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沙成金——半導體的出現

2020-12-24 莫爾小組實習生

半導體是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的一種介質,是個物理名詞。作為一種商品,出現的時間也僅有幾十年,是一種新出現的材料。

半導體作為一種介質,最早是被英國電學家法拉第發現的:在給硫化銀通電後,溫度升高的時候,電流通過率變小,溫度降低時,電流通過率變大。這與其它金屬的電導率效應是相反的。其它金屬隨著溫度的上升,金屬內部的晶體就會振蕩加劇,阻礙自由電子的移動,導致電阻變大。硫化銀的實驗代表了某一類物質:它們具有一定的導電性,但又不同於金屬,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變得導電或絕緣。這是半導體現象的首次發現。

法拉第發表的論文

1839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萊爾發現半導體和電解質會打結,在光照下會產生一個電壓,這就是後來人們製造太陽能光伏板原理的光生伏特效應。這是半導體的第二個特性。

1873年,英國的史密斯發現矽晶體材料在光照下電導增加的光電導效應,後來製造的二極體就是應用了這種半導體特性,被稱為半導體的第三種特性。

在1874年,德國物理學家布勞恩發現某些金屬硫化物具有使電流單方向通過的特性,並利用半導體的這個特性製成了無線通信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檢波器,開創了人類研究半導體的先例。這就是半導體的整流效應,也是半導體所特有的第四種特性。

二極體礦石機

1941年,開發出戰時雷達微波探測器所用的高純度鍺和矽晶體的生產技術。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巴丁、布拉頓在鍺點接觸器中實現了電晶體作用。

20世紀50年代,為了改善電晶體特性,提高其穩定性,半導體材料的製備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儘管矽在微電子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矽材料由於受間接帶隙的制約,在矽基發光器件的研究方面進展緩慢。

1951年,凡恩(William Pfann)與亨利(Henry Theurer)開發了用於超純半導體材料的區域熔煉技術。1954年,莫爾斯(Mooris Tanenbaum)在貝爾實驗室製造了第一個矽電晶體。

矽電晶體

至此,點石成金開始!

1965年以分立器件(二極體、三極體)為主的電晶體,開始使用少量的32毫米小晶圓。之後經過50毫米、76毫米的發展,到1975年100毫米單晶矽片開始在全球市場上普及,直到1999年前都是200毫米晶圓的天下。1999年日本信越化工開始投產300毫米晶圓生產線,在2020年,450mm的晶圓產線也將開始投入使用。

鍺晶圓和矽晶圓

矽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作為地殼第二豐富的元素,約佔總地殼總質量的26.4%,我們平時去的海灘、高山、巖石等的主要成分就是矽。雖然地殼中的矽元素含量很多,但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如二氧化矽、矽酸鹽等。想要利用矽,還是要從提純開始。

元素佔有率

在矽提純的過程中,原材料矽將被熔化,並放進一個巨大的石英熔爐,對,就像製作玻璃一樣。這時向熔爐裡放入一顆純矽晶種,以便矽晶體圍著這顆晶種生長,直到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單晶矽。這個過程,就像製作豆漿,將黃豆加水打成漿後,加高溫至沸騰,然後向豆漿裡加入碳酸鈣,這個碳酸鈣就是豆腐腦的晶種。

冰晶的形成過程

提純後的矽是以矽錠的形式呈現的,目前的矽超純提取技術中,大部分可以使矽錠的直徑達到200毫米,而CPU的廠商則將矽錠的直徑增加到300毫米。將矽錠美容成美完的圓柱體,並將這個圓柱體切割成片,這個矽錠,也就成了晶圓。晶圓將變為CPU的「基座」,在基座上將劃分更多細小的區域,每個區域都將成為CPU的「內核」。矽錠分割的越薄,晶圓越薄,單位體積的矽錠可生產的CPU就越多。

矽錠

至此,矽的前期點石成金過程便結束了。後期,將會對晶圓進行蝕刻、酸洗、影印、封閉等處理,直到完成封裝測試,變成CPU銷售。而矽,則由幾十元一噸,變成了按克銷售。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材料詳解——狹義半導體材料
    狹義半導體材料一般指電阻率為 10-5~1012Ω·cm,介於金屬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是製作電晶體、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的重要基礎材料。按此定義,半導體材料的範圍也是十分廣泛的。首先,半導體材料可分為無機半導體材料和有機半導體材料2大類[2]。
  • 概念|什麼是半導體量子點,納米顆粒的聚焦效應?
    半導體量子點(quantum dot)是一類納米尺度的極微小的發光納米顆粒,其直徑常在2-20 nm之間。如下圖所示,不通過尺寸顆粒大小,顯示不同顏色。於是,他將這種這種膠體與量子點的概念聯繫起來,首次提出膠狀量子點(colloidal quantum dot)。氧化鋅量子點的可見發光顏色可以實現從藍紫色到橘黃色之間的調變,可以通過對量子點進行表面修飾或調變其顆粒大小或者控制缺陷等手段實現量子點突光顏色的調變。
  • 這一年,半導體行業風雲變幻
    2020年,半導體行業可以說是風雲變幻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市場先抑後揚,從一度悲觀預測的負增長,轉為5.1%的正增長。資本領域更是提速換擋,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從2020年年初的1800點到年底的2800點,漲幅超過1000點。
  • 安森美半導體推出了一款單點直接飛行時間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打開APP 安森美半導體推出了一款單點直接飛行時間雷射雷達解決方案 MEMS 發表於 2020-11-25 15:30:40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張韻:在化合物半導體方向上尋求突圍
    矽是第一代半導體,也就是元素半導體。然後是第二、三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矽奠定了微電子行業的基礎,化合物半導體則開闢了更多樣化的應用。我們怎麼實現「突圍」,我針對某幾個點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現在半導體這麼火,半導體晶片現在已經是咱們國家最大的進出口商品,大家對這個重要性已經非常有感覺了,怎麼認識這個問題?確實有很高的技術門檻,裡面有很多應用內容,和我們熟悉的鋼鐵、石油等等一樣,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和材料。有的時候太火了也變成了貶義詞,因為半導體太重要了。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張韻:在化合物半導體方向上尋求突圍
    矽是第一代半導體,也就是元素半導體。然後是第二、三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矽奠定了微電子行業的基礎,化合物半導體則開闢了更多樣化的應用。我們中國半導體怎麼了,如何就被圍困住了。我們怎麼實現「突圍」,我針對某幾個點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現在半導體這麼火,半導體晶片現在已經是咱們國家最大的進出口商品,大家對這個重要性已經非常有感覺了,怎麼認識這個問題?
  • 半導體行業的創「芯」:中國半導體所面臨的最大機會是什麼?
    肖霽:今天各位嘉賓是沒有事先碰的,但是說到這個話題我想起來兩年前的時候半導體行業還沒有那麼好。以我之前的經歷來講,我認為當時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都兼備的時間點。國際形勢就不用說了,這樣的形勢不會一次性地完全割裂掉,但是持續緊張、完全分離的趨勢還是很明確的。
  • 如果全球半導體都在自主可控
    全世界都無法抹去歐洲半導體在歷史中的地位,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早在1833年發現了硫化銀晶體中電導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的「特殊情況」,這一現象被外界稱之為第一次有記錄的半導體效應。也觸發了全世界的半導體神經,開啟了半導體理論、實踐研究的先河。
  • 機械設備半導體設備行業|中國半導體設備的轉機之年
    5G產業驅動及本土擴產,2019年Q4或是半導體設備產業復甦拐點2019年來受宏觀經濟承壓、下遊需求減弱等影響,國內外半導體及設備市場均出現同比下滑。但我們認為,下半年以來半導體設備產業逐步復甦,第四季度或是設備需求及訂單的向上拐點期:1)歷史上全球半導體及設備產業每一次市場低迷都隨技術創新到來而結束,受益於5G、AI、IoT產業驅動,全球、中國半導體單月銷售額已進入環比回升通道,三星、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國內外主流晶圓廠資本支出及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情況也均已出現不同程度復甦;2)中國晶片產能逆周期投資為設備需求提供了較強成長韌性,中國設備市場的全球佔比持續提升
  • 半導體MCU出現漲價潮
    業界也給出分析,先前國際MCU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發生罷工事件,影響市場供給,再加上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MCU廠商能要到的產能受到現縮,生產受影響。國際MCU廠產品已經全線延期,甚至不接新訂單,以另一大指標廠日商瑞薩為例,交期已經拉長至四個月以上,臺灣MCU廠也有同樣現象。
  • ...募資17.8億研發量子碳化合物半導體膜 有望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
    丹邦科技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總體目標即:大批量生產量子碳化合物厚膜、中試新型透明PI膜、研發量子碳化合物半導體膜,為實現公司成為國際領先的新型半導體材料企業的發展願景打下堅實基礎。 研發量子碳化合物半導體膜 當前,半導體新材料的突破將成為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 中美半導體戰爭之三 兩岸早期半導體發展差異探究
    美國發明了半導體並主導了這一行業,最頂尖的半導體人才在美國,臺灣在人才引進方面遠超中國大陸。以臺積電為例,總經理張忠謀去臺前,是德儀副總裁,分管半導體項目,有近30年半導體從業經驗。彼時,臺灣在美國科技行業從業者眾,人才眾多。據說,當年臺灣「科技教父」李國鼎僅一個月就在矽谷拜訪2000多名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可見臺灣在美人才庫之豐厚。
  • 2021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招聘公告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CAS)是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統集成應用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所,於1960年在北京成立。半導體所現有在職科研人員600餘名。中國科學院院士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散熱方法的研究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在進行使用的時候為了達到降低熱阻的目的,經常在焊接的時候使用一些熱導率比較高的材料, 比如金錫焊料。在整個封裝過程進行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層次,這些層次主要包括:晶片、焊料層、熱沉、金屬層,利用熱沉和金屬層的傳熱效果把雷射晶片的熱能傳導出去, 最終使半導體雷射器形成良好的散熱,以延長雷射器的使用壽命。
  • 國產汽車半導體極限突圍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崛起的背景下,汽車半導體需求激增,一旦車用晶片供應受阻,對汽車生產就會造成嚴重影響。   近日,有消息稱,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緊張已經蔓延至汽車行業,並導致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出現停產的情況。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全球半導體產業終於迎來復甦
    以英特爾為首的10家大型半導體企業在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而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同樣是這10家企業,持續出現20%-40%左右利潤的下降。本次業績明顯好轉的主要是CPU和GPU等運算處理器等晶片開發企業。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由於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全球企業正在專為居家辦公,視頻會議等網絡服務擴大,而企業也為了提升靈活性,正在加速向雲計算過渡。
  • 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全球第三!
    聞泰科技,題材概念梳理解析手機產業鏈:安世半導體,主要資產是恩智浦標準件業務,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是華為NFC晶片供應商;公司為全球主流電子品牌客戶提供智能硬體的研發設計和智能製造服務,客戶包括LG、華為、小米、聯想、MOTOROLA、魅族、
  • 安世半導體亮相唯樣直播間
    繼2020年6月,唯樣商城聯合Nexperia(安世半導體)舉辦 「超級品牌周」 活動之後,雙方再度攜手,共同啟動了一場 電子人都聽得懂的功率半導體巨頭「直播秀」 !直播以 《首度公開:全球半導體基礎元器件高產能巨無霸養成記》 為主題,從全球半導體巨無霸Nexperia的前世今生,講到當下備受矚目的 「新基建」的超全市場覆蓋、新一代GaN (氮化鎵) FET解決方案,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全球半導體支出下滑 三星被蘋果擠...
    全球前5半導體買家依舊是蘋果、三星、華為、戴爾,以及聯想,但排名則出現些微變:蘋果支出361.3億美元,佔全球市場比重的8.6%,超越三星的8%,從而躍升為全球半導體最大的買家。儘管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華為公司2019年半導體採購支出依然達到了208.04億美元,相比2018年的210億美元雖然略有下降,但依然穩居前3。
  • 「按捺不住」的半導體設備
    本周,SEMI發布了半導體設備市場年終預測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將在2019年596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16%,創下689億美元的業界新紀錄。而且,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在明、後兩年的增長後勁也很強,預估2021年將實現719億美元的銷售額,2022年將進一步升至761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的狀況,2019年明顯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