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本田宗一郎傳承館

2020-12-14 WEBIKE中國

NPO法人10年前,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天龍區二俁町設立了「本田宗一郎工藝傳承館」,除了希望藉由這個傳承館將工藝技術流傳到後世之外,還希望能夠將本田宗一郎故鄉的風土人情推廣到全世界。

10年前在本田宗一郎故鄉成立的工藝傳承館

雖然說本田宗一郎的出生地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在隔壁的盤石郡光明村,但是這間工藝傳承館與本田宗一郎先生的母校光明國小直線距離只有幾百公尺而已。

本田宗一郎工藝傳承館每年都會在10~11月舉辦特展。雖然筆者一直都知道這個訊息,但是往年這段時間都會忙於歐洲地區的摩託車展,因此從來都沒有機會前往參觀。不過,今年世界各地的摩託車展都因為疫情關係停辦,所以筆者便以外出兜風的心情騎車前往距離筆者住處車程大約20分鐘左右的工藝傳承館。

老實說,這個工藝傳承館的展出內容並沒有像博物館一樣豐富,看不到HONDA的歷代車款。但是,這個帶著鄉下小鎮風情的地方,除了向世人敘述了本田宗一郎的過往事蹟之外,也讓參觀者在這樣悠閒的環境下洗滌身心,重新恢復活力,因此筆者在這裡度過一段有意義的時間。

看到HONDA製造技術培育環境的原點

接下來,正式進入這次的主題。

筆者在45年前進到YAMAHA工作,擔任工程師長達10年之久。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工程師是不談直覺的,一切都靠數據以及理論來說話。」雖然在研發初期直覺這件事情的確非常重要,但是YAMAHA的工程師在工作時卻會特意避開它。

不過,當筆者30年前開始擔任摩託車記者接觸到HONDA工程師之後,這兩間公司對於「直覺」的看法,差異大到讓筆者感到非常神奇。HONDA的工程師與其說是不用避開直覺,倒不如說他們擺明就是要利用它。

當然,HONDA並不是只靠直覺來製造摩託車,而是利用科學透過縝密的測試來提高產品的完成度,而YAMAHA則是透過數據與理論來決定研發方向,並且開發出產品的最大魅力。因此,整體上來說或許這兩間公司並沒有什麼太大不同。

但是,兩間公司研發部門的環境感覺上卻是完全不同。筆者之前一直對這個問題抱持疑惑,不過看完這次的特展之後,終於搞懂了事情的真相。工藝傳承館裡面展出了一些熟知本田宗一郎為人的人士對他的看法,在眾多評論之中最吸引筆者的是HONDA第三任社長久米是志對他的評語。

▲上面這段話節錄自八重洲出版的《Honda Motorcycle Racing Legend》中,正如同照片上拍到的一樣,簡單來說,直覺就是本田宗一郎創造的原動力,他的直覺異於常人的靈敏,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HONDA擁有一個能夠鍛鍊工程師直覺的環境。

多歸了這次的特展,筆者解決了多年的疑惑,因此才能心情輕鬆地離開工藝傳承館。今年特展的展期到11月29日(日)為止(週一、週二休館)。

相關焦點

  • 本田宗一郎
    不過,由於在資金和原料方面一直受大客戶豐田的制約,這使得宗一郎不是很滿足,他決定終有一天,他要自立門戶。1946年10月,宗一郎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生產紡織機械,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各種物品十分匱乏,城鎮居民只能依靠明顯不夠的定量糧食生活,許多家庭不得不到黑市甚至農村支購高價糧食。
  • 本田宗一郎和他的摩託車史(上)
    上天眷顧一個人,不會給出任何原因,就在該服兵役的年紀,18歲的本田宗一郎被認定患有「色盲」,這讓抽出時間孤注一擲創業成為了可能。不過,在二戰之前,本田宗一郎由於技術經驗過剩而欠缺經營經驗,曾經兩度創業失敗,這個骨子裡十分執拗的人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在二戰期間過上了清閒的「思考」生活。
  • 本田宗一郎:40歲創業有何不可,赤手空拳建立本田
    本田宗一郎的經歷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他對夢想的追求是執著的,不管經歷多少次嘲笑,多少次風霜雨打,仍然努力前行,只為心底最熱烈的追求。家境貧寒,從小熱愛機械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於日本,他的父親本田儀是一名鐵匠,母親則在家務農,兩人的收入只能勉強的維持本田一家的生計。
  • 追溯本田帝國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傳奇人生,探尋本田 「工科男」DNA
    二戰後,本田宗一郎於1946年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打算生產紡織機械,由於資金投入較大計劃擱淺。戰後重建,人們急需要廉價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收購戰爭期間陸軍部的通訊廢舊器材,拆卸了上面簡易的發動機,組成出一種新型的「機械腳踏車」,通俗來講,就是自行車加馬達的「吧嗒吧嗒車」。
  • 再見,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那個血管裡流淌著汽油的傢伙,至今都是我的信仰支撐者,對於這位傳奇人物,豐田章男在自己狹小的辦公室裡,用擺放著的阿西莫來詮釋自己對前人的追崇。歷史如果不用來被顛覆,那麼將毫無意義。在廣汽本田展臺上,我看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品牌形象。緊俏的C位,EA6歃了傳統燃油車的鋒芒,這臺廣汽本田首款純電動轎車的出現,宣布廣汽本田電動化戰略全面提速。廣汽本田的背後,是廣汽與Honda。
  • 40歲空手創業不止任正非,還有本田宗一郎!
    今日話題提到40歲空手創業傳奇,莫過於華為任正非,其實還有一家日本車企創始人同樣大器晚成,它就是天才技術工程師本田宗一郎;1、40歲空手創業傳奇?眾所周知,許多人都希望出名要趁早,但大器晚成卻是一種人生常態,因為除了華為任正非之外,一洋之隔的日本技術車企本田創始人,堪稱天才技術工程師本田宗一郎也是如此(本文屬於原創,三毛看車首發,轉載請註明);據悉,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身於日本靜岡縣一個小村落,家族是做冶煉生意,不過家境並不寬裕,讓他15歲那年不得不到東京一家汽車維修廠當學徒工,從那開始它的夢想就造汽車,但直到1948
  • 本田宗一郎|一個窮小子的逆襲,日本「汽車之王本田」的締造者
    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小村莊,他家很窮。宗一郎一共有8個兄弟姐妹,不幸的是,由於缺醫少藥,他們中的5個夭折了。宗一郎8歲時,平生第一次見到汽車,他感到非常驚訝,在隨後的50年中,他一直都喜歡這種靠輪子行駛的機械。
  • 800萬個廣本車主,800萬個本田宗一郎
    但,在更多人看來,應該是連品牌Logo裡都流淌著本田宗一郎血液的本田。這是一個極具傳奇情懷的汽車品牌,情懷到連老對手都要在骨子裡惺惺相惜,在豐田章男辦公室中,整齊有序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玩具新寵。其中,就有本田Asimo,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技前瞻見證者,豐田章男對本田的敬重,甚至都已經滲透到生活中去。
  • 本田宗一郎為什麼把輪胎掛在脖子上
    有一次,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到英國TT賽車集團的工廠參觀時,看到他們先進的技術,驚訝不已。因此,他買了很多的零件要帶回去,幾乎快超重了。因為當時費用有限,所以只能在不超重的範圍內儘量帶。因此,他把很多零件放在口袋裡,能塞多少就塞多少。到達羽田機場時,他把輪胎掛在脖子上。別人對他議論紛紛。他卻感覺這樣子的打扮,一定酷斃了!為什麼會這樣?
  • 本田宗一郎:我把公司名叫做「本田」,這是一生最大的遺憾
    本田公司的創始人叫做本田宗一郎,他是典型的理工男。他一生說過無數經典的語錄,而這些話非常的樸實,也特別的接地氣。比如,窮苦出身才會更加的努力。他也說過一句非常有境界的話,可能很多人聽了都一片愕然,那就是:我把公司名稱叫做本田,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
  • 皓影的推出,是受了本田宗一郎一句話的影響!
    但同樣對於汽車技術非常痴迷的本田汽車卻沒有走上它的老路。你看看本田旗下的新車,一款接一款,而且推出來的車型都是實力悍將。比如本田的飛度,在首月就突破了1.2萬的銷量,還有就是去年年底剛剛上市的本田皓影車型,月銷破萬對其而言真是小菜一碟。
  • 本田創始之後的第二代接班人:河島喜好
    1947年這個年份對於當時的日本而言可以說是百廢待興,但當時對於理工畢業的人來說,也是比較難找工作的時期,而剛畢業的河島喜好也遇到了找工作困難的問題,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在那個時期的河島先生就住在本田宗一郎的附近,而在機緣之下,也認識了本田宗一郎以及其父親,而當時本田技術研究所(本田技究工業的前身)才剛創立一年,當時的本田根本就沒有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僱員,特別是像河島喜好這類能畫圖紙的就更是缺少,所以,
  • 本田故事:虎父無犬子 「MUGEN無限」自立門戶
    今天,我們繼續來回味本田故事。本田宗一郎,本田的傳奇人物。他給本田提出的本田夢想,到今都吸粉無數,但同時在他身上還發生一件小趣事,MUGEN無限的誕生與他有很大的關係。個人理念方面吸粉無數之外,本田宗一郎在個人魅力也挺吸粉的。在工作選拔人才時,沒有存在所謂的關係戶,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沒有在自己的公司得到相應的職位。
  • 本田「夢工廠」,初升的皓影
    敢想敢為本田汽車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雖出身貧苦但從小就展現出了機械方面的天賦。20世紀初,宗一郎見到了改變其一生的事物——福特T型車,年幼的他追著車跑了一路,直到見不到車尾。停下追趕T型車的腳步,心中對於汽車夢的追尋卻越來越強烈。
  • 雅閣的爺爺和爸爸 那些存在於硬碟裡的本田們
    可見當時本田對於風冷式發動機的偏愛。更直接一點的說,本田技研的創業者,本田宗一郎先生,對於風冷式發動機是有一種特別的偏愛的。註:風冷發動機的冷卻方式更為簡單,本田宗一郎先生正是考慮到這點——「風冷發動機不用通過冷卻介質,可以直接進行冷卻」——才對風冷發動機有一種特殊的執念的。
  • 世界上第一輛超級摩託車——本田CB750
    本田此後專注於用該技術生產公路摩託。他於1967年夏天訪問了美國,以調查CB450的影響,甚至還向美國本田公司的員工詳細介紹了這款摩託車的出色性能,並告訴他們它甚至比諾頓和凱旋車還要好。作為回應,員工們並沒能看到450的意義,他們只是想要一臺更大的機器。但是到底要多大?這個問題直到1968年6月訪問瑞士的本田宗一郎才得出答案。
  • 全面講述 本田汽車歷史、發展、召回事件
    歷史本田公司成立於1948年9月,成立之前生產汽車的關鍵零配件活塞環,創辦人為本田宗一郎。當時在濱松市成立的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生產紡織機,不過當時二戰結束日本戰敗,百廢待舉交通不便,許多人利用自行車去運糧,本田宗一郎看準這一點,於是動用巧思,想利用陸軍在戰後遺留下來大批的無線電機,當做自行車的動力系統,於是低價標購一批,拆下裡頭的小型汽油發電機,裝在腳踏車上,再利用水壺當做油箱,把自行車改造成機器自行車,當買來的無線電機用完,於是本田宗一郎著手自行開發名為A型的50cc雙缸機車引擎,後來開始推出
  • 烈火利刃——本田摩託車
    本田產品的多樣化得益於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工匠精神,本田宗一郎鼓勵企業員工創新,不管職位級別高低,只要提出好的創意都值得本田去研究一番。二戰後日本各大工廠沒有了大宗的軍火訂單,都沉淪在經濟蕭條的影響中。而這時的日本社會經濟條件造成了摩託車市場的空前火熱,本田也正是靠生產摩託車正式起家的。
  • 本田:不是吧阿Sir,讓我跟日產合併?
    ——本田2020年記最近車圈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新聞,據外媒報導說日本政府正在試圖推動和遊說日產和本田兩大汽車企業進行合併,原因是日本政府對日本汽車行業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擔憂。What ?讓日產和本田合併?
  • 本田人本田魂,Mugen改完才算人上人
    本田有三大御用改裝品牌,分別是Mugen無限、Spoon Sport和HKS,而Mugen無限這個品牌對於本田迷來說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Mugen全稱Mugen Motorsports,誕生於1973年,由本田宗一郎長子本田博俊和後來成為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總裁的川本信彥聯合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