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昨晚,郎朗彈出了巴赫的七情六慾

2020-12-12 澎湃新聞

兩個多月前,我從上海遠赴長沙寧鄉灰湯鎮一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溫泉度假酒店,想在即將到來的,也是我極為熱愛的密集的音樂攻勢前暫別音樂,享受幾天寧靜的鄉村生活,冷不防一下車就看到酒店門口的郎朗巨幅海報、路邊飄展的刀旗和印著他英俊相貌的SUV,原來是一家他所代言的醬香型白酒在我住下的酒店舉辦一級經銷商年會。

不日我離開灰湯鎮前赴長沙,卻又在市裡的公交車站看到他年度盛典的燈箱廣告,在汽車站的床墊廣告上出現了他的籤名和玉照,在機場的立柱上他化身為全屋整裝的代言人,在高樓電梯的液晶屏裡他端著牛奶向你微笑。

有理由認為,即使暫別音樂的主意不是天真的,想要離開郎朗半步的想法卻是多餘的。由郎朗代言的廣告鋪天蓋地,他有著連成龍或王菲這樣的老牌巨星都不曾擁有過的帶貨能力 ,這印證了他如日中天的國際影響力,自然也可以與他無與倫比的吸睛能力劃等號,因為市場是無情的。

不過,市場無情,巴赫有情,甚至在郎朗眼裡是有血有肉的。

2020年12月9日,郎朗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主辦方供圖

那次長沙及近郊之行,郎朗的出現並不意外,只是早了幾天。數日後我飛赴深圳,郎朗音樂巴士十月末在深圳首發。首發儀式上,郎朗坐在一輛BYD雙層大紅巴士的二層車頭,面對著長槍短炮、一眾乘客和百萬級收看在線直播的網民,就像傳說中的王羲之用掃帚筆一樣,隨著搖搖晃晃的巴士在一架噪音多過拾音的紅色電鋼上閉起雙眼陶醉地彈奏起與這番火熱並不太應景的曲子: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中的第一變奏,並笑稱自己彈出了「巴士style(風格)」。曲畢,他張大眼睛對著聽得一頭霧水的主持人勤勉地說:「真的,這首曲子說的就是『我媽做的酸菜不夠酸』 」。

這一看似戲謔的調侃並不是空穴來風。《哥德堡變奏曲》的第三十變奏據考證就是由兩首德國民歌拼寫改編而成,一首是《我離開你很久了》,一首是《桌上只有白菜和蘿蔔,我要走人了》。顯然郎朗抓住了這兩條線索,正如12月9日晚他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獨奏音樂會所呈現的,彈出了浪漫的《哥德堡變奏曲》,彈出了巴赫的大喜大悲,把素味淡泊的白菜彈成了口感脆生的酸菜,不管這是東北酸菜還是德國酸菜。

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臺音樂會從頭至尾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潛質。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的LED屏並沒有按照慣例全場打出音樂會的標題和劇場的標識,而是呈現關閉狀態,可能是想把聽眾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舞臺上那臺孤零零的施坦威大三角鋼琴上。音樂會一開始郎朗並沒有單刀直入演奏時長一個半小時,包含三十段變奏和一頭一尾兩首詠嘆調的變奏曲,而是點綴以舒曼的《阿拉伯風格曲》,用這首舒曼向克拉拉傳遞愛意的短小音樂情書照顧遲到的聽眾,更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為整場音樂會的風格定調。

浪漫貫穿於這套素來與浪漫相距甚遠的大曲中。鋼琴家展現一如既往的生動形象,用誇張的節奏和兩極化的力度帶動音樂的起伏,試圖把賦格和卡農轉變成夜曲或船歌,在高度節制的音樂裡斧鑿出巴赫的七情六慾。開頭的「詠嘆調」,郎朗就用輕盈的觸鍵和平緩的節奏,仿佛為在座的愛麗絲們開啟通往夢遊奇境的冥想之門,並且在慢板樂章如第九和第十三變奏中保持住幻境特質。

這一做法在在第二十五變奏中達到極致。因為受到手機鈴聲幹擾,鋼琴家作了稍久的停頓進入樂章。如果無視右手的快速裝飾音,郎朗簡直彈出了蕭邦的憂傷,或會被人誤以為是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縮混版。緩慢的音樂行進,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被拉扯到原子與原子引起核裂變的極限,仿佛時間凝固了一樣。在十五變奏中,他如法炮製,以更甚於錄音的速度彈出了少有的悲涼,並且在緊接著的第十六變奏開始猛力砸琴,就像海頓的交響曲《驚愕》似乎是在把深陷幻境而沉睡的人們喚醒。

在快速樂章,比如第二十六至二十八變奏,郎朗的左手無懈可擊,右手少有錯音,點綴以有規則的踏板,衝勁十足製造亢奮,兼作展示出類拔萃的炫技。最後的「詠嘆調」再度慢到驚人,演奏化繁為簡,音樂九九歸一。

整場音樂會給我的感覺與《留聲機》雜誌對郎朗此曲的唱片評論不約而同。雜誌中美國樂評人傑德·迪斯特勒如此評價:「聽莫瑞·佩萊西亞、安吉拉·休伊特或安德拉斯·席夫彈《哥德堡變奏曲》就好像閱讀一本文學著作,聽郎朗彈就好像在看一部羅伯特·阿特曼或者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大片。他的《 哥德堡變奏曲 》細節令人髮指,情感與表現力豐富,風格經過深思熟慮又獨具匠心,技巧高深莫測而非空洞無味。」

然而,郎朗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說《哥德堡變奏曲》就像《平均律》一樣是巴赫音樂上的智力遊戲,那郎朗則用他標誌性的敘事方式讓這首燒腦的難題變得平易近人。中國人的賞樂習慣與西方渾然不同,後者注重結構和理性思維,前者重在把故事娓娓道來。幾乎所有中國的古曲或近現代創作的音樂,不管是《高山流水》還是《二泉映月》,從曲名就在嘗試呈現人在畫中。

藉助於誇張但又渾然天成的表現手法,郎朗讓《哥德堡變奏曲》躍然紙上,帶有冰冷術語的一至九度卡農化身為惟妙惟肖的音樂日記。「我媽做的酸菜不夠酸」並不是一句玩笑,而是郎朗理解巴赫的真實寫照。曾經的「表情帝」儼然成長為「真相帝」,他用雙手下的「帶貨」方式而非面部特徵將巴赫的畫面感一一呈現在聽眾的眼前和耳邊。在天王巨星般名氣的加持下,拜郎朗所賜,巴赫和《哥德堡變奏曲》在中國簡直成了家喻戶曉的符號。雖然有十多對家長和孩子在音樂進行到第二十變奏時開始紛紛離場,但75%上座率下爆滿的99%的聽眾都堅持到了最後郎朗演奏自己根據巴赫《聖誕清唱劇》BWV 248的第十樂章「小交響曲」改編的鋼琴曲。這些悄然無聲的聽眾,其中不乏JK服(穿著日本女子高中生制服的蘿莉)、二次元(打扮成動漫角色的學生),他們不僅聆聽了故事性的《哥德堡變奏曲》,也見證了郎朗從演奏者到創作者的華麗轉向。

返場時,郎朗與學生合奏。

在這場作曲和演奏互為成就的現場,巴赫扮演了什麼角色?

還是在長沙,一個寒冷的夜晚,友人開著一輛老舊的保時捷超跑帶我兜風,車行至大學區便收起敞篷,把巴赫《音樂的奉獻》開到震天響,我們在車裡凍得直哆嗦,路人紛紛張望,回頭率百分百。是什麼讓路人投來好奇的眼光?

是巴赫的光輝。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樂評|今夜,《哥德堡變奏曲》是郎朗的
    郎朗去年新錄製的巴赫的鴻篇巨著《哥德堡變奏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曲目也已經成為郎朗的保留曲目開始在音樂會上現場呈現。12月9日郎朗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音樂會,開始售票兩分鐘便被一搶而光,這足以顯示出郎朗巨大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當然,還有觀眾在疫情尚未散去之時對古典音樂演出的渴望。
  • 郎朗發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這次攀登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
    9月4日下午,鋼琴家郎朗現身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現場,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旋律奏響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哥德堡變奏曲》第二十五變奏「黑珍珠」極為優美的旋律響起,臺下瞬間靜了下來。
  • 郎朗全球首次雙版本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行
    《紐約時報》評價:「音樂確實是巴赫的,但這一次,郎朗讓它煥然一新。」樂評人還用了兩個詞:「成熟」和「想像力」。倫敦《泰晤士報》評價:「郎朗彈奏的巴赫是原汁原味的」。巴赫留下的音樂寶庫中,《哥德堡變奏曲》被認為是鋼琴文獻中一部巨作。作為一首變奏曲,它的規模史無前例,全作品共有32段,由1首詠嘆調主題、30個變奏和主題重現組成。
  • 85分鐘的美麗、掙扎、悲傷,郎朗怎麼理解《哥德堡變奏曲》
    鋼琴家郎朗也是巴赫的擁躉。與巴赫結緣多年後,38歲這一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錄製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3月1日,郎朗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音樂會上演奏巴赫這部偉大作品。隨後,郎朗來到萊比錫,參觀了巴赫博物館,試奏了巴赫當年的管風琴。
  • 首聽郎朗95分鐘版《哥德堡變奏曲》
    在上次導賞講座中,我曾對郎朗昨晚音樂會的時長做過預測,估計會是80分鐘左右的版本,即便超過也不會超過85分鐘。加上一場獨奏會應有的規模,所以我此前預測郎朗演奏《哥德堡變奏曲》也會是80分鐘左右。 結果卻出乎我意料。昨晚郎朗演奏此曲的用時至少有95分鐘,所以我說是世界上最長時間的版本。但是否因此就可判斷昨晚的音樂會節奏較慢甚至有點冗長呢?完全不是!郎朗將這部作品做了個性化的設計和處理,加大了緩與急、靜與動的對比。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
    昨晚,工作人員的聲音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廣播中傳來。就坐於二樓的楊女士不禁跟著點頭。場燈漸漸昏暗下來,只餘舞臺上一束燈光籠罩著三角鋼琴。當郎朗的身影出現在這裡時,全場爆發了極為熱烈的掌聲。「這場音樂會的票特別不好買。」演出開始前,楊女士仍有些遺憾地摩挲著手裡的票根,「本來看上了一層的位置,去接了個電話的工夫,就都被搶完了。」楊女士很理解大家的「興奮」。
  • 郎朗國家大劇院上演《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赫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12月27日晚,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年末最為重磅的一場音樂會——郎朗用接近95分鐘的時間,完整演繹了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的《哥德堡變奏曲》,別具一格的「朗味」巴洛克風格演繹,徵服了挑剔的北京觀眾。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
  • 是否做虎爸,小孩是否要當鋼琴家,郎朗也開始育兒「焦慮」了
    鋼琴家郎朗說。1月7日晚,郎朗將再登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再戰巴赫巨製《哥德堡變奏曲》。和去年12月時間緊湊的東藝首秀不同,這一回,郎朗留出時間和上海媒體面對面,做了一場長達50分鐘的採訪。除了《哥德堡變奏曲》相關的專業問題,郎朗對各類話題來者不拒。
  • 郎朗在上海回應爭議:別看「腰」了,看才華
    剛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完成《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不到一個月,1月7日晚,郎朗再度挑戰這部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的曲目。6日下午,在劇場後臺與上海媒體見面,郎朗直言:「把每一場音樂會彈到最好,就是我的回報。」「我這個年齡,再不突破一把就沒意思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是其創作後期集大成式的作品,有「音樂的珠穆朗瑪峰」之稱。
  • 郎朗獨奏音樂會 純情與風暴同在
    下半場演奏的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則是對演奏家技術的考驗,時而狂風暴雨式的急促,時而詼諧,音樂情緒變化多端,郎朗應付自如,華彩樂段的演奏更顯現較高的技巧。這首作品郎朗已經演奏過多次,再次演奏更顯成熟,觀眾報以熱烈掌聲。這一晚,郎朗讓純情與風暴同在,音樂的反差也顯現了郎朗駕馭作品的能力。
  • 郎朗首演《哥德堡變奏曲》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近日,郎朗新巡演——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首站在他妻子吉娜·愛麗絲的家鄉威斯巴登上演。這是郎朗第一次現場演奏這部巴赫的偉大作品。演奏整首《哥德堡變奏曲》用時一個半小時,郎朗在開始之前用5分鐘來演奏簡短的舒曼《阿拉伯風格曲》作品。阿克謝爾認為郎朗這麼做有他的用意:「也許是因為它的俏皮、形象以及它的裝飾音元素如同《哥德堡變奏曲》中30個變奏一樣吸引著他……郎朗在自信、富有風格的演奏中,非常鮮明的突出了對位法,清晰地描摹著低音線,並讓堅硬有力的觸鍵打磨出優美。」
  • 挑戰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郎朗《哥德堡變奏曲》9月發行
    《哥德堡變奏曲》是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它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宛若一匹人人都想駕馭的「戰馬」,是鑑別鋼琴家演出實力的「試金石」。挑戰這部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鋼琴家郎朗實現了人生的一個夢想。
  • 一年一個變奏,郎朗用了28年練就《哥德堡變奏曲》
    對於鋼琴家郎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的作曲家排名中,前三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最靠前。9月4日,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發布會上,38歲的郎朗如釋重負的感嘆自己今天終於可以錄這部作品了,自己從10歲開始練習《哥德堡變奏曲》,一直練了28年,「這部作品30個變奏,我用了28年幾乎一年一個變奏的時長去練習去積累。
  • 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 彈奏《哥德堡變奏曲》
    12月27日,鋼琴家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奏響被譽為「鋼琴曲中珠峰」的《哥德堡變奏曲》。鋼琴家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今年3月,郎朗前往巴赫曾經工作過的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錄製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朽的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也是實現了一個人生夢想。
  • 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
    近日,某知名媒體在盤點2020國內十大音樂事件時 ,提到其中一個音樂事件就是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文中指出2020年9月4日,郎朗在DG錄製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專輯在北京舉行全球首發式,在此之前的8月20日,他已在廣州大劇院啟動該曲的中國巡演。專輯發布後在全世界引發關注。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洛克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昨晚(27日),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年末最為重磅的一場音樂會——郎朗用約95分鐘的時間,完整演繹了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的《哥德堡變奏曲》,別具一格的「朗味」巴洛克風格演繹,徵服了挑剔的北京觀眾。
  • 郎朗新年音樂會 將登,廣州大劇院
    演奏10位作曲家10首經典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今年8月曾帶著巴赫的鋼琴文獻《哥德堡變奏曲》這套曲目來到廣州大劇院,在當時50%的上座率限制下,創造了超百萬的票房奇蹟。12月24日,郎朗將再度登臺廣州大劇院,為樂迷帶來《正佳之夜·2021郎朗新年音樂會》。此次音樂會,郎朗將以一套更為流行、熱烈的曲目,為羊城觀眾送來新年祝福。音樂會上,郎朗將演奏10位作曲家創作的10首經典的鋼琴音樂作品,這些作品分別來自郎朗最新出版並引起樂壇轟動的《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以及郎朗的上一張專輯,以精緻的鋼琴小品為主的雙張《鋼琴書》。
  • 郎朗錄製《哥德堡變奏曲》望打破自己常規:感覺離作曲家咫尺之遙
    郎朗資料圖 郭求達 攝 圖片來源:新華社轉眼間,這位曾經因高超的琴技和豐富表現力聞名的天才少年已經38歲了,在郎朗看來,是時候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了。上周,郎朗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這是他的夙願,亦是對自己的證明。
  • 今晚,郎朗上海獻演《哥德堡變奏曲》,1月加場為何又秒沒?
    個性飛揚灑脫的郎朗,彈靜水流深的《哥德堡變奏曲》,會是什麼感覺?二者相加的巨大號召力,讓郎朗在上海的這場獨奏音樂會,備受關注。今晚,郎朗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上座率限75%的情況下,音樂會門票總計1500張,開票15分鐘,即被秒殺。
  •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文/音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實習生楊喜茵圖/受訪者提供8月20日晚,作為「廣州藝術季2020」的重磅演出之一,「郎朗獨奏音樂會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