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事件致多家機構吃罰單,債市治理風暴不停!信心恢復仍在途中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永煤事件之後對於機構的調查初步有了結果。

1月8日晚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自律處分信息,海通證券、海通資管、海通期貨以及東海基金同吃罰單。

根據交易商協會公布的信息,海通證券等主要作為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主承銷商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參與者,存在以下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一是協助相關發行人在發行環節購買自己的債券,破壞了市場發行秩序;二是協助相關發行人交易自己發行的債券,規避人民銀行〔2015〕第9號公告相關規定。

業內人士指出,相關違約行為或許指向之前監管嚴查的「結構化發行」等行為。

當下,債市監管風暴仍然持續之中,此前已有多家中介機構遭受監管處罰。有市場人士分析,債券市場當下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引起各方高度關注,監管風暴短期不會有停歇的跡象,未來隨著相關風險逐步排除,監管制度不斷加強,信用債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重塑。

多家機構同吃罰單

1月8日晚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自律處分信息,海通證券、海通資管、海通期貨以及東海基金同吃罰單。

交易商協會指出,海通證券作為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主承銷商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參與者,存在以下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一是海通證券向下屬子公司管理的相關資產管理計劃下達交易指令,協助相關發行人在發行環節購買自己的債券,破壞了市場發行秩序;

二是海通證券向下屬子公司作為投資顧問或管理人的相關資產管理計劃下達交易指令,協助相關發行人交易自己發行的債券,規避人民銀行〔2015〕第9號公告相關規定。此外,海通證券還存在內控管理不到位的違規情形。

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7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海通證券予以警告,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同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已將海通證券有關違規情況報送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

海通證券旗下海通資管和東海基金同時吃到罰單。

另外,東海基金作為某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存在以下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一是協助相關發行人在發行環節購買自己的債券,破壞市場秩序;

二是協助相關發行人交易自己發行的債券,規避人民銀行〔2015〕第9號公告相關規定。

當日晚間,海通證券發布公告稱,根據交易商協會對公司及相關子公司開展的自律調查,公司及相關子公司存在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交易商協會對公司及相關子公司予以警告,並責令公司及相關子公司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公司將針對本次自律處分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優化內部流程,促進相關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禍起「結構化發行」?

交易商協會指出,海通證券等違規是因為存在協助相關發行人在發行環節購買自己的債券等行為。市場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這似乎指向之前監管嚴格關注的「結構化發行」。

結構化發行由來已久。2017年以來,隨著我國債券市場打破剛性兌付,違約逐步常態化,投資機構風險偏好下降,部分債券評級較低、社會認可度較差、銷售難度較大的發行人為了保證債券成功發行或獲得一個更好的發行價格,轉而尋求「結構化發行」。

所謂「結構化發行」,即發行人通過第三方機構成立資管計劃、信託計劃、私募基金等方式定向認購自己發行的債券,以確保債券的成功發行和控制發行成本。

此前,一般而言,市場認為結構化發行主要存在三種模式。模式一是發行人購買資管產品的平層;模式二是發行人購買資管產品的劣後級;模式三:發行人自購債券並質押融資。

光大證券此前曾對這集中模式進行了總結。比如:

模式一:債券發行人購買資管產品M億元,資管產品在一級市場購買發行人的債券N億元。即債券發行人獲得N-M億元的淨融資,同時資管產品管理人新增管理規模M億元並獲得相應的管理費和業績提成收入。

模式二:採用了優先/劣後的模式,融資槓桿變得更高。例如,在模式一的實踐中,發行人每出資1億元,可能獲得0.8億元的淨融資額;在模式二中,同樣是出資1億元,其可能獲得1.2億元的淨融資額。

模式三:融資效果更加顯著。該模式分為債券發行和回購融資兩個環節,其本質是使用債券回購融資代替債券發行融資。首先,債券發行人發行債券N億元並自行購買。下一步,發行人利用該債券作為質押品進行回購融資。假設該只債券的實際質押率為0.5,則在極限情況下,發行人每發行1億元債券,可獲得資金2億元。事實上,如果採用協議式回購,則實際質押率甚至可能遠高於0.5。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此前曾發文指出,債券結構化發行之所以盛行,在於其照顧了各方的訴求。

對於發行方來說,雖然實際融資額度有所減少,但保證了發行成功,也許還能降低發行利率,同時在市場上產生了正面的宣傳作用,提升了銀行和其他投資者對本企業的信心,有利於接下來融資計劃的開展。

對於資管產品管理人來說,做大了管理規模,可以提高市場排名並獲得管理費收入。

對於承銷商來說,這類債券本來可能存在發行失敗風險,但通過結構化發行保證了債券發行成功,將「發不出去的債券」發出去了,增加了名義發行規模和承銷費收入,可以提升承銷業務規模的市場排名。當然,如果最後債券違約了,承銷商可能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不過,結構化發行也面臨著更高的風險。比如,發行人往往由於資質較差、無法通過市場化方式完成全部債券的銷售,被迫採用結構化方式發行。如果市場不接受這類資質較差債券作為回購業務的質押券,資管產品就會出現流動性危機,融資無法滾續,導致回購交易違約。

2019年5月,包商銀行由於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監管部門接管,打破同業剛兌信仰,一度引發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危機,中小銀行和非銀機構及產品受到衝擊,而持有「結構化發行」債券的機構投資者所受衝擊最大,出現較多債券回購違約。在監管部門的及時介入和幹預下,該場流動性危機很快緩解,債券市場逐步回歸正常,但「結構化發行」的弊端和隱患也在這場流動性危機中得以暴露。

此後「結構化發行」就被監管高度關注。

2019年12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期發布《關於規範公司債券發行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發行人不得在發行環節直接或者間接認購自己發行的債券等,劍指「結構化發行」。

但是「結構化發行」並未銷聲匿跡,永煤違約之後,交易商協會在對海通證券等宣布開展自律調查的同時,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發行人不得直接認購等,再次明確禁止債券結構化發行。

此次海通證券等遭受處罰,「結構化發行」或許前途更加微渺。

債市監管風暴不停

永煤違約發生之後,信用市場風聲鶴唳,各種問題的暴露也讓市場各方擔心不已。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層和監管層很快就頻頻發聲拯救市場信心,而監管風暴也就此掀起。

2020年11月8日,交易商協會稱,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幫助永煤違規發債及市場操縱,對其啟動自律調查。19日又宣布對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與此同時,多家信用評級機構等也被納入監管視野。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2020年12月11日,央行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會議由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主持。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證監會相關部門和交易商協會負責同志,以及市場評級機構、發行人、投資人代表參加會議。

「永煤違約等事件事實上嚴重挫傷了信用市場的信心,必須加大治理力度才能將市場推回正軌。」一位債券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債券市場當下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引起各方高度關注,監管風暴短期不會有停歇的跡象。

他同時表示,未來隨著相關風險逐步排除,監管制度不斷加強,信用債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重塑。

相關焦點

  • 永煤事件債市嚴查中介機構違規:海通證券問責永煤債負責人
    交易商協會針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啟動調查後,相關被調查機構有了新一步進展。12月20日晚間,因牽涉永煤控股事件最早被交易商協會調查的海通證券公告稱,就交易商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工作。
  • 星空獨家︱永煤債的蝴蝶效應,幾時休?
    下半年,先是華晨集團債務違約(星空獨家︱華晨,讓你坐著寶馬哭 )的大瓜再度引起了市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熱議,後是盛京能源債務違約撼動了城投債金身不壞的規矩,而最近的永煤債違約事件更險些將胡辣湯省拖進了坑裡。
  • 永煤信用債風波再擴散 海通之後兩大機構捲入自查
    據財聯社11月19日報導,交易商協會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 永煤事件逐一問責,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遭處罰
    11月11至13日,由於永煤事件持續發酵,債券市場受到顯著衝擊。部分信用債一級市場取消發行,相關行業、相關省份的部分信用債出現暴跌,債市恐慌情緒爆發,部分產品贖回壓力較大,波及利率債市場,資金面緊張,3天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幅度達4~5個基點。隨後,低等級高收益債被機構大量清倉,包括宏橋、蘇寧在內的主體開展了危機下的債券購回操作。
  • 金融委發聲穩債市後首日:國債期貨全線飄紅,多隻信用債反彈
    國務院金融委周末發聲「維穩」後,此前因被風險事件籠罩而清淡的債市情緒有修復趨勢。11月23日,國債期貨全線收漲,多隻此前連續下挫的信用債也明顯反彈。 兩周前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永煤集團違約債券「20永煤SCP003」,其兌付事宜也有了新進展。
  • 永煤事件衝擊河南:信用市場失去信用,國企紛紛跌入凜冬
    版權:作者 金一邊 金曉邊 來源 金角財經(F-Jinjiao)河南的問題,越來越多。今年,發生在河南的永煤集團債券違約事件,掀起了國企信用債市場的遮羞布。蝴蝶煽動翅膀,給太平洋帶來一場風暴。永煤事件影響的也不僅僅是一家上市公司、一個債券產品。作為一個AAA級國企信用債的產品,永煤事件掀起了對債券市場的討論,也讓金融機構重新審視河南的信用環境。河南融資市場,因永煤事件而帶來了暴雨和風雪。畢竟,這很清晰地表明,政府已經不再願意為國企債務背鍋和兜底了。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繼續發酵。日前海通證券宣布就銀行間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債券融資部、固收部等相關責任人受罰。此前永煤多隻債券違約引起軒然大波,波及信用債市場,包括審計機構評級機構等中介在內也受到影響。
  • 永煤事件進一步發酵!百億交叉違約來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備受市場關注的永煤債券違約風波,又有了新進展。記者從多位債權人獨家獲悉,11月19下午豫能化及主承召集「20永煤SCP003」的持有人召開預溝通會,討論「20永煤SCP003」的展期問題。但部分債權人並不同意展期方案,這意味著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許昌市重要熱力供應商求援:沒錢買煤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張勤峰 有業內人士及媒體證實,受永煤違約事件影響,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平煤神馬集團)旗下河南能信熱電有限公司(能信熱電)融資渠道中斷,資金嚴重短缺,沒有資金購買煤炭。
  • 債市評級「守門人」為何頻頻...
    在席捲信用債市場一個多月的違約風暴中,債市投資人口中屢屢發出這樣的感嘆。2020年以來,AAA評級債券的違約數量明顯激增。自2014年債市首例違約開始,6年間共46隻發行時主體評級為AAA的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其中僅今年以來就有32隻,佔比近70%。
  • 2021年債市展望:上半年按兵不動基本面拐點後將迎機會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幾類問題,新華財經對12家機構觀點進行整合梳理,多數機構對明年上半年債市走勢保持謹慎態度,在一級市場供給計劃尚不明朗、社融和M2未見頂、經濟狀況仍有回升動能的背景下,前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的利空因素仍偏多,後半年在基本面階段性拐點出現之後有機會迎來新一輪行情。
  • 三家銀行被查,監管出手了!
    交易商協會對興業銀行、光大銀行 中原銀行等啟動自律調查 11月19日傍晚,交易商協會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
  • 公開市場轉為淨投放,債市買氣略增,現券期貨走暖
    原創 Wind Wind資訊// 債市綜述 //12月8日,央行轉淨投放提振資金面信心,現券期貨走暖。4、「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已兌付本金5億元,剩餘5億元將展期永煤控股公告稱,已於周二向清算所申請分配「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持有人所持份額的50%,金額為5億元,未支付的部分本金5億元將在原兌付日後分別展期270日、210日償付。
  • 河南高速30億堵永煤「窟窿」 ,退休老將臨危受命再次出山
    永煤債違約事件已過一月有餘,近日對於該債券的善後處理方案終於塵埃落定。12月16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稱河南能源)公告稱,擬轉讓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集團)、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焦煤公司)、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鶴煤公司)持有永煤股份合計價值30億元的股份。
  • 債券黑洞:數百億債券發行「難產」,多企業稱主因是成本走高
    其中三家取消發債的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暫緩發行主因是成本走高,但對自身影響不大。 數百億債券發行「難產」 近期,永煤、華晨集團兩個高評級國企接連違約,市場不安加劇,一級市場發債融資也受到衝擊。
  • 永煤的「三A」到「二B」,看不懂的評級,信用到底「幾斤幾兩」
    最近的債券市場,真的可以說,血雨腥風、血流成河,雖然債券市場踩雷的都是資金比較大的機構,身在股市的小散也不要看熱鬧不嫌事大,機構的背後也是無數個普通投資者,算來算去還是平頭老百姓買單,前兩天的豆瓣有個「負債者聯盟」火了,看來要把負債者聯盟改成「負債企業聯盟」。
  • 「20永煤SCP003」構成實質性違約後續:涉嫌操縱市場 海通證券被...
    如調查中發現相關機構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並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當日晚間,海通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積極配合自律調查的相關工作。  2020年11月10日,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永煤SCP003」發生實質違約,也導致了一系列交叉性違約,比如,10月20日發行的「20永煤MTN006」。
  • 「永煤債」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東海基金被調查
    隨著永煤債引起的債市地震,承銷商海通證券成為監管的重點關注對象。11月12日,交易商協會表示,將對發行人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是否有效揭示風險並充分披露、是否嚴格履行相關職責啟動自律調查。如調查中發現相關機構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並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當晚,海通證券迅速發布公告回應稱,公司將積極配合自律調查的相關工作,嚴格執行交易商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要求,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中國鐵物重返債市!這家曾經數百億債務重組的央企涅槃重生
    中國鐵物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鐵物此次在深交所發行10億元公司債,評級達到AAA,表明公司信用已得到恢復。「自2017年以來,中央企業未再發生一起債券違約事件,中央企業具有較強償債能力,市場擔心的債券違約蔓延問題不會出現。」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隨著年末中央企業資本運作項目落地、償還有息債務,預計降低國企資產負債率的目標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