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11歲孩子的《西遊記》讀後感……

2021-01-20 杜若花兒開

《西遊記》是一部章回體小說,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有想像力的作品之一。小說圍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一行人前往西天取經的主線,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將「真、善、美」發揮的淋漓盡致。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龍宮冥府、山林湖海盡情地施展各自神通,讀起來令人興趣盎然。

全書故事引人入勝,全一百回。前七回講孫悟空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講唐僧的身世,交代西天取經這一中心事件的由來;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說故事的主體,講述唐僧師徒取經路上戰勝無數妖怪,經歷種種磨難,終於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情節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車遲國鬥法、女兒國遇難等故事尤為精彩。

《西遊記》善於塑造人物, 無論是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還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令人難忘。

孫悟空號稱「美猴王」和「齊天大聖」,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塑造最為成功、最受歡迎的形象之一。他本領超強,會七十二變,一副鋼筋鐵骨,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識破一切妖魔。他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誠不二,制服了許多妖怪,為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被佛祖封為「鬥戰聖佛」。

豬八戒也是《西遊記》中深受人們喜歡的角色,他因錯投豬胎,長成一副長嘴大耳、呆頭呆腦的樣子。他有許多缺點,如好吃懶做、貪戀美色等,但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鬥爭時,他總是揮舞著釘耙,勇猛的戰鬥,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

這部小說情節複雜,佛、道、儒都有涉及。人物眾多,有神、魔、人和佛。這部小說更像一部勵志故事:人生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斷奮鬥,不斷努力,不斷克服任何艱難險阻,直到達到勝利的彼岸。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西遊記》主要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在十萬八千裡的道路上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取得真經。(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
  • 一篇《西遊記》讀後感,讓五年級女生跳樓,教師不背這口「鍋」?
    這名五年級女生是班級裡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久前的期中考試,還拿到了語文成績全班第一的好名次,她的作文寫的是《西遊記》中著名故事《三打白骨精》的讀後感。整篇作文洋洋灑灑寫了差不多兩面,但是,幾乎全部都被老師用紅筆做了批示。很多人看了之後,紛紛表示這位老師沒有教學水平,修改孩子的作文就是修改孩子的精神,沒有能力,不要動手。
  • 《西遊記》讀後感
    同樣一個情節,有些人哭的稀裡譁啦,有些人沒有感覺就是這樣的原因,所以書還是要順著自己的生活和興趣讀下去,所有別人的建議對你來講,都只是參考。接下來,我就從我個人的角度分享一下,西遊記的讀後感。①吳承恩視角。關於西遊記的歷史地位,就不過多表述了。四大名著之一,不是吹出來喊出來的。其構思之縝密,思想之豐富,細節之出神入化,文學語言之五彩斑斕,故事之引人入勝均讓後人望其項背。
  • 一位網友寫的西遊記讀後感,看完震驚了!或許這才是西遊記的真諦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孫悟空,有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西遊記!這是一位貼吧網友寫的《西遊記》讀後感。小時候看西遊記,最愛各種打鬥的精彩場面,喜歡欣賞裡面的各路神仙妖怪和各種法術法寶。這就是一個人在不斷的探索,不斷追求人生真諦的過程,我們在途中也會犯錯,然後悔改,到最後功德圓滿時才發現,其實真經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所謂的真善美,都是來自於你的內心,而所謂的惡,其實也就是你的心魔。我們跟著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而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六耳獼猴其實也就是另一個孫悟空,是孫悟空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所以一路上每次都有求必應的觀音菩薩也幫不了你,緊箍咒也無能為力。
  • 西遊記讀後感:追求長生不老的人,為什麼不管住嘴,邁開腿運動呢
    讀後感精彩內容,這篇出類拔萃的範文助你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文末有詳細的寫作指導,思路清晰,講解全面。拒絕拖泥帶水,嘮嘮叨叨。《西遊記》讀後感今天重溫一遍《西遊記》,讀到以下內容:群猴正在快活地吃喝,美猴王忽然掉起眼淚來,眾猴忙問:「大王為什麼煩惱?」
  • 「媽媽,讀後感怎麼寫?」愁壞孩子的讀後感,解決辦法在這裡
    寫讀後感,名著讀後感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優秀範文很多孩子一寫讀後感就發愁,今天的文章末尾附上讀後感寫法講解,寫法講解得很細,建議孩子們保存。一、《西遊記》讀後感課本上《西遊記》節選《石猴出世》精彩的內容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我買來原本讀得如痴如醉。今天,讀到了石猴(孫悟空)拜師學藝。故事是這樣的:石猴想要訪仙問道,於是漂洋過海幾十年,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父,菩提祖師給石猴取名「孫悟空」。
  •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借鑑精彩範文,自己動筆很輕鬆
    讀後感,出現在試卷中的機率幾乎為零,但在日常作業中,卻是老師最喜歡布置的作文。借鑑精彩的範文,自己動筆很輕鬆。《西遊記》讀後感《西遊記》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名著,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每天寫完作文後我都要讀半個小時。今天,讀到了《三打白骨精》,我感觸很深。
  • 西遊記讀後感:半途而廢要不得,小學生趕快收藏,一定用得到
    一、《西遊記》讀後感今天我讀了青少年版本的《西遊記》,第一回「靈根孕育美猴王」,在這章回的最後一句話「學人禮,講人話,朝餐夜宿,一心尋訪」深深震撼了我。這句話是對孫悟空尋訪仙人,學習法術的寫照。「一心尋訪」,有多少人可以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一件事情,自始而終永不放棄?
  • 《西遊記》原著的重大破綻,被11歲女孩揭開,專家:400年沒發現
    而在四大名著中具有魔幻色彩,而且最被大眾所熟知的還要數《西遊記》。《西遊記》這部名著自問世以來,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和研究。當年電視劇《西遊記》播出的時候,上到八十多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童,幾乎是萬人空巷。收視率之高,至今無人打破。到如今為止,每到暑假重播的時候,仍然深受大家的喜愛。
  • 西遊記有一漏洞被11歲小女孩發現,專家:400多年來無人發現
    當然,除了上古神話之外,現如今也流傳出很多神話故事,其中最為當代讀者所熟悉的當屬「西遊記」,不過曾有一位11歲小女孩卻發現了「西遊記」中存有的一大漏洞,專家看後稱400多年來,竟然無人發現這一漏洞。
  • 點評孩子的作文說方法,我教孩子如何寫讀後感
    擬好題目:通常為「讀《×××》有感」或「《×××》讀後感」。如果是影視劇的,「讀」改成「觀」即可。從這點上來看,孩子選的這個書是沒問題的,如圖,名師點評,人生必讀書。題目《讀〈三國演義〉有感》也沒問題。
  • 11歲女孩指出《西遊記》漏洞,400年來無人發現:沒法反駁
    愛讀書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讀書中能夠深入思考的人不多,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閱讀名著,卻總覺得孩子讀書走馬觀花,讀了個"寂寞",這是因為孩子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前段時間愛你一個年僅11歲的小女孩馬思齊,她酷愛讀書,尤其是古代名著,她小小年紀就將《西遊記》讀了15遍之多。
  • 86版《西遊記》演員現狀各不同:唐僧娶大11歲富婆,孫悟空娶了玉兔精
    86版《西遊記》是一部無法複製的經典,為了這部《西遊記》能夠拍攝成功,主創人員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而距離這部電視劇的播出已經過去30多年了,曾經在影片中風華正茂的主演也已經上了年紀,下面就來帶大家盤點一下幾位演員的現狀,唐僧娶了比自己大11歲的富婆,孫悟空娶了玉兔精,那麼豬八戒過得怎麼樣呢?
  • 13歲女孩作業走紅,網友瘋狂轉載,網友: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最近一個八年級的13歲女生做的暑假作業,卻極其用心,驚豔眾人,引得國內外媒體與網友的瘋狂轉載。 這是一個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業,閱讀名著並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用關鍵詞來表述人物形象。而自己又喜歡繪畫,於是她把繪畫和筆記結合起來做成圖文並茂的筆記。
  • 讀後感:讀《愛心樹》有感
    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卻又略帶傷感,有人將它解讀為「一則有關『索取』與『給予』的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顆大樹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男孩每天都會跑到大樹下撿樹葉,編王冠,還會爬樹蕩鞦韆,吃蘋果,和大樹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樹蔭下睡覺,男孩愛這棵樹,這讓大樹感覺很快樂。後來,孩子長大了,不再來樹下玩,大樹感到孤寂。
  • 《西遊記》讀後感:團結一致800字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我曾經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令人著迷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而最近,我把《西遊記》一書認真地看了一遍,才真正領略到《西遊記》的文字所帶來的魅力。
  • 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習作,讀後感寫作方法與原創作文
    實際上寫讀後感,就是這樣讓知識變深刻的加工過程,它不僅僅是簡單記憶,而是讓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好比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簡單時只是月光,到深刻了就變成鄉思、鄉愁了。如果不是寫讀後感,我們會去仔細琢磨一篇文章嗎?因為要寫讀後感,這文章就需仔細品味了,一品才知真味。
  • 教小學生寫《千與千尋》讀後感:引子、主要人物和救贖主題
    說起讀後感,小孩子最頭疼:我沒有感,怎麼寫呀?今天就找一個你們喜歡的動漫作品聊聊。這就是日本乃至全世界知曉的漫畫家宮崎駿的動漫作品《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已經看過不下五遍了。女兒小時候就跟她一起看過,大了又一起看,我自己也看過。
  • 小學生滿分作文-《愛的教育》讀後感,收藏,讓孩子閱讀參考
    《愛的教育》讀後感讀完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講述了同學之前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前的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我最受感動的是老師講的每月故事中的執著尋母的孩子。這個故事講了小馬爾可的父母負債,母親不得不出國打工賺錢。一開始,小馬爾可的母親經常給家人回信,和家人保持著聯繫。可是,後來因為生了重病,家裡寫的信也常常不能回復。13歲的小馬爾可日夜思念自己的母親。終於有一天,他決定離開家人,去尋找他那奄奄一息的母親。在旅途中,他不辭辛勞,日夜尋找。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哈利波特>讀後感》
    《哈利波特》讀後感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痴迷《哈利波特》。其中的章節,我讀了又讀,看了再看,直到我閉上眼睛:一頭棕色短髮,腦門兒上一個閃電形傷疤,鼻梁上架著一副復古眼鏡,手持一根魔杖的哈利波特就出現了——我已經走火入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