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藏了這麼多博物館,你知道嗎?

2020-12-16 澎湃新聞

臨夏藏了這麼多博物館,你知道嗎?

2020-12-0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說起臨夏這個美麗之地

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

絲路重鎮、多彩民族

彩陶故鄉、大河之洲

化石傳奇、花兒之鄉……

沒錯,臨夏就如陸絲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而想要真切感受這顆明珠的璀璨

莫過於走進當地的博物館

去觀察、去傾聽、去發現!

01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中國馬家窯彩陶博物館)

臨夏州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屬綜合性地誌博物館,新館位於甘肅省臨夏市東區,佔地面積13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687.2平方米。

臨夏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現有各類館藏文物4288件,珍貴文物1001件,主要為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彩陶,還有石器、玉器、銅器、瓷器、化石、書畫、雕刻墓磚和民族文物等,特別是以代表中國彩陶文化最高成就的馬家窯文化彩陶最為豐富,品級上乘,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

02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分為一、二、三號館三個獨立建築,其中一號館為臨夏地質館,二號館為生命進化館,三號館為和政化石陳列館。

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同時我們也將感受到生命的輝煌與悲壯,心靈為之震撼,思維將飛躍歷史的時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萬變奇妙與大自然變化的豐富多彩。每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來到這裡,都將經歷一次心靈上的極大震撼。

03

齊家文化博物館

齊家文化是舉世聞名、中國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祖源之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是人類燦爛的文化瑰寶。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14538平方米,建築面積5104平方米,是目前全國唯一以齊家文化為命名的專題博物館。

04

永靖劉家峽恐龍博物館

永靖劉家峽恐龍博物館位於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永靖縣境內鹽鍋峽水庫庫區水岸。展出白堊紀恐龍及其它古生物化石標本,成為一個採集、修復、裝架、收藏、展示和研究為一體的恐龍專題博物館,並成為在國內外恐龍學遺蹟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科普基地。

05

黃河水電博覽館

黃河水電博覽園位於劉家峽水電站大壩北側,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治水文化主題景區,全國唯一的水電博覽中心,也是黃河三峽景區標誌性門戶。黃河水電博覽館就位於黃河水電博覽園內。

黃河博覽館以「黃河情•水電魂•中國夢」作為布展主題,以黃河為宏大的敘事背景,將黃河文化、黃河治理、黃河水電、黃河風光等內容精心編排,運用高科技展覽手段,給予遊客文化的滋養和精神的洗禮。黃河水電博覽館布展總面積8000㎡,展館共分四層。以「文化、治理、水電、景觀」四個分項主題統領四個樓層的展示內容。

06

康樂縣博物館

康樂縣博物館是一座地域性綜合博物館,現館內設彩陶展廳,民俗展廳,古建築構件展廳,紅軍長徵在康樂展廳,四維幻影展廳,牛文化展廳,牛文化書畫攝影展廳。現藏各類文物1628餘件。

07

磚雕博物館

獨樹一幟的臨夏磚雕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中國磚雕文化藝術中的絢麗瑰寶。臨夏磚雕(又稱河州磚雕)最初是模仿陶藝、石雕、木雕等工藝發展而來,經過漫長歷史的洗鍊,形成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磚雕藝術。

感受一座城市

不只是美食和美景

還有那些深藏在每個角落

窺探著歷史與未來的博物館

臨夏這麼多特色博物館

大家最愛哪一家呢?

下次去到臨夏

除了體驗美景和美食

博物館也千萬不能錯過!

原標題:《臨夏藏了這麼多博物館,你知道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藏在臨夏的生態園餐廳
    藏在臨夏的生態園餐廳 2020-09-11 2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了這部宣傳片你就知道 臨夏的這個冬季有多嗨!
    看了這部宣傳片你就知道 臨夏的這個冬季有多嗨!你還不知道四天後的臨夏即將有多嗨?快跟隨小編通過宣傳片來一睹歷年節會的盛況~怎麼樣?這各具特色的趣味活動、勁爆的視聽盛宴通過沉浸體驗的視角,你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
  • @臨夏市民,你們知道「軟暴力」是什麼嗎?
    @臨夏市民,你們知道「軟暴力」是什麼嗎?你們知道「軟暴力」是什麼?下面跟著臨夏市公安局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原標題:《@臨夏市民,你們知道「軟暴力」是什麼嗎?》
  • 【臨夏地質公園】佔據6項世界之最——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全景 現館藏化石標本30000多件,分屬3綱8目150多個屬種。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分別埋藏於和政地區四種巖性不同的地層中,佔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鏟齒象頭骨個體發育系列、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頭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和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 五月清風,牡丹花開,你的臨夏願望清單已備好,還有一波粉絲福利等你...
    ,莫過於此為了讓你擁有一次更難忘的「臨夏絕勝之旅」A萌君又來給粉絲們送福利啦~↓↓↓(活動詳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活動時間截止到4月18日轉發+評論原微博說出你心中的臨夏賞花點願望清單與此同時A萌君精心整理了一份「五月臨夏景點打卡清單」邀您赴一場國色天香的盛宴滴滴滴!請注意查收!遊八坊民居八坊十三巷歷史悠久,風情濃鬱、古韻盎然,堪稱是民俗文化的一個博物館。
  • 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館,大家都知道嗎?
    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館,大家都知道嗎?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那些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館吧!
  •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為你揭開遠古和政的神秘面紗
    您知道嗎?——摘自張鋒《化石吟》疑惑重重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給你答案還原古和政 【一號展覽館】一號展覽館為臨夏地質館,展示了青藏高原隆升變遷的原理,以及臨夏盆地形成的地質歷史發展延續的概況。臨夏盆地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緣,歷經億萬年的板塊裂解、造山運動、海洋變遷而形成,記錄了臨夏地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質演變。 特別是晚新生代以來的完整沉積地層,為適應不同生態環境的古動物創造了絕佳的棲息環境。
  • 花兒臨夏在河之州 臨夏州唱響文旅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臨夏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齊家文化等文化遺址星羅棋布,因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彩陶王」出土於臨夏,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
  • 黃樂 博物館藏著孩子的好奇心
    當孩子從這頭走向另一頭,手臂沿著軌跡滑過的時候,他就知道鳥兒的翅膀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了。當時我震驚了,這個場景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原來博物館可以這麼生動的把很難、很抽象的概念,讓孩子自己去表演,去體驗出來。這次的經歷讓我感覺到,博物館在我身上是缺失的。  現代博物館都是從「柜子」演變而來的,只不過這個柜子有點特別,它是充滿好奇心的柜子。
  • 小康路上有你有我丨鷺島老師的魔法口袋,裝著廈門與臨夏的山海情誼...
    近期,廈門市委網信辦以《小康路上有你有我》為主題,組織2020年廈門「決勝全面小康」網絡重大主題宣傳,多形式展示對口援建的豐碩成果,第一期作品於8月5日正式上線。今天推出第二期作品:微故事視頻《鷺島老師的魔法口袋》和數說廈門援建海報。
  • 【臨夏非遺】臨夏雕刻葫蘆 方寸之間展現萬千氣象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臨夏雕刻葫蘆已成為我州特色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堪稱臨夏一絕。2006年,臨夏雕刻葫蘆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針尖上的藝術——河州雕刻葫蘆(視頻資料)1說起臨夏雕刻葫蘆,就不得不說已故的馬耀良大師。
  • 在國博看展覽|甘肅彩陶科普貼:帶您一睹藏在紋飾裡的奧秘
    圓點三角紋缽,大地灣博物館藏■圓點紋圓點紋既是仰韶文化彩陶紋的基本元素,又可以作為一種母題花紋,大多在組合圖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填充和定位作用,有些圓點紋組合起來更像是動物的眼睛。網格紋瓶,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藏■網格紋網格紋有細密的縱橫斜線交叉成網格圖案,來源可能與日常生活中的漁網、編織物或動物鱗片有關。
  • 如何在車上藏私房錢,而不會被老婆發現,你知道嗎?
    導語:如何在車上藏私房錢,而不會被老婆發現,你知道嗎?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結了婚不僅沒有了自由,而且遇到了「妻管嚴」平時的零用錢也會被管得死死地,甚至有時候家中的愛犬也會給你悄悄地發掘出來。很多的男性朋友也會慢慢地藏起了私房錢。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身為文部省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該館藏有4件敦煌繪畫品、2件敦煌文書,其中繪畫品中有3件是伯希和1908年從敦煌劫走的,1957年法國吉美博物館用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交換館藏。該畫在法國1976年出版的《敦煌繪畫品》中有圖版與解說,為第106號(吉美博物館館藏號EO.1399)。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年代定在晚唐。圖見日本講談社1966年出版的該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第2卷第2圖,講談社1995年出版《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藏伯希和收集品」(2)第54圖。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2020年12月20日,由中華書局與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收入「旅順博物館收藏新疆出土文獻」的漢文部分,共計26000多片,幾乎全部為大小不一的紙質殘片。
  • 省博物館裡的文創好物,你「種草」了嗎?
    以插畫的形式再現「整體打撈出水」的場景,打撈船形象、潛水員的動作神態都一一細緻刻畫,讓你有親臨其境的視覺體驗。售價:27元「尼羅河畔的迴響」專題系列周邊文創金字塔多用便籤大、小型便籤滿足你不同的需求。售價:23元埃及元素卡通膠帶當安卡十字架、聖甲蟲神、金字塔相遇,便有了這般可愛的膠帶。在平凡的物件上一貼,物件仿佛也隨之生動起來。偶爾在上面細細琢磨,也不失幾分生活情趣。
  •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文/ 任文嶺  董其昌(1555—1636)是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家,他一生創作書畫作品無數,其中流傳至今的也很多,分藏於海內外各大公私機構及藏家之手。除此之外,《中國美術全集》《中國書法全集》《廣東省博物館藏畫集》《廣東省博物館藏法書選集》等圖錄亦有收錄部分作品。張珩(1914—1963)《木雁齋書畫鑑定筆記》等論著也有相關著錄或零散介紹。總體來說,粵博所藏這批董其昌書畫作品質量較高,且不乏精品佳構,雖然其中也有少數作品真偽尚存爭議,但大多數作品都當為董其昌真跡無疑,是我們研究和探索董其昌藝術創作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 這個7月,竟然有這麼多好看的國漫,你知道嗎?
    百妖譜隨後,幾部7月新番先是未播先火,上映之後也是討論度滿滿,有小夥伴已經追番了嗎?作品海報作品上映前夕,陸續給出了概念、定檔以及主要角色等6個PV造勢,效果還是不錯的,不少人前期就知道了這部作品「仙途路漫漫,你我皆凡人!」作品將於本月25號上線,目前給出的預告已經有460萬的播放量,已經奠定了作品的人氣。
  • 臨夏的雨和雪美,雪後的路卻不美
    萍子喜歡臨夏的雨,下雨天坐在自己租住的小屋,臨窗聽雨,想著自己的心事,無論是愁緒還是思緒,感覺都有了去處,平添了一份浪漫,萍子感覺自己也有點像江南女子,更像徐志摩詩中撐著油紙傘的女子,優雅知性。萍子也喜歡臨夏的雪,喜歡在雪中漫步,頭上既不打傘也不戴帽,就這樣讓雪花飄在身上,頭上,甚至連手套都不用帶,雪花輕輕的飄在手上,潤潤的涼涼的,踩在白如珍珠的細碎的雪花上,聽著咯吱咯吱的聲音,萍子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可是萍子不喜歡臨夏的街道,尤其是雨後和雪後。
  • 「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亮相濱州市博物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爽 見習記者 周嘉敏 吳少東 濱州報導「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將於12月15日在濱州市博物館開展,本次共展出的158件(122套組)文物精品,充分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濱州市民體驗源遠流長的文明之旅