視率會更高?吳承恩:你一集都不敢看
    文/金寶哥講故事說起四大名著的《西遊記》,恐怕迄今為止是翻拍最多的一部小說了。先是有楊潔的86版《西遊記》,再來是張紀中版,緊跟著又是浙版西遊記。除此之外,電影、電視上充斥著許多西遊記改編而成的諸如《三打白骨精》、《西遊降魔篇》等作品。
  • 如果《西遊記》不被盜版,就不會有「大鬧天宮」這一精彩章節
    傳說吳承恩只有一個獨生女兒,老伴去世後,他無心料理家務,便把一點微薄的家產都給了他的乾兒子,自己躲到射陽簃裡專心致志地寫作去了。待他女兒快出嫁時,他的初稿《西遊記》也完成了。有一天,女兒對父親說:「爹,您僅有我這一個親生骨肉,家產全給了我哥哥,難道女兒出嫁,就兩手空空跑到人家去不成?」吳承恩安慰女兒說:「我早替你準備好了,足夠你一輩子用的。」
  • 西遊記結尾時,吳承恩說出答案
    在歷史文化中,與「豬」有關的現實或虛構人物,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吳承恩老先生在《西遊記》中構造的豬八戒。豬八戒的人生經歷真可謂大起大落,原本是英俊瀟灑的天蓬元帥,統領八萬天庭水兵,因追求嫦娥鑄成大錯,被天庭流放到人間,結果投胎不慎成為豬。
  • 《西遊記》為何被明朝列為禁書?原來書中的這幾個國家,是對明朝...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約1500-1583),是明朝的小說家,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的吳承恩,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吳承恩的父親開過一個小店,朝廷的各種苛捐雜稅以及貪官汙吏的剝削,讓吳承恩的父親經常是牢騷滿腹,所以吳承恩從小就一直在聽他父親對社會的各種抱怨,等到長大以後更加看清了當時社會的現實與黑暗,所以他在小說中寫的這些國家的國王做的一些荒唐的事情,其實是暗指大明王朝一些醜陋的現象,以至於《西遊記》在當時被列為明朝第一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