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導,備受市場關注的永煤債券違約風波,又有了新進展。
記者從多位債權人獨家獲悉,11月19下午豫能化及主承召集「20永煤SCP003」的持有人召開預溝通會,討論「20永煤SCP003」的展期問題。但部分債權人並不同意展期方案,這意味著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另據記者了解,本次預溝通會持續了近90分鐘,共10餘家債券持有人參與。發行人及主承提出的方案是「20永煤SCP003」展期270天、利率不變,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但部分債券持有人反對這一方案,提出先償還一部分本金展期一部分,新增抵質押或擔保,不能再有資產劃出等意見,但並未獲得回應。
「我覺得必然會交叉違約,後面應該會很快進入重整狀態。」一位「20永煤SCP003」的持有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前在豫能化與債權人的溝通會上,豫能化相關負責人也多次表示,「20永煤SCP003」的展期需要持有人全體同意才能獲得通過,進而避免觸發交叉違約。不過,即便「20永煤SCP003」能夠達成展期,接下來到期的債券如果無法償還或展期,同樣會觸發交叉違約條款。
11月10日,永煤發布公告稱,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下稱「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按照募集說明書約定,有10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內償還債務可免於交叉違約。也就是說,如果無法在11月24日之前兌付本金或展期,永煤及豫能化債券將觸發交叉違約。
據中金公司統計,永煤、豫能化存續債券體量接近500億元,而且母子公司全部公募債券合計265億元均設置了交叉保護條款。其中,永煤共15支150億元,豫能化共10支債券115億元。
「如果確認交叉違約,可能導致企業短期集中兌付壓力進一步加大。」中金公司稱。
根據債券募集說明書,如果發行人在寬限期屆滿後未能對債務進行足額償還,應在寬限期屆滿後2個工日內發布召開持有人會議的公告,15個工作日內召開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也就是說,發行人在債務違約之後27個工作日內必須要召開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
「20永煤SCP003」違約後,豫能化——這家河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豫能化持有永煤96%的股權,而永煤資產則佔到豫能化的六成。在債券違約後,豫能化與永煤的主體評級均由AAA降至BB,市場高度關注豫能化2000多億債務的處置,其中債券約500億。
11月13日,永煤公告稱,已將「20永煤SCP003」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債券本金則正在籌措中。11月16日,投資者已收到「20永煤SCP003」的利息。
Wind數據顯示,永煤現在存續債券23隻(不含「20永煤SCP003」),存續債務規模234億,即將到期的為「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到期日為11月23日。11月17日,永煤公告稱,二者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中誠信國際關注到,「20永煤SCP004」和「20永煤SCP007」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中誠信國際認為,「20永煤SCP003」已於11月10日發生違約,且公司存續公開債務融資工具中均設置了交叉保護條款,若無法在10個工作日內對該筆債務進行足額償還,公司或將面臨很大的交叉違約風險。2020年11月13日,公司已完成「20永煤SCP003」的利息兌付,但其本金仍在籌措過程中。中誠信國際將與公司保持及時溝通,並對「20永煤SCP003」、「20永煤SCP004」和「20永煤SCP007」的償付資金到位情況、交叉保護條款的最終觸發情況以及公司其他債務的償還安排保持密切關注。
// 交易商協會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
交易商協會網站信息顯示,近日,交易商協會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 永煤突發違約引爆情緒 //
最近一段時間,信用債市場頻繁出現違約,在市場人士看來,很多違約事件是在預料之內,真正點燃市場情緒的是永煤債的違約。
一周前,11月10日,永煤控股第一次出現10億元超短融違約後,信用評級機構就將其主體評級由AAA下調為BB,列入可能降級觀察名單,相關債券評級也隨之下調。截至目前,永煤控股存續債券23隻,餘額合計234.1億元,其中年內到期債券金額合計50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券金額合計120億元。
「之前市場定價的錨突然就沒有了,整個大的定價邏輯被打破了,市場的恐慌在於這一點。」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
永煤債違約之所以在一眾信用風險事件中極具殺傷力,就在於它明顯超乎了市場預期。在11月10日正式違約之前,作為河南省的地方國企,永煤控股的主體信用評級一直為AAA,一直以來向市場釋放的都是比較正面的信號——永煤控股在河南省內擁有較為優質的煤炭資源,經營業績尚可,截至9月末公司貨幣資產達400多億元。此前還公告「將無償劃轉部分資產事項」。直到10月底還成功發行了一期10億元的中期票據。
「之前大家對於國企債券的定價,一方面是基於它的經營能力,另一方面是基於政府給予的隱性支持。如果按照永煤的情況,說明政府的隱性支持可能不可靠了。那麼,類似永煤控股這樣的企業債券,以後是不是就不能買了?」張旭稱,這種無序化的違約才是引起市場恐慌的關鍵。
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表示,與往年風險發生在經濟下行階段所不同的是,這一輪風險出現在經濟復甦階段,而且,相比過去三年主要是製造業民企違約,這一次發生在地方國企和供給側修復後的行業,因此超預期的風險導致市場措手不及。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部分「造血」能力較差、存量債務水平過高的企業,尤其是傳統產業中的企業,如果市場信用風險溢價水平抬升,那麼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均將提高。隨著疫情期間宏觀對衝政策由非常態逐步轉向常態,預計債務負擔較重企業面臨的償付壓力將上升,信用債市場風險暴露是否會增加,值得觀察和分析。
// 後續影響看處置情況 //
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信用風險往往導致流動性風險飆升。2016年城投、地方國企、央企子公司債券扎堆違約時,疊加債券天量供給,信用利差走擴且風險加劇。2019年上半年,包商銀行等信用事件導致同業存單市場大幅波動且分化加劇,流動性分層問題加劇導致的債券風險增加。那麼,這一次的「違約潮」是否會帶來同樣的局面?
人民銀行近期已經通過釋放流動性平復市場情緒,包括加大逆回購的力度、超額續作MLF(中期借貸便利)等,並且為中小銀行提供多方位的流量支持。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明明表示,近期風險事件的根源並不在於過去簡單的行業景氣度下行,或是民營製造業的盈利羸弱,更多的是地方國企償債意願的博弈。因為未來更需要強化償債意識,以及對於「逃廢債」的約束和管理,從根本意義上消減金融風險。
在他看來,穩妥解決債務問題,監管機構強化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的風險意識和態度,提升發債企業審核資質門檻和信息披露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 三方面強化債務風險應對 //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表示,截至11月10日,今年已完成核准或註冊企業債券8288.45億元,完成發行4767.79億元,均比去年同期實現正增長。國家發改委高度重視企業債券風險防範工作,始終將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重要位置,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總體看,企業債券的風險防範較好,今年未發生違約情況,累計違約率處於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最低水平,違約處置率處於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最高水平。
孟瑋介紹,下一步,在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將重點在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地方的屬地管理優勢,通過項目篩查、風險排查、監督檢查等方式,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防範化解企業債券領域風險。二是強化協同。加強公司信用類債券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構建高效的工作協同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加強統一執法,完善制度建設,推動債券市場披露規則統一,共同防範化解債券市場潛在風險。三是抓早抓小。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提前了解風險、儘早處置風險。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