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發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這次攀登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9月4日下午,鋼琴家郎朗現身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現場,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旋律奏響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

《哥德堡變奏曲》第二十五變奏「黑珍珠」極為優美的旋律響起,臺下瞬間靜了下來。臺上的郎朗在處理這段旋律時,有意放慢了速度,力圖細分出更多層次,讓有些傷感的旋律在空中漸漸瀰漫;臺上寧靜的氣場發散到臺下,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聆聽,感受巴赫的魅力……

郎朗的《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包括兩個演奏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在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一氣呵成錄製;第二個版本是在柏林錄音室經過反覆演練的深思熟慮錄製版。這也是第一次以錄音室版、現場實況版的雙版本模式發行的全新專輯。

郎朗透露:「現場版幾乎是一遍彈完,是不可複製的水平,可能是因為離巴赫的靈魂比較近,受到了感染;錄音棚的錄製也想盡辦法達到想要的效果,從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到古鋼琴,到巴洛克時期歌唱的聲音,都進行了特殊的處理。」

巴赫於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以30個變奏成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

《哥德堡變奏曲》演奏難度之大,對郎朗而言也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你要吃透純巴洛克的彈法,同時注意即興的成分,彈這首曲子必須手腦並用,要用心。」郎朗自10歲就開始接觸《哥德堡變奏曲》,能夠錄製這部不朽的鍵盤作品,也是實現了他的一個人生夢想。

《哥德堡變奏曲》有加拿大鋼琴大師古爾德的經典版本珠玉在前,郎朗直言:「非常喜歡古爾德的版本,我的版本有自己的想法,在慢板的處理上融入了東方元素。」

為了貼近巴赫,這幾年,郎朗找了指揮大師尼古拉斯·哈農庫特、羽管鍵琴演奏家以及早期鍵盤專家安德雷斯·斯塔爾來幫助自己「進化」。為了更好地錄製《哥德堡變奏曲》,在現代鋼琴上演繹出管風琴、古鋼琴的風味,郎朗特意拜訪巴赫的故居,對他生活的地方進行了實地考察,「你要有知識儲備量,要有積累,不能單靠感覺來彈,而且你的心一定要靜,彈這曲子一點雜念都不能有。」

郎朗剛出道時,曾以炫技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驚豔古典音樂界,回望當年的自己,郎朗也很自豪地稱「戰鬥力很恐怖」,不過他也話鋒一轉,「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不能再玩那些飄的東西,要在本質上有新的變化,打破自己的常規。」

郎朗把錄《哥德堡變奏曲》比作自己一直想攀登的高峰,「這次攀登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自信心又增加了,現在什麼樣的慢曲子我都能勝任。」

今年上半年,郎朗頻繁出現在《青春環遊記2》《明日之子樂團季》等綜藝節目中,因此引發不少人對他「不務正業」的質疑。發布會現場也播放了不少他在綜藝節目中的「小夥伴」發來的VCR短片,祝賀新專輯發布。

郎朗坦言自己上綜藝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年上半年的音樂會基本彈不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取消了70多場演出。只不過,隨著音樂會的恢復,郎朗應該沒時間上綜藝了。8月他已經在深圳、廣州、杭州舉辦了三場《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12月27日他將登臺國家大劇院。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徐顥哲、方非

編輯 金力維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一年一個變奏,郎朗用了28年練就《哥德堡變奏曲》
    在每一個鋼琴家心中,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處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於鋼琴家郎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的作曲家排名中,前三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最靠前。9月4日,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
  • 郎朗首演《哥德堡變奏曲》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近日,郎朗新巡演——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首站在他妻子吉娜·愛麗絲的家鄉威斯巴登上演。這是郎朗第一次現場演奏這部巴赫的偉大作品。這次演奏也獲得了外媒的好評,《威斯巴登信報》記者阿克謝爾·祖布斯克撰寫評論說:「他不僅展現了作為一個鋼琴家的技術奇蹟,更是一位具有深度思考專注力的天才。」演奏整首《哥德堡變奏曲》用時一個半小時,郎朗在開始之前用5分鐘來演奏簡短的舒曼《阿拉伯風格曲》作品。
  • 挑戰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郎朗《哥德堡變奏曲》9月發行
    《哥德堡變奏曲》是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它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宛若一匹人人都想駕馭的「戰馬」,是鑑別鋼琴家演出實力的「試金石」。挑戰這部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鋼琴家郎朗實現了人生的一個夢想。
  • 郎朗國家大劇院上演《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赫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12月27日晚,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年末最為重磅的一場音樂會——郎朗用接近95分鐘的時間,完整演繹了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的《哥德堡變奏曲》,別具一格的「朗味」巴洛克風格演繹,徵服了挑剔的北京觀眾。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
  • 樂評|今夜,《哥德堡變奏曲》是郎朗的
    郎朗去年新錄製的巴赫的鴻篇巨著《哥德堡變奏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曲目也已經成為郎朗的保留曲目開始在音樂會上現場呈現。12月9日郎朗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音樂會,開始售票兩分鐘便被一搶而光,這足以顯示出郎朗巨大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當然,還有觀眾在疫情尚未散去之時對古典音樂演出的渴望。
  •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郎朗柏林錄音現場甚難忘: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羊城晚報: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是後世音樂家攀登的一座豐碑。你為何會選擇在38歲時來挑戰它?
  • 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 彈奏《哥德堡變奏曲》
    12月27日,鋼琴家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奏響被譽為「鋼琴曲中珠峰」的《哥德堡變奏曲》。鋼琴家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今年3月,郎朗前往巴赫曾經工作過的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錄製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朽的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也是實現了一個人生夢想。
  • 郎朗全球首次雙版本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行
    《紐約時報》評價:「音樂確實是巴赫的,但這一次,郎朗讓它煥然一新。」樂評人還用了兩個詞:「成熟」和「想像力」。倫敦《泰晤士報》評價:「郎朗彈奏的巴赫是原汁原味的」。巴赫留下的音樂寶庫中,《哥德堡變奏曲》被認為是鋼琴文獻中一部巨作。作為一首變奏曲,它的規模史無前例,全作品共有32段,由1首詠嘆調主題、30個變奏和主題重現組成。
  • 85分鐘的美麗、掙扎、悲傷,郎朗怎麼理解《哥德堡變奏曲》
    鋼琴家郎朗也是巴赫的擁躉。與巴赫結緣多年後,38歲這一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錄製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3月1日,郎朗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音樂會上演奏巴赫這部偉大作品。隨後,郎朗來到萊比錫,參觀了巴赫博物館,試奏了巴赫當年的管風琴。
  • 今晚,郎朗上海獻演《哥德堡變奏曲》,1月加場為何又秒沒?
    個性飛揚灑脫的郎朗,彈靜水流深的《哥德堡變奏曲》,會是什麼感覺?二者相加的巨大號召力,讓郎朗在上海的這場獨奏音樂會,備受關注。今晚,郎朗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上座率限75%的情況下,音樂會門票總計1500張,開票15分鐘,即被秒殺。
  • 郎朗錄製《哥德堡變奏曲》望打破自己常規:感覺離作曲家咫尺之遙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總在玩『飄』的東西、在表面上進步,是沒什麼用的,要在本質上有新的變化,敢於打破自己的常規」,著名鋼琴家郎朗說。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有人將這部作品稱為「音樂胡珠穆朗瑪峰」,它誕生在巴赫晚年,全曲共32段,包含首尾呼應的「詠嘆調主題」和30段變幻莫測的「變奏曲」,結構恢弘。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是我最重視的作品 沒有之一
    現場,郎朗向記者講述了關於《哥德堡變奏曲》的來歷。相傳這首曲子是巴赫晚年應學生哥德堡邀約,為醫治俄國伯爵凱瑟林的失眠症而作的安眠曲,在之後的日子裡,這位凱瑟林伯爵只有聽到琴聲方能進入一簾幽夢。「音樂會是視覺、聽覺包括幻覺的感受。」郎朗坦言,聽《哥德堡變奏曲》的感覺就像是進入了電影《盜夢空間》那樣,一層一層重疊,會有好多故事產生。
  • 首聽郎朗95分鐘版《哥德堡變奏曲》
    郎朗:等了很多年,現在終於敢碰它了 作為郎朗《哥德堡變奏曲》全球巡演的中國首站深圳的主辦方,坪山大劇院為此次演出下足了功夫。坪山是深圳一個新區,近年在文化建設方面動靜很大。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
    當郎朗的身影出現在這裡時,全場爆發了極為熱烈的掌聲。「這場音樂會的票特別不好買。」演出開始前,楊女士仍有些遺憾地摩挲著手裡的票根,「本來看上了一層的位置,去接了個電話的工夫,就都被搶完了。」楊女士很理解大家的「興奮」。在她看來,郎朗和《哥德堡變奏曲》的重磅組合,堪稱這個特殊年份裡最值得期待的古典音樂演出。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洛克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今年下半年演出逐漸恢復以來,郎朗已經在杭州、上海、西安等城市舉辦了《哥德堡變奏曲》獨奏會,在每場上座率限制在50%至75%的情況下,音樂會門票開票5分鐘內即售罄。北京音樂會同樣一票難求,以致於沮喪的樂迷直接在微博喊話郎朗。
  • 樂評|昨晚,郎朗彈出了巴赫的七情六慾
    2020年12月9日,郎朗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獻演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主辦方供圖那次長沙及近郊之行,郎朗的出現並不意外,只是早了幾天。數日後我飛赴深圳,郎朗音樂巴士十月末在深圳首發。《哥德堡變奏曲》的第三十變奏據考證就是由兩首德國民歌拼寫改編而成,一首是《我離開你很久了》,一首是《桌上只有白菜和蘿蔔,我要走人了》。顯然郎朗抓住了這兩條線索,正如12月9日晚他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獨奏音樂會所呈現的,彈出了浪漫的《哥德堡變奏曲》,彈出了巴赫的大喜大悲,把素味淡泊的白菜彈成了口感脆生的酸菜,不管這是東北酸菜還是德國酸菜。他是怎麼做到的?
  • 東藝賀歲檔:郎朗本周演《哥德堡變奏曲》,楊雪霏石倚潔接棒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宛若一匹人人都想駕馭的「戰馬」,是鑑別鋼琴家演出實力的「試金石」。挑戰這部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鋼琴家郎朗實現了人生的一個夢想。今年9月,郎朗通過DG全球發行了專輯《哥德堡變奏曲》,12月9日,他將帶著這部巨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在上海樂迷面前一試身手。「這首曲子挑戰性太大,你要吃透純巴洛克的彈法,同時注意即興的成分。每個變奏都會進行反覆,每次反覆都是你人生的AB面,有你第二種人生的可能性。」郎朗說。
  • 《哥德堡變奏曲》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影響力?
    關於鋼琴巨星郎朗,古典樂迷們肯定都非常熟悉。 新聞是這樣報導這場演出的:「令人驚奇、難以置信的是當晚郎朗在拉威亞的獨奏廳為音樂家們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此曲他已兩年多未彈,然而他卻非常熟練地用 1 小時 10 分鐘背譜完成。《芝加哥日報》稱這是「音樂史上的奇蹟」。
  • 前不久,鋼琴家郎朗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奏響《哥德堡...
    前不久,鋼琴家郎朗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奏響《哥德堡變奏曲》。這是郎朗告別2020年的獨特方式,也是送給樂迷的新年禮物。今年3月,郎朗前往巴赫曾經工作過的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錄製了不朽的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 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
    近日,某知名媒體在盤點2020國內十大音樂事件時 ,提到其中一個音樂事件就是郎朗引發的「哥德堡」現象,文中指出2020年9月4日,郎朗在DG錄製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專輯在北京舉行全球首發式,在此之前的8月20日,他已在廣州大劇院啟動該曲的中國巡演。專輯發布後在全世界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