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事件逐一問責,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遭處罰

2020-12-24 第一財經

12月20日晚間,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通證券」)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積極配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調查,公司認真檢視反思業務運作,立即採取相關整改措施,加強培訓學習,對業務流程進一步查缺補漏,完善相關內部控制措施,提升規範化運作水平。

同時,海通證券稱,對違反行業自律規則和公司相關規定的北京債券融資部總經理夏坤、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厲棟、海通資管副總經理張士軍、海通期貨副總經理姚弘等相關責任人,公司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等處分,並給予經濟處罰。

2020年2月12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發行「20永煤SCP003」(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利率為4.39%,期限為270天。

11月10日,永煤控股因未能按期兌付「20永煤SCP003」到期應付本息,構成實質違約,涉及本息金額共10.32億元。繼10月華晨集團債券違約後,國企AAA評級債券再度出現違約,引發市場波動。

11月11至13日,由於永煤事件持續發酵,債券市場受到顯著衝擊。部分信用債一級市場取消發行,相關行業、相關省份的部分信用債出現暴跌,債市恐慌情緒爆發,部分產品贖回壓力較大,波及利率債市場,資金面緊張,3天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幅度達4~5個基點。隨後,低等級高收益債被機構大量清倉,包括宏橋、蘇寧在內的主體開展了危機下的債券購回操作。

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公告稱,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因此,交易商協會稱將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當天,海通證券便公開表示將積極配合自律調查的相關工作,嚴格執行交易商協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要求,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Wind數據顯示,2020年海通證券是參與主承銷商的債券違約次數最多的券商,同時也是主承銷債券違約數最高的券商,參與主承銷商的債券違約次數共計24次(包括本息展期)。而海通證券主要承銷非政策性金融債和公司債,截至12月20日承銷規模分別為1299.13億元和1416.32億元。

除海通證券外,交易商協會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等機構均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交易商協會表示將對多家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自從2014年3月5日11超日債違約以來,已經有不少債券出現了違約。僅11月就總計新增34隻違約債券,包括8隻超短融券。11月新增5家違約主體,除永煤控股外,還包括成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和寧夏遠高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違約率大幅上升。

10月23日,華晨集團因未能按期兌付「17華汽05」本息,構成實質違約,加上此次永煤事件,短期已出現兩次國企AAA債券違約。此外,近期還陸續出現部分國企信用債延期、技術性違約等風險事件。

相較於其他違約事件,為何此次20永煤SCP003的違約仍會對市場形成如此大的衝擊?光大證券認為,一方面,永煤涉嫌違法違規,損害了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永煤事件過快地弱化了市場的剛性兌付預期。

具體來看,在傳統信用分析框架下,永煤集團應具備償還能力,因此此次事件超出市場預期。而近期信用債市場風險事件主體多為擁有「AAA」評級的國企,打破市場對於國企信用債的剛兌信仰。並且,此次爆雷引發市場對於國有殭屍企業逃廢債的擔憂,擔心部分弱國企會出現類似2018年的民營企業債務違約潮。

11月21日,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提出,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秉持「零容忍」態度,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

11月24日,永煤控股兌付「20永煤SCP003」50%本金至主承銷商監管帳戶。同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煤控股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交易商協會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通過有關部門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相關焦點

  • 永煤事件債市嚴查中介機構違規:海通證券問責永煤債負責人
    交易商協會針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啟動調查後,相關被調查機構有了新一步進展。12月20日晚間,因牽涉永煤控股事件最早被交易商協會調查的海通證券公告稱,就交易商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工作。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繼續發酵。日前海通證券宣布就銀行間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債券融資部、固收部等相關責任人受罰。此前永煤多隻債券違約引起軒然大波,波及信用債市場,包括審計機構評級機構等中介在內也受到影響。
  • 永煤債違約引發連鎖反應:海通證券面臨劫數 掀開桌底交易的布
    來源:投資者網海通證券(600837.SH),正面臨一場大「劫數」。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公告,對永煤控股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相關要求,協會已將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移送到證監會。在此之前,永煤控股發行的債券未能按期足額兌付,已構成違約。
  • 「20永煤SCP003」構成實質性違約後續:涉嫌操縱市場 海通證券被...
    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協會將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如調查中發現相關機構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並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 海通證券再次被監管處罰,滬上三巨頭之首昔日輝煌不復?
    《投研觀察》注意到,海通證券在2020年全年被監管點名四次,分別是7月、9月、11月和12月。在合規性頻頻被處罰的背景下,作為滬上三巨頭之首的海通證券盈利能力也不再強勁,在2020年上半年業績開始出現「退步」。再次被監管處罰,兩名保薦人同責經調查,證監會認為海通證券違反《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37號)第四條規定。
  • 永煤信用債風波再擴散 海通之後兩大機構捲入自查
    財經網資本市場11月19日訊 昨晚,海通證券因永煤控股信用債案中公司涉違約行為發布公告後,今日,光大銀行、中原銀行又被捲入其中。海通證券11月19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股價雙雙跌創今年4季度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海通證券A大跌6.35%,收於13.13元人民幣;海通證券H大跌5.28%,收於6.45港元。
  • 海通證券保薦業務又收證監會警示函!今年已多次被監管處罰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 林倩 深陷永煤債旋渦之事還沒了結,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通證券)又收到證監會警示函。2020年12月30日,證監會發布對海通證券及保薦代表人曾軍、周威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
  • 永煤事件致多家機構吃罰單,債市治理風暴不停!信心恢復仍在途中
    來源:券商中國永煤事件之後對於機構的調查初步有了結果。1月8日晚間,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自律處分信息,海通證券、海通資管、海通期貨以及東海基金同吃罰單。此外,海通證券還存在內控管理不到位的違規情形。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2020年第17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海通證券予以警告,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同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已將海通證券有關違規情況報送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海通證券旗下海通資管和東海基金同時吃到罰單。
  • 星空獨家︱永煤債的蝴蝶效應,幾時休?
    下半年,先是華晨集團債務違約(星空獨家︱華晨,讓你坐著寶馬哭 )的大瓜再度引起了市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熱議,後是盛京能源債務違約撼動了城投債金身不壞的規矩,而最近的永煤債違約事件更險些將胡辣湯省拖進了坑裡。
  • 永煤事件進一步發酵!百億交叉違約來了?
    記者了解到,此前在豫能化與債權人的溝通會上,豫能化相關負責人也多次表示,「20永煤SCP003」的展期需要持有人全體同意才能獲得通過,進而避免觸發交叉違約。不過,即便「20永煤SCP003」能夠達成展期,接下來到期的債券如果無法償還或展期,同樣會觸發交叉違約條款。
  • 中國銀行:堅決接受「原油寶」事件處罰 嚴肅問責責任人
    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我們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審慎合規經營,大力提升專業化水平。
  • 「永煤債」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東海基金被調查
    由東海證券、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蘇州市相城區江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目前分別持股45%、30%、25%。財報顯示,東海基金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32.07萬元、14851.88萬元、7802.06萬元,淨利潤-1854.87萬元、3.53萬元、861.31萬元。
  • 永煤事件衝擊河南:信用市場失去信用,國企紛紛跌入凜冬
    今年,發生在河南的永煤集團債券違約事件,掀起了國企信用債市場的遮羞布。蝴蝶煽動翅膀,給太平洋帶來一場風暴。永煤事件影響的也不僅僅是一家上市公司、一個債券產品。作為一個AAA級國企信用債的產品,永煤事件掀起了對債券市場的討論,也讓金融機構重新審視河南的信用環境。
  • 這家券商開年又遭處罰,事涉董事兼職、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不足等...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時隔不到一年,恆泰證券再遭監管處罰,事涉董事兼職等三大問題。近日,因高管違規兼職等三方面問題,恆泰證券遭內蒙古證監局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相關問題包括未及時報備公司董事對外兼職(任職)情況、公司資產託管業務的內部治理不完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等。
  • 「原油寶」事件處罰結果落地:中行遭罰5050萬元,四位相關責任人被...
    12月5日,銀保監會發布消息稱,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其中,對中國銀行及分支機構處以超5000萬元的罰款,並對中國銀行四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警告及處罰。
  • 永煤違約衝擊波擴散!許昌市重要熱力供應商求援:沒錢買煤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張勤峰 有業內人士及媒體證實,受永煤違約事件影響,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平煤神馬集團)旗下河南能信熱電有限公司(能信熱電)融資渠道中斷,資金嚴重短缺,沒有資金購買煤炭。
  • 中行「原油寶」事件處罰落定:重罰5050萬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落定。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的處罰通報。銀保監會表示,近期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華創證券遭證監會調查 曾多次偽造高管身份
    中國網財經2月22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近日來,中國網財經曾報導過的華創證券電話會議遭董秘打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詳細報導:再陷「打假」風波 「李鬼扮李逵」難道是華創證券「日常操作」?)。就在華創證券電話會議事件發酵的第二天,證監會即給予回應。回應指出,已啟動對華創證券事件的調查核實,觸及法規的,將嚴肅查處。
  • 河南高速30億堵永煤「窟窿」 ,退休老將臨危受命再次出山
    永煤債違約事件已過一月有餘,近日對於該債券的善後處理方案終於塵埃落定。12月16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稱河南能源)公告稱,擬轉讓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集團)、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焦煤公司)、鶴壁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鶴煤公司)持有永煤股份合計價值30億元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