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鋼琴家郎朗現身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現場,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旋律奏響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
《哥德堡變奏曲》第二十五變奏「黑珍珠」極為優美的旋律響起,臺下瞬間靜了下來。臺上的郎朗在處理這段旋律時,有意放慢了速度,力圖細分出更多層次,讓有些傷感的旋律在空中漸漸瀰漫;臺上寧靜的氣場發散到臺下,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聆聽,感受巴赫的魅力……
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包括兩個演奏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在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一氣呵成錄製;第二個版本是在柏林錄音室經過反覆演練的深思熟慮錄製版。這也是第一次以錄音室版、現場實況版的雙版本模式發行的全新專輯。
郎朗透露:「現場版幾乎是一遍彈完,是不可複製的水平,可能是因為離巴赫的靈魂比較近,受到了感染;錄音棚的錄製也想盡辦法達到想要的效果,從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到古鋼琴,到巴洛克時期歌唱的聲音,都進行了特殊的處理。」
巴赫於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以30個變奏成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
《哥德堡變奏曲》演奏難度之大,對郎朗而言也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你要吃透純巴洛克的彈法,同時注意即興的成分,彈這首曲子必須手腦並用,要用心。」郎朗自10歲就開始接觸《哥德堡變奏曲》,能夠錄製這部不朽的鍵盤作品,也是實現了他的一個人生夢想。
《哥德堡變奏曲》有加拿大鋼琴大師古爾德的經典版本珠玉在前,郎朗直言:「非常喜歡古爾德的版本,我的版本有自己的想法,在慢板的處理上融入了東方元素。」
為了貼近巴赫,這幾年,郎朗找了指揮大師尼古拉斯·哈農庫特、羽管鍵琴演奏家以及早期鍵盤專家安德雷斯·斯塔爾來幫助自己「進化」。為了更好地錄製《哥德堡變奏曲》,在現代鋼琴上演繹出管風琴、古鋼琴的風味,郎朗特意拜訪巴赫的故居,對他生活的地方進行了實地考察,「你要有知識儲備量,要有積累,不能單靠感覺來彈,而且你的心一定要靜,彈這曲子一點雜念都不能有。」
郎朗剛出道時,曾以炫技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驚豔古典音樂界,回望當年的自己,郎朗也很自豪地稱「戰鬥力很恐怖」,不過他也話鋒一轉,「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不能再玩那些飄的東西,要在本質上有新的變化,打破自己的常規。」
郎朗把錄《哥德堡變奏曲》比作自己一直想攀登的高峰,「這次攀登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自信心又增加了,現在什麼樣的慢曲子我都能勝任。」
今年上半年,郎朗頻繁出現在《青春環遊記2》《明日之子樂團季》等綜藝節目中,因此引發不少人對他「不務正業」的質疑。發布會現場也播放了不少他在綜藝節目中的「小夥伴」發來的VCR短片,祝賀新專輯發布。
郎朗坦言自己上綜藝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年上半年的音樂會基本彈不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取消了70多場演出。只不過,隨著音樂會的恢復,郎朗應該沒時間上綜藝了。8月他已經在深圳、廣州、杭州舉辦了三場《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12月27日他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徐顥哲、方非
編輯 金力維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